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北魏末年-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明知自己南下救援,依旧不遗余力攻城,难不成他们北上的目的只是趁机夺取徐州,就此止步而已。
  否则又怎敢在援军即将抵达的情况下,不计死伤,强攻不断。
  总不可能是想趁自己还未到达,计划抢先攻占彭城,随后带着疲敝之士据城坚守吧。
  段韶沉思一番,很快便猜到了羊鸦仁围点打援的心思。
  这也是高澄为何不愿对智士使计的原因,当然若是对方轻敌大意,倒也不妨一试。
  毕竟人都有松懈的时候,如志得意满时的高欢,以及陈庆之面对十三岁初领兵上战场的高澄。
  羊鸦仁对段韶不甚了解,故而设下这围点打援之计,而段韶一番思考后,也有了反制之法。
  他在夜里裹挟沿途村落的农人,让他们扮作军士,与军中羸弱之兵混杂在一起,由副将统率。
  自己则率领旧部与州郡兵中的精壮之士,昼伏夜出掩人耳目,落在诱饵身后。
  段韶也不是白征这些农人,他向这些人许诺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以段韶吝啬的性格,也别指望他会自己掏腰包,想来还是要找高澄,让他给强征来的近万农人以民夫补贴,例如免一年税赋,减免部分田亩租金。
  农人们大体还算配合,毕竟段韶也说了,真要遇敌,他们可自行溃逃。
  段韶显然是打算趁梁军追逐这些逃兵之际,从后杀出,一举击溃对方。
  他为此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当年襄阳之战,高澄麾下京畿军初上战场,见到了陈庆之留下的物资,争先抢夺,彻底失去了建制,若非高季式、高敖曹两兄弟拼死冲阵,为高澄汇聚士卒、重新结阵赢得时间,只怕小高王初出茅庐第一战,就得翻车。
  当时段韶也在场,不只是州郡兵,就连自己麾下的鲜卑兵,也被裹挟着抢夺物资,根本不听指令。
  如今高氏在将士们身上投入巨大,又数次强调战场纪律,确立了战利品在战后统一分配的原则,曾经的乱象也不再发生。
  但南梁可不同,譬如夏侯氏的一万精锐,那可是他们自己家的私兵,断不会出现朝廷花自己的钱,为臣子养私兵的道理。
  如今南梁军纪也不比襄阳时的京畿军好上多少。
  段韶将大量物资交由副将所领的诱饵押运,不管梁军是追逐俘虏,还是抢夺物资,双管齐下,定要叫他建制散乱。
  太昌九年(540年)十月二十七日,在玉璧休整了一小段时间的东魏大军终于拔营南下,因洛水结冰故而人马可以轻松渡河。
  此时段韶也进入了徐州境内,而彭城城下,羊鸦仁的帅旗尚在,正迎风飘扬,但他与夏侯譒以及麾下共计一万五千人的精锐早已经失去了踪迹。
  彭城被围了一段时日,高岳在城中无法得知外界消息,他猜测羊鸦仁可能在唱空城计,那面帅气只是掩人耳目。
  但高岳不能赌,自己麾下这些州郡兵真的只能做守城之用,万一猜错了,此时出城,后果不堪设想。
  于此同时,坐镇滑台的娄昭应尧雄求援,领五万兵往豫州开去。
  南梁为了使高氏回援,可不只是派了羊鸦仁一路人马。
  羊鸦仁选择往徐州用兵,于是萧衍派遣羊侃等人领军五万进攻豫州。
  羊侃与羊鸦仁同姓,又同是泰山郡人,只不过并非兄弟,羊侃出自泰山郡梁父县(山东新泰),而羊鸦仁出自泰山郡钜平县(山东泰安)
  但两人都是由北魏南奔萧梁的将领,羊鸦仁于南梁普通年间(520年-527年)率众归梁。
  而武泰元年(528年),因军功进封进封征东将军、东道行台、泰山太守,赐爵钜平侯的羊侃目睹北魏乱象,也决心向南梁请降,同年八月羊侃领精兵三万围困堂兄,时任兖州刺史羊敦。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得知后,遣使加封羊侃为骠骑大将军、司徒、泰山郡公,并许诺他永为兖州刺史,以求羊侃能够回心转意。
  羊侃却斩杀使者,表明心意,可南梁派来接应他的羊鸦仁还在路上,前来征讨的北魏平叛大军已经提前到来。
  主帅由尔朱荣的儿女亲家于晖担任,发兵十余万,又命当时还是尔朱氏麾下大将的高欢与尔朱阳都领军增援。
  羊侃被重重围困,苦战数日,部众死伤惨重,就连箭矢都已经用尽,却迟迟不见羊鸦仁的援兵,只能突围而出,且战且走。
  好不容易脱困,身边仅剩士卒万余,战马两千匹。
  十一月,临渡河时,将士们因故土难离,日夜悲歌,于是羊侃放将士们回归北魏,自己只带了家眷渡河投奔南梁。
  529年,羊侃不远千里终于抵达建康,并受到了萧衍的热情接待,被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瑕丘征讨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
  兄长羊默、弟弟羊忱、羊给、羊元,也都被任命为刺史,一门五刺史,可见恩宠。
  在羊侃投奔南梁这十一年里,他数次参与小规模北伐,同时参与平定内乱,履立战功,因此更受萧衍信重,于是才有了如今独掌五万大军走一路,进攻豫州的机会。
  因尧雄屡败陈庆之,萧衍对其多有忌惮,临行前,还在孜孜不倦的交待,让羊侃务必小心,无需急于求成,计较城地得失,只需分散东魏后方援兵即可,他就没想过要在豫州一线取得突破。
  到底是人的影,树的名。
  羊侃将萧衍的告诫铭记在心,他在南梁的处境很微妙,北人将他当南人看待,而南人又将他当被人看待。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羊侃并不后悔南下。
  北方的高氏,无论高澄嘴上说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高氏目前鲜卑属性大于汉属性这一特点,在羊侃看来,自己身为汉人,对于那些六镇鲜卑来说同样是个外人,与其为鲜卑人卖命,不如留在江南汉地。
  况且萧衍的喜爱与厚待,也让他无悔于投奔这位主君。
  羊侃明白,萧衍的看重才是自己一个北地亡人在南方立足的根本,故而哪怕心中对尧雄偌大的名声不服气,认为包括陈庆之在内,也只是侥幸趁北魏内乱而已,属实是名不副实。
  但他还是按捺住了与尧雄一决高下的冲动,忠实履行萧衍的嘱托。
  羊侃一路攻城略地,却始终不肯叩关尧雄亲自坐镇的豫州重镇悬瓠城。
  因其太过谨慎,尧雄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战机出城与其接战,只得耐心待援,计划与娄昭合兵,将羊侃留在豫州。
  而当娄昭抵达豫州的时候,羊侃便改变了策略,娄昭进,他则退,娄昭退,他则进,打又不打,就是拖着娄昭援兵,不使其肆意调动支援徐州与荆州。
  侯景镇守的荆州也有一路北伐军,即陈庆之过往统领的江陵兵。
  陈庆之执掌这支军队超过十年,也正因为太得军心,以致陈庆之死后,江陵兵也跟着军心动摇,丢了精神。
  即使这支大军无甚太大威胁,但张亮还是依照计划,领两万盐兵由洛阳移驻广州鲁阳,蓄势待发,准备随时在危机时刻支援侯景。
  细细数来,真正具备威胁的也确实只有羊鸦仁所领的东路兵马,毕竟高岳在南线三将中,不论才干还是军力,都要稍逊一筹。
  当然这也要看是在和谁比,侯景、尧雄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比不过他们也不能说明高岳水准低。
  只是南梁方面所有人都没想到,前来救援徐州的段韶将会是河南前线一众将领中,最为耀眼的存在。
  羊鸦仁寻摸半天,却为自己挑了一个最强的对手。
  不过此时的他正埋伏在段韶救援彭城的必经之路上,看着远处扬起的灰尘,暗自兴奋不已,压根就没料到,自己可能已经被段韶将计就计,反设了一个陷阱等待着他。


第三百一十六章 祭拜
  徐州西北边境往彭场方向,一支五六万人的队伍延道路行军,相州郡兵王阿井就在其中。
  追随冀州刺史娄昭南下以后,相、定二州军士都被调拨至段韶麾下,随他救援徐州。
  九年前还是个年轻戍卒的王阿井已经年过三旬,虽然这个时代三十多岁就可以称为老公,即老头。
  但王阿井可不是因为年龄问题才被留作诱饵的一员,他只是单纯的能力不行。
  这些年王阿井一心扑在自己正读书求学的儿子王公允身上。
  虽然蒙学无需太多开销,但真要将来计划走科举道路,花销可就大了,不止书籍笔墨,更要拜求名师,王阿井闲余时总要作货郎,担着扁担走街串巷的叫卖,无暇磨砺军中技艺。
  看着队伍中神情畏缩的农人,王阿井略带不屑地撇撇嘴。
  无论什么时代,鄙视链一直存在,脱产战兵鄙视他们这些州郡兵,州郡兵也同样瞧不起这些田里出来的泥腿子。
  当然,瞧不起归瞧不起,真遇敌了,也不耽误王阿井随这些泥腿子一起跑。
  虽然上头的军令是允许农人奔逃,对于他们则要求稍作抵抗,以免对方生疑。
  可是人都会惜命,尤其是知道自己等人只是诱饵,真正与敌接战的还在后头,又何必为此送了性命,哪怕小高王给予的伤残阵亡抚恤金额不低,但命终究是自己的。
  更何况他王阿井的儿子将来是要科举做官的,自己还得享福,可不能死在这里。
  王阿井胡思乱想的时候,南梁伏击点,羊鸦仁观察着越走越近的东魏大军,望见他们行军时阵型散乱,不由得笑出声来。
  “将军何故发笑?”
  夏侯譒轻声疑惑道。
  “我笑段韶少智,高澄徒劳。”
  羊鸦仁压低了声音,但满含自信。
  段韶中了自己围点打援之计,如今即将步入埋伏点,一场大败就在眼前,故而讥他少智。
  笑高澄徒劳,则是听闻高澄这些年一直在整顿州郡兵,为此不惜推出军饷,可到头来,不还是如今这不堪用的模样。
  每年那么多全都打了水漂,也难怪羊鸦仁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是一点也没怀疑这支松散的队伍有诈,毕竟根据密探消息,段韶军中仅有五千战兵,其余五万尽是州郡兵。
  如今东魏军队的表现也符合他对州郡兵这一群体的了解,毕竟自己麾下也有五万五千的州郡兵。
  眼看着东魏先头部队步入埋伏圈,羊鸦仁忍住了发令的冲动,看着不远处中军押运一辆辆辎重车,羊鸦仁感觉自己呼吸都加重了。
  心中暗道:这一战不止能大造杀伤,只怕缴获也不菲。
  这年头,将士们沙场搏命,也别跟他们谈什么国家一统的使命感,那些都是虚的,军中将校看重的是升官加爵,而底层士卒也只在乎缴获的物资。
  羊鸦仁见中军已经步入伏击点,正欲回头下令,却见夏侯譒已经红了眼睛。
  不由暗叹:自己虽是主将,可这场伏击却只出兵五千,剩余一万人都是夏侯氏私兵,只怕到时候战利品要被夏侯譒拿了大头。
  夏侯譒对这些辎重眼红得很,自从父亲去世,麾下一万精锐私兵全靠他与在建康为官的兄长来养,其中更有两千匹战马。
  精锐与乌合之众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平时有大量的操训,也正因为消耗大,所以食物摄取也多。
  两兄弟没有父亲夏侯夔的地位与经营能力,为了维持这支部队,都快将他们折磨疯了,也正因此,他才如此积极响应羊鸦仁北上作战,就指望着靠发战争财填补亏空。
  “将军,下令吧!”
  夏侯譒忍不住催促道。
  羊鸦仁只得将战利品被夏侯家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