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万里迢迢从北平赶到嘉峪关,吴伯宗恐怕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特别是平安那天咬定是归附军杀了千户吴开山和那五百名兄弟,让朱允熥隐隐感到不安。

    于是,朱允熥就把归附军进行拆分。

    平安首先从归附军里挑人。

    平安发现那几个特征明显的归附军,包括那个嘴边长着一撮毛的,不见了。

    一问才知道,这几个归附军已经战死在嘉峪关前。

    平安郁闷至极,吴开山和那五百名兄弟,难道是凭空消失了?

    离开嘉峪关的时候,朱允熥把马打得啪啪响,速度极快!

    奔出三十里后,朱允熥这才让把速度降了下来。

    之所以离开时跑这么快,是因为朱允熥怕朱元璋反悔啊。

    万一朱元璋突发奇想,改变了主意,要求跟着部队一起走,那可就坏菜了!

    从应天到杭州,从应天嘉峪关,老朱就像一个牛皮糖一样,紧紧地粘着自己。

    这样的日子,真是过够了!

    终于,把老朱给甩掉了!

    神清气爽!

    “啊,”朱允熥说道:“看看这风景吧,忍不住想做诗啊。”

    吴伯宗心中暗笑,朱允熥还想做诗?

    “啊,天,瓦蓝瓦蓝的,真蓝呀,白云一朵朵的,真白呀!”

    扑哧一声,徐怀锦忍不住,笑出声来。

    朱允熥不管别人的眼神如何,反而是扯开了嗓子唱了起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

    “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天啊,朱允熥的唱歌居然如此好听!

    这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曲调!婉转,悠扬,回味无穷。

    这歌词如此浅白浅显,反而让这首歌显得清新而自然、质朴而优美,就如同从这片土地中长出来的一般。

    徐怀锦听得有些入神了。

    只可惜,反反复复地就这么几句歌词。

    实在是,太短了。

    朱允熥的身后就是常升的中军。

    中军中有一些归附军,听得十分激动。

    归附军还大声喊着,让吴王接着再唱。

    有名归附军说,吴王唱的歌,不管声调、节奏都是他们祖辈相传的蒙古长调十分相似。

    常升喝斥了归附军几句,居然要求统制、要求吴王为他们唱歌,简真是目无尊上!

    哪知道,朱允熥今天异常高兴,应归附军的要求,又唱了一首。

    朱允熥这次唱的是蒙古歌王腾格尔的《故乡》。

    “多少次深情的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

    “离开了已经很久,影子却越来越长。”

    “山坡上的羊群,还有天边的那抹斜阳。”

    “故乡,故乡,我难忘的故乡。”

    此时,行军速度非常慢。

    行走的马蹄声在军士们的操纵之下,居然暗合了朱允熥歌曲的节拍。

    军士们都不吭声,都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归附军听着听着,眼含热泪。

    一个归附军突然哭出声来。

    徐怀锦一直陶醉在朱允熥那美妙的歌声中,没想到被一阵哭声给拉出了意境。

    一看,哭的人都是古齐纳的带来的那些人。

    那些人本来是北元军士,后来战败被俘虏,再后来就投降了大明,成了燕王手下的一支劲旅。

    此时,朱允熥连着两首歌都提到了家乡、故乡,一下子牵动了这些蒙古汉子的思乡情结。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连亲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有的可能远赴漠北,有的可能已经跑到了西边。

    但是,朱允熥怎么会唱他们的歌曲?

    朱允熥为何对于草原人的音乐曲调如此熟悉?

    吴伯宗十分意外地看了一眼朱允熥,这个人,为何对蒙古的音乐如此熟悉?

    自己与蒙古人接触可不算短了,很清楚朱允熥所唱的曲调。

    但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两首歌的歌词!

    这歌词显然是朱允熥所作!

    两首歌都提到了“家乡”“故乡”。

    他的歌声再加上歌词,绝对是饱含深情!

    要不然,不会打动归附军这些蒙古汉子,不会感动得他们泪流满面。

    这说明什么?

    朱允熥的家乡、故乡,难道就是在草原、在北方?

    天啊,吴伯宗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

    再一看吴王朱允熥,高大、英武!

    有人说,吴王朱允熥是皇子皇孙中长相最为出色的,没有之一。

    天呐,吴伯宗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

    常升虽然是个武人,但也听得出来,允熥的歌声非常好听,极有感染力!

    看把这群归附军给感动的!

    看看,俺的外甥厉害不?

    一首歌,就能收服归附军的人心!

    这样一来,归附军在战场上肯定会听从外甥的调遣!

    以前,陛下不至一次地讲过楚霸王项羽与刘邦的故事。

    陛下十分推崇刘邦,那天晚上刘邦让人在项羽营地周边唱起楚歌,结果楚军的军心大乱。

    项羽的失败就从这里开始了。

    这就叫做“四面楚歌”。

    常升有些怀疑,唱唱歌就能把对方的军心给唱没了?

    今天,常升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面前,相信了。

    允熥唱了两首歌,居然把归附军都唱哭了。

    与四面楚歌不一样的是,俺外甥不是让军心大乱,而是让人心更加凝聚!

    这事,说出来谁信呢?

    可惜,好多武将没有跟来,文臣们也看不到。

    想炫耀都找不到对象!常升不禁有一点郁闷。

    “报,后方发现敌情。”一名军士从后方飞马而至。

    什么?

    朱允熥、徐怀锦、吴伯宗等人都吃惊了。

    后方发现敌情?

    后方?

    你确定?

    军士又重复了一遍“后方发现敌情”。

    前面还没到瓜州呢,后方出现敌情?

    难道兀纳失里还埋伏了一支部队,想堵住自己的后路?



    第0253章 明军真的追来了

    

“敌方多少人,距离多远?”朱允熥急忙问道。

    军士说,敌方共五百轻骑,离后军四里左右。

    朱允熥算了一下距离,古时的一里相当于500米。

    四里就是两千米。

    在两千米的距离上,一般人看不太清楚。

    军士说,蓝将军用望远镜看了,这些人戴尖顶毡帽,着翻毛皮衣,均用青巾蒙面。

    他们一直远远地跟着,看不出他们究竟有何用意。

    也就是说,不知道是敌是友。

    于是,蓝寿不敢擅自作主就当作敌情上报。

    徐怀锦松了一口气,还真以为后路被人抄了呢。

    敢情才五百人!

    区区五百人,断后的蓝寿有一万两千人,轻轻松松将其俘获。

    只是奇怪的是,这五百人不害怕吗?

    五百轻骑,一人一马,想跑也很难啊。

    朱允熥说道:“徐军师,你说说,这五百人,会不会是平安手下的吴开山?”

    “吴开山带着五百人,在塔乌海挡住胡人骑兵,让平安等人先到嘉峪关。”

    徐怀锦眼睛一亮:“吴王的推测,很有道理。”

    朱允熥心想,吴开山可能是从胡人手中逃掉了,或许是因为沙暴,吴开山就没有与胡人开战?

    吴开山为何要着胡人服装且青巾蒙面?那是因为他们身处险境,不得不如此。

    吴开山等人之所以在后面吊着,其实是在观察。

    他们之所以迟疑,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归附军。

    朱允熥高兴了,吴开山等五百兄弟们活着就好。

    到底是不是吴开山等人,估计不久就会真相大白。

    “吴监军,你说,会不会是吴开山?”朱允熥扭头问题。

    吴伯宗说道:“吴王,臣从未见过吴开山,臣委实不知。”

    朱允熥道:“告诉蓝将军,继续观察,他们跟着就跟着吧。可悄悄分出一部分兵力,实施包抄、包围。”

    “在没有搞清楚身份之前,不要贸然动手。”

    军士应喏而去。

    ……

    瓜州。

    这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要塞,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枢钮。

    春秋时为西戎地,秦为月氏、乌孙地。

    汉武帝时属酒泉郡。

    唐高祖时,置瓜州。

    宋元至今,瓜州之称沿用未变。

    在北宋,瓜州是西夏建国初期的夏国十二监军司之一,是西夏政权西部边境的统治中心,也是与回鹘人争夺沙州等周边地区的军事基地,政治、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西夏李元昊又对瓜州城进行了加固重修。

    此城用砖石混合,其坚固程度仅次于嘉峪关。

    逃到此地的兀纳失里正在府中议事。

    手下第一谋士兼第一勇士木扎儿坐在左首,其他各国各部的首领依次坐下。

    这些国家和部落,基本都是木扎儿派人联络的。

    最初,木扎儿用银子开路,让各国各部看到了兀纳失里的富有和强大。

    本来好多部族对于兀纳失里自称为汗有些不服。

    在木扎儿的游说联络之下,大家也都承认了兀纳失里的联盟首领地位。

    这一次嘉峪关之战,各部都看到了木扎儿的勇武。

    这让大家更加佩服。

    过去,各部一直把木扎儿当作草原上的智者。

    现在,木扎儿展示了其强悍的一面!

    看看自己的部落,没有哪个勇士能够与木扎儿并肩。

    一个个看向木扎儿时,都带上了崇敬的目光。

    虽然这一次在嘉峪关失败了,但大家并没有灰心。

    木扎儿给大家分析了嘉峪关失败的原因。

    这次失败,完全是意外。

    意外之一是,对方左先锋全部都是自己的同宗同族。

    木扎儿在冲锋之时,并没有使出全力,结果反被对方砍伤。

    其余的战士也存着同样的心思,让己方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意外之二是,对方统制、吴王朱允熥突然下了一道奇怪的军令,照着兀纳失里的爱子——马哈里冲击。

    而对方的右先锋平安忠实地执行了这一命令。

    面对这个意外,木扎儿作了自我检讨。

    木扎儿认为当时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让敌方打乱了己方的既定部署。

    一乱之下,全盘崩溃。

    幸亏,对方有一个糊涂主帅——吴王朱允熥。

    木扎儿说到这里,大家都会心一笑。

    当时的确是处在危急之中,哪知道此时,朱允熥居然亲自敲锣,鸣金收兵!

    这等于是将扬起的刀收回了鞘,放了大家一条生路。

    虽说折了不少人,但毕竟还未伤及元气。

    大家逃走之时,都不由得可惜。

    因为从嘉峪关得到的大量粮草、武器等等都又扔给了明军。

    等逃到瓜州才发现,这些粮草和武器已经提前一步运到了这里!

    有了粮草、武器,有了城池,一切都好办。

    就以瓜州为基地,随时东进,可以继续攻击嘉峪关!

    此时,进可攻,退可守,灵活自如。

    木扎儿当时将粮草提前运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