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日不落-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考克本能地觉得事情要遭,但是他身旁那些愚昧的家伙们却没有什么感觉。
“这是大明的侦察机,飞机上的人可以从天上看到我们这里,我们已经暴露了位置了,必须离开这里,大明的军队很快就会席卷这里!”
“啊真的吗?”一些人还有些不信的感觉。
也有一些人感到绝望:“我们还能跑去哪里呢?这里到处都是山,没有什么人烟,我们躲藏在谁的农舍里,早晚还是会被明人给搜查到的。”
“难道我们还要向魔鬼投降吗?绝不!必须坚持正义,跟魔鬼战斗到底,天父在看着我们,不能退却,不能懦弱。”
汉考克却在想一个问题,那个惹起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对大明反抗之心的罪魁祸首杰斐逊到底在什么地方。
645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杰斐逊大教主自然不会跟汉考克这些鲁蛇们呆在一起,他自认为是有追求的人,是上帝派遣到地上拯救人类的大先知,是像摩西一样的圣人。
对的,明人不是人,他们是披着人皮的魔鬼。
忽悠人的极致估计也就是这样,把自己也忽悠进去了。
杰斐逊在缅因的一处破旧的小木屋中醒来,这个小屋四处漏风,就连普通的家用器物都是木质的粗糙物,完全没有生活的质量,但是杰斐逊大教主认为这就是他作为大先知,作为下一任神之子的必要考验。
杰斐逊的身边跟着12个门徒,显然也是他根据圣经故事自己按定额招募的徒弟。这些人都是被杰斐逊的鬼话蒙骗了的人,在忠诚度和能力上都是杰斐逊信得过的。
“……我主,要我们蒙难,赎我们身上的罪,来自其他世界的魔鬼正在荼害着世间,信仰主的信民在接受考验。我主跟我说,去吧,将我的福音传向更远处,让人拿起武器,对抗魔鬼,天堂的门将向你们敞开,你们将享受永恒的安乐。”
杰斐逊其实真的觉得自己在睡梦中接收到了上帝的指示,他同时自我催眠,让自己对这些事情深信不疑。
他已经要放弃新英格兰了,魔鬼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他难以同魔鬼对抗。所以他必须选择暂避锋芒,只有保存自身,让上帝的本意被更多人知晓,人类才有战胜魔鬼的可能。
于是杰斐逊大教主选择前往阿卡迪亚,那里是法国殖民者的地盘。暂时大明是不可能对法国殖民者的地盘做些什么的,尽管那里的法兰西人都是一些愚昧的天主教徒,但是杰斐逊相信只要他们愿意敞开心扉,是能够接受真正的信仰——天命教会的。
他们这一些人辛苦地跋涉在山林中,为了躲避明军的追捕,所以他们尽可能选择偏僻无人的道路走,哪些地方是深山老林他们就往哪里钻。即便是在后世,缅因都是一个比较荒芜的地方,不要说现在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几乎在这里就没有建立什么非常繁华的殖民点,只有少量的人尝试在这里生存。
这些“圣徒”们前行的时候,突然听到林子里悉悉索索传来了一些声音。
很快,几个手持长矛和弓箭的阿尔冈昆人出现了。
在今时今日的北美大陆上,仍然生活着大量的原住民部落,如果他们是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如果不妨碍大明建造城镇、农场或者修建公路铁路什么的,明人会默许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的部落继续存活着。当然如果发生了什么冲突,那么明人会要求惩凶,或采取什么措施。如果对方部落拒绝了,海外领公署会一次性地将他们的部落铲除。
比起另一位面的美国人,明人对付这些印第安人的效率可就高多了。明人并无意滥杀,所以往往会采取非致命的手段。随后被解决掉的部落民将会被送入临时的劳役营地,经过一段时间地熟悉大明社会和劳动之后,被送去一些已经归化的印第安社区去生活。
当然,数量更多的其实是自己崩溃然后选择跟明人一同生活的印第安人。
不过也有一些拒绝大明生活方式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呆在自己的部落中,仍过着打猎采集的生活,他们偶尔也会跟明人进行交易,而只要交易和交流进行得多了,那么这个部落的纯洁性就很难保持住。年轻的印第安人会走出部落,尝试学习大明人,用更舒服的方式生活。
而缅因这里的阿尔昆冈人还没有怎么接触过新的世界,他们甚至都没有怎么接触过欧洲人。此时这些印第安猎人们乍一看到跟自己长相不同的欧洲人,非常吃惊。不过这些家伙非常好斗,同时这里也是他们的领地,对于侵入到他们土地上的外来者,他们相当不欢迎。
这些阿尔昆冈人开始大吵大叫着,呵斥这些“圣徒”们。
而门徒们也很紧张。
“是魔鬼!”至少从长相来看,印第安人是跟明人更接近的,那么自然就被天命教会划分进入魔鬼的范畴了。
一个门徒根本就没有思考,拔出了他的手枪,朝着几名阿尔昆冈人射击。一个阿尔昆冈人直接被击中,惨叫着栽倒。
这些阿尔昆冈人被枪声和爆炸火光给吓到了,不过他们看到自己的同伴被击中,更是愤怒,于是纷纷举起武器朝着门徒们杀来。
原本只是一次简单的丛林里的相遇,双方完全可以不理对方,直接离开,可是偏偏因为误解,双方战斗了起来。
阿尔昆冈人也是非常凶悍,即便对方用了他们不能理解的武器,但是他们也要给对方好看。
两名猎人立即拉开弓箭,直接就射中了近处的两个门徒。阿尔昆冈的猎人们怪叫着挥舞武器沙向了这些天命教会的门徒。
杰斐逊大教主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他本不想跟这些不相干的印第安人发生冲突的,可是没有想到他的门徒已经受他的魔鬼理论影响太深了,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些印第安人是威胁,就要杀死他们。结果打伤一人,自然引发对方的反击。
虽然印第安人少,但是他们却不虚。他们用最简易的武器开始对抗门徒们,而只有少少的三名门徒是手持枪械的,而且他们的枪法根本谈不上准确,开了好几枪都没有再命中敌人。
一个愤怒的印第安猎人直接投出了他的长矛,这长矛如风,居然一下子就洞穿了杰斐逊大教主的胸腔,将这本来自命为上帝先知的他,钉在了地上。
“导师!”这些门徒们全都乱了。
就连大明方面都没有想到,那位创立天命教会对抗大明的杰斐逊大教主,居然霉运地在缅因的山林里被一群印第安人给杀死了。而他的十二门徒也死掉了10个,最后只有两个逃走了。
其中一个按照“导师”的遗愿,开始在阿卡迪亚传教,另一个则后来辗转,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646 真心不差钱
麻省的些微混乱,放到整个大明帝国的尺度上,基本上跟一个村里闹了一个交通事故的程度差不多。尽管麻省的面积不小,但是人口没多少,而且北美海外领有一个统筹性、长期性的发展方案,对于这些事情作为皇帝,白明修真的不需要多操心。
各家新闻媒体对于之前顿涅茨克大轰炸的报道热度已经降温一些了,不过这个事件还是促使了许多大明青年投身于飞行这项事业中。成为飞行员变成了许多大明青年的愿望。白明修也乐见一些标志性的时间成为促进一个行业发展的契机。
整个大明都在一种看似日常,但又沉默,却同时紧锣密鼓的步调中在准备战争。很多家庭都有孩子参军,并且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写信给家里,告知家中自己的近况。他们中有人驻扎在了小亚细亚,有人在北非,有人在不列颠岛。总之,好多人都当了兵,牵动了万千家庭。
这一代士兵们,基本上都是光复战争后婴儿潮的一代。他们刚刚长大成人,准备迈入社会,因为响应国家的号召而成为了军人。婴儿潮一代也是华夏有史以来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代人,他们的识字率在97,其中过半数人完成了高中教育,又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参与了高等教育,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因为大明的学制,一个正常上学的学生大学毕业是20岁。
婴儿潮一代毫无疑问是大明帝国最骄傲的一代,他们成长在和平安定和物质不断丰富的环境下,接受的教育是首次经过全国编纂、带有大明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和爱国主义思潮的教育,白明修很成功的将他希望的一些特质,灌输到了这一代的明人身上。
开朗、乐观、富有求知欲、谦逊却同时骄傲、热爱科学和知识、富有探索精神、实干为王、刻苦钻研。一个人在学校中,老师们反复强调的那些优良品质,显然会在他未来的人生中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是所有人都会成长为了不起的人才,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和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好的作用力可以使他们为社会和为世界带来更多。
而大明帝国又是格外强大的一个存在。
可以拿二战时期的美国做一个对比,那个时期的美国,人口有13亿,可以实现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程度,一直被人们视为地球工业史上的一种巅峰。可是现在白明修一手创建的大明帝国,仅华人人口便已经达到24亿,工业化之程度相较1945年的美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明甚至基本上没有怎么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生产军事装备和军用物资,其生产能力已经稳稳地超越了那一时期的美利坚合众国。
即便是白明修在拿到上一年度大明帝工生产的报告的时候,他都觉得一阵眼晕。
“……我们去年生产了坦克35万辆,装甲车5万辆,猛士越野车9万辆,军用卡车12万辆?”
“歼…1型活塞战斗机一共生产了12万架,最新的歼…2式喷气式战机生产了2900架?”
“济南级护卫舰去年一年就下水了103艘?”
白明修放下了手中报告,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是多少民脂民膏啊。”
总理大臣张煌言却道:“可是,凭借着大量的军需采购,我们完成了一部分制造业的升级,并且刺激了经济形势,靠着战争,我们能够安然地渡过经济滞胀了。”
这是自然的,生产成千上万的飞机大炮,为数百万的大明军人提供他们所需的衣食住行,这里的消耗是巨大的。好在大明的财富也是惊人的,尤其是大明已经开始放弃金本位制,开始采用信用货币,完全不受旧金融秩序的限制了。
大量的钢铁等材料意味着更多的矿石开采,更多的工作,更多的能源消耗,哪怕不是军工产业,也会因为这种经济形势而去扭转行情。尤其是大量的订单已经支持一些还比较优质的工厂获取了更多利润,他们可以生存的下去不说,还能够利用利润升级自己的设备,进行更多的培训,从而升级成更厉害的工厂。
这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明真正在意的一点。
而总理大臣张煌言也因为这一年的政绩,而口碑触底反弹,最近收获了不少报刊媒体的赞誉,好像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批评过这位首席大臣的一些政策一样。
但白明修还关心另一个问题:“我怎么觉得去年一年的这种生产量,都已经足够我们全军使用了,我们大明正规军陆军是成立了20个集团军,总兵力192万人。现在就算是每个步兵师都进行机械化改造,每个集团军甚至额外编一个装甲师,他们都用不上35万辆坦克吧,不要说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装备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