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日不落-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开虽然想要拿到更多的经费,为海军采购更多的舰船,但是不论是太平宫还是理政院都拿出了“认真防骗”的态度,拒绝给海军更多的机会了,王开也只能拿着三十艘海蝎聊以了。
印度洋舰队的数艘主力舰也开始向地中海抽调,他们的路线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直接进入地中海。大明海军在地中海拥有多处锚地,除了把守地中海大门的直布罗陀基地之外,大明还拥有克里特岛海军基地,把守东地中海。当初土耳其崩塌,大明和欧洲国家扶持希腊独立,希腊为了答谢大明,就将克里特岛赠送给了大明,现在是大明控制的一个重要军事枢纽。
不过也确实如白明修说的那样,比起陆军,西清海军真的就不够看,所以海军是不太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威胁的。驻欧陆军都非常紧张的样子,做好准备要上战场,甚至是以少敌多的劣势情况,而海军就像是在假日一样,每天定期地在地中海上巡航,甚至偶尔都会在甲板上开烧烤派对什么的。如果不是大明军纪严格,恐怕这些驻扎在欧洲的海军官兵们,都要弄出一堆混血儿来了。
白明修其实有一段日子没有从系统里倒腾雇佣兵出来了,他现在日常就是招募不错的人才,外加搞点技术。毕竟长期以来大明自己招募自己培养的军队就已经是非常够用了,也不用白明修再多此一举。
不过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白明修觉得需要再度开启自己的雇佣兵的征募了。
系统中大部分的雇佣兵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来自于白明修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一些军史游戏,实际的战斗力,有时候还不如大明现在自己武装起来的正规军部队。对此白明修也并不意外,因为大明军队是按照极高的标准打造的,装备武器也基本上已经是二战巅峰期乃至二战后、冷战早期的一些武器了,如果不是那种带有一定黑科技向的游戏里的部队单位,还真的没办法跟大明军队抗衡。毕竟大明军队背后的大明帝国是一个拥有如此强的实力的国家。
甚至在士兵素质和纪律等软性要素上,大明正规军的士兵都要强于系统雇佣兵了。对此白明修也是格外骄傲的,这说明大明的进步和体系都是成功的。
随着西清的军事进展,大明对于战争的准备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白明修在近日来也去参访了几个大明的军工厂,也不禁为大明雄伟的工业之力工业之美而折服。
占地面积上百公顷的大明沈阳飞机制造厂中,数千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在生产线上制造着大明最新的飞机,歼…2式喷气战机。
大明早在几年前就首飞了喷气式飞机,并不断地进行技术积累。那个时候连刚刚服役的歼…1都比较新,别说制造喷气式飞机了,所以仍旧在完善相关技术。而战争即将爆发了,大明空军终于下订了新式战机,作为杀手锏和恐吓敌人的绝好武器,首批就订了1000架。
现在沈飞制造厂,每天能够生产出3架歼…2式飞机,而他们同时还在生产着其他型号的战机。
没有人真正理解或者搞明白了大明的工业实力究竟强悍到什么地步,这一切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601 乌勒登
枪炮声延绵不绝,硝烟弥漫着整个战场。原本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但是死亡却不断在这片土地上演。
战壕中倒着横七竖八的士兵尸体,被燃烧残缺的军旗无声地躺在地面上,一个皮质军靴踩在了上面,军靴的主人甚至都没有看到这面军旗。
“愚蠢的奥地利人。”乌勒登鄙视地瞧着那些奥地利士兵的尸体。
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乌勒登率领着清军一个师,击败了奥地利波西米亚军团和匈牙利军团超过五万军力,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更关键的是,乌勒登为清军继续南下布拉格,打开了一个通道。
乌勒登今年二十二岁,年轻的过分。他出生在哈萨克斯坦,也就是说他的母亲是在当年逃亡的路上生的他。乌勒登的父亲只不过是当年京师八旗的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小兵,战死在了京师。母亲是跟着当时逃亡的大部队而来的,在逃亡的路上生了他。当时费扬古对于任何怀孕和生子的满洲婆娘都特别在意,不仅派人好好照顾,而且还给她们发钱。乌勒登的母亲和他自己都对乾隆爷特别感念。满人就学都是免费的,乌勒登也算聪明,很快就脱颖而出,被选拔进入卫军八旗,年仅二十二岁就成了师长。
当然这种情况其实在以前的满清也不罕见,只不过一般年纪轻轻能统领大军的,往往都是身份地位很高的爱新觉罗家,或者功臣世家的子嗣。乌勒登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满人家的孩子。
不过现在的西清帝国之内,满洲人极为稀少了,每一个满洲人都被当成是宝贝。几乎每一个成长起来的满洲人,都被送入卫军八旗作为军官培养。
在西清灭掉普鲁士之后,清军几乎没有任何停歇,反而是后续补充了更多的师。
最早卫军八旗是使用类似晚清新军的编制,不过后续费扬古不断改革清军,使其变得更像是大明军队了,镇这个明显带有防御特征的建制被改为了师,协标营队排棚这些名字倒是还在保留。八旗作为一种改良式的军民融合的社会组织制度,也在发扬光大。
现在禁旅八旗和卫军八旗的分野已经不再清晰了,费扬古也不再需要担心俄罗斯人、哈萨克人乃至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这些民族的忠诚度,所以哪怕是他的两黄旗御林军之中,现在都已经有其他民族的人了。
西清军队的构成其实也非常有意思,就以乌勒登率领的这个师为例,他的师下面有两个协,以及一些师属部队。整个师共有8个标,分别是1个满洲标、4个俄罗斯标、一个哈萨克标、一个哥萨克标和一个鞑靼标。由于很多士兵可能并不能很好地通用大清国语,所以他们一般是以民族编成一个团级建制的,也就是标。这些标的标长全都会中文,所以他们来师部开会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清军中也有一些混编的标,是这里面的官兵能够互相理解,但是清军的混编工作并不顺利,这些混编标明显不如“纯种标”战斗力更强。
值得一提的还有,所谓的满洲标其实里面并不一定全都是满洲人,因为当时少量的汉人(奸)也跟着费扬古出逃了,加上当初八万新军其实里面也是汉人居多,后来这些人全被算成了满洲人。
新军和新军后代是对费扬古最忠诚的力量,他不可能再单独让他们成为什么汉军,这听上去过于错乱了。只不过新军后代八成以上都是欧亚混血,所以哪怕现在的满洲标里,都有很多高眉深目的年轻士兵。
一名长相极为英俊的俄罗斯副官走到了乌勒登的跟前:“师长,司令部下达的新指令,要求我们配合二军团和八军团攻打布拉格。”
乌勒登看了一眼自己的副官,点点头:“立即准备一下,我们六个小时之后向布拉格进发。”
副官名叫拉尔宾,年纪比乌勒登还轻,是一名中尉。他身材瘦削,有一头耀眼的金发,皮肤极为白皙,如初雪一般。
“八军团都是新补充进来的新兵,也不知道能不能打。”拉尔宾道。
乌勒登突然给了拉尔宾一巴掌,“谁给你的胆子,居然敢质疑我们大清的军队。就算他们是新兵,但是军官们都是饱经考验的老军官了,里面也有一定比例的归建老兵,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自然能够打胜仗,至不济也会比欧洲的这些草包们更强。”
拉尔宾捂着自己已经红肿的脸,连忙低头道:“师长您教训得是。”
乌勒登看着他有些娇柔的样子,眼中似乎跳动着难明的火。
“看起来,不定期给你点教训,你还真的不行呢。”乌勒登压低喉咙说道。
拉尔宾没有说话,看不出任何抗拒的样子。
两个人一前一后进入了乌勒登临时休息的军帐,然后里面传来了隐隐低吼和难明意义的呐喊。
过了一会儿,乌勒登走出了帐篷,整个人感觉颇为神清气爽的模样。
“布拉格就在眼前了,让我将它拿下,这个功劳足以让皇上注意到我了。”乌勒登兴奋不已。
帐篷里年轻漂亮的副官拉尔宾整理好了自己的衣服,望着那年轻有为的背影,心中既有不满的情绪也有一种安心。他原本只不过是一个被人欺负的小兵,能够成为军官完全是因为乌勒登的提拔。他自然不愿意变成服侍男人的,但是他却知道,接近乌勒登是他能接触到权力,从而以后再也不会被人欺负的关键。
而跟在乌勒登的身边,他也学习着一切,从行军打仗的军事理论,到权力场上的搏斗。
战争后会让乌勒登获得更大的功劳,走到更高的位置,那么他也会跟着乌勒登获得更多。有一天,也许再没有这些黑头发的人能够站在他的头上,而是由他来做主。
拉尔宾这样想着,安安静静。
602 老少将帅
“理论上奥地利是有30多万军队,但是却参差不齐,最精锐的常备军力,和刚武装起来的新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也不知道奥地利究竟是怎么回事,头部的军队还能装备最新式的栓动步枪,有着仿制我们大明的榴弹炮,刚武装起来的军队却还有的在使用老式的纸壳弹步枪,甚至还有火绳枪的。”高宁开口说道。
在一间看上去朴素平凡的小办公室里,大明陆军灵魂人物苏叔桓亲自再给一个后辈沏茶。他沏茶的时候,高宁微微起身躬身,向苏帅表示尊重。
混到像苏叔桓一个层数的人,基本上就是大明军中神仙一样的人物了。他身上带着的都是传奇,后来又在军中提拔培养了几乎军中半壁江山,这样的人要是放在古代的王朝,恐怕要被猜忌死,更别说实际掌权了。但恰恰在大明,苏叔桓仍以元帅的身份任总参谋长,而且仍在负责许多大明军队的工作。
高宁是苏叔桓最看好的一个晚辈,所以才会专门叫高宁来谈一谈他自己的意见。
苏叔桓饮茶,坐在有些破旧的沙发中,仍旧非常有坐姿,浑身都是一种挥散不掉的军人气质。他说道:“意大利也有些召集了,发信来希望大明帝国派遣军方人员到意大利进行指导。”
高宁喝着茶说道:“这个是自然的,意大利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基本上每一次战役都是在我军军事顾问指导下打的,他们甚至可能自己都觉得没有了大明军事顾问,就不会打仗了。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意大利也需要大明给他们壮胆。”
苏叔桓道:“依靠着阿尔卑斯山,以及几乎是欧洲最好的武器装备,意大利有二十万军队,是有能力抵挡住西清的进攻的。只不过意大利的军队总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不太靠得住。”
意大利曾经在瓜分土耳其的战争中大获全胜,那一时期意大利的信心尤其高涨,甚至还出现了一种藐视大明的心态。不过很快意大利就在巴尔干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败仗。数万意大利军队几乎被清军全歼,甚至还丢掉了刚占领的部分土地。其后意大利人就有些慌乱了,甚至此后几乎每年都要求大明在意大利进行驻军,并且还是大规模的驻军。
意大利害怕西清,但是对于大明却并不害怕。大明是意大利王国的缔造者,连意大利国王也是大明皇帝本人。严格来说欧洲的身合国,小一点的国家基本上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