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战之王-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大林站在高高的拱形窗前,望着天空,忧心忡忡。
他上身穿一件深灰色的翻领上衣,下穿一条黑色的马裤,脚上则是一双擦的锃亮的马靴,显得格外冷峻且有威严,他的双眉紧锁,细长的眼帘微阖着,嘴里叼着一个又黑又大的烟斗,烟雾缭绕,把他的大胡子笼罩。
斯大林暗自说道:“莫斯科的形式太严峻了,这是前所未有过的严峻。”
就在不久前,接二连三的战报传来:德国坦克兵团和机械化兵团继续挺进,负责阻击的苏军陷入德军的包围之中,如果突围,德国人就畅通无阻直指莫斯科,如果死守,将会全军覆没。死守或者撤退,这又是一道摆在斯大林面前的难题;
卸去机炮等武器的德国高空侦察机梅塞施密特,在莫斯科的上空来回穿梭,把城里的一切防御看得清清楚楚,莫斯科的火炮对此无能为力,仅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喷火却又因为携带弹药,而飞不到梅式侦察机的高度,莫斯科城里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国人在他们的上空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这很伤士气;
在莫斯科四周,斯图卡轰炸机那死神般的尖叫声连绵不断,爆炸声如天边的响雷,时不时传入耳里,让人们日夜不得安宁;
古德里安的坦克正在隆隆推进,一路上如同秋风扫落叶,把苏军的反坦克阵地一个个摧毁,过不了多久,德国坦克群就会合围莫斯科;
德国的重炮也在坦克的保护下快速跟进,很快就能打到克里姆林宫,想到这里,斯大林的心就如同火烧一样难受。
斯大林问格罗马金将军:“朱可夫同志到了吗?”
格罗马金将军嘴里叼着烟斗:“如果朱可夫同志降落,机场马上就会打电话过来。就在十几分钟前,朱可夫同志乘坐的轰炸机进入厄尔布鲁士山峰附近,我们派出的战斗机已把他们保护起来。”格罗马金说着看了看手表,“如果一切顺利,他的轰炸机很快就会降落在莫斯科机场。”
斯大林点点头,连续猛吸烟斗,吐出一串串白色烟雾。
第552章 是否红场阅兵
在罗斯拉夫尔进攻的德军沿着华沙公路突入,10月4日至五日,攻占斯帕斯捷缅斯克,从南面向维亚济马集团迂回,随后实施包围的德军坦克第三,第四集 团军的先头部队在维亚济马以东会师,封闭了包围圈。
在布良斯克方面,德军第二坦克群在夺取奥利尔后,沿公路向莫斯科的南部重镇图拉挺近。
这对呆在狼穴里等候好消息的希特勒来说,是振奋人心的胜利。
10月7日的那一天,也就是德军收拢包围圈的那一天,希特勒连饭也没吃,立即以最高统帅的名义签署了一项命令:不准中央集团军司令官博客将军接受莫斯科的投降,苏联人主动投降也不予接受,德国部队也不要进入莫斯科,只对其实施包围,然后用炮击和轰炸予以毁灭。
当希特勒签署这个命令的时候,他自己本人并不知道,他又犯下了敦刻尔克战役和伦敦战役时犯下的错误。
由于德国空军在苏联为所欲为,所以希特勒认为,当他的部队围拢莫斯科后,戈林的战斗机部队可以让莫斯科城里连一个苍蝇也飞不出来。
在此之前,格林再一次信誓旦旦的向希特勒保证,他的战斗轰炸机部队能够让斯大林屈服,因为苏联的空军不堪一击,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德意志空军就击落了16000架苏军的战斗机,苏联的战斗机部队已经崩溃,他们的菜鸟飞行员根本无力守护莫斯科。
戈林隆重地向希特勒进了一个军礼:“强大的德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的引擎,即将响彻莫斯科的上空。”
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所有人,被眼前的胜利熏陶了,他们喋喋不休地说:毫不夸张地讲,我们已经最终的胜利。
德国【人民观察家报】更是迫不及待公布了一副莫斯科的大地图,声称第三帝国每一个忠实的臣民,可以每天早晨用铅笔和量尺亲自标出,帝国军团到达莫斯科还剩多少公里。
他们说,从一切军事意义上讲,苏俄已经完蛋了,英国两战作战的梦想也已经破灭。
德国的高级军事家们已经在策划,当他们征服苏联后,该怎样回师继续敲打那个令人讨厌的、腋下夹公文包的、手拿拐杖的胖企鹅。
整个德国已经陷入了胜利的沸腾之中。
1941年10月中旬。
一名情报官快步走进斯大林的办公室,把一个红色的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简单的说了一句“这是佐尔格的情报”,说完,他便退了出去。
斯大林刚刚划火柴准备点燃烟斗,听到是佐尔格的情报,马上把火柴和烟斗都放回烟缸里,立刻打开文件夹,情报很短,就一句话:
据悉日本政府不会在1942年秋季以前对苏开战。
斯大林把这句话反复看了好几遍,嘴里连声说:“好样的,佐尔格,好样的,这对于伟大的苏联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日本是轴心国,与苏联的远东地区毗邻。
日本对苏德战争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苏联会不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日本究竟是北攻还是南进这个军事疑问,在苏军高层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也没有实际结果。
考虑到日本的国策和它与德国的关系,苏联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部队部署在远东地区,以随时应对日本可能发动的进攻。
正是由于日本的态度几乎决定苏联的生死,所以凡是来自日本的情报,都会受到苏联方面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呈现给斯大林!
佐尔格这份短短的情报,对于苏联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甚至决定了苏联命运的一份情报,在守卫莫斯科期间,正是远东调来的部队,在关键时刻,挡住了德国人的进攻。
这份情报,也成为了20世纪最重要的情报。
斯大林看到这份情报,马上给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打电话:“我刚得到来自东京的情报,据说日本人不会在1942年秋季之前对苏作战,这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可以从远东军区调来一些部队,多少满足一下我们的急需,请你迅速与远东部队联系,让他们抽调若干个师做好出发的准备,最高统帅部安排特别军用列车负责运送,一切要快,一分钟也不能耽误,明白吗。”
佐尔格的这封电报,和斯大林果断把部队调入莫斯科拱卫京都的命令,为莫斯科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希特勒所签署“对莫斯科围而不进,用大炮和飞机进攻”的命令,也是他走上毁灭之路的第一块基石。
从10月中旬开始,莫斯科的秋雨连绵不绝,这让苏德两军更加疲惫不堪,即便如此,苏军仍以巨大的代价,延缓了德国人前进的步伐。
从10月中旬到月底,莫斯科的气温略有下降,期间下有几场小雪,此时交战双方尚不知道知道,十几天后,苏德两军的命运即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1月1日。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军统帅部大本营。
苏联众智会委员和国芳韦员会成员,围坐在一张长桌两边,秘密地举行军事会议。
斯大林依然坐在桌子的一端,叼着他的黑烟斗,不停吸着。
11月7日即将到来,她是伟大的10月革命纪念日。
按照传统,莫斯科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聚会和庆祝活动,但今年敌人兵临城下,敌人的战斗轰炸机群时不时出现在市区上空狂轰滥炸,炸弹的呼啸声和斯图卡轰炸机尖锐的叫声不绝于耳,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这些活动是否还能如期举行。
如果在敌人的威胁下取消庆祝,无疑是对苏军军民士气的一大打击,此时莫斯科城里流言四起,很多百姓不相信红军能够守住莫斯科,如果不展开阅兵,这会加剧民众的恐慌,一旦有人出逃,就会引起全城慌乱,莫斯科的防御将不攻而破;
反之,如果在阅兵过程中,因前线形式被迫中断,甚至受到德军战斗轰炸机残暴的空袭后,后果更加不堪设想,这对军民的打击更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尽管局势严重,斯大林还是决定召开会议,就是否举行十月革命庆祝活动及阅兵式进行商议。
“我觉得,阅兵仪式应该正常如期举行。”
说话的人,正是负责保护莫斯科的总指挥官朱可夫。
在这次会议几天前,斯大林就问过朱可夫有关红场阅军的事宜。
当时,朱可夫明确告诉斯大林,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然后再给他答复。
于是当天晚上,朱可夫秘密会见了周至寒。
朱可夫直接问周至寒,如果红场举行阅兵仪式,苏联的空军,有没有能力挡住德国空军的全力进攻。
第553章 红场阅兵(感谢海角的万赏,谢谢大佬)
“能!”
周至寒思考了几秒钟,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
太坚定了!
放眼二战期间,整个同盟国的军官,除了周至寒,没有人敢这么坚定。
因为谁都知道,这句话说出来,有可能会影响到苏联的命运。
朱可夫是谁?
朱可夫这话是随便问的吗?
朱可夫没有想到周至寒会回答的如此干脆,他反而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朱可夫又叼起他的烟斗:“说说,是什么让你如此坚定地相信,我们能够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因为德国空军已疲惫不堪。
因为经过最初一路横扫的胜利,到现在艰苦的胶着战,德国空军的士气已开始低落。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德国空军的补给又出现了问题,战机的出勤率明显减少,配件供应不上,弹药补给乏力,有经验的飞行员不断被击落,新增飞行员的实战能力匮乏,苏德飞行员之间实力对比的天平,逐渐趋于平衡,德国空军已不像战争之初那样主宰天空。
我能有信心在红场阅兵期间阻挡住德国空军的进攻,是因为在我们身后有英勇的苏联人民作为后盾,他们对胜利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渴望!”
周至寒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的飘雪,说得很热血,实际上回答朱可夫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考虑,因为历史的隆隆车轮,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无法改变,无法抹去的痕迹。
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红场阅兵的胜利,极大地激励了苏联人民的抵抗信心,莫斯科保卫战的成功,成为苏德战争最重要的转折点。
周至寒知道,从1941年11月1号开始到12月上旬,莫斯科的雪基本上没有停过。
而此时的德国和苏联的所有军事专家,气象专家都认为,11月1号莫斯科下的雪,还会和10月份中下旬下的雪一样,很快就会融化,气温也会随之回升。
因为根据历史的天气记载,此时的莫斯科只是刚刚进入深秋,距离下雪至少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交战双方都相信,今天下的这场雪会很快停止。
周至寒继续说道。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德国人做梦也不会相信,在此危机关头,我们敢在红场如期举行大阅兵。”
朱可夫抽着烟没有说话,做为一名主帅,周至寒说的这些,还不够让他信服。
但接下来,周至寒说的话和今天斯大林问得如出一辙,并且给出是否阅兵的答案:
“一,如果不阅兵,莫斯科乃至整个世界人民都以为我们害怕德国,那样会影响所有反法x斯同盟的士气;
二,如果阅兵,一旦前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