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7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大部分人嘲笑这种看法。
    他们说我们的根基是五经十四家法,是断句,是本来没有但为了垄断硬生生搞出来的不知所云的微言大义。
    或许先贤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里居然能有那么多意思。
    但是不要紧,他们已经死了,活着的我们说这是,那这就是。
    谁管先贤?
    越难,越玄,越艰难生涩难以理解,那就越方便我们的垄断。
    我们是清高的上流。
    而那些泥腿子,就是成天在下面打滚的下流人等,这种局面永远也不会改变。
    上流和下流,永远也不会合流!
    延德五年的这场战争结束之前,这种局面看起来的确是不会改变。
    可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这种局面就已经被打破了。
    第一批担任县令的黎庶出身的官员出现了。
    这是皇帝越过朝廷直接任命的,动用的是郭某人经过战争大胜之后威力加强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没人敢反对。

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邺城打完了前哨战
    在魏帝国,大家都隐隐约约有一种奇怪的共识。
    皇帝下令要办的事情,一定能办成。
    比如他要任命刘狄做邺县县令。
    这种事情就算被人要求说要走一遍程序正义,吏部也绝对不会阻拦。
    张昭全靠皇帝才能站稳脚跟,对于这些县令的任命,他立马会通过这个任命,让这个任命变得合理合法,无懈可击。
    然后这个通行郭魏集团十几年的政治潜规则就此终结,底层的泥腿子们大规模上位,在县一级别的政府里大展手脚,完全占据主流。
    而郡一级别的政府层面里,也会有大量泥腿子拿着吏部的任命文书进入郡府办事,掌握一些郡级政府层面的重要权力,在士人出身的郡太守眼皮子底下蹦跶。
    可偏偏郡太守没有权力罢黜这些吏部任命的官员。
    这虽然不能影响到中央层面的大局,但就是让人很不爽,很不高兴。
    局面改变了,原本被死死压制住不可能威胁到士人地位的黎庶居然有了挑战士人的资格。
    他们也能做县令或者县长了。
    过去,他们摸不到这个门槛,而这个门槛是士人的起步,双方泾渭分明,有云泥之别,彼此的命运并不相交。
    可现在不一样了。
    黎庶可以做县令县长,可以和士人担任一样的职位了。
    虽然士人起步就是县令,并且想要得到晋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
    我们能做的事情,他们也能做,这算什么?
    我们的特殊性又在什么地方?
    到时候一个浑身臭气皮肤干枯且肮脏不堪的泥腿子居然和一个出身高贵、家中几代人都是三公级别官员的士人做同僚,一起在郡府里商讨各县的发展规划……
    这正常吗?
    不安与担忧的情绪弥漫在一些士人心里,他们不安,不知道皇帝这样做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皇帝还有更进一步的政治企图。
    不过很快郭鹏就对自己的行为做了一些勉强算是解释的解释。
    他在和田丰程昱等高级官员召开政务会议的时候,谈起了这件事情。
    “现在的官员之中有一些出身不错的人,自以为生来就是高人一等的,生来就要当高官显贵,不然就是配不上自己的身份,甚至还要自己家世世代代这样做,而且还不准别人取代,你们说,这样正常吗?”
    郭鹏凌厉的眼神扫视着官员们,官员们纷纷口是心非的回答并且暗自腹诽郭某人厚颜无耻不要脸。
    你家才是那个最要高人一等最要配上自己身份最要世世代代还不准别人取代的混蛋!
    当然这种话打死他们也不敢说出口,所以心里很明白的郭某人也就顺着竿往上爬了。
    “说什么不让他们做县令以上的职位,要把他们限制在县级官府以下,行啊,孤不介意啊,但是孤怎么听说凉州啊,荆州啊,平州啊这些偏远地方的县令之职甚至都找不到人去做呢?”
    郭某人面色严肃,扫视着这群官员们。
    官员们纷纷低下头不说话了。
    废话,偏远地区的官职谁愿意去做啊!
    又苦又累又脏不说,还没有任何的基建设施,去那边不是去享福的,而是去受罪的,那些从小锦衣玉食没什么抱负的士族子弟怎么可能愿意去那种地方做哪怕一个郡守呢?
    这种话,自然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说出来。
    郭某人就帮他们说了出来。
    “孤全都知道,因为他们自幼锦衣玉食,长在洛阳这样的大城之中,眼中所见是一片繁华,让他们离开繁华之地到偏远地方,他们如何受得了?根本受不了!
    但是那些地方的官就不需要去做了吗?那些地方就不是我魏国的领土吗?孤率领大军一寸一寸的争夺过来的土地,就这样白白耗费了吗?将士的血白流了吗?简直混账透顶!”
    郭鹏狠狠地拍着自己面前的案几,怒斥身边的群臣。
    群臣低头,无话可说。
    “自己不愿去做,还不让旁人去做,他们是谁啊?他们是皇帝还是孤是皇帝?他们说不让就不让?不让可以啊,去做啊!官职空在那里没人去做,结果有人愿意还不让去?”
    郭鹏一副极其愤怒的样子:“此等误国误民之人,孤恨不得手刃之!这件事情不准任何人有异议,孤已经决定了,某些人嫌苦嫌累不愿意做,那就不要妨碍孤派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去做!”
    这算是郭鹏对这件事情的官方解释,理由借口很简单,就是边远地区的官有人不愿意做,那就不要拦着他派人去做。
    至于派的是什么人,你们管不着。
    派寒门子弟也好,派黎庶子弟也好,你们管不着。
    没人敢说什么不是。
    皇帝说的的确有道理,而且皇帝就算不讲道理,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不过在目前来说,郭某人还是留了余地的。
    这种事情只涉及到县令级别,郡守这一级别的上升通道还是暂时没有打通。
    他不想提前那么早就给士人们太大的刺激,他想给双方留下一些回转的余地,日后好相见,也能适当的减轻他们的反抗力度。
    而且现在还没到图穷匕见的时候。
    对于占尽了优势的自己,他们必然也没有什么胆量在这个时候就和自己翻脸。
    所以很显然的,皇帝的命令会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不会受到什么阻碍。
    在邺城打完了前哨战,把此番回京的基调打好,郭鹏便率军正式回京。
    得知皇帝即将凯旋,整个京城更加热闹了,京城官员们在曹操和郭嘉这两个领头人的带领之下,给皇帝折腾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有人,有兵,有官,还有皇族子弟。
    距离京城一百里,五十里,三十里,分别设三批迎接使者。
    从十里往后开始,八里,六里,四里,二里,还有城门口,这五段迎接点都会有专人接待,向皇帝表示祝贺和恭敬之意。
    反正曹操和郭嘉深谙拍马屁之要义,对于如何拍马屁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保证让郭鹏感到无比的愉悦。
    为了这次的凯旋仪式,郭瑾和郭家的孩子们也很早就开始准备了,本来曹操和郭嘉只请郭瑾参加,但是郭瑾主动提出希望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参加这次的凯旋仪式。
    “他们也是父亲的孩子,父亲凯旋归来,孩儿们前往恭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国家的盛事,也是我家盛事,想必父亲非常愿意看到兄弟姐妹们一起迎接他凯旋。”
    郭瑾如此表示。
    曹操和郭嘉互相看了看,然后便点头答应了。
    郭瑾的想法的确不错,或许,还能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曹操和郭嘉全力协助这件事情,郭瑾则亲自前往内宫,一一拜见这些名义上的庶母,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此,无论是淡泊的糜贞,还是活泼好动的小桥,都对此感到意外。
    她们本来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有资格去参与这场盛事,最多只是在之后的皇家内部宴会上和郭鹏见面表示恭贺。
    但是郭瑾却提出希望他们一起去参加公开的凯旋仪式。
    “父亲的凯旋,于国而言是盛事,于家而言也是盛事,国人,家人,都应该前往恭贺,不应该分出什么嫡庶亲疏。”
    郭瑾很大度的表现出了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打消了糜贞等人的疑虑。
    于是她们也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在郭瑾的安排下参与了这次的凯旋仪式,参与迎接郭鹏归来的盛事。

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赢,我无路可走
    在这般万众瞩目万众参与的盛事之中,郭鹏携带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威望回到了洛阳。
    回来的时候比起出发的时候更加有气势。
    打了胜仗了,凯旋了,从皇帝到基层士兵,每一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必胜之心和必胜的结果到底还是有所不同。
    但是既然大获全胜,这支威武之师自然有资格接受人们的欢呼,接受大家的憧憬和尊重,以及朝廷超高规格的迎接。
    郭鹏自然是惊喜的。
    因为最开始见到郭瑾之后,接二连三的看到了其余后妃和孩子们的迎接,对此,他略有些惊喜。
    看向一脸笑意的郭瑾,郭鹏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
    携带着后妃们和儿女们,在京城正门口,他见到了曹兰和另外两个嫡子。
    太子在前负责开路,皇后在最后负责收尾,群臣分列两侧,每到一处就有群臣恭贺,然后跟着皇帝继续往前,逐渐汇聚成一道人流,缓缓的向京城移动,然后停留在了洛阳北门之外。
    对于这波凯旋仪式,郭鹏非常高兴。
    进入洛阳城之后,他先是召开了群臣的盛大宴会,犒劳群臣百官,又犒赏三军。
    他在城池里面召开宴会,三军则在城池外面举办盛大的宴会,酒水肉品随便吃,今天的一切费用,皇帝内库可以兜底。
    所有为这一战付出过辛苦劳动的臣子们都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都可以参加这场宴会。
    全城百姓也被郭鹏赏赐了布匹、米粮、酒水还有肉,准许这一天的晚上没有宵禁。
    所有子民们一同欢乐,一通畅饮庆祝这场辉煌的胜利。
    前汉末帝山阳公刘健亲自从山阳国来到了洛阳,亲自向郭鹏表示庆贺。
    然后他还主动发表言论说自己的退位之举实在是太英明了,没有坚持自己继续做皇帝,而是让郭鹏做皇帝,果然是他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他现在在山阳国内过日子不知道有多快活,好吃好喝好玩,成天斗鸡走狗,和一群他搜罗来的杂耍技艺人士一起度过吃喝玩乐的每一天,太愉快了。
    不用处理政务,不用读书学习,不用辛苦工作,也不用担忧自己的生命安全。
    睁开眼睛就是吃喝玩乐,闭上眼睛就是睡觉,身边还有一百多个专业内侍伺候着他,给他提供绝对的优质服务。
    然后还有好多好多钱可以花,在各级政府都被要求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情况下,郭鹏总是变着法儿的给他送钱,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快活似神仙。
    北边草原上的牛羊肉,海里的各种海鲜,长江里的鱼,新鲜的蔬菜,最香的晚稻米
    说老实话,他这日子过得比郭某人舒心多了。
    然后这人也挺没心没肺的,当众就说自己退位让贤实在是太正确了,于是郭鹏大喜,拉着刘健的手和他一起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