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日不落-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业化国家的军队对于后勤和物资的消耗往往是前现代国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单纯是大明复陆军消耗机枪子弹数量就非常恐怖了,再加上士兵们日常的吃喝拉撒,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补给。
白明修着眼的是一场收复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大战,调动三个军区,十多万大军出动的战役,他已经有了很明白的心理准备,要消耗非常大量的资源。这场战役准备,白明修几乎是掏空了从他打造大明复以来,所累积下的所有物资。上百吨的军粮,以及各种副食品,光纸壳弹就预备了12亿发。
南明所初步建立的战争体系,就在白明修的一声令下,再度飞速地运转起来。
作为复总后勤部长的张显钰,无疑是白明修的“萧何”了。在他的领导下,大明复三大军区后勤单位开始进行周密的准备和计划。
“……江南地区和岭南地区都分布有密集的水网,总体的运补任务我们是靠水运的。江南这边因为维持了几百年的漕运,拥有一支庞大的运河物流劳动力,我们停掉了漕运之后,很多人其实失掉了生计,我们就将这些人给集中了起来,打散了漕帮的山头,成立了多个物流公司,作为我们军方后勤补给的补充。”
白明修没有太过介入,但是也听马走日等锦衣卫跟他提过,军方狠狠地整治了一番漕帮势力。虽然这个时节,漕帮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漕帮,不到严格的秘密结社的程度,但是已经有一些黑社会组织的样子了。
停掉了漕运,破坏了附着在漕运上的诸多弊政,一下子给江南民众去掉了非常大的负担。而跟漕运有关的人,朝廷也用其他的方式来转走,像是军方将漕运船工转隶成半军事化管理的物流公司,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站在长江码头上,白明修看着忙忙碌碌的船工们,也是心生感慨。整个江南基本上金钱鼠尾都被剪掉了,更不要说是被军方控制着的“物流公司”船工们。码头上已经多少有了一些港口机械,已经不至于让船工们手提肩扛,算是出力小了一些。
担任长江物流公司总经理的人,也是个熟人,正是跟顾炎武一起被救的傅山。傅青主本来就是一个江湖气很重的侠客,也很有能力,在与张显钰洽谈之后,被安排在了长江物流这里。
傅山穿着一身灰色正装,短短的头发,整个人看上去感觉跟民国时期人物一样。白明修有的时候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改造是这么巨大,硬生生地让一群明朝人变成了近现代的格局。
“殿下,臣近日来在学习马大师的诸多理论,不少地方都深以为然。这长江物流是改漕帮而成,重要的就是给大家一条活路,和一份归属感。所以,臣仿照其他国企,成立了长江物流的工会,以教化和明理感召船工,促船工们爱国、敬业、团结和友爱,不过数周,已经初显效果。”
白明修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他跟很多人不一样,他还是发髻,而且他穿长衫也多,有的时候白明修觉得自己才是古人,傅山这些人才是近现代的人。虽说这一批人本身思想就比较开放,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不过他们能够这么快地就引用新学中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一边摸索一边试验,还是让白明修大为惊喜。
自然,白明修也见过一大堆食古不化的老古董,比如他在桂林救下的郭之奇。这位气节值得钦佩的老臣,最近缓解过来之后,老是上书他这位太子监国,批评国政有很多悖逆之事。白明修很烦,但是还不能晾着他。于是他手底下的秘书,一封一封地以白明修的名义给郭之奇回信,甚至白明修有一次还亲自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政好不好,总得看结果。这老家伙一面对于太子如此勤政且关爱臣子而感激涕零,每次收信都是跪着收,另一面还是不断地批评。
就连江南复社余党们都没有这么强力地反对白明修的种种改革,不过江南复社里除了思想开明的被重用,当年屁股不干净的基本上都让白明修和郑成功给整了。东林继承人们估计是经历了一波乱世已经没那么肛了,现在天天在江南本地新设报刊杂志上给太子殿下歌功颂德的倒是居多。
215 策反
满清还没有意识到跟自己作战的南明,根本就不是那个差点被自己赶尽杀绝的破落王朝了,白明修领导下的南明相较满清是有着巨大的时代优势的,这种优势难以逾越。
从工业技术到组织能力动员能力,甚至到全军和全民的心理建设和准备方面,满清仍旧在用古旧的方式运行着,比如在单位时间内满清能够做到1分事情,而同一时间内白明修这边已经完成了二三百分的事情。
有的时候白明修都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刚刚穿越时的那种紧张感,他现在有种错觉,可能自己哪天没憋住放了个屁,满清就给呲死了。
相对于干掉野猪皮,白明修现在考虑的更多是如何实现社会转型,以及如何为大明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而这些考虑也都是建立在推翻满清统治,光复大明的基础上的。
只是这个腐朽而又蒙昧的满清,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结局早已注定,还在做着各种倨傲而无效的工作。
韶州府是广东的北大门,这里是大明复第六师的驻地,12万名陆军士兵镇守着现在南明重要的经济地盘。跟之前李定国主导时代不同,大明复是有着成熟且完善的指挥和管理系统,军令体系其实很多都照搬了后世的p,特别是在明清交界的地区,大明复有着稳固的防线,使得这么久以来,清军甚至根本找不到任何可趁之机,不管怎么发起进攻,都会轻松被打回去,甚至还多次败阵失地。
之前穆里玛的大军曾经出衡阳,觊觎粤北,但是并没有吃到什么好处,所以只能悻悻北返,加上江南战役开始,武昌一线危急,清军不得不主力守在湖北,而湘南地区则仅是少量部队与明军对峙。
大明复的第六师论在军方的重视程度,属于末流的,既没有新成立的两个师那样抓得紧张,也不像是第一师那样根正苗红,独立旅或第四师那样跟随太子南征北战,也比不上全雇佣兵部队第十二师、骑二师这样的王牌。第六师是以广东清军投诚部队为主组成的部队,虽然军官基本上都是雇佣兵,师长也是原本第一师的功勋团长侯晓群,但就连复体系内部都将第六师作为乙等部队。
大明复陆军的师编制上是一样的,也部分甲种师乙种师,不过还是分了优劣,镇守粤北的六师,显然就没有太强的存在感。
第六师下属步兵35团团长是杨宝荫,当初在潮汕是绑了自己老爹投靠明军的,也大概因为这投名状,所以他算是坐上了团长一职,军衔上校。
复体系里,能做上准将师长的都是一方豪强了,包括第一师师长靳统武,再就是澳洲背景的军官如商仲和,最多的就是白明修的那些雇佣兵将领们。还有李来亨、袁宗第这样原本名声很大,被安排为第三师和第十一师的师长,不过这两人指挥权有限,主要还是太子派去的副师长和政委说话比较管用。
基本上投靠过来或者其他反清力量的将领,最高也就是做到团长这个层次,杨宝荫自己还非常骄傲,他在训练基地的军官考核中拿到了第三名,远比其他人强,这才拿到上校军衔。
大部分投诚军官都没怎么读过书,不认识字,这样的人肯定不可能有什么很高的指派,好歹杨宝荫跟着私塾念过书,算是赢在起跑线。
杨宝荫在复中也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了,毕竟整个军队都是一个德行,十分严格,半点容不得马虎,军中经常有处分,投诚军官里因为违反纪律被直接枪毙的都有,所以杨宝荫不得不夹起尾巴来。
他原本考虑给自己的新上司侯晓群送礼来着,结果没多久营区就传来革职一名营长,因为他给师长送银子送女人,直接被军纪部门给查处了。杨宝荫这才老实,好好地带兵练兵,甚至都有点不适应了。
这一日杨宝荫家乡有亲戚来访,杨宝荫也算是非常高兴。毕竟他现在跟他老爹的关系很差,家族中有人来,他也乐得显摆一下。
杨家的族叔也是家境殷实的,给杨宝荫带来了不少土特产,稍作寒暄之后,这杨家族叔道:“宝荫啊,别怪叔说你啊。你现在给南明做官,实在不是一条好路。现在外面都在沸沸扬扬地传,说那太子不得人心,到处杀良冒功,带着泥腿子们抢夺富人田产。如不是朝廷都以为天下要承平了,没有重视起来,他也根本打不赢。等朝廷真的认真起来,百万大军倾泻而下,他朱明靠什么抵挡。到时候你宝荫又该怎么办哦。”
杨宝荫听后吃了一惊,他道:“叔叔这话说得有偏颇了,满洲人毕竟是关外蛮夷,入关来后多造杀孽,为天下生民所不容,太子才是众望所归。更何况,明军逢战必胜,南方这边的满洲人都快给太子杀干净了,收复中原不过早晚的事情。”
族叔一拍大腿,道:“宝荫你真是糊涂啊!我听说那太子在江南抑制乡绅,甚至有个百亩土地都要收重税,更何况你在这边也不受重视,岂不是屈才。不若还是归顺了朝廷,只要你能带着手下兵马和武器渠道郴州,朝廷定然重赏你,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杨宝荫这也听出来了,闹了半天这个族叔其实是清廷的说客。不过反应过来之后,杨宝荫背上就全是冷汗了。这个无知的族叔什么也不懂,大明复跟旧式的军队完全不同了,部队主官不再是说一不二,部队有着自己的政工体系,士兵更是定期参加学习教育,要是主官背离司令部的命令带着他们投靠满清,下面的士兵自己就能把主官缴了枪。更何况,他的部队里军官都盯着他,现在这个族叔搞的这些幺蛾子,说不得已经被军纪部门查知了。
想到此处,他杨宝荫如何不害怕。呆在大明复这么久,杨宝荫也早就明白了,清军是绝无可能战胜大明复的,根本就是天上飞龙和地上泥鳅的差别。他还想着在军中飞黄腾达,绝不可能赶出“四九年投蒋”这样的蠢事。
216 山雨欲来
杨宝荫在见完了这个脑子不好的族叔之后,立马向军纪部门报告了这一情况,并再三重申了自己对于大明朝和太子监国的忠诚。这名杨家族叔也被立即控制了起来,锦衣卫的人过来用了大约七分钟就盘问出来了,他的背后是洪承畴的幕僚周培公。
事实上在相同的时间段,满清尝试了许多类似的行动,不是找亲戚朋友拖话就是写信什么的,基本上都算不上什么情报活动,离间的效果也是感人。他们是无法想象南明对于军政体系的控制有多么的严密,而且见识过了南明的实力后,没人觉得满清能翻盘,所以这个时候不可能有人反叛。
白明修也陆续接到了满清策反自己这边的军官和官员的消息,他原本以为规模会更大一些、更隐蔽一些,但事实上根本没有造成什么波澜。一个重要因素是,那些有名有姓的官员基本上投清之后再投明,除非白明修觉得有必要,都没有得到重用。而大量新培养的年轻干部,外加白明修的系统人才撑起了南明的行政,清廷这边也一时无从下手。
“野猪皮是看上了我们军队的装备啊,想尽一切办法都想要搞到我们的武器。”白明修在看了汇报之后,露出了一个笑容。
狮姐轻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