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骑兵将领是一个酒泉人,叫杨丰,字伯阳。为人彪悍警惕,精明强干。
  一路上,他不仅将一系列事务安排得妥妥贴贴,偶尔得闲也不肯歇着,时常厚着脸皮,请蒋干给他讲故事。尤其是对天子的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
  蒋干很好奇,后来找机会一问,才知道杨丰之前见过天子。
  只不过当时他还叫杨阿若。
  他当时本想加入禁军,但实力不够。后来天子下诏,命凉州勇士出塞追击鲜卑人,他就召集了几百游侠儿,出塞追杀被天子击败的鲜卑人,斩首逾千,立下功劳。
  再后来,他就加入了西域都护府,如今是一名都尉。
  因为他武艺好,又有深入草原的经验,经常充任斥候,担负侦察的任务。
  他的梦想是考讲武堂,学习兵法,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将。
  一天傍晚,宿营时,蒋干问杨丰道:“你武艺这么好,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胡语也说得这么好,还要考讲武堂才能升职?”
  杨丰摸着乱糟糟的胡须,嘿嘿笑道:“如果只是杀人积攒功劳,我的确没有必要考讲武堂。可是要想把那些胡虏教化成汉人,我这学问就不够用了。战场上砍人能砍几个,能劝降才是本事,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就有上千人。你看荀长史,虽然只是一个人,却能指挥几万鲜卑人作战。”
  杨丰喝了一口水。“当然,他是天子亲自教的,我没那福气。能考进讲武堂,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和天子有什么关系?”蒋干提起水壶,给杨丰添了点水。
  杨丰瞅瞅蒋干。“你没听说天子收服羌人的事么?”
  蒋干愣了愣,才不太确定地说道:“你是说……那个羌人是炎帝后裔的故事?”
  他经过凉州时,听当地人一脸自豪地过这样的故事,也知道这个故事对羌人归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没想到这个故事会和天子有关。
  “当然,那故事最初就是天子说的。”杨丰想了想,又道:“我听我妹妹说是这样的。她在女营做骑士,女营里都这么说,还说姜就是羌女,姓姜的和羌人一样,都是炎帝后裔。”
  蒋干半晌没说话。
  他虽然不觉得只凭一个故事就能收羌人之心,但这个故事居然出自天子之口,的确出乎他的意外。
  “蒋君,你说,若是遇到那些红毛鬼,我们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们相信他们和羌人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蒋干挠挠头,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羌人再怎么说,和汉人长得还比较像,红毛鬼……完全不一样啊。
  “我得想想。”蒋干很诚恳的说道:“不瞒你说,我之前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想着杀掉他们。”
  杨丰咧着嘴笑了。“我们本来也是这么想,毕竟杀人最简单了,一刀下去,身首异处,又简单又痛快。可是后来听俘虏说,在他们后面还有很多部落,有的部落好几万人,全杀了岂不可惜。尤其是红毛鬼的女人,打起来比男人还狠,要是能骗过来做妾,白天一起骑马作战,晚上一起睡觉,多好。”
  蒋干忍不住放声大笑,原来杨丰打的是这个主意。
  杨丰说漏了嘴,有点尴尬,却不掩饰。“现在女人们都往口里跑,我们想娶婆娘越来越难了,只能打这些蛮夷的主意。”
  蒋干眉头微皱。“你是有军功的勇士,娶妻也这么难?”


第九百六十九章 远虑近忧
  杨丰解释说,他倒是不愁婚配,只要舍得花钱,还是能娶到满意的妻子。
  可是想纳妾,那就难了。
  如今凉州女子读书识字的越来越多,轻易不肯做妾。就算做妾,也想嫁到内地去,不愿意留在凉州。
  比起内地,凉州还是太穷了。纵使是他这样有俸禄可领的都尉,到了内地也很普通,算不上有钱人,最多算是中等之家,还随时有伤亡的危险。
  这是他妹妹亲口说的。妹妹当时的神情,杨丰记忆犹新。
  蒋干听了,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
  凉州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纽带,如果凉州人心不稳,一心想迁入中原,那朝廷稳定凉州的所有举措都没有了意义,对西域的征讨也会变成无根之木。
  必须向天子通报此事。
  ——
  杨丰领蒋干走的并不是最便捷的一条路。
  由西域往西,最方便的是由取道焉耆,穿越天山,进入天山北麓的河谷。
  那条路水草丰茂,商旅如云,是商路干道。
  之所以选这条路,是因为轲比能在进攻贵霜时遭到红毛鬼偷袭,损失惨重,无力再与贵霜交战,不得不向东撤退。
  为了阻止红毛鬼袭扰商路,轲比能在荀恽的建议下,在商路以北的草原上游牧,等待援军的到来。时近初冬,正是红毛鬼南下最后的机会,挡住这一阵,就能退入河谷地,休息一个冬天。
  向西走了不过五六天,蒋干就遇到了轲比能派出来的斥候和求援的使者。
  主力正有前方与红毛鬼接战,战事不算激烈,但红毛鬼源源不绝,给鲜卑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不少人心生退意,想尽快撤到河谷中,不愿意再和红毛鬼在这苦寒之地拼死拼活。
  几次大败之后,鲜卑人损失惨重,再打下去,有可能全军覆没。
  蒋干不敢怠慢,加快速度,与轲比能、荀恽汇合。
  一个乌云笼罩的下午,前面突然传来了隐约的战鼓声。前突侦察的骑士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拼命摇晃着手中的红色小旗,表示危险将至。
  “准备战斗!”杨丰大吼一声,迅速跳到战马背上,取出头盔戴上,同时摘下了骑盾。
  遇到鲜卑骑士之后,他们就保持披甲状态,不敢有丝毫大意。
  就连蒋干也被要求穿上了甲胄。
  杨丰说,红毛鬼不仅骑兵多,来去如风,而且擅长伏击。他们会挖个坑,藏在里面,再用枯草盖上,然后静静地伏在其中,等落单的行人或者斥候经过,突然发起攻击。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斥候,要想发现这样的敌人,也要靠近到二三十步以内。这样的距离可以防备掷矛,却很难防备弓箭,最好的办法就是披甲。
  这些蛮夷的弓不如汉弓精准,要想命中目标,通常会瞒准胸腹,而不是头部。
  有甲保护,就算挨上一两箭,也不会立刻丧命,还有逃跑甚至反杀的机会。
  杨丰的安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迅速完成了战斗的准备。
  蒋干也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
  骑士冲到面前,拨转马头,大声和杨丰交换情报。
  他的背上中了两支箭,摇摇晃晃。
  杨丰听完,举起手中的长矛,厉声大呼。“雁行阵,保护使者。”
  “喏。”骑士们轰然应诺。
  四名骑士向蒋干靠拢过来,一手持盾,一手持矛。
  其他的骑士在杨丰身后形成两列,有的双手持矛,有的持刀盾,有的持弓弩。
  还有一些骑士牵着备用的马匹,护在蒋干两侧。这样就算有敌人突破阻止,与蒋干面对面,也很难直接冲到蒋干面前,发起近距离攻击。
  有人扔过来一面盾牌,让蒋干保护好自己。
  蒋干接过,惊讶地发现这面盾牌并没有想象的重,即使是他,也能轻易举起,护住面门和胸腹。
  “这是什么盾?”蒋干大声问道。
  “并州铁官所作的锦盾。”一个骑士大声说道:“原本是特供狼骑的武器,都护花大价钱买了一千面来,让斥候防身。”
  蒋干连连点头。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并州铁官的名字了。
  说话间,前面就传来了急促的号角声。烟尘大起,数十骑冲了过来,远远的就能听到他们兴奋的狂吼声,像野兽一般。
  杨丰却很冷静,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看了一会儿,突然用手中的长矛一指。
  “正前方,一百步,三连射。”
  “喏。”数名手持弓弩的骑士猛踢战马,从人群中冲了出去,开始射击。
  “嗖!嗖!嗖!”一篷箭雨飞了出去。
  前面的箭雨还没升到最高处,又是一篷箭雨飞了出去。
  接连三拨,每拨十枝箭左右,有弓有弩。
  射出箭后,弩手放慢速度,退入队伍中,重新装填,弓手则连续射击。
  双手持矛的骑士加快速度,填补弩手的空缺,准备接战。
  直到此时,第一拨箭雨才射到敌人面前。
  蒋干看不清远处的情况,不知道这次攻击能取得多少效果,但他看到了骑士们默契的配合,心中的紧张便去了大半。
  有如此训练有素的勇士,再加上军械的优势,一汉当五胡绝非虚言。
  就算对面有十倍的敌人,杨丰难以取胜,也能全身而退。
  刹那间,蒋干对此行充满的信心。
  就算不能击败贵霜,也能维持住阵线,等待天子西行大军的到来。
  “杀!”前面传来一声厉喝,几名手持长矛的骑士仅用双脚踩着马镫,身体悬空伏在马背上,加速前冲。
  惨叫声接连不断,闷响此起彼伏。
  蒋干不敢多看,全神贯注的操纵马匹,避免踩中地上的尸体而跌倒。
  他的骑术还可以,但经历这样的战事还是第一次。
  眼前一晃之间,仿佛有一团火从眼前掠过。
  片刻之后,蒋干才反应过来,那应该是一个蛮夷男子,长着一头火红的头发,在惨白的沙砾之间非常醒目。
  双方一触即分,敌人扔下十几具尸体,逃离了战场,连头都没敢回。
  杨丰率领骑士又向前奔了几百步,与敌人保持了足够的距离,这才缓缓勒住坐骑。
  这时,蒋干才听到远处有悠长的号角声。
  “是轲比能。”杨丰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一边说道:“刚才那些人是被他击溃的残兵。看到我们的队伍,以为是商队,来捞油水的。”
  蒋干恍然,松了一口气。
  杨丰摆摆手,有骑士举起号角,与远处呼应。
  另一名骑士策马向前奔去。
  一会儿功夫,前面来了十几名骑士,簇拥着一人,年纪不大,却英气勃勃。
  “使者蒋君何在?颍川荀恽在此恭候多时了。”


第九百七十章 欲速则不达
  蒋干与荀恽见礼,一见如故。
  两人倚马而言,谈笑风生。
  杨丰带着骑士们护在一旁,身上还沾着敌人的鲜血。虽然没说一句话,却自有逼人气势。保护荀恽来的鲜卑人莫名紧张,悄悄地退到一旁。
  更远处,鲜卑人正在追杀残敌。
  刚刚看过汉骑一往无前的气势,蒋干对这些鲜卑人的战斗力很是看不上眼。他心生疑惑,这些鲜卑人真是当年曾经逼得孝桓皇帝主动和亲,还被他们拒绝的鲜卑人吗?
  又或者是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内讧不止,实力大损所致?
  荀恽看出了蒋干的疑惑,解释道:“我军新败,士气不振,人马、装备的损失也很大。这次追击北方来的蛮夷十余日,人困马乏。”
  蒋干上下打量了荀恽两眼,嘴角轻挑。“看来长史已经重振旗鼓,天子不用担心了。”
  荀恽笑笑。“没有天子,我也等不到今天。不管我走多远,天子和大汉永远都是我的后盾。只要不把鲜卑人逼到穷途末路,他们是不会杀我的。”
  蒋干深以为然。
  荀恽又和杨丰等人打了招呼。早在凉州时,他就和杨丰认识,最近又是杨丰给他传递消息,早就成了战友。
  等鲜卑人打扫完战场,荀恽重新上马,带着蒋干去见轲比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