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掌灯判官-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门的事情,道门解决,让梁季雄插手,判官道会遭受重创,自己也在劫难逃。
  徐志穹思量两日,想到了对策,一是带梁季雄去探查血孽总坛,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血孽门身上。
  二是让梁季雄向朝廷请援,剿孽军遭受重创,理应补充些兵力,让梁季雄索取援军,把注意力集中在朝廷身上。
  可等梁季雄回营之时,徐志穹这两条对策,一条也没用上。
  梁季雄带回了两名宦官的尸体。
  他真找到宦官了。
  货真价实的宦官,不止没有根基,而且这两人都有四品修为。
  有苍龙卫受了伤,梁季雄本人也历经恶战才杀了这两个宦官。
  “司礼监的牙牌!”梁季雄从他们身上搜出了证物,愤恨之际,差点把牙牌捏碎了。
  梁玉瑶在旁赶紧打圆场:“老祖宗,你看这陈顺才胆子也太大了,居然和血孽门有勾结,这事必须严查。”
  这是梁玉瑶能做的最后努力,把所有责任推到陈顺才身上,这是避免二长老和梁季雄直接冲突的唯一方法。
  梁季雄知道梁玉瑶的用心,也知道和皇帝直接冲突的后果。
  可现在皇帝派来宦官袭击剿孽军,这事梁季雄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
  徐志穹趁此机会,和梁季雄单独说了几句话:“二哥,这是陈顺才的主意,还是大官家的授意,咱们说不清楚,滑州到底有多少宦官,咱们也不知晓,
  且把这两名宦官的牙牌送回皇宫,看大官家如何处置,再趁着大官家理亏,附上一封书信,给剿孽军要点支援,
  大官家要是肯发兵,最好不过,要是不肯发兵,给点军械和银子也好,现在滑州知府和同知都懒得看咱们一眼,连粮食补给都跟不上,咱们好歹得给军士挣口饭吃。”
  “倒也是个区处!”梁季雄立刻命梁贤春修书,借徐志穹在紫泉阁的一场大胜,向昭兴帝讨赏。
  “向我要五百援军,要十万箭矢,还要五万两银子,”昭兴帝放下书信,冷笑一声,“援军没有,五万银子,倒是可以给他们,十万箭矢……,剿孽军只剩下五百余人,要十万箭矢作甚?”
  昭兴帝本想把书信扔在地上,思忖片刻,又把书信收在了一旁。
  “叫陈顺才来。”昭兴帝吩咐了一声。
  司礼监掌印太监齐安国在身后道:“陈秉笔告疾在身,陛下准他歇息两日。”
  就是因为站在背后的不是陈顺才,是齐安国,昭兴帝才没扔了书信。
  他习惯了陈顺才站在背后,他想跟陈顺才说话的时候,只要一张嘴,陈顺才就在眼前。
  他一伸手,就有陈顺才递过来的文书,他一躺下,就有陈顺才送上来的枕头,他渴了,想喝茶汤还是想喝酒,都不用说,一个手势,陈顺才就能送过来。
  关键在陈顺才面前,昭兴帝什么事都不用顾忌,有很多事连皇后都不知道,只有陈顺才知道。
  如果身后站的是陈顺才,别说把梁贤春书信扔了,就是撕了、烧了,昭兴帝也不会丝毫顾虑。
  陈顺才就像昭兴帝的影子一样,可这几天,这影子不太好找。
  一个影子竟然需要找,这在昭兴帝看来就无比荒唐!
  “去找陈顺才来!”昭兴帝又吩咐了一次。
  齐安国很是尴尬,且又重复了一遍:“陛下,陈顺才今日告假……”
  “朕让你把他找来,他若能动,就让他人来,他若死了,就把尸首抬来!”
  昭兴帝看了齐安国一眼,齐安国赶紧吩咐人去找陈顺才。
  昭兴帝又道:“你亲自去找。”
  齐安国答应一声,匆匆离开了秘阁。
  不是他没有眼力,也不是他听不懂昭兴帝的吩咐,是他实在不甘心。
  难得有机会单独伺候皇帝,皇帝却对他满是戒备与嫌弃!
  陈顺才到底好在哪?能得陛下恁多恩宠!
  到了陈顺才的宅院,齐安国推开守门的太监,一脚踹开大门,站在院子当中高声喊道:“陈秉笔,圣上让你过去,你是等我抬你,还是等我背你?”
  陈顺才正在曲乔的怀里躺着,听见齐安国的声音,眉头当即皱了起来。
  曲乔穿好衣裳,在陈顺才耳畔道:“圣上叫你去,你快些去吧。”
  陈顺才披上衣衫,来到门外,强挤一丝笑容,冲着齐安国抱拳道:“齐掌印,圣上叫我去,有何吩咐?”
  齐安国笑一声道:“咱家哪敢问,圣上都懒得和咱家多说一句话,圣上让咱家来请你,陈秉笔,你赏个光,和咱家走一趟吧。”
  齐安国这厮,又在皇帝面前争宠,他又没个分寸,定是讨了皇帝嫌恶。
  齐安国时时刻刻有着翻身的念头,陈顺才也时时刻刻对他带着防备。
  可今天,陈顺才真希望齐安国能争一回气,哪怕能换来皇帝一时满意,也好给自己争来两日清静。
  到了秘阁,昭兴帝支走旁人,问陈顺才道:“你身子好些了么?”
  陈顺才轻叹一声道;“总觉得乏力,脑袋也昏昏沉沉,年岁属实大了,让陛下费心了。”
  “朕确实是为你费心了,你觉得这事应该让朕费心么?”
  他把四块牙牌丢给了陈顺才,陈顺才一惊,四块牙牌都出自司礼监,这是他派往滑州的四名部下。
  昭兴帝沉着脸,一语不发。
  陈顺才收起牙牌,也不作声。
  秘阁里寂然良久,昭兴帝道:“两块牙牌来自隋智,他在书信中说,在雨陵城里发现了尸首,在尸首上捡到了牙牌,
  还有两块牙牌是剿孽军送来的,也真是巧了,他们也说在营地周围发现了尸体,在尸体上捡到了牙牌,
  陈顺才,你的部下就这点本事,这就是你替朕办的差事!你且说,我该怎么处置你?”
  陈顺才没有申辩:“老奴愿凭陛下惩处。”
  皇帝盯着陈顺才看了许久,总觉得陈顺才对他少了些畏惧。
  “今将你从殿前总管,降为首领总管,仍留你司礼监秉笔之职,你自好生反省,朕欲前往圣恩阁听学,你能随驾否?”
  殿前总管和首领总管都是虚职,代表内侍的品级。
  殿前总管是正二品,首领总管是从二品,陈顺才的官阶被降了一级。
  这是昭兴帝对陈顺才的敲打。
  但在实权上,依然保留司礼监秉笔的职务,这是昭兴帝对陈顺才的宽容。
  让他随驾去圣恩阁听学,是给他一次机会,且看陈顺才是何态度。
  没想到陈顺才没珍惜这次机会:“老奴身子骨不济,去了圣恩阁,却怕遭了学士们耻笑,陛下,且容老奴再歇息一日。”
  昭兴帝攥了攥拳头。
  陈顺才竟敢忤逆于他。
  这种状况,极为罕有。
  “也罢!”昭兴帝点点头,“你自好生歇息,让齐安国随朕同往!”
  这是对陈顺才的严厉警告,他在司礼监的位置可能不保。
  司礼监掌管批红的权力,如果批红的这支笔不在陈顺才手里,陈顺才也就退出了大宣的权力中心。
  陈顺才没有多说,恭恭敬敬退出了秘阁。
  看着齐安国异样的目光,陈顺才置之一笑,默默回了自己的宅院。
  东厢之中,曲乔煮好了兰芷酒,且闻那兰花香气,满心郁结一扫而光。
  “二品又如何?三品又怎地?我就是做到了一品太监又能怎地?连个真正的男人都算不上!”喝了两杯酒,陈顺才发了一番感慨。
  曲乔愕然道:“圣上怪罪你了?”
  “怪不怪罪又能怎地?他横竖也要不了我的性命!”陈顺才嗤笑一声,“我厌了,当真厌了,尤其是圣恩阁那地方,这辈子都不想去了,
  不想去就不去了,我争那恩宠作甚?争来再多恩宠,我不还是个奴才?如果有朝一日,没了这锦衣玉食,你会嫌弃我么?”
  陈顺才望着曲乔。
  曲乔起身道:“这话却曲煞我了。”
  “你不要害怕,只说实话就好,我连个全乎的男人都不是,倘若连好吃好喝都给不了你,你会嫌弃我么?”陈顺才微笑的看着曲乔,等着她说些海枯石烂,永世相随的誓言。
  在皇宫里待了一辈子,陈顺才什么人都见过,什么话都听过,是不是谎话,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曲乔低着头,红着脸道:“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好酒好菜好衣裳,确是买不起了。”
  陈顺才点点头,这是句实话。
  曲乔接着说道:“可我会些针织手艺,我能给你做衣裳,
  我再多做些,卖些钱,三五十文一罐的村酒也能买得起,
  宫里这样的干花自是买不起,且等兰花开了,我便采一些回来,晒干了一样能调酒,
  我再养些鸡鸭,隔三差五,让你有蛋吃,有肉吃,你若不嫌弃我,咱俩就这样过一辈子。”
  陈顺才望着曲乔,点点头道:“你先坐下,坐下陪我喝两杯。”
  曲乔坐回了桌前。
  陈顺才拿起酒壶,给曲乔倒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陈顺才握住酒杯,没等端起来,一颗泪珠滑落自他脸颊滑落,掉进了酒杯里。


第342章 太卜赠丹
  圣恩阁,是昭兴帝新建的一座书阁,这座书阁不在皇宫之内,在城北一座别院之中。
  这座别院的建筑风格和安淑院类似,是“回”字形建筑,分为内院和外院,外院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内院有一座二层雕楼,便是圣恩阁所在。
  昭兴帝进入雕楼,大门立刻紧闭。
  公孙文率领十二名阁臣,跪拜于长阶两侧,等候昭兴帝坐上皇座。
  待昭兴帝坐稳,公孙文率十二阁臣,用膝盖在地上拐了个弯,继续朝着昭兴帝保持跪拜的姿势。
  昭兴帝面带笑容道:“朕此番来,是为探寻古礼之事,不知众卿可有收获?”
  收获自然是有的,要不然公孙文也不敢把昭兴帝请来。
  公孙文从怀中拿出一卷竹书,高高举过头顶,道:“圣上,臣等四下探访,终于在民间找到上古礼典,此乃圣人之道,礼法之源,
  大宣二十一州之土,自古便循圣人之礼法,臣面君,当行跪礼,双膝当生根于地,若无君王允准,绝不敢擅自起身,
  直至前朝,宵小之徒篡夺河山,君不循古礼,臣不遵王道,君臣起坐相平,以至礼法崩坏,天子之威荡然无存,前朝灭亡,实乃天命所归!
  今陛下之文韬武略,冠绝古今,当重扬古礼,明晰君臣之本,明晰天地之别,以天子之威,震慑宵小之念,保大宣江山,万世永昌!”
  说了一大圈,就一个核心思想,见了君王要跪拜,这是古礼,不遵循古礼是不对的。
  前朝,也就是大乾王朝,不遵循古礼,废除了跪拜,结果灭亡了,公孙文借此引申论证,不遵循古礼,会导致国家灭亡。
  本朝也不行跪礼,这是前朝遗留的不良习气,必须端正,重新弘扬古礼,明确君与臣之间的天差地别,能让大宣江山永远昌盛。
  昭兴帝对公孙文的陈述非常满意,他让齐安国把公孙文找到的那本上古《礼典》呈了上来。
  齐安国一路膝行,到了公孙文面前,从他手里接过《礼典》,又一路膝行,送到皇帝面前。
  这就是陈顺才极度厌恶圣恩阁的原因,他只随驾来过一次圣恩阁,从那次之后,皇帝每次来圣恩阁,陈顺才都借机逃避。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这点毋庸置疑。
  他不止一次向皇帝下跪,但至少事出有因,像这样一直跪着,陈顺才实在受不了。
  宣人的膝盖是直的,太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