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长时间,消息都没打听到,就跑回来要钱。
  “邓书记,不是我没打听消息,其他人不知道,刘春来一点口风都不漏啊……”梁爱玲也很无奈,“他的秘书陈慧琼,甚至都不知道一点消息。”
  说这话的,不只是梁爱玲。
  还有陇县的孙海。
  他清楚,在最早的合作时,县长跟书记两人被蓬县的吕红涛给坑了,一直想要找回场子。
  可无奈,他也没办法。
  每次陇县都是处于被动。
  “长期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虽然说咱们现在麻纺厂不仅有充足的生产任务,也扩大了,一想到那服装厂跟鞋厂,我这心口子就痛得厉害……”
  苏玉平说的时候,还不停看向周邦建。
  周邦建跟吕红涛是同学,自以为了解,没想到吕红涛那么腹黑。
  “苏书记,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当初咱们签了合同,市里想要干涉,也没办法啊……”周邦建声音苦涩无比。
  鞋厂,是要不回来了。
  被服厂的干部职工,人家自己直接在陇县办理停薪留职,跑蓬县打工去了……
  连原本每年的劳务管理费都收不到,找市里告状,也没用。
  工人们自己的选择啊!
  何况陇县也没有足够的工厂安排这么多的工人。
  “这次真的没有别的消息?”周邦建不相信。
  绝对是哪里有问题。
  孙海摇头,“何副市长是跟蓬县徐书记及吕县长一起的……”
  “走了么?”周邦建问道,“市里现在对他们的倾斜越来越多了。”
  “去找刘春来!”苏玉平当即拍板,“马上就去。”
  这事情刘春来才是当事人。
  一件事情,让周边四个县的领导干部们都关注起来,并且为这事情而奔走。
  苗仕林回了山城,同样找到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了一个规格颇高的碰头会议。
  “……情况就是这样,刘春来并不愿意把彩色显像管厂交由山城建设,他也提出让咱们投资最核心的芯片产业。”
  苗仕林把情况向着众人做了介绍。
  明确告诉了大家刘春来的态度。
  也把刘春来的提议告诉了众人——投资芯片产业。
  “回来后我了解了芯片相关,确实是最核心的零部件,每一台彩电里需要的数量不少,国内能生产的也不多。”
  在座的都是领导,大部分来至山城机械电子工业局。
  对这东西比苗仕林熟悉得多。
  “我们之所以提出搞这个,是希望打造完善的彩电产业。目前以蓬县的基础,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资金缺口就是一个最大问题。如果还像之前那样,找咱们帮忙,有必要么?”
  作为主导这次项目的副市长,卢耕农眉头紧紧拧在一起。
  山城的资源用来支持蓬县发展,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山城付出了,得不到多少好处。
  无论是新增就业岗位,还是GDP的份额,都跟山城无关。
  每年国家财政拨款及政策倾斜等,都是根据GDP以及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等作为评估依据的。
  改革后,各地发展都比较快。
  但是依然有很大差距。
  资源、区位、政策等,都影响各地发展速度。
  发展越快的地方,得到国家的支持力度越大。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国家很穷,资金不足,资源也有限,自然希望先扶持部分区域发展起来,然后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西南地区,经济最好的就是山城。
  其次就是作为省会的蓉城。
  两个城市一直都在相互较劲,蓉城的经济基础及工业基础并没山城实力雄厚,从解放后,就靠着周边地区输血发展。
  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得到国家的支持比山城更大。
  山城作为西南地区经济第一位,不仅要兼顾自己的发展,还得向国库缴纳资金,给省会城市输血,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山城必须发展速度够快,才能确保西南第一城的位置。
  彩电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并且准备以此为依托,在相关领域里做出更大发展。
  以山城的工业基础来说,要发展彩电相关行业,有足够优势。
  电子机械工业局副局长唐建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芯片这一块,我们确实该涉及。不过,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对技术要求也高,短期内很难见到回报。我们不一定能确保有足够投入……”
  “唐副局长了解这个领域?”苗仕林问唐建国。
  局长肖伟笑着说道:“之前我们也考察过这方面,在电子工业方面,咱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既然如此,事情简单多了。
  卢耕农表了态后,一只没开口。
  就听着两方的讨论。
  听到这时候,也忍不住了:“这么说来,芯片在全国只有742一家提供?”
  “全国彩电需求的芯片大部分都靠进口。742的产能也不高,无法支撑全国这么多条彩电生产线的生产。”
  唐建国对这事非常熟悉。
  当即把彩电产业跟芯片产业的情况,以及芯片制造业的难度都做了介绍。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蓬县那地方我了解,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根本不适合建设显像管厂的。”卢耕农叹了一口气。
  不是他不愿意分项目给蓬县。
  那边没有基础,确实不合适。
  刘春来的搞法,依然是让山城输血。
  山城轻工局把几个相关厂搬到那边,虽然也得到了不小的好处。
  蓬县的工业发展,支撑不起山城的配套厂。
第653章 刘春来哪来的底气
  “是啊!那边发展得再好,咱也得不到好处,连新增就业岗位都没有。苗局长,之前山城收音机厂的干部职工,人事档案现在都发生了变化,对吧?”
  一直没说话的副局长路小康问苗仕林。
  苗仕林一脸尴尬地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这边不便于管理,人事档案划到了蓬县。”
  肖伟摇头不已,“这是肉包子打狗啊!他们没基础,靠咱们各种支持才能发展。每年人才分配,咱们自己都不够……把厂搬过去,就成他们的了……”
  不管卢耕农,还是机械电子工业局的领导,对这种单方面得好处的合作都不是太支持。
  “厂子放在山城,我们能做到的程度,远比蓬县更高。”肖伟毫不客气地说道。
  他这话,真不是吹牛。
  苗仕林有些话没法说。
  在这事情上,他倒是有发言权:“刘春来在这事上不松口,彩电厂属于中港合资。这次我们准备了六百万想要拿到更多股份,果城更狠,直接拿800万让蓬县注资彩电厂。”
  苗仕林把这事一说,连卢耕农惊讶不已。
  不是果城拿800万让他惊讶。
  蓬县只有8%的股份,投资800万!
  要么所有股东一起增资,这次乐视彩电的股本将会增加一亿。
  要么就把手里股权转让出去。
  “刘春来对着事情并没有太大反应。他挣的钱,全都投入到了技术研发跟增加配套厂上,还有就是投入四大队的基础建设……”苗仕林补充着。
  “刘春来能拿出这么多钱?一个大队有这么多钱?”卢耕农显然不相信。
  刘春来是靠承包山城轻工局下属的红杉制衣厂以及纺织工业局的长丰麻纺厂发家的。
  要是按照这样的比例,四大队就得出资2900万来确保股权不被夺走。
  一个大队,有这么多钱?
  “不清楚。刘春来说港商那边他去沟通,没有坚决反对蓬县八百万的注资。按我们的猜测,最终增资规模可能会低于5000万。”
  苗仕林把轻工局的分析说了出来。
  他们不确定刘春来通过港商拿了多少股份。
  能确定整个四大队的股权,都得刘春来筹集资金。
  5000万!
  山城市能轻易拿出来。
  但是,整个山城单位众多,要细分下来……只是由某个单位在某个项目上拿出来这么多钱,并不容易。
  去年山城GDP才140多亿,今年增长幅度很大,也不会超过170亿。
  一个项目投资增资5千万,绝对是大项目。
  在全国都能排上名的。
  刘春来有这么大魄力?
  彩电厂股东不少,其他股东会同意?
  苗仕林见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衡量利弊,等了会,才继续开口:“我觉得,咱们确实没必要跟乐视彩电厂竞争。西南地区有长虹这样的老牌电视机厂,新增的乐视背后依托香江的康力……如果再建彩电厂,竞争将会更激烈,利润预期将会低很多……”
  其他人没表态。
  投资彩电显像管,或是引进芯片生产线全套技术,都不是能轻易决定的。
  “有个问题,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彩色显像管在国内能生产的厂不少。很多地方引进彩电生产线,是引进全套,拥有彩色显像管生产技术跟生产线。只有芯片这样国内无法生产的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乐视不同,之前只是组装,主要原因就是资金不够。”
  苗仕林强调着。
  机械电子工业局是否会继续跟蓬县竞争,他干涉不了。
  之所以让他参与到这项目里,是因为山城轻工局跟蓬县合作时间长,也有乐视彩电的股份。
  机械电子工业局希望出资或是其他交换形式,从轻工局手里拿到这部分股份。
  不过一直没有谈拢。
  “局长,怎么样?”
  跟着苗仕林一起回来的章志平问一脸疲惫的苗仕林。
  “现在不清楚结果。需要等他们内部讨论。”
  “那我们接下来的工作?”章志平问道。
  作为山城轻工局在蓬县办事处的负责人,他这两年可是清楚感受到,局里在那边的投入。
  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蓬县的工业发展。
  办事处原本就他一个人,到现在,已经有七个人了。
  “该干嘛干嘛,那边的厂,虽然说是为了安置一些不景气产业的干部职工,但是也归我们管辖。从原本需要局里提供资金到现在能上交利润,也是不错的……”
  苗仕林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轻工局的产业很多,局里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安置。
  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各个工厂技术升级。
  之前搬迁到蓬县的,也是一次试验,探讨解决目前山城众多濒临破产的小厂的生存之道;同时,蓬县也因为这些厂子搬迁过去,而充实了基础工业。
  现在蓬县的服装制造、制鞋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同时又给山城轻工局相关设备制造单位带来新的订单。
  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
  之前苗仕林顶着很大的压力这样干。
  现在,也没人反对。
  蓬县的工业制造能力不强,天府机械厂是唯一的一个机械制造厂,虽然也会生产一些木工家具、制砖机等小设备,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拖拉机。
  但是拖拉机的一些关键零部件,也是山城轻工局这边帮忙协调的。
  双方完全绑定在了一起。
  山城轻工局下属单位提供不了合格的,才能是外面单位供应。
  同样,山城轻工局供应不了的产品,就可以去分析为什么了,市场情况如何,然后再根据这些情况来综合评估,是否对这方面投入。
  如此一来,山城轻工局的工作不仅好干了,而且成绩也明显。
  苗仕林上任局长时间不长,却在整个局里,不管提出什么方案,都没人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