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活记-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始,这种工地四处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唐欢前生所在的那个小城,在后来一样是这副模样,整个中国全都如此,只是早晚有不同而已,世界在后来称呼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车里的唐欢,一路上不知道看到多少正在修建的工地,他也知道这种城市化是一种必然,但他就是不喜欢。
    “其实就算要搞建设,也有很多方法么。”又路过一个露天作业的工地,看着许多孩子在旁边玩,唐欢轻轻的摇摇头,“难道跟后来一样,把工地围起来不让外人进来就那么困难么?非要这种开放式建设?尘土飞扬又不安全?“你在说什么?”一边的林美玉问。
    “哦,没,没什么。”唐欢摇摇头,很快就转过了头。神情淡然道,“只是在看一些无法改变的东西而已。”
    从北京离开后,唐欢立刻飞去上海,然后就在上海主要高层的热烈招待下,二话不说,先去招待所吃了个饭。
    在这场饭桌上地最高接待者,赫然就是一个带着眼镜,穿着朴素,满脸微笑而又显得十分慈祥和蔼的中年人。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市市委记,后世大名鼎鼎的江某人。
    不得不说,尽管后世对他的评价多种多样,但现在真的接触起来。唐欢却感到他身上真的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或者说平易近人也可以,让人很容易就在他面前放下包袱,放下戒心,可以在最快的速度内把他当成不错地朋友。当然,那也仅仅是不知道他后来具体发迹历程的前提下。
    不过连邓牛人跟铁娘子都见过了,再见这样的第三代。唐欢也没什么压力了,更何况现在是他们在努力讨好自己,心里的满足感不要太小。
    另外就是。唐欢还发现这顿饭其实并不奢侈。如果按照当前地吃饭标准来说。甚至可以说寒酸。比如也就十几个北方常见地炒青菜。一点小米粥、辣菜咸菜加馒头。再有就是多加了一些南方常见小吃……不客气地说。唐欢当年没去香港之前。在北城县那个穷困地靠海小县城里。吃地都比这个好不知道多少倍。
    看了这些菜。唐欢也曾暗暗叹过气。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上海市这时期请客吃饭真地这样朴素呢。还是特意照顾自己……毕竟当初跟邓首长吃饭地时候。中南海地厨师曾问过自己要吃什么。自己当时就说过不要奢华。要吃家常菜。
    如果是前者。那么他地确可以对此时地江记或者整个上海地领导团体赞叹一下。但如果是后者。就只能说明上海现在地管理团队逢迎上峰地手段已经十分高超。并且对中央内部地某些情报也了如指掌……
    “这就是上海帮啊。”酒席快结束地时候。唐欢不禁微笑了下。
    吃过饭之后。下午唐欢再三要求不要休息。要先去正在改建中地宝钢二期以及新地飞机制造厂去看看。
    对于唐欢地这个要求。上海市政府没有任何地推脱。也没有对唐欢说诸如车马劳顿之类地。而是迅速派出干员陪同唐欢一起去参观。并充当解说。
    这次陪同唐欢一起考察的,是上海市委副记黄某,他过去曾经是上海工业工作党委记,也一直是主抓上海的工业,所以这次陪同他来是最合适的。
    他们首先去了宝钢,宝钢二期整个就是一个超大地工地,到处都是钢筋水泥以及人头涌涌。
    “看,这里就是宝钢二期未来的工厂厂地。”头戴安全帽的黄副记指着那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对唐欢解说道,“现在设备还没有运过来,但我们已经在最快的速度对整个工业场地进行了规划布局,都是我们的设计专家跟日本以及德国的专家相互论证很久才定下的。目前这里,就是将来的厂房区,那边就是生活区,我们地这次规划,全部都是世界先进水平,也是我国第一个高现代化地工业城。”
    “嗯。”唐欢点了点头,其实现在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他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看到地方貌似很大,然后工人干劲很足。
    “对了,日本专家……可靠么?”唐欢忽然问。
    “嗯?”黄记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你们不是说设计这个工业城的专家还有日本人么?”唐欢只得再问,“我是问日本地专家,他们的设计可信么?”
    “呵呵。”黄记这次听明白了,只见他笑了笑,“放心吧,日本来的专家很敬业,何况这次的规划因为您的大力投资,我们不存在资金缺口,加上还有德国的专家,我们自己也不是糊涂蛋……嗯,反正这次的规划您放心,绝对不会有问题,日本专家的设计,也的确都是最好的。”
    “是么。”唐欢点了点头,“还是小心点好,我记得上次宝钢一期不是吃过日本人的亏么?比如关键配件很贵。”
    “是吃过亏,但后来我们仔细想,其实也不能全怪日本人,毕竟纯粹在商业方面,他们也没错。”黄记叹了口气,“归根到底还是缺钱啊。让我们明明知道日本人的设计会成本高,但相比而言,我们当时的能力只能引进日本的那套技术,德国的方案好是好,但还不适合上海这种铁矿石资源缺乏的地区,而且也比日本的招标贵。”
    听到黄记这么说,唐欢不禁翻了翻白眼:“真服了您,吃了大亏,还说不怪人家使诈?”
    “呵呵,谁让我们第一次都不懂里面的诀窍呢。”黄记淡淡的一笑,“不过使诈一次,第二次就不灵光了,吃过一次亏,有坏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将来,我们一定是要走出去,跟世界接轨的,那时候的商业欺诈更加多,我们现在吃点小亏,能引起大多数人的警惕,对未来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实就算日本人,当年不也吃过美国人很多亏么,都一样的,这是后来者在发展路上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听到黄副记这么说,唐欢也只能是微微摇了摇头,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
    仔细一想,他们说的或许也有点道理,中国现在不是没有明白人,而是明白人太少了,而少数的明白人,也大都不在具体领导位子上,这就造成了上下脱节。大飞机项目如此,宝钢一期也是如此。
    中国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上层要搞某个项目,下层具体研究人员也信心饱满,但中层具体管理者,就总是信心缺缺。
    唐欢还记得,前世曾在网上看过N多帖子,有的说是改革开放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让这些大项目下马,因为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了,所以大家都寻思赚钱,不去考虑研究了。
    在过去,唐欢也深以为然,但现在亲自接触过程不识等具体研究建设人员之后,他深深的明白到,过去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就是对的。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研究人员,大部分还是有着一种使命感跟责任感,他们对物质普遍看的很淡,反而对自己手头的研究项目表现出一种罕有的狂热感。而上层领导,比如邓也好,胡也好,他们都对这些大型项目也都是关怀备注,没有丝毫的忽视。
    按说,上曾领导重视,基础研究人员又有信心,项目应该是没问题,但坏就坏在中间环节,因为这些稍微了解点工业,但又其实不是研究人员的官僚们,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就是出工不出力,可着劲儿的要项目停工,然后可着劲儿的从项目基金中捞外快。
    后来虽然没有大肆报道关于这时期的管理层人员如何如何,但到了胡记时代,可以看到很多研究人员依然回来上工,但过去的那堆中层管理人员却都全部换了一茬,并且如果仔细研究也不难发现,这批人很多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就被各种理由下了监狱,而更多的主要首脑则逃去了国外,最典型的,就是几个让运十下马,并跟麦道飞机顺利洽谈合作事宜的国家大功臣,后来大都在美国活的相当滋润……
    想到这里,再联想到前面跟邓的见面,让唐欢忽然感到一阵无力,他不知道自己要是深入中国的政坛,到底会是什么一副样子。
    再次看向那一片工地,唐欢默默的想:“或许,由外而内,这就是我目前最正确的法子了。没错,不能直接走****,要跟****有限合作,自己以外商身份成立一些自己的机构,通过自己的机构多为老百姓做一些实际的福利。比如我可以直接多建设一些学校,多建设一些福利房,多搞一些更实惠的商业保险……这或许就是我回报祖国最好的办法了。”
    第一卷、童年的那些事 第二五九章 尽力而为
     更新时间:2009…6…8 23:07:13 本章字数:4511
    宝钢二期匆忙看完之后,唐欢并没有对具体施工进度等方面发表什么看法,毕竟这里面是属于专家学者的天下,不是唐欢这样的门外汉能明白的。
    唐欢虽然不懂厂房建设,也不懂具体规划,更不懂设备的先进在哪里,但起码知道一点,那就是不能外行领导内行。而作为一个投资者,他只要知道自己的投资用对地方就够了,这不止是包括项目本身,也包括具体实施项目的人。而看到这时代的中国专家的精神面貌之后,他觉得更应该相信这些还带着饱满热情的专家。
    当然,黄副书记的解说很不错,对一些复杂的专业化东西往往能够深入简出,还经常使用类比,所以很快就把一些复杂的事情给说明白,让唐欢也对高科技炼钢大体有个了解,并且对自己的资金投入方向也有个大概,果然不愧是工业专业转政坛的人才。
    按照黄副书记的描述,这个宝钢二期的规划十分庞大,而在建成之后,将会成为另外一个钢城,或者说是上海的城中之城。一旦建成,包括钢厂主体工人以及钢铁工业园中附属服务性设施的服务人员,比如医院、托儿所,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货运码头等等等等,初步预计将会创造进千个工作岗位,在这个钢铁城所创造的价值,完全可以抵得上目前全中国钢材生产价值的三分之一强,此外在技术的带头作用等,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对唐欢的投资大加赞扬,说这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在看到唐欢对此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大的开心之后,黄副书记立刻口风一转,不再悄悄地夸赞。而是实际谈起宝钢二期跟力拓集团合作,以及铁矿石进口的事宜。
    “我想唐先生您应该是清楚的。”黄书记笑着道,“我们宝钢本身是没有铁矿石地,所需要的矿石原料大都是要进口澳洲跟巴西的优质矿石,所以不客气的说。矿石就是我们宝钢的命脉,所以我虽然有所了解,但还是想再确认一下,那就是唐先生您旗下地力拓公司,真的能够保证矿石的按时供给么?”
    “这点你不用担心。”唐欢微微的摇了摇头,“铁矿石对于钢铁企业的重要作用,我也清楚得很。就目前来说,力拓公司控制的矿场主要是在非洲或者南美,澳洲的铁矿控制还相对少。不过我已经打算在各地生产优质铁矿石的地区投入重资,去收购当地的矿石企业。目地就是力争把下游矿石企业控制起来,最终跟宝钢形成强强联合。”
    “哦。是这样啊,那就太好了。”黄书记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我们也就放心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唐欢再次轻微的摇了摇头,看来这上海的确是改革开放地前沿阵地,对国际形势了解的很深刻,现在就知道宝钢的软肋,也就是宝钢所需的矿石。可既然知道,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