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日不落-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女服务员居然几枪便将赵桂莘手下两人给射死,赵桂莘连忙躲避,也被一枪击中了他的小腿。
    赵桂莘悍勇地朝女服务员打来,却没想到这女服务员居然一个闪身上来,一拳打在赵桂莘胸膛上,将他打得背过气去。
    而唯一一名没有被枪击的西清军机局的特务此时也站起身来,站到了女子背后。
    赵桂莘大怒:“居然是你!”
    那人冷笑道:“赵桂莘,你这奸徒引我上钩,出卖大明利益,却想不到,我已弃暗投明了!”
    此人为军机局服务已经有三年,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明人破落户,赵桂莘是用金钱和威逼让他为军机局服务的。可没有想到,后来锦衣卫又将他策反了,安插在了他们这一伙人中做双面间谍,这一次赵桂莘等人要在顺德居民区搞爆炸案,就是他向锦衣卫通风报信了。
    锦衣卫更是派出了副指挥使马走日的高徒沈婵小姐来对付这些人。
    不久,沈婵得知,另一对锦衣卫已经在双面间谍的情报下,起获了军机局埋藏在居民区内的炸药,这一桩蓄意破坏的恐怖袭击终于告破。
    不过他们也发现,自己揭开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西清军情局几乎在这一次是不计后果地在大明境内发动各种攻击,不仅在本土,甚至在殖民地都有策划。
    

653 有人听话
    西清军情局以飞蛾扑火式的举动,尝试到处给大明找麻烦,其中绝大多数的事件都被锦衣卫和当地的公安部门给平定了。白明修对西清的这种举动是大为光火。
    直到一个新的事件让他的火气累积到了巅峰。
    西清势力影响大明在中东各宣慰司的少数族裔和教派,撺掇他们反对大明。
    西清的搞事不可谓不高明,也不可谓不卖力。因为西清为了实现他们的目的,搞乱大明,让大明焦头烂额,还是花了非常大的心思。
    西清军情局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其中包括让当地绿教不同教派的居民进行互相仇杀,蛊惑他们会支持一些族裔让他们独立建国,或干脆挑动他们对大明统治者的不满,总之西清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也很舍得向里面投入。
    于是,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大明中东就出现了乱象。首先是各地出现了教派冲突,这种冲突直接从口角上升到了全武行,尽管普通的当地人是没有枪械的,于是他们就拿着刀上街互砍。而西清也适时地向他们提供了一批武器和炸药之类的东西,提高了冲突的烈度。
    接着,一群根本成不了气候的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北部地区起事,宣布要成立独立的政权。因为这批人只有几百人,而且还是藏在山里,跟在山沟里称帝的效果差不多,消息传到大明伊拉克宣慰司那里就已经过了好些天。
    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高加索等宣慰司都出现了非常离谱的谣言,这些谣言都是针对大明执行殖民统治的宣慰司的,这些谣言传播得有鼻子有眼,致使当地人就出现了恐慌,造成了社会混乱。
    白明修看着自己案头累积起来高达几十件由西清在中东地区煽动的事件时,差点气得将桌子掀掉。
    这一次连相行田这个家伙都不敢直接来向白明修复命了,告知皇帝陛下锦衣卫正在加紧处理。军方也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准备处理中东地区的麻烦。
    狮姐倒是好心安慰了一下他:“这些所谓的事件,其实规模都不大,更不会动摇我大明在这些地方的统治,陛下还是不要过度担忧了。”
    白明修却是苦叹:“我何尝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癣疥之患,隔靴搔痒而已。但是西清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给我们找麻烦,还是让我觉得很烦躁。”
    他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道:“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放纵西清的出现,是否是我犯下的一个过错。”
    狮姐笑笑:“自然不是您的错,事实上您的计划开展得还是非常顺利的,不是吗?西清一路消灭了包括沙俄在内的许多国家,之后我们将其覆灭,这大片的土地就将成为大明新的领地,您成为地球皇帝的目标又近了一些呢。”
    白明修听着她话语中开玩笑的口气,道:“我终究是个俗人吧,做地球皇帝我是没有打算的。就是觉得,在整体的做法里,有一些失误的地方。比如,因为西清是我们咬人的狗,就过分放纵他们去狂吠,现在这条狗开始给我这个主人自己找麻烦了。”
    “当然,毕竟它并不知道自己是您大明光复皇帝陛下的一条狗呢。”
    白明修笑道:“给大明当狗是多好的事情啊,总是有些人想不明白这样的事情呢。”
    狮姐很自然地坐在了皇帝的身边,一张魅惑众生的脸蛋贴了上来,吐气如兰地说道:“然而陛下,西清那边有人是知道自己身份的呢。”
    白明修被狮姐身上的香气和她美妙的身体弄得有点心猿意马,不过她的话让白明修一拍大腿,想明白了一件事。
    “我可真傻。”
    狮姐拿过皇帝陛下的一只手,轻轻攥了攥,笑着道:“您只是偶尔灯下黑罢了。”
    白明修这样一味纵容西清,无非是因为西清尚未完成自己划设的目标罢了。他需要西清帝国这条恶狗,帮着大明将欧洲大陆上这些没必要存在的国家一一消灭掉,创造一个被西清毁坏、屠戮,基本等同于白纸的空白土地。
    当西清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西清就对白明修没任何存在价值了,他就可以很自如地让大明军队将其消灭。
    可就是因为强迫症,西清还没有做到这些,虽然此时他们在荷兰跟欧洲神圣同盟军打仗,但打得不甚卖力,也是因为大明一口气给法国支援了不少东西。
    这就体现出白明修的纠结之处了,一方面不希望西清那么快速地推掉欧陆各国,想要欧陆各国将西清的力量消耗一些;一方面,西清连番搞事已经耗尽了他的耐心,他希望赶紧出兵西清,结束这场战争。
    狮姐说的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就是承麟了。许多年来,大明都没有真正动用过这条线,以前还用承麟来收取一些重要的情报,但是后来白明修自己觉得这么重要的一条暗线,用来收集情报,承担暴露的风险就太不值当了,索性就暂且雪藏起来。
    承麟其实在西清内部也是长期被雪藏,费扬古还是传统帝王心术,担心他功高震主,所以不给承麟真正的权力。直到这一次欧洲大战,费扬古需要一位能够镇住场面的绝世名将,才重新让承麟披挂上阵。
    现在西清方面超过六十万军队的大军团都在承麟的掌握之下,承麟只是在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小小发力,直接用闪电战的方式得到了整个德意志。而低地战争一开始之后,承麟不抢功,将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了穆占。
    穆占的运气也是着实差,得到了大明装备和物资增强的法军,在低地与清军连番大战,居然一时奈何不得,穆占硬着头皮又不敢去找承麟帮忙,所以这战局僵持一下子就僵持了数月,让费扬古都非常不快。
    西清在低地战争中并未损失非常大,总体来说交换比还是清军占优。清军伤亡约四万多人,虽然没有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但是也让欧洲同盟军付出了高达十万的伤亡。

654 喧嚣的主战舆论
    “总编,新来的稿件都给你放在这里了。”杂志社的实习生小刘对小办公室里的周从文说道。
    周从文点点头,捋了捋胡子,问:“关于声讨鞑清的情绪化文章有多少。”
    小刘吐了吐舌头:“几乎全是。”
    周从文叹口气:“也不怪记者们、撰稿人们这样子,毕竟西清这些日子搞的事情太过分了,其实我大明百姓都快忘了有这么一群鞑子,但是他们这样搞一搞,甲申之变的国仇家恨似乎又回来了。”
    小刘还不到二十,是光复时代婴儿潮的一批,没有见过甲申之变的惨剧。他们成长起来的年代,是物质不断丰富、国泰民安的时代,他们只能从父母的嘴里,从历史课本上、以及老电影里去看到那段忐忑不安的岁月。
    “可主管单位不是叫咱们杂志社控制声量吗?唉,也不知道官老爷们是怎么想的,都让鞑子欺负上门了,居然还忍气吞声,真是没有骨气。”
    周从文笑笑,觉得这个小实习生真的是年轻,他道:“对比自己强的人,那叫忍气吞声,对比自己弱的人那不叫忍气吞声。”
    “那至少也是个放纵了吧,而且,主编,您真觉得咱大明军队能打得过鞑清么?听说他们在欧洲几乎战无不胜呢。”
    “鞑子相比大明,那是系统性的差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补回来的。虽然朝野对于皇帝陛下为什么还不对鞑清出手议论纷纷,但毕竟这么多年来,陛下从一个少年时就能引领我大明光复,走向高峰,此时陛下春秋鼎盛之时,又如何比他少年时更差呢?”
    “唉,之前那个刺杀,真的惊了全民。听说现在雪片一样的请愿书发到太平宫,请求陛下不要在随意出宫,最次也要加强安保了。我大明,真的不能少了陛下。”小刘叹气道。
    周从文作为杂志《新文摘》的总编已经好几年了,从一个图书管理员到杂志总编,周从文也实现了人生的进阶。他住在上海已经二十多年,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生活优渥的知识分子身份,摩登的上海更让无数人向往。只有他一点点看着大明从被灭亡到今日之壮盛,才能够深深体会到大明的力量。
    而作为长期观察大明政治的知识分子,周从文更是比普通人看得深入。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知道大明现在已经走在了一条稳定的体制化的道路上。尽管皇帝陛下对于大明帝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假设皇帝真的不在了,由年幼的太子登位,朝政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人们常言道,光复朝英才贤士倍出,治国济世之才如过江之鲫。最难得的是,通过大明一系列的体制,使得这些英才大臣们即便有一些分歧,但是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更有集体执政的领导力,甚至是总理大臣的更替都是有章可循。贤能者根据政绩和考核得到提拔,甚至可以一路提拔到理政院最中央。最终大臣们和皇帝一起推举能够胜任内阁职位的大臣。
    国之第一,已经是广泛的共识。不是没有人尝试继续在南明朝廷里搞党争这些窠臼,但最终都被清洗掉了。朝廷只会留下勇于任事、懂得办事规矩的人,不符合规矩的斗争都是被打击的。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的。大明早晚会动手的,西清被灭只是时间的问题。”周从文笑了笑,对小刘说道。
    “别想这些事情了,你又不是理政院的大员,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吧。去盯一盯排版,我们这一期就要出了呢。”
    ——分割线——
    白明修回京之后,出席了共和院的一次大议。
    共和院已经成为非常有大明特色的机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时代的议会基本都是不完全的权力机构,因为君权至大,所以议会更多是用来表达统治阶级利益的一个存在。而大明的共和院则更彻底一些,代表社会大众的利益更加广泛。它的存在更多是用来体现人民之声,并且对理政院的施政进行一个查缺补漏的作用。
    白明修清楚自己只要来共和院,一定会被参议们一片主战之声淹没。
    事实也确实如此。
    皇帝向来是作为共和院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