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修这才意识到马腾不是开玩笑,不仅想将女儿送到天子身边,还讹上了自己,要他出谋划策。
  他哪敢帮马腾出这个主意。
  “将军,我可没这本事。”杨修拱手说道:“时间不早了,将军还要准备出征事宜,我就不留将军了。”他走了两步,又回身道:“不管将军想效仿谁,只有诚心为朝廷效力,朝廷都不会辜负将军。”
  马腾心领神会,拱手致谢。
  杨修回到御帐前,正好看到马超在东张西望。见他走来,马超立刻迎了上来,扬扬眉。
  “德祖,我要出征了,来向你告个别。”
  杨修拍拍马超的手臂。“那你小心些。”
  “小意思,我的伤早就好了。”马超用力跺了跺脚,用力有些过猛,伤口疼得他一哆嗦。“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喝庆功酒。”
  杨修苦笑。他不知道马超这次离开,还能不能再回来。
  “那就预祝你马到成功。”


第三百三十六章 群策群力
  送走马超,杨修进了帐,发现帐内已经没什么人,只有刘协靠着几案坐着,眼皮不住地往下垂,然后又努力睁开。
  “陛下累了,不如先休息吧。”
  刘协一惊,抬头见是杨修,示意他坐下说话。
  刘协叹了一口气。“越骑营回来之前,朕这心都悬在嗓子眼,哪里睡得着。”
  “睡不着也得睡,陛下以后还会遇到比这更危险的事,总不能一直不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才是真正的大将风度。”
  刘协瞅了杨修一眼,不禁莞尔。
  “德祖,你这次出使,何止是脱胎换骨,连肤色都黑了三分。这次回去,杨公一定会很欣慰。”
  杨修不紧不慢地说道:“先帝在天之灵看到如今的陛下会更加欣慰,但他肯定不希望你如此辛苦,更不希望你像他一样英年早逝。”
  刘协扬扬眉,欲言又止。
  杨修这句话说得很不好听,甚至有些犯逆,但其中情义拳拳,令人动容。
  先帝但凡能多活几年,而不是三十三岁就驾崩,大汉或许不会崩溃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行,朕睡一会儿。”他顿了顿,又道:“但愿王服无事。”
  ——
  “你老母!”王服飚了一句粗口,后背有些发凉。
  他沿着大河一路追过来,却失去了扶罗韩的踪迹。周围一片寂静,除了他们自己的马蹄声和喘息声,只听到风声、水声,就连一直在视野内的大河都不见了。
  他派人向北打探,想重新回到河边,也没找到大河的位置。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可能迷路了。
  这一路只顾着追杀扶罗韩,没顾得上看四周的地形,现在就算有地图,也不知道身在何处。
  恐惧从心底升起,让他不寒而栗。
  他身边只有千余骑,虽说装备精良,但厮杀了一天,早已人困马乏。附近的鲜卑人却多如牛毛,万一碰上,必然是一场恶战。
  王服心中不安,却不敢暴露出来。
  他如果紧张,他的部下会更紧张,到时候士气低落,更容易出事。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先命人设立警戒,然后将几个曲军侯聚到一起。一边吃着随身干粮,一边商议应对办法。
  五个军曲侯来了四个,有一曲掉队了,没跟上来。其他四曲缺员也比较严重,最好的缺员二三十人,最多的缺员缺过一半。
  总兵力加起来只有七百余骑。
  “士气如何?”王服强作镇静。
  “士气还行。”一个曲军侯说道:“鲜卑人也不过如此嘛,当初怎么会那么嚣张?”
  “就是。”另一个曲军侯吐了一口唾沫。“依我看,还是将领不行。什么夏育、田晏,也就是跟着段太尉时能打,离了段太尉,他们也不过是庸人一个。那个臧旻也是,在会稽打得还行,到了北疆,一塌糊涂。”
  王服皱了皱眉,喝止了部下。
  士气高是好事,但现在不是吹大气的时候,轻敌同样是隐患。
  “谁清楚我们现在的位置在哪儿?”
  “不知道。”一个军曲侯痛苦的咽着干粮。“我现在只想找一个有水的地方,痛痛快快的喝一肚子水。一天没喝水,嗓子都冒烟了。”
  “可惜我们没匈奴人那本事,听说他们闻一闻,就知道哪个方面有水。”
  “都闭嘴!”王服按捺不住,喝了一声:“搞不清楚位置,别说喝水,能有血喝就不错了。”
  曲军侯们沉默了。
  其实他们也清楚,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只是不愿意露怯,这才故意说大话。
  过了一会儿,有人幽幽地说道:“若是天子在此就好了。圣人就是圣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没见他慌过,总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天子不在,指望不上。”又有人说话。“但我们学学他的解决办法。天子解决问题,也是先向普通士卒了解情况,然后再一起商量。”
  王服觉得有理,立刻命几个曲军侯回去,召集各曲士卒商议,看看有没有人熟悉附近的地形,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
  只要能确定位置,就能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
  半个时辰后,一个曲军侯回来了,面带喜色,后面跟着一个神情怯怯的士卒。
  这个士卒说,根据他的印象,这一路西行,一共经过了三个规模较大的城,除了已经知道的成宜、西安阳之外,最近的一个城应该就是朔方。
  所以,他们现在的位置应该是朔方城西。
  王服突然反应过来,他应该是在朔方西南的沙漠里。
  之所以失去扶罗韩的踪迹,就是因为当时起了一阵风,风沙迷得人睁不开眼睛。等风停了,扶罗韩就不见了。
  现在想想,扶罗韩应该是知道他们不适应这种情况,趁着那阵风沙跑了。
  向北打探情况的斥候没找到大河,也是因为朔方以西的大河折向北,比他们预期的要远。
  王服叫来斥候一问,斥候说,他们向北打探的距离都不超过十里。之前追击的时候,大河都在视线以内,就算被地形挡住了,最多三五里就能看到。十里看不到,他们以为走错了,放弃了打探。
  王服大喜,随即命人向正北打探,将距离放到三十里。
  这次非常顺利,一个时辰后,斥候就回来了。
  他们重新找到了大河,离现在的位置只有十五六里。为了证明自己说得没错,斥候还拿出几个灌得满满的水囊。
  喝着冰冷的河水,王服心里却畅快无比。
  找到了大河,有了水,他的危机就解除了一半。
  “出发!”
  提心吊胆的将士们收到命令,士气大振,重新上马,认准北斗星的方向,奔驰而去。
  过了一会儿,队伍中有人轻声叫道:“我闻到了水的味道。”
  随即有人附和。“没错,我的鼻子舒服多了,应该离大河不远了。”
  王服听着部下的轻笑声,如释重负。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天空的北斗星,忽然觉得有了方向,再也不怕迷路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走出了沙漠,重新回到大河旁。
  将士们奔到河边,尽情的喝水,灌满空空的水囊。
  王服策马走上一处坡地,向大河对岸眺望。
  如果那个士卒所言属实,这里已经在朔方以西,那对面可能就是鲜卑人出塞的方向。地图所示,由朔方出塞向北偏东而行,约百余里,便是受降城。鲜卑人出塞入塞,大多会在那里短暂停留。
  扶罗韩应该不会立刻出塞,他大概率会在两河之间的绿洲上休息一夜。
  “大家再坚持一下,连夜渡河。若能抓住扶罗韩,我请你们大醉三天。”
  “三天怎么够?”有人叫道:“校尉,醯落都值千户侯,这扶罗韩怕不是要值两千户?”
  王服笑骂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倒是算得很清楚。好吧,若能抓住扶罗韩,老子三年不拿一粒租赋,全部分给你们喝酒。”
  “善!”将士们大笑,抖擞精神。
  不少人翻身下马,拽着马尾巴下了河,用手中的长矛去试探河水深浅,寻找适合渡河的位置。
  等候渡河时,王服对身边的亲卫说道:“你们都别闲着,想想扶罗韩那龟孙现在可能在哪儿。”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同此凉热
  夜间渡河非常危险,花了王服不少时间,直到半夜才全军渡过大河,人困马乏。
  十几名骑兵不慎落水,溺毙在河中,凄厉的求救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严重影响了士气。
  很多人都变得沉默起来,上岸后也不说话,静静地擦干身体,穿上衣服。
  王服立功心切,催着将士急行。几个曲军侯没什么意见,普通骑士却口吐怨言,鼓噪着不肯前进,要求先休息,恢复体力。
  王服很恼火,拔出战刀,想杀几个人立威。可是一看群情激愤,生怕引起哗变,只得悻悻作罢。
  一直以来,他虽然出身不错,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威信不足,无法一呼百应。
  身处战场,四处皆敌,没人敢真正放松,王服尤其如此。
  夜间寒冷,他冻得睡不着,只能裹着大氅,来回踱步,不时的看一眼远处。
  扶罗韩就在某个地方,但他却看不到。
  不安和寒冷让他心乱如麻,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为了消磨时间,他索性在将士中间游走,顺便了解一下伤亡情况。
  看了半圈,他心安了些。伤亡不大,只是过于劳累,不少人一躺下就睡着了,鼾声大作。
  王服甚至有些羡慕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睡着。
  当他准备往回走时,突然看到远处隐约有人说话的声音,单调古怪,不像是正常的口音。他凝神倾听了片刻,悄悄走了过去。
  走得近了,王服才发现是一个骑卒。他盘腿坐在地上,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刚想走得再近一些,那骑卒却被惊动,翻身跃起,双手持刀,轻声喝道:“谁?”
  这一声却是汉话。
  “我。”王服应道,眼神却是一紧。
  骑卒的头发披散着,此人可能不是汉人,而是羌人或者匈奴人。
  “原来是校尉。”骑卒松了一口气,收起战刀,拱手施礼。
  王服走近,借着星光,仔细看了一眼骑卒的头发。头皮上有头发,只是很短。
  “你叫什么,是哪一曲的?”
  “回校尉,我叫乌里,第三曲第一队的。”
  “刘孟麾下?”
  “是的。”
  “乌里,是姓乌吗?北地人?”
  “呃……不是。”乌里伸手指了指远处。“我是羌人,父母躲避战乱,想逃到草原去,经过这里的一个叫乌里的大泽时生下了我,就叫我乌里。”
  “大泽?”王服心头一动。“你是说,这附近有个大泽?”
  他看过地图,知道朔方城附近有个大泽,但印象不太深。
  因为朔方城成宜太远了,超过百里。追击之初,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迷路,只以为一路追着扶罗韩跑,砍下他的首级,然后再沿着大河原路返回即可。
  如果大泽就在附近,说明他离朔方城不远。
  “是啊,就在东北方向。”
  “大概有多远?”
  “这个……”乌里四处看看,为难的摇摇头。“看不清。”
  “那广牧城在我们哪个方向?”
  “应该是西面。”乌里神情犹豫。“天太黑,看不清楚。如果是白天,我一定能认出来。当年随太师……董卓征战时,我来过这里,还做过向导。”
  “你是董卓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