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改造一番,成为他们远程赶路所用的马车,反正复套之战被中止,所有战车被封存。
而以大明官员的德行,被封存的东西,与自己家的东西,有什么区别?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宏量的任务
即便有人查仓库,定然是被祝融之神给拿走了。
周梦臣万分痛恨这样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花费了不知道多少辛苦的。测试过多少次,一般小炮都打不穿的战车,要上战场的战车,居然成为了贪官污吏的代步工具。
不过,周梦臣虽然痛恨这样的事情,也发现了一个市场。
那就是马车市场。
大明马车保有量到底有多少,周梦臣是没有数据的。
数百万周梦臣不嫌少,千万级别也不为多。
这么大的市场。周梦臣自然想要分一杯羹。至于分什么羹,周梦臣才不满足于造车,因为太简单了。大明遍地都是木匠。很多百姓在家里敲敲打打的就能打造一辆车来。
周梦臣即便造车,也只能是高端市场。这又有销售的问题。
周梦臣很清楚,军器监上上下下,都觉得是给朝廷当差,上面下订单,造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何将军器监的东西给卖出去,可是一个大难题了。即便殷正茂,凌云翼都是相当有能力的。
但是让他们两个人去卖东西,也是不能的。
不能直接造车,想要在这市场之中分一杯羹,就要另想办法了。
周梦臣拿着两个轴承,还有一片弹簧钢,轻轻一碰,说道:“我家的战车在舒适性上,比原来的车都好,关键就在这两样东西上。轴承虽然原来就用,但是谁家做的如我家如此精细?还有这软钢,有很好防震效果,这些东西,也不是太重的,可以长途运输。到了地方找些木头组装起来,就是一辆车。”
“如此一来,我家销售的市场,也不仅仅是北京附近,甚至整个北方都能覆盖了。”
“这些东西,临时支撑军器监绝对没有问题,今后凡是没有订单的时候,就生产这两样东西,多囤积一些。”
殷正茂也拿一个轴承,套在手指之上,轻轻一动,轴承无声的转动起来。说道:“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怎么卖?”
周梦臣说道:“无徽不成商,你也是徽州人,怎么不知道怎么卖?”
殷正茂一听,说道:“我这脑袋,的确。这东西徽州人都能包了。”
周梦臣之所以选这个,就是看中了这些技术含量。不要小看小小的轴承,这东西汉代就有了。但是大规模在民间普及,还是在清末。不管轴承还是软钢,都不是一般人能生产的。
当然了,即便有人技术突破了。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成本上也不是军器监的对手。
毕竟大规模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而今用数千工匠,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工厂,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一个巨无霸,是无敌的存在。
而且,这根本不用销售。
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世界上更多的不是生产过剩,而是物资短缺。只要军器监竖立起自己的招牌,只需在门路接待来卖东西的人就行了,而且盖不还价。反正周梦臣与徽商有这样那样的联系,通过徽商的渠道,就能分销到天下绝大多数地方了。
怎么看,都是最合适军器监的办法。
殷正茂心中一动,暗道:“我家一直解木头,也不是办法。要不要,拿些东西,回去造马车啊?”
虽然安庆在长江黄金水道之上,用船更多。但并不是说,南方人就不用马车了。即便不用马车了,一般百姓生产用的独轮车,推车,也是有需要的。
殷正茂眼睛之中瞳孔越瞪越圆,就好像一枚三百六十度旋转的金币。
“三师弟,三师兄………………”忽然外面传来这一阵喧哗之声。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愣,随即站起身来。
此刻杨宏量已经进来,见了周梦臣二话不说跪倒在地,说道:“不孝弟子,拜见师傅。”
周梦臣见状,立即将杨宏量搀扶起来,说道:“好,好,好。回来就好,平安就好。”
说实话,周梦臣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想过这个弟子。担心他在外面出什么事情。
他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古代人的师傅。盖因古代人的师傅这含义太深,几乎等同于父亲。其中有太多牵绊了。如果弟子父母不在,甚至还要操心弟子的婚事。
不过,他虽然不懂怎么做一个师傅。但是对几个弟子,还是有真感情的。
后面弟子多了,有些让弟子们自己教。但是对前几个弟子每一个都下了心力,听闻几个回来的测绘组,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事,也都死了不少人。周梦臣一直担心杨宏量。担心他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也不敢去问。唯恐一问就是坏消息。
更多的时候,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此刻杨宏量真的回来了。周梦臣才将一颗心放在肚子里,忍不住眼角也有几分湿润了。
古代人的生离死别,实在相差太说。一不小心,生离就是死别。这个道理,周梦臣而今才是实实在在有所体悟。
殷正茂见状,打了个招呼就走了。不打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师徒之间的重逢了。
周梦臣与杨宏量,还有几个弟子,在石桌旁,细细说了起,在南方的很多趣事。当然了,报喜不报忧,将几个弟子说得一愣一愣的,特别是刘修水听的,眼睛贼亮,一闪一闪的就好像是星星一般。
充满的期盼与渴望。
只是不知道他在期盼与渴望什么。
等大家冷静下来之后。周梦臣这才将杨宏量叫入书房之中,讨论关于历法修订的问题。
这一次四方测绘数据都到了北京,标致着历法修订,进入新的阶段。。
按理说,这个阶段,最好是周梦臣来主持。只是而今的周梦臣已经不是当初的周梦臣的。当初的历局,也变成一个冷衙门了。孙承宗不在了,周梦臣也不在了。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
官场上的人,只看眼前。对于未来人做贡献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做的。
只是,估计新历修订完成也就在一两年之内了,如此历局的事情,又要炙手可热起来。还好周梦臣已经有了安排。
周梦臣说道:“而今的情况,你也知道,我是回不去历局了。修订历法这一件事情,就要你来办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来问我。而且我已经说通徐尚书,他已经安排瞿景淳,张居正两人,负责历局之事,这两人都是你的师长,你万万不可怠慢。他们也会照顾你的。”
反正新历修好之后,都会有一分功劳。分给谁不是分。周梦臣何不分给自己人?
杨宏量说道:“弟子明白。这是弟子在路途之上,编纂的历法大纲,还请老师指点一二。”随即,杨宏量将一叠手稿拿了出来。
周梦臣拿过来细细看。发现整个体系还是很完整的。
前文说过,中国古代的历法,其实不能单单看成一部历法,而是天文研究的总集,很多天文思想,研究办法,都体现在历法之中。不过,大明之前有太多历法可以借鉴。借鉴之前的历法,结合周梦臣一些天文思想。完成这一分工作,并不是太困难的。
只是周梦臣忽然看见一段批文,心中微微一动。说道:“这是谁批的?”
杨宏量低头一看,却看上面写道:“气在理先,理是气中之理,有一物而有一物之理。理何曾悬空而立?”
杨宏量说道:“是一位同行入京的吴先生批注的,吴先生学问精深。我就向他请教,也让他看过这手稿。”
周梦臣叹息一声,说道:“果然是学问精深,恨不能一见。”
第一百七十六章 衰落的王门
周梦臣觉得这一句话,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而大明儒学可以说分为三大派。也就是理学,气学,心学。
很多人不明白,这三派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当然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如果细细说的话,写上一本大书,也未必够。而这一句话,就是理学与气学的分野所在。
理学,主张天下之间,有一个纯粹的,精神的道理,这是宇宙的终结真理。是一个事务的根本法则。他是超越道德性与物质性的,这个道理就是天理,人就要存天理而灭人欲。从而让自己向天理靠近。
而气学,就刚刚那一句话,就是别于理学的地方。
气是什么?气的概念很多。但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切物质。在宇宙之初,世界就清气与浊气相互交汇的,最后形成了不同的物质。这气学的根本理念,就是任何道理是依附物质。不会超脱物质而存在。
也就是气在理先。理在气中。
而理学明显主张的是理在气先。
而心学,更是强调心即理。这更是让气学与理学,将心学看为逃禅,觉得很没有道理。
之前,周梦臣没有多读气学的书籍。对这一句话理解还不深的。但是此刻再看,他分明是文文版,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这样的内容,岂能不让周梦臣感叹。写下这一句话的人,不仅仅思想上与周梦臣很合拍,在儒学之上,也是有很深的造诣。心中暗道:“吴先生那边一点回信也不没有?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实在不行,我就不信了,天下气学只有王门一家吗?”
的确,气学作为一个大流派,根本不是一个人可以垄断的。即便王廷相是很多人公认的气学大家。而这同时代也有罗钦顺同样的气学大家。至于那些秉持气学观点的大儒,小儒,更是不少。
只是就好像武林之中的名门正派一般。
周梦臣一旦拜入王门,就被人高看一眼,如果拜入其他没有什么名声气学一脉下面。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还不如他号称自己直接读张载的书,为张载继绝学的好。
周梦臣既然有了二手准备。觉得这位与弟子一并进京的吴先生,学问不差。看学问脉络,也是气学一脉的,就有心拜访一二,问道:“这位吴先生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可知道?”
杨宏量说道:“弟子与吴先生在北京城门外,就别过了。也没有留什么联系的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址?要不弟子派人打听打听?”
周梦臣一摆手,说道:“算了。有缘自会相见。先说说你的问题吧。这里,这里………………”周梦臣眉头微微一皱,开始细细给杨宏量讲解一些他理解错误,或者计算错误的地方。在杨宏量的基础之上,给予大开大合的修改。
两人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而杨宏量母亲精心准备的一桌好菜,总就是凉了。
就在周梦臣与杨宏量谈话的时候。北京城另外一个小院之中,也是高朋满座,座无虚席。
吴廷翰被儿子吴国赏搀扶着一出来,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站了起身,说道:“吴师兄,吴师兄。”
吴廷翰说道:“诸位师弟坐。”
随即吴廷翰坐了下去,其他十几个大大小小官员才坐了下来。
这都是王门中人。
王廷相的门人之中,也未必全部是气学信徒,但是与王门关系密切都在这里的了。就好像高拱。
不过总体上来说,王门弟子之中高官没有几个。大多都是低级官员。
似乎从气学的哲学根底上,气学一门天然容易与经世致用之学结合在一起,成为实学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