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日不落-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明修来到考场,也是顺天四中的校址。这里是顺天府唯一的高考考场,顺天府毕竟还是大地方,所以高考能够凑到三百来人,而很多府县是连一个报考的人员都没有,一些地方是小猫三两只,不过即便是为了这几个人,都会有一个专门的考场,设立专门的监考人员。
    白明修的出现立即就引起了考场的沸腾,此时考场大门已经打开,所有持准考证的考生都被要求进入。校门外的记者们则疯狂地拿着小本本记录着什么,还有专门画师在给皇帝陛下当场画肖像。
    考生们纷纷朝着白明修鞠躬行礼,有些是作揖,当然也有不太开眼的直接跪下了,不过很快就会被旁边的人斥责,然后拉起来。
    白明修脸上是春风和煦的笑容,他对着考生和其他人拱拱手,朗声说道:“各位,今日我是来考试的,兴许今后跟各位也是同窗了,莫要小题大做,各位同学还是要好好发挥,争取考上大学,大明可是需要诸位才俊的。”
    这里参加高考的人,几乎是各个年龄段都有的,最小的跟白明修差不多,是十六岁左右的,年纪大的白明修都见到了有白头发的。白明修还是挺佩服这些人,毕竟从头捡起来数学这些东西,研究完全不懂的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这些东西,也是非常困难了。
    虽然现阶段的高考,只不过是采用一个草创的架构,是2+2的考法,及两门必考和两门选考,必考就是语文数学,没有外语这种东西,此时明人好多连官话都将不利索,别说学外语了,即便未来有,外语大概也是放在选考当中,毕竟大明的国际地位摆在这里,只有大力推广汉语的空间,不存在强行将一门并不主流的语言作为重要学科的可能。
    两门选考是从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七门当中选择两门作为考试科目。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出现文科广泛被选择的情况,因为标准化应是的历史乃至政治,很多考生发现他们根本没办法顺利通过,记忆内容多是一方面,而且论述的方法还必须很严谨,还必须符合时下的方法。其实某种程度上,应试就是一种八股,乱答是不可能有分的。相反,理化生三门对于大多数士子而言很陌生,但是内容却很直接,公式、原理、推论之类,基本理解了就会使用,本身这个时代的理科也没有多么深奥,结果考生们之前得到的真题,只要会,基本上都能取得高分。
    于是这便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能参加高考的,都是九门课程全部经过高中结业考试拿到毕业证的考生,而这些考生却有六到七成选择了理科作为选考,因为他们有信心拿到更多的分数。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是来自白明修和大明教育官僚系统的有意引导,创办大学之后如果大家一股脑地去学社会科学,那就很失败了,在这个阶段自然科学当然要放在比较优先的位置上。所以,文科难理科易,从程序上创造出更多学习理科的人,并且让他们更容易录取,进入到大学中,学习相关的知识,被培养成理工人才。
    白明修提了提自己的笔袋,走进了考场。虽说自己参加高考乃至上大学,作秀的成分是更大的,但是白明修仍旧是有考试紧张的症状。他前世是个文科生,这一辈子却必须考理科,他早已选好了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他准备报考明华大学的机械系,虽然他完全不可能有机会去实践这些知识和技能了,但是他能做出表率,就非常关键了。
    试想一位皇帝是机械系毕业的,是理工科的学生,自然会引动更多的学子投身在这个领域。
    为此,白明修还真的正儿八经地花了一些实践去复习,好在考试的内容不特别深,而且出题都比较容易,对于刚接触这些学科的人来说,恐怕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对于白明修毕竟接受过21世纪教育的人,还是很轻松的。
    坐在一共三十多人的考场里,白明修无视了监考和考生们的瞩目,非常从容地答题、交卷。四科全都考完之后,白明修还有点飘了,寻思着:“说不定能考一个顺天府状元出来?”

385 巨龙在东方
    事实证明,皇帝陛下想多了。他尽管有着21世纪穿越者的优势,但是他没有把考试和学习太当回事,而中国自古就不缺努力的读书人。
    放榜的时候白明修一瞧,别说状元,探花都没有拿到,他的成绩是顺天府第九名,堪堪保持在了10名之内,没有太丢人。
    “这尼玛算是倒退了吧,我前世参加高考,全市几万考生我都考到前十,现在三百人考生我还是前十,这个有点……”白明修也就是自嘲了一瞬间,很快就不把这个当回事了。
    头10名的分数差距并不大,而且因为自选科目不同,其实可比性也不高。
    虽然他一个皇帝只考了第九,但看榜的学子和吃瓜百姓们还是觉得皇帝很厉害了。毕竟皇帝是日理万机,而且还是个16岁的少年人,能够行军打仗、治国理政的一边还考一个第九名,算是非常不易了。
    报考学校的时候,白明修按照计划填了明华大学的工程学院的机械系,这个消息也由大明日报披露出来了,不过该填报志愿的考生们,在这一天也都填报完成了。
    大明首次高考的录取率其实是非常高的,毕竟全国报考人数都没有达到5万人,还好大学也少,不然也不太够分的。整体录取率为78,也就是说大多数取得高中毕业证的人考生是能够上大学的。白明修不希望在这个阶段直接封杀很多有能力的学子上大学的渠道,当未来考生数目多了之后,他会自然的调整录取率,确保大学教育录取的都是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同时毕业也是放出来比较优秀的人才。
    白明修对于大明的未来还是非常看好的,毕竟对教育的重视和民族的努力程度上,整个星球几乎没有什么民族可以跟华夏民族媲美。虽然现在学子们接触的是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但是从现在来看,只要学习他们还是非常容易赶上,并且进步的。
    让白明修真正在意的是,今后掌握了科学和新知识的明人要进行更多的原创性的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拷贝白明修从系统中带出来的这些东西。
    甲申之变的这场乱世,某种意义上也打破了明人对于世界对于传统的认知,南明的再起是靠着船坚炮利,是靠着商贸与科技,这个范例让一些开眼的明人认识到了想要让国家长时间昌盛,必须要开国,必须要钻研科学知识和普及工业化。
    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白明修对此很明白。明人却并没有太多的认知,他们仍旧持有自己领先世界,并且无上尊贵的意识。而大明的先进,也其实被许许多多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并深深折服和震慑于无敌大明。
    顺天府外城使馆区,一片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出来作为各国使馆的地区,这一带倒也是有一些百姓的居住,现在已经陆续有了一些外国的使馆。
    英国外交官丹尼尔·哈维努力地挺直自己的腰背,让自己显得不比面前的那位大明礼部侍郎个头低。他自己在英国人中算是中等身材,而此时的欧洲人基本上是不如明人高大的。
    哈维觉得自己的穿着已经是非常华丽了,可是对方的一身正装看上去更为得体,让哈维觉得十分羡慕。自从来到了这个国家之后,哈维便变得有些柠檬精了。
    这是多么庞大、壮美而又富饶的国家,他经过了许多的都市,虽然在建筑上看上去与欧洲国家绝不相似,但是延绵的城镇让他认识到这个国家有多么庞大和多少人口。他乘坐船只在海上航行了一周多,经过的海岸线全部都是这个国家的土地,而且栖居着百姓,都没有什么无人居住的地方。
    在他从英格兰出发之前,英国宰相爱德华·海德曾经对他说,让他好好收集一下这个东方国家的情报,探听虚实,为了英格兰在东方的扩张创造条件。如果有机会的话,英国皇家海军可以派遣一支十条船的强大舰队,几百名战士来到东方,占领他们最富饶的城市。
    当时对于大明一无所知的哈维是满口答应的,可是当哈维来到东方之后,哈维恨不得在海德的脸上啐一口唾沫。
    该死的!英格兰跟这个庞大而强大的国家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只小跳蚤!
    从他的船抵达新加坡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就非常骄傲地向哈维说道:“外交官先生,从过了马六甲海峡开始,所有的夏洲土地都是我国的直辖或者臣属地,从南海到东海到黄海,这一片海域都接受大明的保护,所有的百姓都是大明光复皇帝陛下的臣民!”
    当时哈维还没有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当他最终来到顺天府之后,哈维已经惊奇得说不出话来,这庞大的帝国竟然比欧洲还要巨大!他的祖国英格兰只有几百万的人口,在这里几乎任何一个省份、宣慰司都是这样的规模,大明有几十个英格兰这样的省份、宣慰司,有着一亿的人口。这还是在大明在经历了一场损失大量人口战争之后的情况,现在这个曾经消沉的国家迎来了一位英明的君主,已经重新占据了自己所应有的天下,整个帝国再一次地将进入欣欣向荣的繁华时期。
    侵略这个国家?简直是世界上最愚蠢且最不好笑的玩笑了!
    哈维根本不需要多么努力地去收集什么材料,仅从公开渠道就能得到许多消息。甚至在顺天,他还有幸参观了大明的军营。他看到的是成千上万穿着统一制服,排在队列里纪律严明的现代部队,他们装备的步枪和火炮都远胜任何欧洲军队。在渤海湾训练的大明战舰是蒸汽动力的,能够有十几节的航速,他们的火炮打全帆装的欧洲战舰,就像是一只猛虎在调教一头绵羊一样。
    六十万常备陆军,武器装备先进得欧洲国家甚至没办法理解。一亿的人口和庞大的后备兵源,甚至还有哈维都搞不清楚规模的工业能力。哈维在了解到这一切之后,立即便写了一封信。
    “永远不要考虑同这个东方帝国发起战争,这是一条不可战胜的巨龙,当他自己在忙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弱小的生灵还能在他的身边苟延残喘,但如果弱小的生灵触碰到了他的威严,那么灭亡将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386 最好的生产技术和机器
    顺天使馆区的英格兰王国的公使馆,今天是剪彩仪式。不过这个剪彩并没有什么隆重的,礼部来了一位侍郎,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其他的人物都没有出现。
    哈维与这位礼部侍郎握了握手,礼部侍郎说道:“哈维公使,祝您在大明的生活愉快,并为促进明英两国的友好关系努力。虽然两国相隔万里,但是大明的利益遍布世界,两国经贸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哈维诚惶诚恐地说道:“好的,侍郎先生,能够驻在大明这样文明优秀的帝国,是我作为外交官的荣幸。”
    这句话真的不算是单纯恭维,哈维在顺天的生活已经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现在的英格兰还是个脏乱差的臭茅坑,而顺天已经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近代化的建筑中设置了电线电路,有了自来水管道和下水管道,人们的生活已经非常便利了。
    大明在一五计划中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推动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建构现代的生活方式。哈维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广州见到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