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日不落-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明修为了补足明军在江南行动的后勤能力,仍是在江南征发民夫进行相关的保障,待遇比同西南战役的时候广东民夫。大量百姓都踊跃报名,在很短期内,凭着大明复本来已经非常有力的后勤管理单位和组织能力,就形成了完好强大的供给支持。
    这次的战况与当年郑成功和张煌言攻打江南时是完全不同的,当时郑成功止于南京城下,张煌言拿下数个州府,但清军的主力并没有被摧毁,明军取得胜利基本上都是小胜,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反观这一次太子监国亲率大军攻入江南,已经将满清江宁和杭州的两股八旗兵连根拔起,更是击败了田雄、郎廷佐、梁化凤在内的诸多统兵大将。江南清军已无力对抗三万多明军主力。
    在其他区域的清军抽调过来之前,明军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是简单地扩大战果,很多州县在明军还未抵达的时候就开城投降了,负隅顽抗者虽然有,但是比例不大,而且也翻不起什么水花来。
    白明修还是老一套,除了少数他算是极为认可的人,其他投靠过来的官员,都不能直接沿袭旧官职,甚至理论上都属于“白身”。他从广东带过来一批国子监培育出来的实习官员,再加上军方系统的人,开始主持各地的工作。不过在这一时期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紧要的事情,主要维持好地方治安,顺便解决一点民事问题就好。
    另一方面,白明修也在南京、杭州各自开设国子监,原本广州国子监的老师,外加白明修又从系统里招募了一些人才,每校十几人这么一种师资力量,开始培养新的公职人员。
    凡是在崇祯朝以前,弘光、隆武朝有官身和功名的,或者经过基本的考核认证,就能够进入国子监进行培训。白明修在这个阶段完全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跟古典王朝的治理不同,白明修推动的新体制是需要大量的公务员乃至事业人员的,他仿照后世共和国的做法开启了三类编制,在经过组织考核认证之后还能够平行调动,这样一来灵活性更强,也更适宜他搞接下来的事业。
    一时之间,南京和杭州国子监几乎人满为患,两地甚至一口气在第一期录取了1000多士子,外加上原本就在南明任过职务的、从满清那边投靠过来被认为可用的,人数众多。白明修甚至不得不跟系统打个商量,花了一笔金手指币,多印了一些新教材发下去。
    常熟县的钱府,之前也算是非常显赫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主人正是江南文坛领袖,钱牧斋。只不过最近几年间,钱府就没落了一些。因为钱谦益作为士林领袖,居然投靠了清廷,还闹出了“水太冷”的笑话,钱谦益也被许多名人骂得狗血淋头,很多有些自持身份的人,便不愿意与钱牧斋多往来。
    钱府之中,一个面冠如玉的年轻人表情略显愤怒,但是对着钱谦益,他又不能发特别大的火,因为自己是他的学生。
    这年轻人名叫王芳旦,今年只20岁,刚刚加冠。王芳旦是十里八乡的神通,六岁就能作诗,九岁就能写骈俪文,时人大为惊奇。王芳旦家境仅是普通,按成分来算应该也就是中农或者富农,不过王芳旦的才华被钱谦益看上,招为了自己的关门弟子。
    王芳旦以前是不知道自己这位学问厉害的老师有什么样的人品和风评的,直到大一些,因为在外面被人嘲笑,他才知道钱牧斋的名声现在已经不怎么好了。不过即便如此,王芳旦仍持弟子礼,维护着自己的老师。
    钱牧斋辞官回乡之后,还积极地跟抗清势力联络,包括自己的旧日学生郑成功,也跟柳如是一起花过钱资助义军。甚至因为这些,清廷将他拘捕过。也是因为这些经历,王芳旦坚持认为自己的老师还是心向大明的。
    “芳旦,这南京国子监,你是不能去!”钱谦益面容严肃地对自己的爱徒说道。
    王芳旦心中有火气,但是还是恭敬地问道:“老师,为何?如今太子开国子监延揽贤才,也正是为国家社稷分忧之时,岂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用武之地?”
    钱谦益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他道:“明军攻下南京,重入江南,我也高兴啊。可是太子轻敌冒进,从海上越过福建、江西而至江南,四周都被清军所包围了。满洲定鼎天下之势已成,明军就算能够取得小胜,却不足以积小胜而大胜了。”
    说着说着,钱谦益便叹了口气,很多年前清军攻入南京的一幕他还历历在目,他记着那些凶狠的八旗兵,给他的震撼无以复加。他跪在满洲贵族的面前,觉得膝盖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根本立不起来,只能趴在那些蛮人面前簌簌发抖。
    自从那时候起,钱谦益打心底里害怕满洲人。哪怕他后来搞了一些与反清复明势力的勾连,实际上更多也是心中反复,想要重拾一些自己的名声。
    钱谦益十分确定地对自己的学生道:“一旦清军再打回来,江南都要遭殃的。这个时候前去巴结南明太子,待清军重回南京,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王芳旦听了钱谦益的话,格外震惊,他强辩道:“老师,不是这样的,清军都给明军赶尽杀绝了,我大明王师由无双帅才太子监国带领,清兵早已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争锋。这常熟县,不也是县令直接打开城门投了大明吗?所以非但不是满清掌握大势,大势明明在我大明这一边啊!”
    钱谦益不愉地道:“你一个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军国大事,明军孱弱,如今只是占了突然袭击的便宜,一旦满洲人反应过来,明军必然一溃千里。”

200 缉捕
    王芳旦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老师,没办法想象曾经教授自己仁义礼智信的老师,居然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
    “老师,鞑子早晚会被太子击败的,您走出这小院子,去看看外面的天吧!在杭州,太子监国以惊天神雷炸死了赵廷臣和三千清兵,在南京更是以飞天神炮轰开城墙,大破郎廷佐,清军何德何能,可与我大明王师相比?老师为何冥顽不灵、食古不化!”
    钱谦益变了神情,一拍桌子,怒道:“胡闹!为师见过多少兵戈之事,你一黄口小儿又见过些什么?故国国祚已尽,就无需多提了!”
    王芳旦生气到有些颤巍巍,怒道:“老师,之前你联络抗清义军,慷慨解囊,难道都不是出于真心吗?”
    钱谦益有点卡了壳,嘴唇哆嗦了几下,他总不能跟学生说,他这算是两头下注,并且为挽回自己在江南士林的声望做点工作而已。
    王芳旦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道:“老师,您教导学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更要求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报效国家,光复明室的机会就在眼前,学生唯恨才德有限,不足国用。国难之际,莫说此时大明占尽优势,就算是彻底的大厦将倾之时,也只愿以此身报国而已。岂能首鼠两端,惜身而旁观?”
    钱谦益大怒,叫道:“竖子,安敢忤逆至此,与汝师如此说话?你若敢去那国子监,就与为师恩义断绝,从此陌路!”
    王芳旦冷笑一声:“正合吾意,今日便跟先生断绝师徒之义,异日若是真的清军再临,绝不拖累于你!”
    说着,王芳旦跪在了地上,一个响头磕了下去,口中道:“最后再叫您一声恩师,您教会学生学问和道理,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只是您所教的,跟您的所做所为,大相径庭。感谢您这些年来对王芳旦的教诲。”
    磕完头,王芳旦站起身,站得笔挺,甚至下巴也微微扬着,鼻孔对着老迈的钱牧斋。
    “就此别过!”说完,王芳旦走出了书斋。后面传来了钱谦益的臭骂声以及砸东西的声音,王芳旦也都不管。
    走至大门时,王芳旦看到了一位颇有姿色的半老徐娘。对上这位妇人,王芳旦又罕见地收了自己的怒气和倨傲,规规矩矩地朝着她行了一礼。
    “师娘。”
    这妇人正是柳如是。
    柳如是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衣着朴素,但难掩丽色。她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叫师娘了,你都已经跟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王芳旦脸上有些局促之色,面对钱谦益的时候都不曾有过,反倒是对着柳如是,他却有些担心。
    柳如是又道:“进了南京国子监,好好读书,据说那边教授的都是新学,南边来的什么杂志书刊我也看过一些,虽说文字平直,但博大精深,并不那么容易懂的。太子监国是重用精通新学之人的,你能学得好,未来自是前途不可限量。”
    王芳旦没有想到柳如是居然对自己是一番提点,跟钱谦益是两个态度。他向来佩服柳如是这样的奇女子,如今看钱谦益,总觉得这只老狗配不上柳如是这般人物,可是这毕竟是人家的私事,他现在连学生都不是了,这般的话也是不好说出来。
    王芳旦又跪下来,给柳如是行了一个大礼,柳如是站在那,安然地受了。
    “多年来,蒙师娘照顾了。”
    柳如是点头,叹道:“牧斋的这些学生之中,唯有你性格最直,脾气最倔强,但也唯有你骨气最硬,最是执着。你能着眼大义,我亦是佩服。虽说今日你出了这门,与钱家再无关系,但是望你能努力报国,连牧斋欠的那一份,也努力补上。”
    “一定!”王芳旦重重地承诺道。
    柳如是轻轻笑了笑,头也没回就回堂屋去了,说道:“走吧。”
    从钱府出来,王芳旦整个人有些浑浑噩噩的,有些恍惚。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街上冲出来了一队大明复的士兵,气势汹汹直接拍开了钱府的门闯了进去。
    “这是怎么回事?”王芳旦大惊,赶紧拦住一名士兵询问。
    那士兵还未回答,后面走来一个丰神俊朗的中年人,这中年人一身华贵袍服,王芳旦立即就认出了,第冕旒用五采,这分明就是一位亲王。
    那亲王严肃地道:“奉太子监国令旨,缉拿叛国罪犯钱谦益。”
    王芳旦慌忙下跪行礼,“叩见瀛王殿下。”
    郑成功不意外有人能认出他,他看了看这年轻人,道:“你便是恩师的关门弟子王芳旦吧。”
    王芳旦点头道:“是在下。”
    正门那边站着的柳如是却高声叫道:“他不是了,钱牧斋已经将他逐出师门。”
    郑成功见柳如是,也向她微微致意,开口道:“夫人,不必紧张,今日捉拿,仅是钱师一人。正因为昔日曾蒙钱师教导之恩情,所以郑森今日才求太子将这差事交给我,由本王来,至少不至于让钱师下不来台。”
    柳如是冷笑了一声,道:“确实好大的面子了,由一个王爷亲自上门来提捕,这份‘殊荣’也是开国仅见了。”
    王芳旦连忙说道:“瀛王殿下,恩师……不,牧斋先生已经不在清廷任官了,只是乡野之人,而且年事已高,怎么都不应该有此下场吧。”
    郑成功摇摇头,叹道:“若是以我看,也不应该这般对钱师。只是我们这位太子监国,是一位是非黑白都要分得极其清楚的殿下。叛国投清,误国乱政,这些都是钱师的罪名,其实也不只钱师,整个江南投靠清廷的贰臣,乃至勾结鞑子祸害乡里的,统统要处置。郑森劝过太子,太子对这一事极为执着,所以不得已,怎么也要请钱师与我走了。”
    钱谦益这个时候已经被两名士兵从屋里架了出来,连头上的幅巾也掉了。郑成功一眼便看见了这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