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日不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心吗,有天理吗?”
苏叔桓摇摇头,说道:“你以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庚寅之劫这些事情,动手的人全都是真鞑子吗?是跟着那群鞑子的汉奸们居多啊,鞑子可恨,可是我们本族里出的这群没有礼义廉耻和道德仁义的畜生,难道会比野猪皮强吗?”
他最后望着北方长叹:“所以太子说的对啊,这个民族再不彻底地革新,只会是自以为高贵和文明的蛮夷,平日里用礼义廉耻的画皮罩着自己,但私底下全都是私利和凶残。我们在恼恨这场异族蹂躏践踏文明的悲剧,又何尝不是恼恨自己?去归咎于蛮夷确实容易,但困难的是我们反省自身和改变自身。”
“希望太子殿下能够为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带来全新的时代。”
226 武胜关
苏叔桓兵团在武昌集结了,他所辖的是华东军区的精锐力量,包括第4、12、13、14和骑二师共四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总兵力五万多人。
穆里玛给苏叔桓丢下了一个烂摊子,苏叔桓必须处理,但是好在大明已经有了一支精干的行政团队,而且武昌至上海的全线长江航道都是南明控制的,白明修可以轻易地输送大批的物资到武昌去。
这也让苏叔桓减轻了一些管理当地的压力,可以专心于对付穆里玛。
苏叔桓率领的大军在武昌仅休息了两天,就立即向北进发。穆里玛一路撤得倒是极为彻底,一直跑到了湖广和河南的交界处,武胜关。
武胜关分豫楚,地势险要,穆里玛在此也算终于松了一口气。
“就算明军的火炮厉害,轰塌了武胜关,又能如何?”
穆里玛虽然是个鞑子,但是也身经百战,他已经逐渐分析出了一套明军作战的方式。新的明军非常依赖于他们的火器,而也是他们的火器让这支明军变得极为可怕。持续不断的枪炮,能够让任何敌人难以接近他们,也使得这支明军可以攻坚拔寨。
穆里玛分析出这样的明军是极为依赖后勤的,也曾经动过去断明军后勤的心思。但是明军后勤主要依靠江河船运,而且有着复杂且周密的保障。穆里玛就算是动用一支部队渗透过去,也很难取得什么效果。
武胜关前,当大批的明军抵达关外,穆里玛也稍稍有些紧张了。
“将军,勿须紧张,武胜关城坚隘险,明军就算是插上翅膀,也飞不上来的。且关谷后面地势极为狭窄,明军的火炮越不过来,就算入了关,也只能在这狭窄的地形上与我军对拼。”周昌侃侃而谈,那样子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丢了武昌重镇,一路逃了几百里的人。
穆里玛自己其实信心也不足了,他怀疑道:“在武胜关,我们真的能够取胜吗?周培公,朝廷现在太需要这场胜利了,逆渠猖獗,现在朝廷人心已经散了,若是不能取胜,反丢了大批兵将,不要说跟南明划江而治,恐怕我大清国的江山都要动摇了。”
武胜关外,大明复也已经开始布设阵地了。
“清军怕是有安排啊。”苏叔桓望着武胜关的城墙,自言自语道。
要越过大别山进入中原,武胜关就是必经之路,可是此地地势险要,进行强攻的风险会很高。
商仲和则道:“咱们军团几百门大炮都铺在这儿了,轰他娘的。”
苏叔桓听了商仲和的话,倒是不由失笑,道:“也对,轰他娘的。”
数百门大明复炮兵的75和105的火炮,还有18门155的重炮,已经全部铺展开来,对准了武胜关的城墙。其实就连清军自己都不觉得他们能够抵挡得住明军的炮击,这毕竟是差距了二百多年的军事科技,明军的线膛炮的杀伤力,对于清军的坚城来说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开炮吧。”苏叔桓放下了望远镜,他知道,炮击仅仅是这场大战的一个开始。
数百门明军火炮争相开火,巨大的轰鸣声连续响彻着整个阵地,火光和浓烟笼罩战场,明军的火炮已经发展出自用的延迟引信,以及专门对付城墙的穿甲炮弹。16或者17世纪的青铜炮威力特别有限,在对付城墙的时候,只能一点点的啃。而欧洲人也一般习惯使用臼炮这样的大家伙,从高处砸击城墙。
不过明军面对清军的城防,已经越来越完善出自己的炮击城墙战术和技术。他们的炮采用平射或者炮射,解锁了各种姿势可以杀伤城墙和城墙上的敌军。
带着强大破坏力的炮弹直接打中城墙,大块大块的土方就开始往下坍塌,虽然并不怎么剧烈,但是效果也格外显著。也幸亏是狮姐并不在现场,要不然她的主炮基本确定可以在一轮齐射的情况下,彻底瓦解武胜关的城防。
事实上,穆里玛和周培公等人也根本不在武胜关的城墙上。清军也精了,他们知道城墙可能是这场战斗中最危险的地方,所以压根只放了一些炮灰在上面,穆里玛和他的大队人马,都在城后。
一如所料,武胜关的城墙塌陷了下来,形成了好几道斜坡,足以让士兵攀爬上去。其实明军也准备了一定的攻城设备,比如折叠梯一类的东西。炮击除了瓦解城防之外,还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制敌军。明军也具备工程部队,会携带各种工具和土方,调整攻城的地形环境,协助攻城行动。
在轰击了十五分钟之后,明军开始了他们的攻城。一个营规模的复士兵提着自己的武器,快速地冲向城墙。而这个时候,清军根本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反制。明军的炮兵也很快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射表,将炮击落地设在了城墙之后的区域。尽管他们并不清楚后面有没有敌军,但是他们还是这样做了,为的是掩护自己攻城的步兵。
当明军成功攀爬上城墙,登上武胜关头,他们很快发现,关外还有关,在武胜关南关后面,清军也结成了一个个的营寨,凭借着山势,在狭窄的地形中,形成了各种防御工事。
“啧啧,清军这是准备将武胜关变成一处绞肉机啊。他们也根本没有打算好好地守卫关城,而是想要在关里山谷中,极大程度地削弱我们火力展开,跟我们拼肉搏战呢。”苏叔桓是白明修从系统中招募出来军事才能最高的将领之一,从清军的排兵布阵上,苏叔桓轻易就察觉到了清军的打算。
苏叔桓笑了笑,对自己手下的军官们说道:“清军想跟我们打一场硬仗啊,得让他们彻底认清,我们大明复的强力并不是单纯靠着先进的武器和军事科技啊,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士兵素质、我们的战术,任何一项不是他们能比得上的!”
227 被套路了
已经垮塌得不成样子的关城,现在是明军的一个麻烦。
“调运火炮过武胜关可能会比较麻烦,我们不清楚坍塌的支撑结构是否稳定,让工程兵清理现场,并把火炮运送过去,需要花不少时间。我们勘察现场才发现,该死的鞑子根本就没有准备跟我们打守城战,他们将城门浇铸死了,还填了大量的土石,使得我们不能打开城门让火炮过去。”
听着汇报,华东军团的将官们都是眉头紧锁。
商仲和提出道:“我们干脆越过武胜关如何?义阳三关又不是只有武胜关一个,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切入大别山,然后大迂回到清军的后方。”
这话其实也就是说说,明军如果取道平靖关或者九里关,这个折腾也就久了。如果清军发现明军在武胜关的方向没有动作,一定快速地向北方撤退,实际上这也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明军的主要作战目的是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而清军就是希望避免被成建制消灭,尤其是宝贝的八旗铁杆庄稼,不能再死在南明手里了。
苏叔桓道:“我们大明复首先是一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战的部队,是一支充满荣誉和勇气的力量,我们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战争装备,但是不意味着离开了这些武器装备,我们就不会打仗了。这条山谷也许到处都是清军,但是凭着我们的战士,我有信心将其打穿。”
一众师长们听了也非常受激励,纷纷请战。
苏叔桓又道:“没有我们的炮兵群的火力支援,在地形复杂的环境里作战,我们就算是充满勇气和大无畏精神,但也需要周密的作战计划和良好的战术,参谋部立即拟一份可行的作战方案,我们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动二次攻势。”
令明军感到意外的是,华东军团的参谋部还在草拟作战方案时,清军居然朝武胜关内集结了一部的大明复发动了反攻。
“不知道这是聪明还是笨呢。”苏叔桓望着大批大批冲杀过来的清军,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一道塌掉的关城,确实阻止了明军的重火力跟上步兵。清军有这样的布置,显然也是有自己比较彻底和深入的战术考量,用地形极大程度上去削弱大明复优势兵器的利用,并通过关城来区隔明军,从而达到反击一波造成有效杀伤战果的目的。
武胜关内明军搭建的临时阵地上,也就是充其量一个团的兵力,距离明军最近的山头,不过只有几百米。大明复尚未确定好如何对付这股清军,所以就在这个距离上按兵不动,遥望清军。
不过这波清军也是相当有胆了,他们扛了不少几百斤重的小佛朗机炮上了山头,居高临下,居然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喜欢用炮轰清军的明军,遭到了清军的炮击。
“特么的,清军有炮。”
这些佛朗机炮的射程也就是在200米到500多米不等,射程非常近,不过他们占有地形的优势,向下射击,也能够造成一定的有效杀伤。
明军才从关城上下来,准备建立一个阵地,这边清军就朝着他们开火了,虽然清军的火炮不多,几个山头加起来也就是十多门,不过被炮打,还是让明军士兵们接受不能。
以往的明清战斗,清军其实也装备了数量不少的火炮,仅江南战役中,大明复俘获的清军各式火炮总数居然上千门。其实明末清初时期,军队的火器化已经很深了,而且还出现了炮比铳多的奇妙现象。自1618到1621年的三年,为了支撑辽东战场,明朝向辽东输送了大量火器,包括火炮18154门,中有佛郎机4090架,枪类2080杆,火药类1773658斤,大小铅弹142368斤,大小铁弹1253200个之多,火器几乎占到了全部兵器的一半。
只是因为大明复太过作弊,装备了大量射程远、火力强、射速高的近代火炮。根本在清军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清军的炮兵就已经被明军炮兵打掉了。所以最后大量的火炮其实都给大明复最后缴获了,变成了金属材料重新熔铸。
实际在大明复靠着火器称雄之后,清廷方面也没有放弃对火器的发展。不仅清廷逼迫这大量的工匠为他们制造火器,而且还从荷兰人手里搞来了一些燧发枪之类的东西,加以仿制。像是京城里的汤若望、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更是不断地在协助他们制造大炮。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穆里玛这边的各种兵将谋士都下了苦功。周培公多次勘验地形,并根据清军的能力设计了这场战役的布局。大量清军用肩膀抗,用绳子拖,将一门门大炮运送到了武胜关后山谷的各处高地上。
大明复这一边也终究是赢了太久,所以出现了麻痹大意。清军的火炮都在高地上进行了一些隐藏,明军在翻过关城之后,并没有立即发动对清军的打击,而是构筑阵地,等待司令部进一步的指示。
“卧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