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这样,那便明日再去吧,谅那胡维宣也不会错过升官发财的机会。”

    老管家点头应声,准备离去撤轿之际,又停步回身,斟酌几息再度悄声禀报。

    “老爷。。。。。。凉州城里今日传闻,北王英武无敌,有盖世武艺韬略如神,一招就力斩进犯邺城的蛮夷千骑,新盐和那位王爷脱不开干系,咱们行事是不是再斟酌一番。。。。。。?”

    武艺盖世韬略如神?

    一招斩杀千人敌。。。。。。

    这还是人么?!

    宋雨才听得眼里一愣,四周的丫鬟也惊得楞在原地。

    可仅仅过了几息,宋雨才就笑意四散,好像听到了天大的荒唐事,不以为意地看向呆立的钱大海。

    “呵呵呵,你也是邺城人,你且说说,那位北王真有这般勇武?”

    钱大海直接笑出声来,凑近一步乐呵地讲述起了过往。

    “呵呵,会长说笑了。。。。。。那北王不过是没落皇子,封地只有区区邺城弹丸之县,手下军士就百人而已,想当初,不过几十骑兵进犯,整个县城都吓得鸡飞狗跳了!”

    “要是真有千骑突袭,邺城早就灰飞烟灭了,哪还有这种荒唐的传言,恐怕该是邺城失守的加急军报传开才是呢!”

    “依小人看啊,这种话也就是无知愚民的谣传,当不得真,那位北王不过是个小肚鸡肠的皇子,眼里只有钱财,怎么可能做到这种神迹!”

    。。。。。。

    信誓旦旦的说辞语气笃定,听得宋雨才露出不出所料的自信笑容。。。。。。

 第116章 胡维宣的坚持

    “算你有点儿见识~”

    “这种传闻,确实不用太过在意,你们今日也算辛苦了,领点赏钱早点歇着吧,明日一早随本会长前去拜见胡大人,早点把这事儿了结!”

    短短的几句赞赏,让钱大海等人目露欣喜,再度做礼谢恩,满面春风地退了下去。

    “会长英明!”

    “谢老爷赏赐!”

    片刻之后,花园再度响起轻笑声,送来的晚膳丰盛无比,各种珍馐摆盘整齐,奢侈得令人惊叹。

    整个宋府上下,都蔓延着一种即将腾飞的欣喜,上到宋雨才,下到仆从家丁,无一不对明日充满了期待,沉浸在暴富的幻想之中。

    而宋雨才根本料想不到,他明日要去拜访的胡大人,根本不是因为公事未归,而是在刺史府客厅等候了多时,神色严肃无比。。。。。。

    。。。。。。

    胡维宣端坐客厅,身边的官员依次去往书房拜见刺史大人,他的茶水也不知添了几次,始终没有表现出任何失礼。

    地方盐政流转为官多年,胡维宣对于官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也磨练出了极好的耐性,仅有四品官阶的他,其实早就具备了再登台阶的一切素质。

    今日收到刺史大人的请帖,出于常识他理当前来回礼,就算苦等了多时,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满。

    只是在等待之时,胡维宣变得有些心思凝重。

    他前两日被宋雨才拜见,以一面说辞喊冤,又送出太傅姜太渊的亲笔大作扰乱了心神,等到回过神来,才发觉自己被设套入局了。

    古怪的是,后续就算他暗中调查,这事儿看起来竟好像真如宋雨才的一面之词,无论民望还是当前情形,都指明新盐属于宋家。。。。。。

    几日以来,胡维宣心神难平,直觉告诉他其中或有蹊跷,可是面对着即将到手的惊人政绩,近在眼前的大好前途,他有些动摇了。

    人非圣贤,历经二十年的官场蹉跎,胡维宣的心气还没磨平已经很是难得,放过这种并无错漏的机会,却是难以做到啊。

    莫非新盐真是属于宋雨才那种奸佞商贾?

    用心复杂的拜见真就只是为了申冤?

    还有那神秘的新盐,品质堪称当世一绝,真能在塞北苦寒之地产出?

    。。。。。。

    种种疑虑浮现心头,静坐的胡维宣只觉得心境难平,渐渐陷入了沉思。

    不知不觉间,已经快过酉时。

    前列就坐的官员们相继离去,仅剩他一人还在等候。

    “胡大人,还请随小人前往饭厅,老爷已在饭厅等候。”

    直到刺史府仆人的通报响起,胡维宣才惊醒过来,打起了几分精神,整理官服稳步跟随而去。

    穿过正院大门,胡维宣稳步行至后院饭厅,立于门前,就见刺史薛青云含笑注目。

    “子谦,久候了。”

    表字相称的亲切态度令人顿感舒适,短短一句,就将两人的关系拉进了不少,除去了官场的做派,更多了些文人间的真挚。

    同是进士出身,薛青云与胡维宣的关系比起常人多了一层,又碍于胡维宣的过往,刺史大人对于这个身有傲骨的文官有些欣赏。

    哪怕此次相见只是个意外,或者说是无心插柳的饶头,薛青云倒也不在意,露出的笑容里没有往日的威严,只有一种旧友相见的客气。

    胡维宣见到这般神色,自然心中温暖,却也不敢托大,立即做礼应声。

    “刺史大人言重了,承蒙相邀,下官感激不尽,特来登门道谢。”

    两人相视一笑,就先后落座于饭桌之上。

    简单的饭食一眼扫过,菜色精致,用料都是极为平常,荤素总共不到六样,足以见得刺史大人往日清廉。

    两人推杯相谈,很快就面带微红,言谈多是私交,偶尔也穿插着几句公事,看起来就好像寻常好友,亲切又不过媚。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此情景再也贴切不过。

    只是言谈之间,胡维宣见刺史大人神情恍惚,似乎有心事,有偶尔瞥向门外,有种等候来人的模样,令他感到有些古怪。

    能让一州刺史这样心神不宁的,绝对不是等闲之事。。。。。。

    略一斟酌,胡维宣很是谨慎地举杯敬酒。

    “刺史大人,恕下官多嘴一问,不知何事令大人心事重重,若下官能分忧,自当竭尽所能效命。”

    薛青云闻声注目,儒雅的面容看不出端倪,眼里闪过一丝赞赏。

    这番话说得实在巧妙,有几分示好之意而不谄媚,问出心中疑惑却很隐晦,甚至连分寸都把握得很是微妙。

    历经多年的磨砺,没有依靠任何的背景,硬生生一步步地攀上了四品盐运使的官位,没有真才实学是绝无可能的。

    从这细微之处,就足以见得此人已经十分老练,从一个书生意气的青年蜕变到这种地步,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端起酒杯轻碰而饮,薛青云心头愈加欣赏这个文官。

    与此同时,也对于胡维宣坎坷的仕途心有惋惜,若不是此人当年没有背景,或许如今早就登临六部,在京都名声显赫了。

    现实却是无比残酷,身怀才学的有志之士只能在边境挣扎,出任着看似风光的四品盐官,努力维持着心中的傲气,始终和各衙门的同僚格格不入,实在令人唏嘘。

    同为进士出身,薛青云不禁有了几分提携之意,对于所问含糊其辞,反倒是点到即止地提醒出声。

    “子谦多虑了,本官只是烦心于犬子游手好闲,并无大事担忧。”

    “倒是你为官多年,眼看就要到巡盐御史的遴选之期,万不可再失良机啊,若有任何难处,随时可向本官明言。”

    平静的话语缓缓响起,胡维宣听得眼中动容。

    官场多虚交,看似风光的人情世故其实都是利益驱使而已,真能说出这般肺腑之言,在官场里极为罕见。

    刺史大人不仅点出了关键所在,还口头承诺了愿意相帮,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胡维宣自然明白巡盐御史的重要性,那是他唯一上升的机会,而能得到刺史的承诺,几乎就已经给他极大的助力。

    口头提点也有可能只是表面的客气,而许下承诺却是非真心提携不可。

    胡维宣神色难平,经历了多年的磨砺,终究还是有人将他的才华看在眼里,但与生俱来的傲骨令他难以接受这份好意,再加上已经心有把握,就更不会开口欠下多余的人情。

    当即起身,眼眶微红的胡维宣道谢婉拒。

    “刺史大人之恩,下官定会铭记,只是此事下官已有眉目,不敢再劳烦大人费心,他日若能达成心愿出任巡盐御史,定设宴相邀大人!”

    薛青云心中暗叹,眼里露出一丝无奈。。。。。

 第117章 驻军都督的请求

    注目着做礼的胡维宣,薛青云暗暗摇头,这白净的老弟还是曾经模样,倔强的性情丝毫未变,坚毅的神情根本不像是普通文官能有。

    刺史薛青云看得暗暗叹气,却也为这份气节感到敬佩,若是将他放在胡维宣的处境里,未必能做到这般洁身自好,也正是因为这丝始终不变的文人气节,胡维宣才在凉州官场显得那么独特,令人心头赞赏。

    若是此人真的答应了此事,愿意让他从中借着人脉调和谋求升迁,甚至动用银钱疏通,那就不是胡维宣了。

    到底还是那个倔书生啊。

    抚须轻笑,薛青云无奈地微微摇头,心头说不出的敬佩,只是看着胡维宣出奇的自信,连他的许诺都全然不在意,还是不禁有点意外。

    被驳了面子的尴尬也好,单纯的好奇也罢,薛青云看似不经意地问出了声。

    “子谦设宴,本官定会亲至。只是不知,子谦有何把握,似乎比往日还要坚决啊,这巡盐御史的遴选之事,当真不需本官出面?”

    闻声抬头,从不低头的胡维宣心中坦荡,只觉得问心无愧,沉稳地替刺史大人斟满了酒杯。

    随即,很是自信地道出了心中大计,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

    “大人的好意,下官定会铭记。”

    “只是这盐业之事,下官已有了打算,近日来宋雨才自称发现了一种新盐,此盐品质极好,一旦上报朝廷将来推行,下官的政绩就能完胜塞北诸州同僚。”

    新盐。。。。。。?

    有所听闻的名号响起,薛青云神色一愣,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他虽然不管盐业,也对民生极为重视,突然兴起于凉州各处的新盐早就有所关注。

    据薛青云的了解,此盐一早乃是出自邺城,近来又传言是宋家所出,真相如何已经难以判断,可既然涉及到了北王,就不得不小心应对啊。

    毕竟,如今的局势十分微妙,朝堂已经波澜四起的架势,一切都要谨慎才是。

    此刻听闻,薛青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此事。。。。。。恐怕不妥。”

    突然严肃的语气惊得胡维宣一愣,细看而去,发觉刺史大人儒雅的面容突然凝重,眉宇间散发着一股往日的威严,上位者的气势悄声逸散。

    新盐竟让刺史大人都这么重视,难道其中还有什么秘密,或者是朝廷已经知晓了?

    惊疑之下。

    胡维宣心中紧张起来,正准备做礼请教,门外却是传来了仆人的朗声通报!

    “张都督到!”

    闻声,薛青云即刻起身而出,胡维宣也顾不得再多问,紧步相随而迎。

    “薛兄!别来无恙啊!”

    身着素衣的络腮胡大汉大步踏来,爽朗的声音响彻院落,给人几分粗犷的印象,若不是腰有宝剑脚踏虎靴,恐怕还会被人以为是草莽出身。

    薛青云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拱手微笑相迎。

    “张都督,本官可真是久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