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汽车精兵-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辆喷着几乎与地形地貌相似色彩的军车露出个头,紧接着,两辆、五辆、十辆,一辆接一辆地从拐角处驶出,连绵不绝。
  每一个男生,心里都有一个绿军装的梦,郭宇同样如此,只不过因为身体的缘故,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了。
  能够在这里与自己梦寐的军队不期而遇,郭宇身上的血液瞬间沸腾起来。
  还以为这条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前行,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却又最可爱的人陪着自己、保护着自己。
  郭宇将自行车停放好,身体立正,抬头挺胸,迎面对着车队来的方向,他要对这些戍边的军人表达自己的尊敬。
  第一台军车经过,郭宇迅速且又规范的举起左手,对着车子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军车司机同样给予了鸣笛回礼。
  一辆辆军车经过郭宇的身边,郭宇敬礼、礼毕,又敬礼、礼毕,一遍又一遍。
  军车的汽笛声,同样一遍又一遍回荡在黑卡达坂之巅,简单粗暴不拖泥带水,但是却非常悦耳,这大概就是军民鱼水情所谱写出来最美好的乐章。
  看着军车对着自己回礼,看到车内无论首长领导还是普通士兵,对着自己举手敬礼,郭宇不知不觉间眼眶有些湿润,擦去泪花,露出一个坚毅的笑容,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他。
  “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指导员道。
  坐在中间的刘爽摇摇头,无话可说,自问自己完全没有勇气,靠着一条腿跟一只手,就敢只身闯荡喀喇昆仑山。
  正在开车的马克原更是对独臂男子敬佩不已,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认为男子是个假军迷,还用左手敬礼,看到男子空荡荡的右袖才发现,这是高手,这是高手,这也太厉害了。
  黑卡达坂峰回路转,弯弯道道,车队缓慢行驶着,在下午七点左右,才开始从近五千多米的达坂上下来。
  而在途中,又见到了两个骑行的旅游,看到军车,皆停下车子,站在路边,等到军车车队过完了才出发。
  黑卡达坂快要到底的时候,破碎且又弯曲的道路,也不知道在哪儿开始变的,就觉得忽然间视野变得开阔了,两侧的小山消失不见,前方几乎是直直的超长下坡,路况非常平整。
  按道理来说,车队遇到这种路况的时候,都会加速前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加速,依旧以三档三四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行。
  可能是在达坂上开习惯了,一下子回到比较好的路段没有反应过来。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看起来都是又长又直的下坡,非常容易驾驶,却也最容易发生危险。
  这个时候头车如果不压着点速度,那么,整个车队的车速只会越来越快,到最后根本就收不住。
  而按照惯例,车队如果在除了高速以外的普通道路上行驶,只要后面有车辆正在或即将进行超越车队,尾车都会通过对讲机通报整个车队,让所有驾驶员提高警惕。
  所以,汽车营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件事:尾车的驾驶员手持对讲机,大声对着整支队伍说道:“车队注意,车队注意,有两辆自行车正在超越车队,有两辆自行车正在超越车队,请所有驾驶员谨慎驾驶。”
  这两辆自行车,正是前面遇见的两个骑行的驴友。
  车队没有人发出声音,或者说是陷入一片沉寂、尴尬之中,就这么看着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从车队的右侧超了过去。
  
  
  “咳咳,车队开始提速,下一个休息点,三十里营房,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到达,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来。”战勤科科长可能也觉得有些尴尬,强行让语气变严肃起来,通过对讲机向车队通告道。
  在通讯结束,可能是一下子没有把捏住对讲机手柄的手移开,所以,整个车队都听到了战勤科长后面没有憋住而笑出来的声音。
  (PS:妈的,可别不相信,当时整个车队真被自行车超越了,而且尾车的驾驶员真的头铁,居然还通报了整个车队,通报的话跟上面写的几乎一模一样,每每想到这里,都忍俊不禁。)


第一百七十七章 塞图拉哨所最感人的故事。

  可能是领导听到了对讲机中,车队在畅通无阻且平坦的国道上被自行车超越,脸上挂不住,开始命令车队开始提速。
  要求也不高,只是将自行车超越即可。
  日头西落,天空出现了红晕霞光。
  “前方边上就是著名的塞图拉哨所,没听过的战士可以让车上的一些老兵讲一讲,先辈的事迹,我们不能忘。”对讲机里面,王副师长讲道,从语气里面听得出,里面包含了敬佩之情。
  “塞图拉哨所?”刘爽眯了眯眼睛,从挡风玻璃也能够看的到,前方路边设立了一根杆子,杆子上面挂着一块牌子,有一根箭头指引着方向,下面写着几个大字——塞图拉哨所遗址,这是南疆军区设立的。
  马克原明显也是愣了愣,表示没有听过。
  这也不能够怪他们,生活在内地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对于这艰苦边远地区的故事,拥有的只是一种好奇。
  顺着指示牌看过去,道路的左侧,可以看到一块用水泥砖头砌成的碑,刷着红框黄底红字,同样是塞图拉哨所遗址几个大字,石碑右下角是立碑的单位以及时间,距离太远,看不太清。
  石碑边上,有着一块高出水平面的高地,上面依稀能够看清楚几座废弃的、用黄土堆砌起来的泥房子,就跟上个世纪农村最常见的低矮的泥房类似,只是因为时代太过于久远,这些泥房子都已经坍塌,只有一些凌乱墙体还在苦苦支撑支撑着。
  在这些破旧的建筑后面,能够看到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土包,随意的分散着。
  “指导员,塞图拉哨所这么有名吗?”刘爽问道。
  “有不有名我不知道,这样吧,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应该都听过的。”指导员干咳了一声,喝了口水,看着渐渐消失在身后的塞图拉哨所,严肃道。
  “1950年3月,我军的一支连队进驻赛图拉哨所,竟然发现这个破败不堪的哨所还驻守着一个班的国,军士兵。而4年没见到人的国军士兵看到解放军第一句话就是:“哎呀,可算有人来换防了“
  但是看着解放军士兵的军装,又瞅了瞅自己那破旧不堪的军装,疑惑道:“唉,怎么又换装了啊“。
  看着一身破烂的国军,解放军战士流下了眼泪,对着这个班的国,军戍边战士深深敬了一个军礼。”
  指导员刚说完,正驾驶的马克原高声呼道:“指导员,这个故事我以前听过,当时我还在上高中,眼眶突然就红了,差点就掉眼泪了,没想到是出自这里的。”
  说着,马克原从倒视镜中深深的望了一眼渐渐远离的塞图拉哨所。
  “我好像也听说过,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刘爽道。
  一个班只有几名战士,是怎么在荒无人烟的高原大山之中坚持下来三年的?
  能够看得出来,这里常年大雪封山,四周全部都是冻土、荒漠与风沙,没有取暖设施,也没有粮草供应,早就被外界遗忘了。
  指导员摇摇头,继续说道:“这是真实发生记录的,塞图拉哨所可以追溯到晚晴,当年左宗棠收复南疆,派遣了敢死队来到此地建立军事哨所,从此,这里成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驻兵点,也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担负着西部边关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的守防任务。”
  “民国时期国内饱受外敌侵略,生活困苦,但是国家始终没有忘记,常年派兵驻守此哨所。因为国家穷,根本用不起什么火炉子,整个哨所只有一盏煤油灯,还得省着用。玉米面糊糊是战士们梦寐以求的美食,却因为后勤供给困难,当时还没有修筑新藏线,全靠马匹骆驼翻山越岭送上来的,一年也吃不上几顿。”
  “大雪封山的时候,战士们会把收集起来的牛粪烧火取暖,到后面牛粪用完了,大家全部挤在一团取暖。”
  “但是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这些戍边的战士都没有一个后退的,看到那哨所后面几十个大小土包了吗?那里面埋葬着曾经为国守护寸土寸疆的普通战士,也是我们国家的英雄。”
  “实际上这数百年来牺牲的战士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根本就找不到遗体,曾经有一支巡逻的士兵,发现了一具浑身被冻僵的尸体,身上还穿着几十年前的老式军装,面容已经被附近的鸟类啄成了一个个血洞,但是那双手,依旧紧紧握着钢枪。”
  说到了这儿,指导员突然就把脸转向窗外,他不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落泪的模样。
  马克原与刘爽同样沉默着,心中百感交集,这些才是国家的脊梁,到死了依旧是默默无闻,常年埋葬在这无人问津的荒漠之中。
  “指导员,这哨所显然已经废弃很久了,那咱们现在的新哨所在哪儿?”马克原突然问道。
  哨所不在,但是国土绝对不允许丢失一寸,在这附近肯定还有新建的边防哨所的。
  指导员想了想,说道:
  “现在咱们国家强大了,守卫边疆的同时,也要改善生活条件。塞图拉哨所被撤,重新设立的神仙湾边防哨所,距离这儿也不算远,海拔五千米以上,除了神仙湾边防点外,还有天文点边防哨所、河尾滩边防点等等,有些边防点也是只有几个人,半年补给一次物资,这些边防点全部设立在荒无人烟的昆仑山腹地,24小时守护着漫长的国土边境线。”
  “不要问我这些边防点有多苦,我也没有去过,但是我知道,那些苦都是无法想象的,咱们连队跟他们比起来,那就是天堂。”
  马克原与刘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些苦,不是用几张照片或者文字可以形容、想象出来的。
  哪怕就用士兵最基本的站岗来说:可以体会一下,除夕之夜,两个士兵克服了极度缺氧的环境,穿着厚厚的大衣,背着钢枪,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之巅,身上已经被大雪所覆盖,呼出来的气体很快被冻住,四周茫茫的全部都是黑夜,陪伴的只有呼啸的大风、飘落的雪花,以及身后发出微弱灯光的哨所。
  他们忍受着高原缺氧、寒冷、寂寞与伤病,守护着身后的国土,守护着身后那数亿个共聚一堂的家庭。
  “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马克原坚定道。
  “正有这个想法,算我一个。”刘爽没有一丝犹豫。
  同为军人,但是他们才是真正站在一线的军人,相比之下,自己做的实在微不足道。
  “有机会的,每年上山轮训的部队,都会组织官兵前往这些边防点进行慰问以及站哨学习的。”指导员露出一丝欣慰。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十里营房

  从塞图拉哨所继续往前行驶着,不知不觉行驶了十几公里。
  “车队开始降低车速,前方即将抵达了三十里营房,经上级考虑,由于时间太晚了,本处休息点取消,我们直接穿过三十里营房,再前进一百来公里,直接到达目的地,各车驾驶员做好准备,打起精神,还有最后一百公里,不要出现什么意外。”战勤科长提醒道
  三十里营房位于新藏线K363公里处,指的不是一个军营,而是一处地名,至于名字是如何来的,也是有一定的历史缘故。
  最初部队驻守的是塞图拉哨所,随着人数的逐渐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