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分成两路,南北两路上山,一定有阴谋诡计。

    这些没有搞清楚,怎么可以贸然出发?

    那天晚上,胡人在城中制造毒烟浓雾,差一点困住了咱们三人。

    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虽说是兀纳失里打了败仗,仓皇逃跑,但人家熟悉地形!

    我们虽说有个地图,但其准确度有多高呢?

    这几条河流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谁能清楚?

    斥候刚才也说了,他们只是远远地跟踪,也没有近看。

    这些事情搞不清楚,真的不敢轻举妄动啊。

    要不要给毛易说一声,让毛易去劝一劝三孙?

    「吴伯宗提出的问题不错,看来,燕王朱棣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吴伯宗既能当监军,也能当军师。」

    「徐怀锦的分析也很到位。」

    「难得的是,常升、常森两个舅舅也会学了思考,而且是多角度的。」

    朱元璋一愣,原来,三孙心里是认同他们的。

    原来,三孙并没有狂妄自大!

    「我们摆出一字长蛇阵行进,就是要让胡人坚信我们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圈套。」

    「我们行军途中需要注意附近的狼烟有没有异常。」

    「我们保持匀速前进,等快到了河边,前军停住等后军。」

    「等到集结完毕,呈横队横渡,突然加速过河。」

    「此时胡人放水,将我们的后路截断。」

    「但这又如何呢?因为我就没有想过退路。」

    「前进,前进!」

    「西进,西进!」

    「等我东返之时,就是西域平定之日。」

    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果然,三孙早有定计!

    吴伯宗突然道:“下官感到,胡人进山,未必就是拦坝蓄水。要形成足够的水量,必须有够很高的坝。”

    “胡人擅长骑射,并不善于筑坝拦水。他们如此做,恐怕是事半功倍,甚至是徒劳无功。”

    大家都停了下来,吃惊地看着吴伯宗。

    常升想,这么说来,胡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难道胡人的目的是:吸引我们进山?

    在山里,胡人仗着地形熟悉,提前设伏?

    常升说出来判断之后,吴伯宗说道:“山地作战,胡人更不是我们的对手!”

    “山地作战,骑兵冲锋的优势就荡然无存。这对于胡人极为不利,他们绝不会因此而上山。”

    “下官判断,他们分成两路进山,只是一记虚招。”

    吴伯宗见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禁有些得意:“假如我是兀纳失里,我会让大部队进山之后,再从另一边下山回到玉门关。”

    “剩下几个人守在河之上游,看着远处的信号下手。”

    常升道:“区区几个人,如何下手?”

    吴伯宗道:“很简单,投毒!”

    朱允熥不屑道:“投毒,那得多大量啊。就算有毒,我们不喝就完事了嘛。不要把胡人想得那么复杂!”

    大家继续前行。

    吴伯宗低下头,突然精光大盛。

    投毒?投毒!

    真到万不得已,只有采取这种办法了。



    第0284章 猎物与猎人是可以转换的

    

一路向西行进。

    河西走廊到玉门关基本就到头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是生机与荒凉的分界线。

    此时,大军所行之地,草原、草甸、河泽与戈壁、沙地、荒漠交替混杂。

    沿途还有一些小水泊,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在游动。

    朱允熥忽然想起了江南鱼米之乡。

    天空的云朵洁净,如同团团棉花,时不时还有苍鹰巨隼从天空划过。

    每到一处湖泊,朱允熥都要让大军停下来。

    给水囊补给,饮马,就湖水吃干粮。

    朱允熥则是带着朱元璋、徐怀锦在湖边转悠。

    朱允熥说道:“现在?改日吧。”

    徐怀锦一脸遗憾:“如此,真恁可惜了。”

    朱元璋虽说文学底子不厚,但在行军途中也经常学习。

    也曾经作出过不少诗作,得到了文臣武将的赞扬。

    但他明白,好多武将听不出来好坏。

    那些个文臣们表面奉承,心中却不以为然,以为咱没文采。

    有不少文人把他们的诗词献上来,但这些诗词,有华丽无内容,有情调无格局!

    但三孙的这两句,壮阔壮美、豪气豪迈!

    实在是有大格局、大气魄!

    「言为心声,诗为志向。」

    ……

    吴伯宗本想跟上前去,却被毛易伸手拦住了:“吴大人,吴王和徐军师在前边商议下步行动,您就不要去打扰了吧?”

    吴伯宗表面堆笑,心中暗怒。

    毛易,别看你是锦前卫副指挥使,早晚有一天就像你叔叔毛骧一样被杀死!

    改朝换代,哼,一朝天子一朝臣!

    部队休整完毕,继续前进。

    三日后,斥候来报,前方出现一条河流:马台河。

    这是疏勒河的一条支流。

    一路上,发现不少从汉唐遗留下来的烽火台。

    大多数都成了坍塌的土台子。

    一直没有发现有烽烟。

    大家也都担心起来,没有烽烟,胡人难道根本不屑于掌握我军的行踪吗?

    那么,胡人分两路上山,难道是锻炼部队的体力?

    这也太扯了!

    朱允熥等到部队集结完毕之后,一声令下,全体同时,加速渡河。

    河并不宽,河中有大小石头。

    有的地方,甚至踩着石头就过河了,连鞋都不用脱。

    全体过河之后,朱允熥又返回到河中,捞了几块石头。

    “徐军师,你不带几块石头留个纪念?这里说不定有玉,上等的籽料。”

    朱允熥道:“前面不远应该就是玉门了,估计这河里到处都是玉石。”

    徐怀锦发现朱允熥居然一点都不担心,急忙催促,因为前面还有几条河。

    以同样的方法过了几条河,没发生任何异常情况。

    一道绵延不绝的关墙出现在眼前。

    墙上没有胡人站立,墙下更没有任何骑兵的踪迹!

    大家想象中的各种防御设施,根本就没有!

    高大的关墙连着汉时的长城,中间有缺口,也是较深的海子(湖泊)。

    众人互相看了看,这与大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朱允熥让大家原地休息待命,带着徐怀锦、吴伯宗、平安诸将以及火器营全体奔向玉门关墙。

    站上关墙,环视四周。

    荒凉一片!

    一片荒凉!

    除了疏勒河水的哗哗声,疾风吹过的唿哨声,什么都没有!

    连一毡一帐、一马一羊都没有!

    时光似乎在这里凝固。

    历史似乎在这里封存。

    似乎再也无人过来惊扰。

    兀纳失里带着五万多人,居然在这里没有留下一点踪迹?!

    一路也没见狼烟,到现在也没发现哪条河突然涨水!

    兀纳失里究竟去哪里了?

    大家顿时有一种恐慌感。

    就如同追杀猎物,忽然猎物不见了!

    猎物、猎人,有时候是可以转换的!



    第0285章 胡人的痕迹

    

玉门关,位于祁连山的最西端疏勒河南岸戈壁。

    这座雄伟关城曾是汉代重要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如今却破败不堪。

    这里才是胡汉争斗的最前沿,也是东西方交通的分界线。

    玉门关,俗名为小方盘城,北距疏勒河南岸约7公里。

    西汉为玉门都尉府治所,东汉为玉门候官治所。

    大家用望远镜看到了远处有一处城池遗址。

    这就是小方盘城的遗址。

    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属秦汉时代的障坞遗址。

    这是是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也是大的烽燧。

    坞,是防守用的小堡,秦汉时代叫作庳城。

    宋时起,这里就已经成为游牧民族的天下。

    从那时起,游牧民族步步紧逼、逐渐东扩,中原王朝节节败退、逐步内缩。

    到了元朝,这里更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玉门关,作为古老的关隘,已经失去了防守和防御的意义。

    关城外还有坞院,障东残存的南北向坞墙清晰可辨。

    障的东西两面,有蜿蜒逶迤的长城,一望无际;向南,还有通往阳关的长城。

    东西向和南向的长城,呈T形在玉门关展开,每隔五或十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

    看看脚下的关墙,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设有内外女墙,每十丈都有一条马道,靠墙转上可直达关墙顶部。

    关墙内,生长着大片芦苇、罗布麻、红柳等植物。

    关墙大多采用一层柴草、一层砂砾夯筑而成,层层相接,粘连非常牢固。

    虽然外面没有包石头,但凭着古代的条件,对这样高大的关墙根本是无可奈何。

    历经几个朝代的风化,墙显得有些破败,但作为防御,足以防住骑兵的冲击。

    观察完周边的情况后,大家都向朱允熥凑过来。

    “吴王,胡人玩的是什么花招?”

    蓝寿虽说是朱允熥的长辈,但朱允熥毕竟是皇孙,不管场合是不是正式,叫吴王总没有错。

    朱允熥道:“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花招就只能是花招。”

    “不管兀纳失里玩什么花招,不管他如何迂回,他的藏身之处,必然在:哈密!”

    “从哈密王的位置上自封为汗,兀纳失里的老巢一定在哈密。”

    “因此,我们的前进方向很明确:哈密!”

    常升同意朱允熥的看法:“管求他胡人咋想的?直接去把他的老窝给端了!”

    朱元璋隐隐有些不安,多年的征战让他嗅出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一切都充满着诡异!

    当时木扎儿扛起兀纳失里下城逃走时,曾大声叫喊快撤,撤向玉门。

    为什么到了玉门关,没有一个胡人的影子?

    前军斥候探得的消息是:胡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上了山。

    以为胡人在做水源与河流的文章,哪知道这一路走来,河流并未发生任何异常。

    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胡人虽说被杀死、俘虏了不少,但他们的主力仍在。

    并且他们的兵员还在一路不断补充。

    怎么可能连一点踪迹都看不到?

    难不成,他们真的上山了?

    难道他们从山上能找到一条路,绕过前面的玉门关以西的沙漠,进入他们的老巢哈密?

    朱元璋又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城门。

    这个城门其实就是一个缺口。

    可以想象在秦、汉、唐时期,这里曾有一扇高大宽厚的木门挡在这里。

    几百年过去,木门早已朽烂,已经踪影全无。

    这里早已成为游牧民族畅通无阻的通道。

    这里本应是驼铃声声、商贸兴盛,但现在却是荒凉无比。

    城门缺口前后,都是戈壁、滩地和沙漠的过渡地带,留下的印迹不易消除。

    地面有印迹,但绝对不是近十天以内的。

    从地面情况来看,兀纳失里的大军,没有从这里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