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幸,在此之前,郭鹏来了。
    蔡邕的家住在吴县县城内,郭鹏带着随从们赶着车马进入吴县之前,也稍微领略了一番江东的风土人情。
    在江东,郭鹏见到很多往来的商船,还有出海捕鱼的渔船,蓝天白云,一派祥和的氛围。
    在北地待的时间长了,郭鹏习惯了北地寒冷干旱的生活,乍一来到这八月底炎热的江东,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身边的亲卫们都说这里好热,忙不迭的脱掉多余的衣物,大口大口的喝水,郭鹏也有些难以忍受这酷暑炎热的天气,也擦了擦汗,灌了几口水。
    顺着道路往吴县赶,大约半天的功夫,郭鹏来到了吴县,蔡邕的家门口。
    看来吴地士族还是挺照顾蔡邕的,给他的生活照顾得很好。
    的确,有名气有本事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哪儿都能生活。
    郭鹏叫人递上了拜帖,自己站在门口等待,想给蔡邕一个惊喜。
    很快,郭鹏便听到了大门里传出了子凤在哪儿子凤是你吗这样的呼喊声。
    惊喜成功了,郭鹏很高兴。
    不过说真的,十年不见,和记忆中相符合的蔡邕的声音响起的那一刹那,郭鹏顿时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就十年了?
    这十年过得也太快了吧?
    蔡邕出现在郭鹏面前的时候,郭鹏抬眼望去,看到蔡邕比起十年前略显衰老和憔悴的面容,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路上想好的措辞,只在这一瞬间就完全忘掉了。
    蔡邕风风火火地跑了出来,见到郭鹏,先是愣了一下,好像没认出来郭鹏似的,又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下郭鹏,接着仿佛从他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东西,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十年不见,蔡邕的相貌还是那样子,他已经不会再发育了,而郭鹏却经历了最激烈的发育期,他的相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两人分别的时候郭鹏十三岁,现在郭鹏已经二十三岁了,从少年变成青年,身高体重相貌各方面都有了改变,下巴和嘴唇上方都有了胡子,气质也愈发稳重。
    这样子的情况下十年不见,稍有点记忆上的偏差,便是相见不相识,笑问何处来。
    两人相顾无言好一会儿,直到蔡邕眼眶里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郭鹏才忍不住的几步上前来到了蔡邕面前,一拜及地。
    “学生郭鹏,见过蔡公,十年不见,蔡公可好?”

一百四十五 短暂的重聚
    看到郭鹏,蔡邕伸出有些颤抖的双手,想要扶起郭鹏。
    但是手伸到一半,迟疑了一下,才又伸出去,扶住了郭鹏的双手,把他扶起来。
    “小乙你你长大了”
    这一声小乙,差点将郭鹏喊回了十年前的雒阳,顿时叫郭鹏的鼻子有些酸酸的。
    好容易忍住了泪水,郭鹏直起身子抬起头,刚要说话,却惊愕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俯视蔡邕了。
    蔡邕好像也被惊了一下,好一会儿才露出了笑容。
    “你也长高了,比老夫高太多了。”
    蔡邕紧紧握着郭鹏的手:“十年不见,小子凤,很好,很好!”
    蔡邕抿着嘴唇,却止不住泪水的涌出,郭鹏也抿着嘴唇眼圈泛红,好一会儿才笑了出来。
    “十年不见,是大喜的事情,蔡公为何流泪啊?”
    “对,对,是大喜的事情,不流泪,不流泪!”
    蔡邕赶快用自己的衣袖擦了擦自己的眼泪,然后就抓着郭鹏的手把郭鹏往府门里面带。
    一进府门,蔡邕便一反常态大呼小叫的喊着自己的夫人,说什么子凤来了,快点准备宴席,他要和子凤一醉方休什么的,反正是相当激动。
    蔡夫人很快就出现了,看到郭鹏也是一脸惊喜,忙招呼郭鹏进入正厅,然后吩咐家人准备宴席。
    宴席上蔡邕和郭鹏畅谈过往的事情,夸赞郭鹏现在的功绩,询问郭鹏在北方的经历和带兵的故事,以及战场的凶险等等。
    十年不见,有太多的话想说,边说边喝,什么都顾及不上。
    这一喝就喝了两个多时辰,喝到天都黑了还在喝,还在一张桌子上喝,之后就喝多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郭鹏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失去了意识。
    等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觉自己在床上睡着,身上穿着内衣,发髻也被拿了下来,头还有点疼。
    “来人。”
    郭鹏撑着手臂爬了起来,坐在了床榻上,条件反射般的就着自己在北地戍边的时候的规矩喊人进来。
    在北地戍边的时候,他早上一般是在营房里起来,门口有卫兵。
    按照他的规矩,亲兵会给他端来洗漱用的水,他会在营帐里洗漱。
    然后整顿衣装,佩刀,带领士兵早起跑操训练,然后才是冲凉和吃早饭。
    恍惚间他还以为自己在宁县的军营里,结果推门而入的是两个侍女。
    两个侍女端来了木盆,盆里有水,还有布巾。
    “请府君洗漱。”
    两人异口同声,说话声音很轻,礼节十分到位,然后便缓缓退出。
    郭鹏一开始还有些迷糊,好一会儿,打量了一下自己身处的这间卧房,才恍然惊觉自己不是在宁县的军营,而是在吴县的蔡府。
    摸了摸还有些隐隐作痛的脑壳,郭鹏想起了自己昨天和蔡邕大喝一场喝到没有意识的事情
    太激动了,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在军队里的时候郭鹏严格限制将领士兵喝酒,只有打了大胜仗才被允许喝酒,其他时候为了防备鲜卑人突然袭击,是坚决不可以喝酒的。
    为了随时战斗。
    郭鹏本人也对酒没什么兴趣,当然,想喝的话还是能喝的,毕竟这年头的酒就和啤酒差不多,吹个十几瓶都不带醉的那种。
    这一次就不同了,太高兴了,所以喝的很愉快。
    洗漱了一番,整理了一下仪容,郭鹏刚准备出门,便有仆人在外边说要给他送早餐进来。
    “昨天主人喝的多了,现在还未醒来,请府君先用朝食,待主人醒了便来找府君。”
    蔡家的老仆如此解释。
    郭鹏想想也是,自己年轻有活力,而蔡邕已经上了年纪。
    于是郭鹏便慢慢的吃早饭,早饭过后在蔡家老仆的带领下去小花园里的凉亭里坐了一会儿,便看到蔡邕有些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昨天喝的太多了,真是把这张老脸都给丢尽了。”
    蔡邕坐下来满脸尴尬的自嘲。
    “昨天学生也喝多了,有些忘形了。”
    郭鹏笑道:“久而未见,乐而忘形,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蔡邕也笑道:“的确是如此啊,昨天就顾着喝酒,好些事情都没问清楚,子凤打算在江东待几日啊?”
    “五六日吧,也不能待太久,之后我还要去一趟徐州,再从徐州回谯县见父亲母亲,然后再去雒阳,虽然有假,但是这休假多半是要在路上赶路,怕是不能停留更久了。”
    郭鹏这样一说,蔡邕的脸上便流露出了明显的不舍之色。
    “就五六日?你我阔别十年,竟然只能得五六日相聚?”
    “也是没办法。”
    郭鹏也想多停留一些时日和蔡邕互诉衷肠,但是的确是时间不允许。
    所以郭鹏也越发的理解交通的不便利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掌控力度衰弱之间的联系。
    因为交通极端的不便利,官员上任就任叙职请示等等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时间都是以月为单位计算的。
    宋朝可以规定官员三年一任,那是建立在交通较汉朝有很大改善的基础之上,而那样依然造成宋朝地方上政务的衰败。
    汉宣帝规定地方郡守要久任,动辄七八年,还要加强事权,也是有现实考虑。
    若是任期时间不够长,光是赴任叙职朝拜国家典礼等等需要郡守赶路的事情就能用掉大半年的时间,偏远州郡更是要年余。
    加上办事需要请示,奏表往返时间,朝廷商议争议时间,三年一任,边远州郡长官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就该离任了。
    担心弱干强枝,可是交通所带来的现实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人民也要生活,地方也要治理,水利要修,城池要修建,荒地要开垦,没有足够的时间,官员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到时候倒是强干弱枝了,但是地方上也乱的不成样子,官府无法提供公共服务,民众无法安心生产,谁来提供赋税供中央政府运转呢?
    正是先人早早就意识到了交通的重要性,所以秦始皇才会下令在全国开凿大驰道。
    大驰道的建设不仅有军事意义,也有极强的政治意义,若是不能建立完善的交通络,国家秩序就无法形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如同蔡邕和郭鹏这样,十年分散,却只得五六日相聚。
    放在现代,即使远隔千里万里,想要会面也不过一两日的功夫,能否会面取决于人的心情。
    可是在汉代,即使只是两个相邻的郡,想要见面都要花上七八天的功夫赶路,更别说从幽州到扬州了。

一百四十六 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
    郭鹏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友人分别之后再见的艰难,因为每一次再见都可能是再也不见,终此一生都再也见不到。
    蔡邕念及伤心处,又握住了郭鹏的手,眼圈又红了。
    “蔡公为何要忧伤啊,现在我不是在这里吗?”
    郭鹏这样一说,蔡邕便也点了点头,收起了忧伤的心情,开始说起了有趣的事情。
    “此番来扬州,怎么不带上你的太守仪仗?你若带上,吴郡太守范君一定会来迎接你,他与我有往来,对你也是久仰大名了。”
    “毕竟是休假,不是公干,怎么能打出仪仗呢?此番只是来探望蔡公,没有别的意思,所以还是不要惊扰同僚了吧。”
    听了郭鹏的话,蔡邕笑道:“你不愿惊扰他们,他们可是很想被你惊扰的,子凤,你已经是天下名士,又是两千石,在江东之地声望很大,想要被你惊扰的人数都数不来,你去惊扰他们,才是给他们颜面。”
    郭鹏想想觉得也对,自己毕竟是两千石的官员了,是大汉帝国的高级官僚当中的一员了,都能开府了。
    不过
    “蔡公,学生怎么会在江东声望很大呢?”
    二十岁前自己在雒阳活动,二十岁后在幽州活动,要说名望大,可以在中原,在北地,怎么又到江东来了呢?
    一条长江能隔开的东西在汉代还是很多的。
    “你我经常通信,你的事情我都知道,所以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和弟子们说起来,久而久之,好像他们都知道了,现在江东士人谁人不知道你郭子凤的名声?”
    “”
    郭鹏万万没想到蔡邕居然在江东帮他宣扬名声来着。
    “我门下多有江东四姓顾陆朱张四大族的子弟,他们都知道你的名望,知道你的功绩,很仰慕你,你若愿意与他们见面,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蔡邕笑着开口道:“你现在是两千石,以后若要去朝廷担任更高的官职,应当更注重自己的名望,多与士人交流,和各地士人都要交流,了解地方风俗人情,这对以后做官是有很大好处的。”
    “蔡公”
    郭鹏心下有些感动,便躬身一礼:“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
    “何须如此?”
    蔡邕扶起了郭鹏:“于公于私,我都愿意这样做,子凤,天下纷乱迭起,可以平定地方叛乱安定大汉朝的,必然是你,我没什么能为你做的,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