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北魏末年-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二十二章 试探
高欢得知宇文泰拔营,却非回师,而是向东进军,当即招来众人商议,起初,高澄对宇文泰的意图摸不着头脑,但排除一切可能后,唯一剩下的选项无论多离奇,都将是最终答案。
站在宇文泰的立场上,后方生乱,若是回师救援,敌军必然尾随,高欢也确实派遣薛延孤向西,埋伏于宇文泰的归途,只待他折返,前后合击。
若与之决战,偏偏东魏又避战,总不能强攻营寨,只能迫使东魏出营。
由于战场在关中,除了蒲坂,哪还有能使高家父子坐不住的选项。
原时空中,在东西对峙期间,曾经有过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即冬季凿冰。
两魏分立初期,东强西弱,每到冬季,西魏士卒便要凿开黄河冰面,防止东魏来攻。
到了北齐、北周的时候,局势有了变化,西强东弱,于是北齐士卒每年冬季就要去黄河凿冰,防止北周进犯。
一旦真让宇文泰顺利东出,于黄河凿冰,焚毁浮桥,阻断归路,河东、河北作为高氏的根基所在,如今又是十年来最空虚的时候,真使他得逞,占据两河地区,与高氏换家,这残破关中,高家父子得之又有何喜。
看透这一点的不止高澄一人,高欢以及部分幕僚也察觉了其中隐含的危机,与众将商议后,高欢立即派人追回薛延孤,试图领军阻截宇文泰,与之决战于河西。
众将早已是摩拳擦掌,前番东魏避战,无非是高澄希望利用降卒叛乱的消息,使西魏南梁联军未战先乱,而并非兵将畏惧。
得到高欢军令,众将纷纷调集部众,随他拔营追逐宇文泰而去。
高澄集中京畿军各部骑卒,共一万骑,由高敖曹、斛律光二人分掌,前往拖延宇文泰行军速度,自己则领侯渊、刘丰以及京畿军剩余二万五千步卒,与亲信都一千亲兵作为前锋为高欢大军开道。
薛孤延收到高欢命令,立即班师追寻大部队,而高敖曹、斛律光也在洛河、渭水交汇处追上了宇文泰,并与其精骑展开厮杀,互有伤亡。
宇文泰得见高氏骑兵追逐,又有哨骑禀报,渭北有东魏大军隔河尾行,当即停下脚步,命部众结阵,等待东魏大军追来,欲要在此地与之决战。
作为先锋的高澄最先出现,他南渡渭水,在与宇文泰相距仅数里处止步,由斛律光与高敖曹的精骑掩护,结阵等待身后的高欢大军。
对面的宇文泰并未被高澄孤军所引诱,西魏将士背靠西潼关,严阵以待。
由于潼关被东魏所夺,宇文泰在后世唐潼关的地点再造新关,即西潼关。
不久,除去随斛律金镇守华阴的三万鲜卑将士以外,东魏各部陆续从冰面渡过渭水,与西魏各结军阵对峙。
东魏有高欢麾下并州胡十七万,高澄麾下三万六千人,合计二十万六千人。
西魏有六军主力四万八千人,十万州郡兵,以及萧纪麾下五万蜀兵,合计十九万八千人。
在渭水与洛河交汇处,两方合计兵马超过四十万,摆明车马,铺开来,首尾悬远,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东魏在战前早就做好了在正面战场,两军对垒的准备,甚至这本就是他们的作战计划,所谓煽动降卒,也只是尽量争取优势而已。
为此高澄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即猛攻赵贵军阵。
宇文泰改革军制后,创立八柱国制度,除自己与被拉出来立牌坊,不插手兵权的宗室广陵王元欣以外,其余六位柱国大将军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分别各领一军,每军各八千人,即西魏主力六军。
作为独统一军的实权柱国,赵贵的军事才能,与他站队的眼光相比,显然不值一提。
无论是此前被可朱浑元从秦州驱逐,还是河桥大战、邙山大战,都有关于赵贵在战场上拉胯表现的描述。
作为首倡迎立宇文泰的西魏大将,赵贵的忠诚度毋庸置疑,但他在战场上的坚韧程度,完全无法与同僚们相比。
与电视剧中不同,两军对垒,并非全军压上,蒙头冲向对手。
反而是在两军之间,数里的空旷中,不断派遣小股部队相互厮杀。
两方交战十余合,从白日高悬战到夕阳西下,彼此互有胜负。
而高澄也命人在双方小规模交战中,不断寻找赵贵部众所在。
虽然各部都立有将旗,但没有人的视线好到能够相隔数里地,还能望清楚旗上绣得是什么字。
高欢在邙山之战,遭遇斩首突击,也是因为有一名东魏士卒触犯军法,为逃避处罚于是转投西魏,向宇文泰透露了高欢的位置。
一般来说,除非是在战场上太过招摇,否则即使两军对垒,也难以被发现具体位置。
高敖曹素来轻视宇文泰,嗯,或者说他轻视高家父子以外的所有人。
原本还想竖起旌旗、伞盖,却被高澄阻止,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在战场上打开位置共享,哪怕没有招致敌军斩首行动,一阵箭雨袭来,运气不好都有被流失射死的可能,南宋将领殷孝祖即前车之鉴。
两方又派出小股部队鏖战一场,力疲之后,交战双方纷纷退后,高澄立即找到退回阵中的斛律光,方才就是由他指挥京畿军一部与敌对战。
高澄迫不及待地问道:
“可寻见了赵贵位置?”
高澄之所以派他出战,正因为斛律光被誉为落雕都督,目光自然锐利,高澄让他无需操心胜负,只需在乱战之中,注意西魏阵中赵贵所部位置即可。
而斛律光果然没有让高澄失望,他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在敌左军。”
高澄得知消息,立即打马在阵中穿梭,欲要去寻高欢,将消息告知。
与此同时,方才与斛律光交战的西魏大将达奚武,也在和宇文泰汇报他所观察到的情报。
原来双方都在利用小股部队鏖战来试探、观察敌军薄弱之处。
毕竟两军的哨骑都不是吃干饭的,不可能都已经摆开阵仗了,还能放任对方摸到自己跟前,就近观察。
第三百二十三章 斩首
高欢并不知道高澄为何执意将赵贵视作突破口,在这一时空中,赵贵也仅仅只是在秦州被可朱浑元驱逐的败绩。
但他还是答应了高澄在战前的安排,毕竟所谓西魏六军统帅,看上去个个都挺猛,好像也就只有赵贵有过拉胯过往。
就如同高澄信任斛律光的目力,高欢也相信高澄的判断,在获知赵贵位于地方左军以后,高欢立即调集彭乐、窦泰两人各领一万精骑埋伏于右翼。
对此,高澄犹嫌不足,狮子搏兔,亦当用尽全力,更何况赵贵也不算是他兔子。
他又将京畿军骑卒近万人,尽数交予高敖曹,使其一同与窦泰等人待命。
毕竟所谓战争,无非是用自己的强点打击对方短板。
赵贵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如此福气,能让高家父子安排窦泰、彭乐、高敖曹这三位当世骁将各领万骑招呼他。
但决心发动最后总共的东魏最先出动的却不是三位骁将云集的右路军,高欢派遣大将莫多娄代文与潘乐各领两万人,与高澄麾下京畿军步卒两万五千,共计五万五千人的左路大军,向西魏右军方阵逼近。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高澄身负高氏未来,自然不会领军奋战于一线,他将京畿军交由斛律光统管,侯渊、刘丰等人在战场上皆受其节制。
方才大战过一场的斛律光经过短暂休息,再度上阵,脸上却不见疲态。
二十五岁的他正值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尤其是听说段韶在徐州生擒梁将羊鸦仁,更是刺激到了斛律光,让他铆足了劲要在这一战建功。
虽然没有被分去右军主攻,但哪怕只是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斛律光也下定决心要打得宇文泰心惊肉跳。
西魏右军由李虎、独孤信二人领军,除各自麾下八千部众以外,还各自兼领一万州郡兵,共三万六千人。
左军由赵贵、李弼所领,亦有两万州郡兵助阵。
宇文泰早已在战前重新架构了六军,李虎、独孤信、赵贵、李弼麾下尽是步卒,而骑兵则临时被调拨至侯莫陈祟与于谨麾下。
这一役,宇文泰命侯莫陈祟兼领于谨麾下八千骑,共一万六千骑作为预备队。
而于谨则辅佐宇文泰统御六万州郡兵共萧纪麾下五万蜀兵为中军。
东魏左军行至半途,刘丰领京畿军近一万弓手止步,与敌对射,其余步卒举盾冒着箭雨前行,每跑出百余步,总要停下来整理队形,方才继续向前进逼。
真要如电视机里一般主将一声令下,全军埋头冲锋,以松散的方式冲击对方军阵,那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在送人头。
莫多娄贷文已经率领骑卒迎上对方出阵的轻骑厮杀在一起,斛律光与潘乐继续领步卒扑向西魏右翼。
由于高澄已经将京畿军全部骑兵,包括自己麾下四千武川骑卒全部调拨给了高敖曹。
斛律光麾下只剩步卒,他作为京畿军步卒主帅,总不能一骑当先,不顾身后步卒们两条腿苦苦追赶。
既然战马起不了速,身处一片步卒之间,孤零零如鹤立鸡群,为避免暗箭或流矢伤人,斛律光索性弃马步行,时而挽弓,每次弓弦颤动,迎面方阵中总有一人倒地,引得奔跑中的将士们阵阵欢呼。
眼瞅着接近了西魏右军方阵,斛律光将强弓扔给了心腹,自己则拔出腰间钢刀奋勇当先。
在冷兵器时代中,主将的武勇无畏,总能振奋士卒之心,这一点高敖曹、彭乐等人最具话语权。
“相王,我军左翼与敌接战,大将斛律光身先士卒,敌莫能挡!”
哨骑打马而回,左路军无数人舍身忘死的拼杀,最终就化作了这么一条冷冰冰的战报落在高欢、高澄面前。
高欢只是轻嗯了一声,左翼只是这场大战的其中一环,东魏出阵的还有由斛律平、薛孤延等人统率的中路四万步骑,以及右路尧奋、尧杰、斛律羌举等人统御的右翼大军三万人。
再加左军五万五千人,这决战的第一波攻击已经达到战兵十二万五千人,占据东魏总兵力的半数以上。
宇文泰此时正在苦苦支撑,双方总兵力相差无几,但兵员素质的差距在这一场决战中显露无疑。
堂堂正正的两军对垒,西魏确实不是东魏对手,一如原时空中的两魏五战,仅有河桥与邙山两场战斗摆开兵马对决,都是以西魏落败告终。
道理也很明显,这场决战,东魏有近二十万脱产战兵,不事生产,只是单纯磨炼军中技艺。
而西魏战兵仅六军四万八千人,再掺杂十万州郡兵,与五万蜀兵才凑齐接近二十万大军。
宇文泰也知道两军战斗力的差距,故而他并没有将这一战的胜算放在正面战场,或者说西魏军阵只是诱饵,引诱东魏步骑来攻。
左、中、右三军尽皆陷入劣势,宇文泰依旧无动于衷,始终没有调动侯莫陈祟的预备队,也正是他将大部分骑兵集中在这二人手中,也使得东魏三军冲锋可以不受骑兵阻延。
眼见西魏军阵陷入苦战,高欢决定彻底从赵贵所部撕开口子,一声令下,彭乐、窦泰、高敖曹三人率领三万骑,由右翼出击,扑向正与三万东魏右军鏖战的西魏左军赵贵、李弼部。
宇文泰眼见左侧沙尘漫天,马蹄声响彻战场,他激动的握紧了拳头,这么大的声势必然是东魏尽出骑兵主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