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怒海归航-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约”号已经被牵拽到起重三脚架旁,船员们正在船头上忙碌着;木匠在新牙樯、新桅顶和第二斜桅上勤勉地挥动着手斧,大块大块光滑的木片飞舞在码头四周;掌帆长和他的助手们,还有一队非常精干的炮手,正在拆除它几乎所有的索具,以便新圆材完成之后,按照舰队参谋部的规范,有条不紊地重新安装起来;而另一群水兵都蚁聚在甲板和船舷附近,忙着用麻丝堵塞船缝。
“关键的问题还是材料,说出来真难以置信,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竟然什么都没有……”伯爵喋喋不休,指着千疮百孔的“公约”号,就向董南诉起苦来。
一起乘小艇视察的奥普多尔总督。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着远处那十几条正忙着打捞火炮的中国渔船,倍感无奈地说道:“是啊,就目前而言,在东方保有一支所需要的花费,几乎是萨累的五倍!如果转口贸易没那么大利润,必然会亏得血本无归。”
对此。董南早有心理准备。但原材料匮乏的程度,他还没有一个清晰地概念。见二人提起这茬,便禁不住地问道:“有这么严重吗?”
“哦,杰克,要比你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奥普多尔回过头来,哭着脸,如数家珍地解释道:“圆木就不用说了。恐怕整个中国都找不出一片足以建造一条千吨商船所需的橡木。质地相近的柞木倒是能找到,可它只生长于千里之外的湖北,而且材径短小,就算找到了也没有太多利用价值。相比之下,杉木和松木则好找一些。可它们却只能用做船板,对我们并没有太多帮助。
其次是亚麻,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现在最为头疼的问题。你知道的,帆索、帆布通通离不开它。可这里不但没有亚麻,甚至连中麻、黄麻和槿麻都找不到;还有沥青,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天然沥青的任何记载,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从煤炭上想办法……”
煤焦沥青是大西洋学会的又一个成果。
然而其质量远远无法于波罗的海的天然沥青相比,不但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软化、加热时有特殊气味,而且具有很强的毒性。不到万不得已,奥普多尔是绝不会使用它的。
木材、麻绳和帆布。风帆战舰所需要的三大主要原材料竟然一片空白!董南彻底傻眼了。怎么也不敢相信“地大物博”的天朝,居然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
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几个世纪后坐在空调房间里,喝着鸟窝牌咖啡。转动地球仪,随意轻佻地指责大明王朝罪恶的禁海令。让中国在几百年间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真是罄竹难书的愤青是多么可笑!
可以说即使没有禁海令,郑和宝船也无法继续纵横四海,更不会先于西欧各国在贸易上称雄海洋。换句话说,真正要了郑和宝船命的并不是皇帝,而是造船的材料,尤其是木材!
毕竟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个时代想造船就必须砍伐树木。
建造的船只体积越大,越是需要参天古树的树干。糟糕的是,中国建造船只所用的木材太匮乏了。因为千百年来,木材更大的用途是建筑房屋、烧火取暖。
可以想象,从三宝太监第一次下西洋前就开始建造大船,就开始就近砍伐树木,于是沿海地区的优良树种先被伐光了。后来,只能沿河砍树,可以顺流而下,把好木材通过水路运送到海边的造船厂。再后来,河边的木材也砍光了,要寻找好的木材,只能去远离水系的深山老林中。
如此一来,造船所获得木材的成本必然大大增加。这个成本包括寻找木材的时间成本,也包括木材的运输成本,还包括好木材短缺而节节攀升的价格成本。
更何况大明本就不是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一直以来都是近海航行,并没有、也不知道通过远洋贸易,把南洋的胡椒、肉桂和丁香卖到欧洲赚取暴利,自然也就撑不下去了。
当然,在海上漂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大明海商。
他们出过国、见过世面,不会只盯着大明这一亩三分地。而东南亚的许多岛屿和半岛上,又生长着茂盛的森林,许多树木都可以用来建造船只。于是,那些海商就把造船的任务委托给南洋的造船,船只建造好后,再开到中国沿海,供跨国贸易之用。
但生长于热带地区的树木,其材质远远无法于北美洲和波罗的海的橡木所能比拟的。只能用来建造小吨位商船。
的确是个问题,而且还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董南暗叹了一口气,看着远处趁退潮把搁浅大修“飞鱼”号的人们,凝重地说道:“好在我们早有准备,三年前就在新大陆开始了伐木工作,同时还在普利茅斯、科隆和科科利建了三个造船厂,否则不管我们在东方取得多大进展。整个计划都将难以为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东方舰队要完全依赖于新大陆。为了尽可能节约成本,还是要想办法就地取材。先把亚麻、沥青和柏油问题解决掉,剩下的橡木就好办的。反正太平洋航线已经开通,甚至还有了一个补给点,在商船队返航时顺带些大修所需的圆木还是没问题的。”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策略,是建一艘新舰就退役一艘旧舰。并用其来增强东方舰队的实力。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旧舰源源不断地从西方驶来。就算它们不堪大用,可把上面的材料拆卸下来用于大修还是没问题的。
奥普多尔点了点头,一脸苦笑着说道:“现在也只能这样了,所幸的是不管尼德兰人还是英国人,都要面对这个同样的问题。”
说话间。潮水开始落下了。
“飞鱼”号扯着所有中桅帆和三角帆,被斜后方吹来的风推动着,行驶得出人意料地快。但它突然开始平稳地慢了下来,最终死死停在一片沙岸上。甲板前后倾斜着,在湍急的水流中,浑浊的泥沙像一朵巨大的云,从它底下流走。
水手们连忙松开了帆脚索,在他们托起风帆的时候,董南三人也爬上了船舷,正从大舱跑向船头。伯爵更是大呼小叫道:“把测铅拿过来,把测铅拿过来。”
叫完之后,又从船头栏杆远远俯出身去,盯着水面,看它慢慢变清。董南也看见舰身在沙滩上犁了这么长距离,翘得那么高。系船索舱口离水面只有不到一码。
龙骨搁浅。可不是一件小事。
“在外面远远地测一次水深。”伯爵对舵手说,心里希望测铅可能会表明沙岸是狭窄的沙嘴,这样战舰就可以从侧面拉下水来。
然而测铅并没有表明这样的情况,当测铅旋转着准备第二次扎入左舷外时。他在龙骨前端的下方看见了杂草和芦苇。很显然,“飞鱼”号所在的泥岸很大。泥岸大部分都在舰身以外。
董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跑到船尾去看情况,只见莫维特舰长已把两只小艇放下了水,并扯着嗓子吼道:“伙计们,从军官室的舷窗把锚链拉过来!”
船尾在水中陷得很低,舵柱也很可能松脱了,但现在却无暇顾及。见几船员拖着锚链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董南连忙指着舷窗喊道:“就投到船尾下面去。”他的话音刚落,又一个测铅溅落到了水里。
“两英寻深,阁下,”舵手震惊地说,“两英寻还勉强不到呢。”
情况确实非常糟糕,但还不是毫无希望,伯爵跟奥普多尔总督对视了一眼,冲下面的莫维特舰长说:“舰长先生,把大锚拴到小艇上,小锚和大索拴到独桅快船上。”
他的目光越过船尾栏杆,想知道水流方向是否可以提示他泥岸的边界。董南注意到航海官和码头引水员已经在两百码以外,便朝小艇上的人们高喊道:“差不多了,用力地拉起来!”
与此同时,奥普多尔总督也对左舷上的水手命下达了另一道命令,“从船舷边上放淡水。”随后飞快地跑到军舰下层,那儿掌帆长和两班值班岗里强壮的卷索手,正把一根十五英寸的新锚链传到船尾去,他们一边还有节奏地大喊着“拉一,拉二,拉走,拉走,走”。
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配合的很默契,一切都很正常,动作也很快。董南跑上甲板,大声叫来一只单座艇和一个浮标桶,甚至还有时间去感谢上帝给了他这样好的军官和训练有素的水兵。
当他跳进单座艇时,小锚已经放进了红色独桅快船,大锚也从锚架上吊了下来,悬在游艇上方,而淡水正从船舷边上涌出来,快速地减轻着船的重量。
像急切的狗一样,单座艇来来回回探索着水深,寻找最好的下锚地点,在第一个勉强可以下锚的地方,董南从舷侧扔下了浮标,呼喊起拉锚链游艇来。
锚链拖在了游艇后面,正顶着风,顶着比风力大得多的退潮,尽快地拉着。它拉得如此用力。水兵们的脸都涨得通红,连木桨在桨座上都危险地弯曲着。
每一个水手都知道,现在没有一刻可以浪费的,这场潮水会落下三十英尺,仅在前面的十分钟里,从浅滩和战舰四周就落下了五英尺宝贵的水。如果今天不把船弄到海潮里,那等到下一次海潮时。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因为下一次说不定涨得还没这么高。
况且潮水落下之后,龙骨还有断裂的危险。
“往外拉,往外拉。”在游艇上吼叫着。“往外拉,往外拉。”莫维特舰长在独桅快船上吼叫着。
等靠近了浮标桶,游艇用人力把危险巨大的铁锚从船舷边推下了水;独桅快船也驶到单座艇发出信号的地方,在勉强可以下锚的海底投下了小锚。这样就固定住了大锚本身。
董南这才松下了一口气,随即站起身来,朝“飞鱼”号喊道:“用力卷啊,用力卷啊。”立刻,战舰后甲板上的起锚机绞盘,在伯爵的指挥下开始转动起来。
那些小艇回来的时候,也正是最紧张的时刻。
起锚机绞盘仍旧转动着,可是转得非常慢,人们弯腰俯向绞盘棒,大口地喘着气。伯爵和水手们一起肩并肩地推着。但等小艇乘员们爬上船舷,纷纷扑向绞盘棒时,董南把他拉了出来,自己站在了他的位置上,说道,“你的腿有伤。还是让我来吧!”
然后便更大声地喊道:“使劲推啊!好嘞。干得漂亮,再来一圈。”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还记得自己腿上有伤,伯爵感动不已。但现在却不是说客套话的时候。绞盘棒上完全布满了水手,起锚机绞盘转了一整圈。铁棘爪咯——咯——咯地作响,拉力大到把锚链绷断的地步。
他向船尾望去,见锚链几乎笔直,甚至变细了,只有原来尺寸的一半,连忙提醒道:“小心!双手攥紧啊。”
起锚机绞盘几乎不动,格楞响了一下——然后是奋力的长长停顿——然后是另一声勉强的格楞。
“用力推啊,用力!”
棘爪的声音变快了,格楞——格楞——格楞——格楞,趴在船舷上的奥普多尔总督,欣喜若狂地叫道,“伙计们,我们下水了,干得漂亮!”
连一些没在绞盘棒上找到位置的人也开始欢呼起来,然而这只是锚被拔了出来。除了在烂泥里陷得更深些,“飞鱼”号并没有移动。更糟糕的是,现在潮水又退了两英尺。
“停下!”这么下去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