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5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友摇头道:“不,她是唐苏合的……”
  “我不要她了。”唐苏合叫道。
  “为什么?”沈友不解地看着唐苏合。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他却知道唐苏合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想要她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太危险了。”唐苏合一本正经地说道。
  沈友没有想太多,点头答应。“你对她说,让她休息一阵。刚吃饱就动手,她会吃亏的。”
  荀恽对那女奴说了,女奴盯着沈友,眼神不屑,嘴里又叽哩咕噜地说了几句。
  荀恽翻译道:“她说,要和你用一样的武器。”
  沈友笑了,点头答应。
  他的刀是从中原带来的百炼刀,很少见,不太可能再找一口刀来。
  他解下刀鞘,递给唐苏合。“这刀送给你,换两口普通的刀,怎么样?”
  唐苏合顿时兴奋起来,一把抢过,抱在怀中。“真的?”
  一旁的少年们立刻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沈友摸摸唐苏合的头。“去吧。”
  唐苏合喜出望外,转身冲了出去。一会儿功夫,她又拿着两口刀回来了。虽然比不上沈友的刀,却也算是利器。
  沈友将两口刀都拔了出来,曲指轻弹,确认了两口刀都没什么问题,这才摆在女奴的面前。
  女奴一直紧紧地握着手里的断刀。直到此时,她才放下断刀,换了一口新刀,在手里甩了一个刀花,摆开架势。
  沈友拿起刀,打量了女奴片刻,又对唐苏合说道:“给她拿一面盾牌来。”
  唐苏合诧异地看着沈友。“老师,你怎么知道她需要盾牌。”
  沈友用手指指女奴无处安放的左手。“你不觉得她的左手太空吗?这种姿势明显是用惯了刀盾。”
  唐苏合敬佩不已,立刻命人去取盾牌。
  少年们互相看看,暗自佩服。
  他们大多和红毛鬼有过交战的经验,知道这些人作战时通常是一手持刀斧,一手持盾。但沈友却刚到西域,甚至没有和红毛鬼直接接触过,只是看了一眼这女奴的姿势,就知道她平时是要用盾的。
  高手就是高手,这位年轻的汉人沈先生号称三妙,果然不是嘴上说说的。
  荀恽在一旁看得仔细,也不禁暗自佩服。
  与沈友相比,他终究还是个书生,离文武兼备太远。
  天子派沈友来西域,恐怕也是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完全震慑鲜卑人。
  和这些蛮夷相处,高强的武艺不可或缺。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一招制敌
  刀盾在手,女奴立刻多了几分自信,摆开架势,向沈友发出挑战。
  大帐宽敞,虽然坐满了人,却不嫌逼仄,足够两人对战。
  少年们兴奋起来,大声拍手跺足,气氛热烈。
  沈友单手持刀,手臂下垂,身体微侧,脚下不丁不八,面带微笑,向女奴招了招手。
  女奴愣了片刻,一跃而起,左手挥盾向沈友砸来,右手持刀,高高举起。
  沈友转身,后撤半步,让开盾牌,随即长刀弹起,以刀背撩开女奴劈来的长刀,刀身压着她的手臂,刀锋就贴在了她的脖子上。
  女奴大惊失色,一动也不敢动,颈上的青筋暴起,脸色煞白。
  大帐内一片死寂,无数人目瞪口呆。
  他们都以为会有一场激战,完全没想到沈友一招就治住了对手。
  但凡这女奴反应慢一点,再向前走半步,她就被沈友割断脖子,而且看起来像是她自己送上去的。
  片刻之后,少年们反应过来,疯狂喝采,声浪几乎要将帐顶掀翻。
  荀恽也不由得鼓掌叫好。
  他见过很多高手,但如此精妙的刀法,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再来。”沈友退开半步,再次对女奴招手。
  女奴愣了片刻,缓缓后退,做了几个深呼吸,再次摆开架势。
  这一次,她不敢再轻易进攻,将身体藏在盾后,围着沈友练起了圈子。
  沈友依然持刀而立,双手下垂,衣袖盖住了双手,只露出半截刀尖。
  如果不看那半截刀尖,他看起来就像一个游吟江畔的诗人,而不是武者。
  女奴转了两圈,等转到沈友背后时,突然矮身向前冲出。她用盾牌护住身体,右手长刀紧贴盾牌边缘,狠狠刺向沈友的小腹。
  沈友头也不回,突然起脚,一脚踹在盾牌上。
  “呯!”一声闷响,女奴连人带盾,被沈友踹得倒飞出帐,摔倒在地。
  帐外的卫士吓了一跳,一瞬间,数杆长矛就指向了倒地的女奴。
  女奴双手摊开,躺在地上,脸上全是血。
  沈友这一脚力气极大,盾牌砸在了她的脸上,磕破了眉弓。
  如果不是她眼窝深,右眼怕是保不住了。
  唐苏合率先冲了出来,先是一脚踢开女奴手边的刀,然后蹲在女奴的面前,看了一眼,嘴里啧啧有声。
  “老师好大的力气。这贱奴结实得像头牛,却挨不了老师一脚。”
  跟出来的少年们也惊讶不已。
  沈友看似文弱,没想到竟有这么大的力气,一脚就将这女奴连人带盾踹出了帐。
  “你是怎么做到的?”荀恽也跟了出来,诧异地打量着沈友。
  沈友微微一笑。“脚比手长,也更粗壮,力量自然更大。这女奴虽然武艺不错,但全凭一身力气,没有章法,也不懂发力,脚下虚浮,打败她很容易。”
  荀恽看了看他,欲言又止。
  过了一会儿,女奴缓过劲来,慢慢地爬起来,跪在沈友面前,双手抱着沈友的小腿,低头轻吻沈友的脚尖,嘴角叽哩咕噜地说着。
  沈友狐疑地看向荀恽。
  荀恽摊摊手。“她说的不是匈奴语,我也听不懂。”
  过了一会儿,女奴起身,向荀恽说了几句。荀恽听了,这才转身对沈友说道:“她刚才是向他们的神起誓,从此以你为主,终生不渝。”
  沈友咂了咂嘴,神情有些勉强。
  荀恽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子正,你既然来了西域,这种事就是迟早的,否则还谈什么教化。她既然愿意奉你为主,你就不必推辞了。”
  沈友苦笑两声,点了点头。“还是先说说你打听出来的情况吧。”
  “可以,但是她说,这只能告诉你我,不能让别人听到。”
  沈友看向女奴,女奴坚定地点点头。沈友想了想,也点头答应了。
  从刚才的情况来看,鲜卑人并没有对荀恽毫无保留,那他们也没必要对鲜卑人太过坦诚。
  沈友挥了挥手。“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哦——”少年们哄笑着,四散而去。
  唐苏合有些不舍,赖着不肯走,却还是被轲武拽走了。
  沈友回到大帐,命人找来衣服,让女奴换上。女奴接过衣服,向远处的播夷海走去。沈友不解,荀恽却拦住了他。
  “别管她,这些蛮夷天生不怕冷,就算是数九寒冬,一样是要砸开冰,下水游泳的。”
  “还有这种事?”
  “嘿嘿……”荀恽找回了一点自信,得意地笑了起来。“其实没那么冷,有机会你也试试就知道了。不过现在不行,要从夏天开始练习,否则人会冻坏的。”
  两人回到帐中,重新摆上酒席,对面而坐。
  “我刚才听她说,她们来自很远的地方,一直在迁徙,已经走了上百年。这期间,他们遇到了很多人,经历过很多战斗,部落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么多敌人中,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匈奴人,一种是罗马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大秦人。”
  “他们还遇到过罗马人?”
  “没错,在好客之海的北岸,就有罗马人的军营。”荀恽眉头紧皱。“我不知道这个消息如何向轲比能说。几次大败之后,轲比能已然破胆,如果听说好客之海北岸就有罗马人的军营,他肯定不愿意前进。”
  沈友默默点头,赞同荀恽的分析。
  轲比能连遭挫败,士气已经低落到无以复加。这时候让他直面西方大国罗马,他肯定不愿意。
  汉军倒是不惧,但汉军数量有限,目前还只能以贵霜为重点,远征数千里的可能性不大。
  沈友伸出尾指,挠挠鼻翼。“天子要平定中原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我们先了解情况。等中原太平,天子率大军西征,就算与罗马主力相遇,也大可一战。”
  他想了想,又道:“这么重要的信息,那些罗马商人却只字不提,看来是有意相瞒。以后打听消息,不能只听罗马商人的,最好还是派我们自己的人去。要不然的话,甘英的故事会在你我身上重演。被那些罗马商人笑话也就罢了,错失西进的机会,我们会愧对后人。”
  荀恽的脸有些热,点头答应。“好。”他想了想,又道:“子正,我有个不情之请。”
  “长倩,何出此言?”沈友笑道:“你我既然为同僚,本就该相互扶持嘛。”
  “你能教我刀法吗?”荀恽正色说道:“我虽然随大剑师王越练剑,但时间太短,勉强防身而已。如果你能教我刀法,或许能更进一步。”
  沈友打量了荀恽两眼,仰头放声大笑。
  “长倩,只要你想学,我愿倾囊相授。”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天下一家
  等女奴洗完回来,静静地站在面前,沈友、荀恽都觉得眼前一亮。
  这女子不仅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而且凹凸有致。沈友给她的衣服不算小,胸口却还是被撑得紧紧的,藏不住的诱惑。
  见二人眼直,女子有些得意,提起衣角,转了一个圈,姿态优雅。
  沈友、荀恽更觉得奇怪,互相看了一眼。
  这女子之前像狼一样凶狠,没想到还有如此优雅的一面,怕是有点身份的。
  荀恽做通译,请女子就座。
  女子很乖巧,在沈友身边坐了,主动提起酒壶,为沈友、荀恽添酒,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沈友,晃了晃手里的酒壶。
  这次不用荀恽翻译,沈友也明白了,点头同意。
  女子欣喜莫名,仰起头,直接将半壶酒倒进了嘴里,咕咚咕咚的喝下肚,才长出一口气。
  荀恽目瞪口呆,沈友也有些惊讶。
  这女子酒量真好。
  “我叫薇薇安,我的阿爸叫阿瑟,是部落的首领。”女子放下酒壶,正式向沈友介绍自己,讲述自己部落的历史。
  她原本属于一个强大的部落,总人口近十万人。住在遥远的北方森林里。从一百多年前开始,因为部落人口越来越多,而森林里却越来越冷,生存变得艰难,便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向南迁徙。
  他们原本打算向西,去罗马。
  在祖辈的记忆中,他们的部落曾经攻入罗马城,掳掠了大量的财物。这一次,他们还想再来一次。
  但是事出意外,他们中途遇到了一群匈奴人。
  匈奴人骑着马,擅长射箭,来去如风。他们追不上,又逃不掉,在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与匈奴人缠斗了十几年之后,他们依仗人数的优势,终于击败了这群匈奴人,也学会了不少技能,比如骑马射箭,以及他们的语言。
  他们的部落里还有不少匈奴人。
  正是从这些匈奴人的口中,他们听说东方有一块富饶的土地。于是首领决定改变方向,不再向西去罗马,而是向东去大汉。
  因为匈奴人说,罗马人最喜欢的丝绸就来自于大汉。比起罗马,大汉更富庶。
  经过几十年的迁徙,他们来到了好客之海的北岸,在这里遇到了罗马人的营地。
  罗马人的营地不大,兵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