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一个传教的核心集团中,分出一个或几个核心成员,通过不同途径,到另一个边缘区域传教授徒,营构另一个核心集团。

    后者与前者的关系可能是师徒,也可以是师兄弟,但不管名义上如何,实则就是一种分裂。

    齐林—姚之富集团的扩散就是最典型例证。

    因为赵亮曾经提点过齐林、姚之富,所以李庆对这俩人最为关注。

    姚之富、姚学才父子离开襄阳后,先是在谷城南乡的廖家坞,建立起了李长富、王兰为中心的传教集团;然后又在保康西境的岮峪沟、房县东境的三里坪建起了曾世兴、祁中耀集团。

    而姚之富的师弟王添万也是自齐林集团中分出来,回到故乡蒲圻洋泉团,组织起又一个以自己为主的传教中心。

    这些新的传教中心与原有的传教核心区相隔数十里、数百里乃至千余里,彼此之间并不相连,却犹如无数火种先后撒落在山野间,分别形成相互隔离的“燃烧圈”。

    一旦起事彼此相连,那在极端的时间内就能形成一堆堆燃烧的火焰,最终能给满清带来多大的麻烦先不说,至少能叫他们多了一后顾之忧,多了一燃眉之火。

    赵亮对白莲教的用法也就是如此。

    不要求你们正面作战,去抗住满清多少万多少万的兵力,你们就顺着山沟沟密林往山沟沟密林里去发展吧。

    比如川蜀的巴山、太平,宜昌的宜都、枝江,陕南的安康、紫阳、米溪,尽可以去折腾,我这边还能作为你们喘气修养的基地,还能抽出一些枪炮补充给你们。

    白莲教只要能在川蜀、鄂北和陕南燃烧起一处处战火,在满清屁股后头制造一些麻烦,那赵亮给出的物资答应的条件就全值得了。

    很有点我打我的正面决战,你玩你的敌后游击战,咱们各干各的的意思。

    而白莲教要真有本事如赤色力量那样趁机会做强做大,反过来吃掉赵亮。

    呵呵,那么这个‘常凯申二代’赵亮也认了。

    虽然以现在的局面来比抗战是有很大出入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18章 咱们各干各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大的败笔

    特成额现在很恶心。

    现在局势对他来说太那啥了。

    德安府里,陈军并没有掉头西向本宜城杀来,作为大洪山山系南北之间的一条断裂带,宜城向东有一条道算是大洪山诸多小道中的一条大道了。

    也是打武胜关南下的陈军与清军交锋的最直接线路。

    但陈军在继续向南,一点也没有翻山越岭的念想。

    摆明了是要绕过整个大洪山,再与清军交锋。

    特成额当然可以继续停兵宜城以逸待劳,等着陈军上门,但这样一来,德安府的东部,汉阳府的北部,乃至整个安陆府就都要被陈军刮过,这显然不是特成额这个湖广总督所愿看到的。

    他本来还准备派出一支偏师向西,在陈军主力南下之后就收复德安府城,切断陈军的后勤通道——他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并不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击败陈军。

    对面的赵逆虽然有很多的新兵,据说连火枪都没,但他们还有上万人的主力啊。

    之前在苏北三个近卫师轻松击败了两倍于己的朝廷经制之师,现在来了两个近卫师,只这一股力量就足以叫他认真对待了。更别说对面还有两万新兵助阵。他是真没多少把握能击溃击败击退陈军的。

    所以断敌‘粮道’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火器部队是十分依赖于后勤的。

    陈军主力从苏北迅速转移到汝宁,然后再一路奔波数百里南下,怎么可能携带太多的军资?

    打几仗肯定是够用,但一直干仗,肯定会不够的。

    清军自己由武昌、荆州作为补充基地,军资辎重无用担忧,陈军的后勤上可就有缺陷了。

    派出一支偏师向西这在特成额心中本是很重要的一个手笔,可现在白莲义军的出现却让特成额的打算骤然失效。

    张汉潮、姚之富两军的存在,还有高均德部的动向,无不表明陈军对于自己的后路并不是全无防备的。

    这三支白莲教兵马的实力特成额还不知道,大家没交过手,但他很自然的把他们带入到了之前的清水教。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赵亮,或是说皇汉,与白莲教必大有联系。

    那白莲教要是一群废物,赵亮皇汉岂会这个时候对他们赋予重任?

    这就意味着他人马派的少了根本不顶用。可要是人马派去的多了,却又会影响到他与陈军的主力对决,如果被打个大败,即使偏师能切断陈军与中原的联系,又有什么用呢?

    好在特成额是个有决断的人,既然计划有变,那就索性不派人西去了。

    陈军直下孝感,然后分出一队新兵直下汉阳,大军调头向西拿下应城,接着就是京山。

    清军也抵到了安陆府城钟祥。

    镇筸镇总兵朱射斗为清军正面的主将,这是一个六十有二的老将军了。从征缅甸,打过金川,历史上还干过郭尔喀。

    武艺高强,打仗勇猛,素有‘朱虎’之称。其即无强劲之亲提携,又无科举功名为进身之阶,由行伍出身擢至总兵之职,这在满清朝是很少见的,也必须要有真本事才行。

    特成额知道自己手下各镇兵马最值得依赖的便是镇筸镇兵。

    镇筸那地方虽然是湘西偏院落后之地,屯丁和苗民混合居住,习惯上便受人歧视和轻视,哪怕是在湘中都被省中人叫作“镇筸苗子”。

    但镇筸兵骁勇善战,自明代便易闻名四方,于如今的内地满清绿营中更是一枝独秀。

    朱射斗举着望远镜打量着对面的陈军阵地。中原之地,四面皆敌的情况下,赵家能一路拼杀到眼下之地步,绝对不可小视。

    行伍三十多年的朱射斗从来不会对敌人掉以轻心。

    在朱射斗的身边簇拥着大小数十员军官。

    这些人中有些是朱射斗的老部下,资历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金川之战,但更多的还是永州、绥靖和荆州八旗的军官。

    前两部是来听朱射斗军令的,后者更多是为了监视监军来的。

    朱射斗举着望远镜细细打量着对面的炮队。这数量可不比他们手里的大炮少了!

    “那么多大炮。”

    陈军一路南下,沿途不时的有消息传到特成额、朱射斗手里,其中最被清军关注的就是陈军的大炮数量。

    如今看那还真没有虚假。

    这说这大炮数量,朱射斗就觉得头疼。

    苏北清军大败,很多具体的信息还没有传到湖广军中,但朱射斗从特成额那里多少有听到一些个消息,陈军主力部队的炮兵很厉害的。

    而且在樊城攻防战中他们也尝够了陈军炮兵的威力。

    哪怕王经隆这里明显是赵亮的二线部队,但这里的炮兵水平也碾压清军一个档次。

    无论是炮弹的落点还是射速射程,都不是清军炮手可比的。

    朱射斗看到对面竟然推出了那么多的大炮,立刻就发愁了。

    对面的大炮数量不比自家的少,水平更比自家的高,这只让大炮讲话,他们是讲不过的啊。

    “走吧。晚上一点,就要吃炮子了!”

    朱射斗在樊城时候就吃过这上面的亏,他带着手下人马去观阵,结果想当然了,没有料到陈军火炮的射程会伴随着装药量的翻倍而猛增猛长的。

    二十几个军官被一阵炮火给抹平了七七八八。

    就连朱射斗自己都差点栽了。

    陈军炮火以增大药量来增长射程的做法,虽然不能长时间的持续输出——这做法太伤炮管了,但偶尔打上两三发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吃过一次大亏的朱射斗,绝不会在一样的坑里掉下第二次。

    对面的陈军数量绝对不比清军少,但叫朱射斗高兴的是陈军的布阵。

    非常非常平均的把上万精锐兵力分成了两大波。

    一边一个师。

    邱志宽、陈元祐两个代理师长似乎很泾渭分明,一边另一个师的主力加上万新军,邱志宽与朱射斗在正面对峙,陈元祐则绕个圈去打钟祥城。

    而特成额则早在钟祥城外立下了一座座军寨。

    与陈军的分配不同,清军这里是钟祥城主守,外面的朱射斗主攻。

    只要能在钟祥城破之前先击破了外头的陈军, 这一战清军就赢了。

    所以朱射斗手下集中了几乎所有能打的队伍,五千镇筸兵加上永州、绥靖两镇的精兵,足足八千湖广最能打的人马。

    而他对面呢?

    怕是连三千都不到吧。

    因为邱志宽也玩了一把分兵两路,他自己领一部分人在正面跟朱射斗对峙,而将两个团的主力不知道侧翼。

    朱射斗心里头百感交集。

    战事真不是这么打的啊。

    赵亮这一战最大的败笔就是他自己没到,把战事全交给了两个小年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19章 最大的败笔)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四百一十六章 想得太美

    赵亮起事都有俩月了,一些基础情况清军也都了解。

    他手下有两部分人马,其一就是王经隆、孟灿这些当年清水教的余孽残渣;第二就是赵家的嫡系心腹,是专门被培养出来看家护院的打手。

    就比如坐镇扬州的那个周东,还有眼前的邱志宽和陈元祐,都是汝州那个基地走出的人,还是第一批结业中最出色的几个人。

    也所以他们现在各个都在赵家的嫡系队伍里担当重任。

    嗯。满清现在并不觉得赵亮很早就跟皇汉有所勾搭了,而是觉得二者是在和篮笳约掖吃椒⒓枘训氖焙颍挪肆档摹

    也所以赵家的两股势力才区分的那般明显。

    这点从赵亮抛开几个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清水教老人而重用周东等嫡系,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些人可不去管作战方式有没有改变的问题,眼睛里看的全是亲疏有别。

    周东是乞儿出身,邱志宽和陈元祐也都是一样。他们多年前就被赵家收养教育,被赵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自然会唯赵家之命是从了。绝对的赵家嫡系力量,明显比清水教那些虽有战争经验却不是自己人的‘人’更叫赵亮放心。

    就像周东,之前都已经去南洋了,现在又被调回国内了。

    而这邱志宽、陈元祐和周东都是同一时间被历练出的,结果现在周东都已经独当一面了,坐上了正儿八经的师长之职,邱志宽和陈元祐却还是代理师长。

    朱射斗想想都觉得这俩人会争功,甚至会相互不配合。

    偏偏赵亮这时人在襄阳,鞭长莫及,眼下这俩人很有各带人马各打各的的势样,保不准都已经闹掰了闹开了呢。

    主次不明这是军中大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