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日不落-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大喜!麟帅言,明日一早便飞赴前线!”
费扬古精神一振,问道:“麟帅欲何如?”
太监忙道:“麟帅托奴带回来一封上书,请陛下过目。”
“快呈上来!”
太监小意地将一封折子交给了费扬古,在大明这种上书的方式早就没有了。现在一般大明的公务人员都没有向太平宫直接上书的权利,因为实质上太平宫不是行政机构,真正的行政者是理政院,呈交给太平宫的一般是理政院的各种报告,或者是总理大臣以及阁臣们的信件,这种信件也不是手写了,而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直接电传给太平宫。
费扬古一目十行看着承麟的这封上书,心中也是震动。
“承麟真乃我大清无双将帅!”
承麟的这封简短的上书,内容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
大明纠集起各国军队,加上自己的兵马,总计有三百余万,而且这还不是明军的极限,如果有必要的话,明军还能继续扩充军力,因为他们具备这样的战争潜力,反观西清帝国却已经基本上极限压榨自己的人力了,战争开始严重影响经济生活,所以拼底子清军拼不过明军。
基于这一点判断,此战求大胜为痴人说梦,弱想要求西清存续,必须速胜,也就是战前承麟对费扬古所讲的那句话——以战求和。一战将明军打痛,或者打到大明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来到谈判桌上跟西清帝国谈停战,那么他们的目的就实现了。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承麟决定反守为攻,抽调清军最精锐的力量,不是守卫法兰西、德意志或者巴尔干这些地方,而是一举向东,攻入伏尔加宣慰司,并越过高加索山,夺取巴库油田,同时威胁大明最重要的波斯湾油田区。一旦大明发现自己庞大的战争机器可能因为石油而被打断,而且在战争中损失很重,不像他们之前想得那样可以轻松取胜,大明必然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
这就是西清帝国在这九死一生的危险环境里,唯一一条保护大清存在的生路!
费扬古将这封上书反复看,看了得有好几十遍,终于松了一口气。承麟果然还是老辣,而且有寻常人没有的敏锐。整个西清朝廷,所有人一筹莫展,没有任何对付南明的思路,蝇营狗苟,浑浑噩噩。
唯有承麟在部署多日之后,给出了一条自己的思路。虽然这一招也是千难万难,但总算是明白地列出了生机。
费扬古眼神也敏锐起来:“是了,南明如今是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尽管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油区,但是跟中东石油比起来,完全只能算零头。中东石油被打掉了,那么南明必后继乏力,不能再战,选择跟我们谈和。”
想到这里,费扬古也是有些热切了。毕竟这么多年来,大明始终没有正视西清帝国的存在,从未建有外交关系,更没有任何官方甚至半官方的往来。这次战争结束,如果能够逼迫南明在谈判桌上接受西清,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胜利,最起码洗刷了费扬古当年被白明修踩在脚下,被称为禽兽的耻辱。
禽兽都能跟你平起平坐了,也是对南明的一种羞辱。
承麟的这套计策里,还有空间换时间的计划,那便是刚得手的法兰西、德意志甚至西清帝国拥有多年的巴尔干地区,在非常情况下,都可以让出来,保存清军主力,并派遣特殊部队,用焦土政策和破坏,牵制大明西线和南线军的行动,也给他们造成治理和接管的困难。
虽然这样把得手的肥肉丢出来,费扬古还是很不舍得。但是他觉得承麟说的有道理,为了东线可以打赢,他必须能做到空间换时间,让明军疲于应付新得到的欧洲土地,而没办法去支援他们的东线战场。
“老天必佑大清,能渡过此难关。”
费扬古想着,“承麟确实公忠为国,以往真是薄待了他。此番若能胜利,当令承麟的王爵更进一步,做真正的铁帽子!”
第699章 顿河河畔
带着一些茫然和未知的恐惧,年轻的帕维跟其他与自己差不多状态的新兵们登上了西清军列。这支新兵组成的部队,一看上去就跟原本的清军相差很多,不仅精神上非常涣散,看上去木讷又愚蠢,甚至他们身上的军装都穿戴不好。
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穿衣服,而是因为他们的这些军装根本就不是按照自己的体型发放的。
帕维揪了揪自己的衣服,有点下意识想让衣服跟自己的皮肤脱离。可是这么冷的天气,他又需要衣服的保暖。
他身边一个比他还要小,只有十五岁的小兵阿尔文问他道:“帕维大哥,你说老兵们说的是真的吗?我们身上的衣服是从死掉的士兵身上拔下来的,所以有的衣服才会有破损和缝制。”
帕维推了小伙子的脑袋一下:“不该问的你就别问了。”
阿尔文缩了缩脖子,他们都坐在火车车厢里,这本来就是普通的装货列车,他们都挤在车皮中,里面汇集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臭味,而且从火车车门外散逸进来的寒冷,让他们直打哆嗦。
不仅仅是他们的衣服,就连手里的枪,都是有些破破烂烂的。帕维所在的部队还强一点,在使用估计同样是二手旧枪,但是听说有些部队已经弄出来以前的什么纸壳弹步枪、杠杆步枪一类的东西在使用了。
旁边总是惊慌的少年士兵阿尔文在唠唠叨叨地说着话,不知道是说给帕维听还是自言自语。
“我们一家四兄弟全部都被抓来当兵了。我大哥刚刚生了孩子,也不顾他需要照顾家庭,就直接抓走了。现在我的嫂子都没有人照顾,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说是她也必须进入朝廷开的妇女工厂做工,好像是做重装子弹的工作。我三哥本来已经预定要去工厂上班了,结果最后还是被抓了来……”
帕维看了他一眼,随口道:“我之前也是工人,现在帝国不需要工人,需要的是战士。”
他现在仍旧很多日夜想起那可怕的大轰炸,他曾经的工友,从小长大的工厂片区,一切认识的人和熟悉的事物,在那一天都彻底毁掉了。现在的帕维对南明只有纯粹的仇恨,他想要亲手杀死几个南明士兵,以告慰自己受伤的内心。
火车穿梭在银装素裹的大平原上,白雪已经积下了厚厚的一层,帕维知道清军现在的条件很艰苦,基本上每天他们都会有非战斗减员。因为冻伤而丢掉手指或者四肢的,甚至还有直接冻死的,因为营养不良而死掉的士兵,或者还有想要逃兵役而被处决的人。这些事情时有发生,帕维也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在什么时候也会死掉,但是他希望自己死之前曾为自己的亲友们报仇。
火车开了一天半,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位于顿河河畔的清军前进基地。顿河在流到此地时,左岸地势较高,右岸地势比较低,整个区域有一定的高差,在另一位面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在这里修建了齐姆良斯克水库。此时顿河作为大明和西清的一个重要分界线,所以并未有什么开发,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清都没有在顿河两岸修建特别多的设施。
清军士兵们尝试隔着顿河向远处望,当然也看不到什么东西,而他们却知道在河流的东岸,有一座名为察里津的城市,是他们这次攻击目标。
在很短的时间内,承麟抽调了西清帝国作为后备力量支持各线作战,以及镇守乌克兰、俄罗斯这一帝国核心区域的军队,总共三个军团的兵力,陈设在了顿河河畔。
一般的士兵们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明军正在到处攻城拔寨,占领西清土地的时候,他们还要跑到这个地方来攻打大明的地盘。
在顿河的左岸,新兵们开始安置。
“我们怎么建立起了这么多军营,有这么多士兵吗?”帕维产生了怀疑。
而很快他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十多架大明空军的轰炸机和强击机袭来,直接朝着兵营上方丢了一些炸弹,毁掉了这片营区。而这个营区里其实是没有清军居住的,那么目的昭然若揭了,通过将真假军营给混合在一起,使得大明空军的空袭效果打个折扣。
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正是西清帝国护国大将军承麟的司令部。尽管他的司令部中的将领们大多数并不认同这个时候反攻大明的举动,不过他们却认可承麟的威望以及他过往的战绩。
“一定是我们自己榆木脑袋想不清楚麟帅的妙计。”一些将领们干脆放弃了思考,选择好好地为承麟打仗。
承麟此时对他的将领们道:“察里津是明国伏尔加宣慰司的首府,最大城市。这里也驻扎着大量的明军,只要将察里津突破,我们向南攻打高加索地区的障碍将被扫清,大清也将获得重要的石油资源。”
最起码在理由上说的过去,将领们足够信任承麟。
有将领道:“麟帅,我们没有突然发动过河的攻势,现在已经引发了明军的注意,双方免不了一场正面冲突了,明军占有地利,固守整个察里津,我们想要突破他们的防御,攻破这座重镇,难度还是极大。”
也有人担忧:“明军在西线、南线等战场进展极快,很有可能在几个月内就会彻底攻克法国、荷兰,甚至德意志等地,如果我们东线战场无法打开局面,那么大清危矣。”
承麟的脸上仍旧充满了淡定:“我知道。”
至少他现在的这种泰然自若,还是感染了不少清军将领,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主心骨,有承麟在,他们就无后顾之忧。
可并没有人料到,承麟放弃了清军一直以来快速突破的传统,而是在顿河之侧陈兵,虽然有试探性地过河,但是很快就被明军给打回去,大明空军还不时发动轰炸,给清军造成了极大困扰。
清军并未搞清楚,察里津究竟有多少大明陆军。在这里,大明早就已经调集了三个正规陆军集团军,以及1个朝鲜藩军集团军、2个东瀛藩军集团军,总兵力55万人,远远在他们之上。
第700章 地中海潜艇
几近平静无波的地中海上,大量的运输船向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运送着物资和人员,明清欧洲大战的主要战场和后方就是这些地方,而大明主要的生产地却是在欧洲以外的地方,主要的物资来源是本土,哪怕最近的工业区也是在北非的摩洛哥,都需要船运。
大明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运力总吨位惊人,达到了5000万载重吨之多。这些运力中其实不单单有大明自己修建的船舶,还有白明修从系统中添置的一些运输船。
大明造船业发达,加上又是一个日不落帝国,利益横跨全球,本土和各殖民地之间的贸易紧密,且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宣慰司宣抚司到本土都不设关税,加上国家政策向航运倾斜,所以大明的船运一直是旺盛发展的行业。
大明多年来一直喜欢建造大吨位运输船,盖因为大明几大船东航运公司基本上都是国字头的资本巨无霸,不仅收入高,而且在金融体系中获得资金的难度也很低,大吨位船舶的费效比高,而且大规模订购下成本也有有下降。采用分段造船法的大明各船厂也进行了标准化,所以大明制造一艘25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花费时间短、造价又低。
大明掌控中东后,修筑苏伊士运河,并使得这条运河成为了世界最繁忙的航运水道之一,也成为真正的欧洲和亚洲之间的物流枢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