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晔脸上的神情也凝重起来。“臣敢问其详。”
“我想再造儒门。”
刘晔张了张嘴巴,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他知道天子邀他出猎肯定有事,所以特意在天子面前张扬了一回,以示诚意,却没想到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再造儒门,这是欲与夫子比肩啊。
“子扬,在你看来,儒门当从谁算起?周公制礼,还是夫子整理六经?”
刘晔愣住了,半晌才道:“若是溯源流,当从周公制礼算起。若是论经典,当从夫子整理六经算起。陛下再造儒门,想必不是整理六经,而是制礼吧?”
刘协莞尔一笑,双手抱膝。“子扬不愧是宗室中的智士,一语中的。儒门之旨在仁,儒门之仪在礼。克己复礼,守礼致仁,这便是儒门的核心。周公制礼,本就是约束宗室大臣,使各守其礼,不得逾矩,周因此有天下八百年。”
刘晔微微颌首。“以是陛下欲再造儒门,为汉家制礼,使汉祚延续?”
“可行吗?”
刘晔沉吟了良久。“陛下志甚壮,事则甚难,的确不是一朝一夕可成。臣虽有小智,学问却不够精深,怕是力不从心,会误了陛下的大事。”
刘协笑了。“我相中你,正是因为你学问不够精深。学问太深,反而难以自拔,纠结于微言大义,却忘了经义的主旨。周公制礼之时,岂有六经以供参考?”
刘晔愣住了,转头看着刘协,迟疑了半晌。
“陛下,臣……还是不明白。”
“很简单,我要务实的人。什么人最务实?有相关利益的人。若事不关己,则大可不必纠结,高谈阔论即可。至于能不能行,并不重要。唯有关乎切身利益,才能字字落于实处,以便施行。”
刘晔心中不安,却又有些莫名的激动。“这……和臣有关?”
“儒家之礼,本就是由内而外,推而论之。在家则父子兄弟,在朝则君臣宗室。我无兄弟,子嗣尚幼,眼下最重要的不就是宗室么?刘和是宗室,刘表也是宗室,刘备将来也会成为宗室,难道你不是宗室?”
刘协盯着刘晔的眼睛。“你我的关系,便是眼下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第六百零七章 君君臣臣
刘晔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激动,但眼角的抽动还是暴露了他的内心。
他千里迢迢的赶来,不就是求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么。
只是因为宗室的身份,他不敢寻求统兵征战的机会,哪怕他精通兵法,也有一身不错的武艺。看着好友鲁肃即将走上封侯拜将的道路,他是既喜且羡。
在天子面前展露身体,也只是为了表示自己性情开朗,心地坦荡,希望获得天子的信任,不要心怀猜忌而已。
如今天子对他吐露心声,将他视作可以信任的宗室,他又岂能不高兴。
“陛下是君,臣是臣……”
“君臣乃后定,不若血脉天成。”刘协摇摇手。“纵使是君臣,也当各守其礼。君若不君,臣若不臣,又哪有太平可言。岂不闻孟子有言,君视臣如土芥,臣则视君如寇仇。我以为甚是。”
刘晔目瞪口呆,苦笑道:“久闻陛下推崇孟子,如今一见,果然如是。”
“比诸夫子,孟子更务实。”刘协笑道。
他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深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浸染,又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毒打,从来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忠诚。
一切合作,成为双赢,毁于贪婪。
但凡有一方想多吃多占,或者将别人应得的当成自己的施舍,再好的盟友也会走向反目,更别说本来就没什么关系的人。
人心思汉,皇帝身份是对他的加持,却不是他予取予夺的资本。
所以他更欣赏孟子的思想,君臣对等,而不是夫子那种君永远是君,臣永远是臣的天然成立。
他想得到刘晔的效忠,就要给刘晔想要的。如果双方谈不拢,不如不合作。
刘晔感受到了刘协的真诚,起身穿起衣服,俯身而拜。
“臣晔,愿为陛下效劳。”
刘协点点头,示意刘晔再次入座。“子扬,中兴之日,有功之臣可封侯,有功宗室可封王。但疆域之内,王侯不得治民。疆域之外,王侯可以治国理政,为汉藩国。你觉得如此?”
刘晔眼神微闪,点头道:“臣以为可。”
“凉州之于中原,有俯冲之势,大军东出之际,你能为朝廷守此要地吗?”
刘晔眼皮一颤,抬起头,看了刘协一眼。
天子一直亲自坐镇金城,对凉州的重视可见一斑。现在天子要率兵东出,将金城托付给他,自然不能不慎重。
守好金城,将来就可以封王,这便是天子的承诺。
再加上之前的君臣相处以礼,不相侵夺,这是天子能给他的最高奖赏。
即使身为宗室,这也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
“臣能。”刘晔坚定地说道。
虽然不能随天子东征,失去了立功的机会,但如此重任,非他莫属。
“甚善。”刘协满意地笑了,伸手拍拍刘晔的肩膀。“你在金城也不能闲着,多读书,多思考。待朕平定天下之日,你我再论汉家之礼。君臣并力,开创一个新时代。”
“唯。”
——
数日后,阎行接到诏书,将军务移交给周昉,赶回金城。
刘协向阎行介绍了刘晔,一起探讨了在大军东出期间凉州的政务、军务的相关处理原则。
刘晔准备充分,侃侃而谈。
他建议朝廷增设河西都尉,重点负责河西四郡,驻酒泉。与驻金城的西部都尉,驻灵州的护羌校尉互为犄角。
这三个都尉,扼守着三条商道,分别通往西海、西域、塞外,可以最大可能的保证商道的畅通,并从商税中提出一定比例,充分军费。
将来条件成熟,便可以施行贾诩提出的三州方案。
为推行教化,在酒泉、灵州也设立学堂,招收百姓子弟入学。学成之后,一部分入朝,一部分在本地从事军政事务,担令郡县属吏以及军中将领。
以每年有五十人毕业计,十年之后,郡县一级的官吏至少有一半是接受过教化的新人,朝廷的政令上通下达将更为顺利。
为了便于教化,刘晔又建议在金城、酒泉、灵州设置纸坊、印书坊,刊印书籍,开启民智。
阎行听完,对刘晔大表赞同。
这个计划如果能顺利实施,凉州在天下太平之前就有了足够的基础,不必担心被山东迅速反超。
刘协随即命刘晔以侍中守后军师,协助阎行治理凉州,并监护羌校尉、河西都尉两部。
实际上,刘晔已经是有实无名的凉州刺史,大权在握。
经赵云推荐,郝昭被任命为河西都尉,赵昂为长史。
刘协又从随营的博士中挑选了几个人,分别安排到河西、灵州去设立学堂。
——
七月下,挑了一个吉日,刘协起程,赶往关中。
几道诏书,由快马送往各部。
——
杨修接到诏书,带着汉阳太守府的掾吏赶到郡界相迎。
两年不见,刘协变了模样,杨修也不再是一个白面书生。他面色微黑,两颊泛红,说话声音洪亮,俨然是一个粗犷的凉州汉子。
“德祖,别来无恙?”刘协笑眯眯地看着杨修,心情大好。
他虽然和杨修两年没见面,但他们之间经常通信,王异、赵昂等人也经常与家人有消息往来,他对杨修在汉阳的治绩了如指掌。
“多谢陛下挂念,臣安好。”杨修也打量着刘协,心中感慨。两年不见,刘协长高了很多,已经看不出多少年轻人的稚嫩,眉眼之间沉着准静,一举一动皆有帝王气度。
“此次东征,汉阳能提供多少步骑?”
杨修扫了招手,将姜叙、杨阜叫到跟前,分别介绍。“陛下,他们便是汉阳尉和军师,将统汉羌骑兵三千,随陛下东征。”
姜叙、杨阜已经收到消息,到行在效力的赵昂刚刚被任命为河西都尉长史,一跃而为千石吏,这让他们很羡慕。得知天子东征,他们立刻找到杨修,希望能率郡兵同行。
杨修爽快地答应了他们。
他正想将这两人送出去,只是不能显得太主动。天子东征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他不是姜叙、杨阜,以为这次东征会有大战,有立功的机会。他非常清楚,天子东出只是示以形势,大战的可能性极低,姜叙、杨阜最多只是跟着天子走一趟。
看到姜叙、杨阜一脸的兴奋,刘协笑着看了杨修一眼。
杨修咧嘴一笑,拱手相求。
姜叙、杨阜不知就里,还以为天子不肯,杨修是为他们求情,不禁心中忐忑,心跳加速。
第六百零八章 势不由人
“诸君想必也知道,朝廷大军还没进入关中,山东已经在传凉州虎狼之师又将为祸山东的谣言。你们愿意为朝廷效力,这是好事,可是你们能否约束好部下,不让谣言变成事实?”
姜叙、杨阜互相看了一眼,拱手施礼。“臣等冒昧,敢请陛下校阅。”
“这么有把握?”刘协笑了。“看来准备很充分啊。”
杨修说道:“全赖汉阳豪杰支持,这才能顺利推行教化。”
姜叙说道:“是陛下英明,视我凉州为大汉疆域,不以羌胡视之。又为我汉阳派来了德才兼并的好太守,万民欢悦,不教而化。我汉阳羌胡百姓感激陛下恩德,愿为陛下死战。”
刘协回头对贾诩、周忠等人说道:“汉阳士气很足,不愧是炎帝故里。”
贾诩笑道:“汉阳本名天水,不仅是炎帝故里,还是伏羲故里,自古便人杰地灵。”
周忠撇了撇嘴,转过了头。
到行在一段时间,他没什么正事,便以读书消遣,看了不少新出的文章,其中便有论证凉州是炎帝故里,甚至是伏羲故里的文章,而证据则来自于汉羌百姓,尤其是羌人口中的歌谣。
他只当是消遣而已,对贾诩在如此场合提出这样的不经之论不以为然,没兴趣捧场。
刘协兴趣却很足,问了姜叙、杨阜几句话,答应了他们随征的请求,却没有同意校阅。
一郡之兵,还不足以让天子校阅,只能等到关中之后,各郡郡兵集结之时,再一起校阅。
能不能涨脸,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虽然没能如愿请天子校阅,但有了随征的机会,姜叙、杨阜还是很高兴的。
刘协随即又和王唯聊了几句。
王唯已经提前知道王异提议不设刺史的事,颇有些尴尬,连声请罪。刘协却不同意王唯的看法,当着贾诩等人的面,他表示了对王异的肯定。
一是王异有胆有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值得肯定。
二是王异提议不设刺史看似激进,却并非没有道理。疆域越来越大,刺史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州刺史的辖区太大,无法顾及,不仅在凉州突出,交州、益州也都有这样的问题。
重新划分州,或者调整州刺史的职权,是迫在眉睫的事。有人站出来提出这个问题,便是难得。
意见不怕粗糙,就怕不敢提。
贾诩提议将凉州一分为三,也只是一种解决办法而已。就意义而言,未必超过王异的看法。
见天子如此重视王异的意见,甚至不顾及贾诩的面子,王唯有些惶恐。
贾诩倒也大度,表示赞同天子的看法。他提出三分凉州,并不是反对王异,只是希望渐进而已。以郡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