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朱元璋摇头一笑:“你小子可真是个装糊涂的天才。”
  也懒得再看装傻充愣的陈云甫,朱元璋一手把住朱标,一手把住朱棣,爷三人便登上了九龙车。
  “跟咱回家,咱已经命人去到老二、老三、老五、老六他们那将其召回,算算日子,要不了几天也该到了,今年,咱们一家能过个团圆年了。”
  “对了老四,炽儿他们带来了吗?”
  “都带着呢。”
  “那就好,允炆这段时间天天在咱耳边说想他弟弟了,今年,他们这些孩子也能团聚一下,御前司和咱说,咱现在都有二十七个孙子了,哈哈。”
  声音越来越远,陈云甫这才直起腰,拉了蓝玉一把。
  “走吧,陛下钦口承认的大功臣。”
  “嘿嘿,大学士请。”
  《四海宾服之曲》奏完了,冬日的余晖完美的撒在金陵城上。
  白雪映射着金辉。


第一百四十八章 无憾方为人生快事
  是夜,庆功宴安排在了华盖殿。
  五军都督府所有在京的武勋几乎全数到齐,场面安排的十分浩大,而在如此多到宴的人中,陈云甫大概是最特殊的一个。
  就他一个文官!
  朱元璋对朝臣的好感在空印案后降到了冰点,如此一堂值得举国同庆的庆功宴上,除了陈云甫之外,竟然连一个朝臣都没有参加。
  不过陈云甫倒不会因此觉得这是朱元璋对他的偏爱,真要说偏爱,也是对朱标的偏爱继而爱屋及乌罢了。
  这次朱元璋把外镇藩王悉数召集还京,虽说是借着这次北伐大捷的由头,但真正的原因不还是为了给朱标撑台子。
  敕令蓝玉执行犁庭扫穴任务的,是朱标!
  也正是因为没有文官,所以陈云甫全程几乎没有说话,就静静的坐在朱标后面当一个美男子,看着殿中百将喝的火热朝天。
  就在此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炸响。
  “这功庆的有他娘什么劲!”
  殿中,顿时一片雅雀无声。
  朱元璋满脸的笑意也是僵住。
  陈云甫惊得筷子都差点掉地上。
  如此一个大日子,谁能如此没脑子说出这番话?
  寻声望去,是徐达!
  只见咱们大明这位魏国公此刻正委屈的坐在右班班列之首,面前几案上,摆了一桌子的素。
  今日这堂庆功宴,最委屈的大概就属徐达了。
  “徐达。”
  朱元璋想开口批评,那徐达却抢先站出来说了话:“陛下,臣不敬,御前失仪请廷杖。”
  哪有人主动请挨揍的道理,谁都明白,徐达这是这借口离开呢。
  他在这,吃不着、喝不着,却要看着闻着,属实活受罪。
  朱元璋叹了口气,语气再次温和下来:“徐达,你的情况朕也问过太医了,太医说你五脏不调则发疽,五脏俞皆在背,其血气经络于身。疽重于痈,一旦发作则有性命之虞。
  而荤腥酒水都为此病因之诱发物,故而应当远离为最好。”
  “这些,臣何尝不知。”
  徐达环顾一圈,寂寥道:“臣一生戎马于疆场,遽然罹病而退,故无缘北伐,迭后,亦无臣建功之日。
  请陛下怜臣一生之功,今日就准臣痛饮一番,也算为国朝、为陛下相贺。”
  陈云甫本想站出来再行劝阻,被朱标一个手势止住。
  殿中,所有人都在等着朱元璋的态度。
  “罢了。”朱元璋沉默许久,长叹一声。
  男人最懂男人。
  朱元璋站起了身,将自己金案上的酒壶拿起,亲自走下御阶往徐达的碗里斟满酒水。
  “老兄弟,朕陪你喝。”
  “大哥。”
  “啥也不说了,喝酒!”
  徐达哈哈大笑,拿起酒碗一饮而尽,冲朱元璋亮出碗底:“大哥,咱干了。”
  朱元璋也不含糊,一仰脖子也是干掉一碗。
  “咱今日便也破一次戒,去他娘的医嘱,啥时候咱们这些人要看大夫的眼色活着了?”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嘛大哥,怕他个球,当年刀枪箭雨也是亡命之地都不怕,现在还能让一个病疽就给吓得畏手畏脚?”
  “来人,给魏国公换菜。”
  原封不动的一桌素菜被撤了个干净,取而代之是徐达望而眼中冒光的荤肉。
  而就坐在徐达身后的徐辉祖此刻也没有劝阻。
  人与人的追求并不一样,徐达不追长寿,只图无憾,强阻有何意义?
  陈云甫此刻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之堵得慌。
  徐达很快就喝的酩酊大醉,他一手拎着酒壶,跑到蓝玉这搂着后者的脖子,醉醺醺的说道:“老子当年和你姐夫一起北伐的时候,你小子还是个小伙子呢,那时候老常就跟咱说,说你小子有胆识、有谋略,能成大事。
  老常比咱有识人之明啊,你确实成了器,成了大器,咱老了,打了一辈子仗没你这一次立的功劳大,可是真羡慕你啊。”
  “魏国公。。。。。。”
  “你闭嘴,听咱说。”徐达大着舌头道:“可你这家伙身上的毛病也多,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轮不到你为帅吗。
  因为老常走了,老常不在了,所以没人由着你性子胡来,可你得知道,这么多年你其实一直都是靠着老常的余荫庇佑着。
  要不然,就你那谁也不服,动辄炸毛的操性早就被砍了头,军法不是儿戏,更不可能为了你一个人说改就改。”
  蓝玉哽住喉头,默默的饮下一壶酒点头。
  “末将这次已经知道错了。”
  “有了这次平北元之奇功,武将一班,谁也不够资格拦你晋国公了。”徐达拍了拍蓝玉的肩头,端起酒壶就干:“要争气,将来为咱大明再多立些功勋。”
  扔下蓝玉,徐达这次又寻到了朱棣,岳婿二人久别重逢,双双感慨。
  “好老四,现在越来越像个爷们了。”
  “岳丈。”朱棣开口,也只是言道:“还请岳丈多多保重身体。”
  “大好的喜日子,你也要给老子找不痛快?”
  徐达一瞪眼,朱棣立时就没了脾气。
  “老四,咱给你说点爷俩之间的心里话。”
  徐达坐到朱棣边上,低声念叨道:“你小子是真随咱大哥年轻时候,有斗志、有野心,但你就一点不如大哥,你太好表现了,很多时候表现的太露骨,偏生你自己又没能力掌控这个度。”
  朱棣有些不忿,可还是低头表示受教。
  “砸了?不服气?”徐达嘿嘿一乐:“咱可是看着你长大的,打你十来岁从凤阳出来就跟着咱,到你娶了妙云,镇藩北平,你虽不是咱亲生,但咱一直拿你当亲儿子看。
  咱呐,就想你好好的,成才成人,将来好好辅佐太子,也可留一个青史美名。”
  不等朱棣说话,徐达就一手握住朱棣的手,滚热的掌心安抚住朱棣的躁动。
  “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装糊涂,看看那位咱大明最年轻的大学士,明明谁都知道他精明,可装糊涂的时候人家却是一点都不含糊,你想跟他斗吗?”
  朱棣下意识看向朱标的方向,正巧和朱标身后的陈云甫四目相对。
  “哼。”
  低哼一声,朱棣不爽道:“此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怕将来也是个佞臣弄臣。”
  “他怎么样咱管不了,咱只想把你管好。”
  徐达松开手,拍了拍朱棣肩头。
  “和妙云带着孩子把日子过好。”
  交代完这一句,徐达才摇摇晃晃的起身,向着朱元璋的位置走去。
  “大哥,咱来敬、敬。。。。。。”
  如山岳般的虎躯颤抖了几下,而后手中的酒壶遽然滑落。
  在一片惊呼声中,徐达仰面栽倒。
  “徐达!”
  “魏国公!”
  “传太医!”
  好好的喜宴乱成一团。
  这一刻,便是陈云甫也尊重徐达的选择。
  与其余生抱病远离沙场,只在金陵养老等死,还不如由着性子去耍。
  无憾方为人生快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惹不起的蓝玉、更惹不起的陈云甫
  历史线因为陈云甫的出现而偏离了原有轨道。
  即使历史本身依旧在不停的进行自我修正,可偏差一旦出现,便注定会离着既定的方向越行越远。
  徐达虽然依旧在洪武十八年病逝,但却晚了整整七个月,而这一次他的死亡,不会再让后人恶意揣测朱元璋了。
  北伐提前了两年,捕鱼儿海大捷提前了三年。
  可能这是历史本身为了修正错误系统而打的一个补丁,可注定是无用之过。
  朱元璋下了追封徐达中山王的诏书,并明诏恩赐徐达一家三代王爵。
  自承爵的徐辉祖始,恩及三代。
  在亲自出面吊唁徐达之后,朱元璋便收拾起悲伤的心,转而颁布了这次北伐的恩赏诏书。
  蓝玉获封凉国公!
  这是可以传承的世系贵爵,和徐达的魏国公世系、李文忠的曹国公世系等属于相等之规格。
  而徐达和李文忠又已先后病亡,大明军方,能有资格和蓝玉扳手腕的只剩下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
  诸如申国公邓镇这等靠着袭爵才上位的勋贵已无有资格和蓝玉整面对话。
  至于远在云南镇守的沐英还只是西平侯。
  如果说蓝玉爵晋国公是理所当然的水到渠成,那在这封恩赏诏书中,有一个名字远比蓝玉要更加耀眼。
  “吴中侯陈云甫!”
  靠着进言支持蓝玉犁庭扫穴、推荐朱棣从军为副这份功绩,陈云甫也混到了一份军功,这份军功为陈云甫换了一个县侯。
  如果说封侯爵本身已经足以惊掉一地眼球的话,那这个封号更引人遐想。
  吴中侯?
  吴中,是苏州府的一个县,可这两个字在大明,却似乎很有深意。
  吴是朱元璋称帝前的尊号,吴国公、吴王。
  而中,则可以联想到中枢、中央或者心腹等意。
  朱元璋这是开始着手培养陈云甫来做新一任的中枢大臣了吗?
  不,准确来说,徐达的死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到了朱元璋,老朱,开始着手逐步为朱标让路了。
  这一次北伐的首功毫无疑问是朱标的,可朱标贵为国家太子,天大的功劳也已封无可封,因此,大部分的恩泽落在了陈云甫的身上。
  陈云甫府门前的匾额从大学士府换成了吴中侯府,这四个字,还是朱标亲自题的。
  恩荣之盛,一时显赫至极。
  洪武十八年与洪武十九年的更替,喜悲参半。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开心和悲伤,时间不会停下脚步,洪武十九年的大年初一,来了。
  “侯爷,该上朝了。”
  天还没有亮,玲儿便唤醒了沉睡中的陈云甫,在后者仍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中换上官袍。
  此时,才刚刚寅初,也就是凌晨三点。
  陈云甫一路像是踩着棉花一般上了韦三的马车,而后车轮辘辘前行,靠着左右两盏摇晃的油灯引亮,一路抵至西长安门。
  车外的寒风打在陈云甫脸上,让后者顿时精神了许多。
  也看到了此刻正鱼贯进入西长安门的一众文武百官。
  所有人将会自西长安门进入,抵至承天门外列队点卯,人齐后过承天门入大内,在奉天殿外广场分列两班候乐。
  这流程陈云甫还是懂的。
  “大学士,哦不,吴中侯。”
  正准备参与排队的陈云甫被人从身后叫住,转首,是田士恭。
  后者此刻见到陈云甫,面色已是更加的尊敬,三两步快走到陈云甫面前,低声恭敬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