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北魏末年-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南台即指御史台,北省则是尚书省。
  御史中尉杜弼三代清廉,憎恶贪腐,但论起对付贪腐官吏的手段凶狠,终究是不如杨愔口中的恶犬宋游道。
  宋钦道与宋游道此行,本就是求用于高澄,对于他的分遣,更无不满。
  都是为他们量身安排,宋钦道暂时未得官身,但参与制定律法本就是在攒资历,宋游道嫉恶如仇,任职尚书左丞也符合他的心意。
  两人向高澄再三拜谢,又被高澄留饭,由宋娘全程陪侍。
  用过晚膳,高澄亲自将宋游道、宋钦道礼送出府,一番惜惜作别后,送走两人,高澄搂着宋娘的腰身感慨道:
  “不曾想娶了细君,不止为我诞下佳儿,更送来两名贤才。”
  宋娘抱着高孝瑜,身体微倾,靠在高澄怀中,脸色微红道:
  “自是夫君贤德著于四海,引得名士投效,与妾身又有何干。”
  高澄将宋娘搂得更紧,亲密道:
  “你呀,越来越可人了。”
  这话倒是不假,自打生了高孝瑜,宋娘丰腴了不少。
  与宋娘回到府中,高澄正欲回房歇息,却听芸娘禀报,卢氏还在书房之中。
  芸娘正是当初崔季舒所献兖州孀妇。
  高澄留在身边作贴身婢女,却并未收进房中。
  总要顾及影响,若将芸娘收为侍妾,引得各地州郡长官人人效仿,为他寻访美艳孀妇,将此当做晋升之阶。
  且不提高澄自己的名声,这官场风气也败了,辛苦数年,好不容易官场风气有些许好转,可不能坏在这种事上。


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兵袭扰
  高澄让厨房备了饭食,亲自端去书房。
  卢娘等的时间太长,已经趴在几案上睡着过去。
  寄给其父卢道虔的信文已经写好,高澄放下碗筷,拿起信文正要读,但声响却吵醒了卢娘。
  “大将军恕罪,妾身、妾身太困了……”
  卢娘略带惊慌,高澄不容她解释完,笑道:
  “莫要再唤大将军了,是我忙于会客,疏忽了你,你又赔什么罪,三日后你就要嫁我,往后自当相互扶持,这般见外,你活得拘谨,我看着也难受。”
  卢娘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要化了,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好看,这么温和的人。
  浑然忘了当日在洛阳,是谁亲自领兵抄没她公公郭琼一家,治以郭氏父子死罪。
  高澄放下信纸,又将饭食递给卢娘:
  “还没吃饭吧?”
  “妾身谢大将、谢高郎怜惜。”
  “怜惜可不是用在这里。”
  高澄正打算邪魅一笑,在书房整点花活,教教卢娘什么叫做怜惜。
  但转念一想,还有三日就成亲,何必急于一时,且忍几天。
  “用过晚膳,芸娘自会带你去安置,这三日我不会碰你,并非不喜,而是尊重,等你进门再行欢好,信件你自己封好了交给芸娘就是,她会安排人送去幽州。”
  说罢,高澄吻在卢娘额头上,转身迈步而走,独留她在书房意乱情迷。
  今夜按照轮班,高澄是要宿在尔朱英娥屋里,一番深入浅出的交流过后,尔朱英娥非要从乳娘房里抱回高孝璋。
  床榻上,睡在中央的尔朱英娥背向高澄,拥着那里边的高孝璋共眠。
  自打臭小子出生,尔朱英娥整颗心惦挂着的都是高孝璋,这让高澄感受到了冷落。
  也是,对于尔朱英娥来说,丈夫是大家的丈夫,儿子却独属于自己。
  顶多再认元仲华这位嫡母,但也改变不了她生母的事实,这份纽带不可能被切割。
  没有往日夫妻事后相拥共眠时的甜言蜜语,你侬我侬。
  一夜无话。
  翌日,寄往幽州的信件早已送去,一同离开晋阳的还有高澄发往洛阳的奏疏。
  表奏高慎为齐州刺史,宋游道为尚书左丞,举荐宋钦道参与新律修订。
  高乾的幽州刺史一职自然要等将来卢道虔被调走,再做安排,高乾对此心知肚明,在晋阳耐心等待便是。
  一连三天,高澄都在忙于会客与看重的晋阳文武加深感情。
  这些行为都是在得到高欢首肯后进行,毕竟晋阳是他的地盘,晋阳文武也是他的班底。
  中外府从事中郎张纂也得以借此机会,如愿以偿与高澄交好。
  高澄知道张纂的才能,三崔二张不如一陈的说法,他也有听闻。
  但高澄并没有向高欢讨要,毕竟挖角也不能太过。
  这次晋阳一行,不仅与一众文武结交,麾下更是搜罗了一批人才在麾下效力。
  文士有王峻、王纮、宋游道、宋钦道。
  更别提还有纥奚舍乐这名能被信任的鲜卑武士。
  有才之士,并不难得,难得的是忠勇之士,纥奚舍乐毫无疑问就是其中之一。
  三日之期一到,渤海王府锣鼓喧天,喜乐齐鸣。
  渤海王世子高澄时隔数年,又一次在晋阳纳妾。
  上一次还要追溯到元明月与小尔朱进门,同一天进门的二人,都为他诞下一名女儿。
  晋阳民众还记得那天的热闹场景,元明月确实是借了小尔朱的光,那场亲事大操大办,更重要的是为了安抚尔朱兆旧部之心。
  今日的婚礼起隆重程度一点也不输于过去。
  毕竟是要办给范阳卢氏,办给卢道虔看,让他们知道小高王这个二手女婿对待卢娘确实是真心实意,也要让他们感受到高氏的诚意。
  二手女婿也是女婿,大家都是一家,有什么事情也好商量。
  比如跟随卢娘家信一同寄去的还有一封高澄的私信,请卢道虔往晋阳任并州刺史,并提议高乾担任幽州刺史。
  不看实利,由幽州刺史转任并州刺史毫无疑问是升迁。
  北魏一朝司州牧一职因洛阳而位于天下州镇长官之首。
  东魏一朝,因高氏奉行晋阳-洛阳军政二元制,并州因晋阳的原因,而与司州获得同等的地位。
  高欢掌权初期的封官中就有一条,世袭并州刺史。
  当年高欢诱招可朱浑元,用的也是并州刺史一职,不过可朱浑元东出后,老高又舍不得,还是高澄从中斡旋,才让可朱浑元先在并州刺史任上待了一段时间,再改任司州牧。
  高澄把自己的态度已经摆明了,可谓是诚意满满:
  我给你卢道虔当二手女婿,再将并州刺史也交给你,老丈人你愿不愿意挪窝。
  就连司马子如都已经给卢道虔腾了位子,再要拒绝这番好意,范阳卢氏就算是把整个高氏的脸面往地上摔了。
  说是提议,其实根本没有卢道虔、乃至范阳卢氏拒绝的余地。
  高澄大喜的日子,高家父子也没忘记给他们的老朋友宇文泰添堵。
  时值二月正是农忙的时候,高欢命窦泰、斛律金共领轻骑三万进驻玉璧(华阴),伺机劫掠关中。
  可怜窦泰这段时日从蒲坂屯玉璧,又玉璧回晋阳,没休息几天,又被派往殷州屯驻,协助北巡的高澄稳定河北局势。
  如今才从殷州回晋阳,没多长时间,又被赶回玉璧,兜兜转转,这就是高家的报恩吧,拿人当驴使。
  之所以在添上一个斛律金,也是高欢担忧窦泰轻敌,固态萌发。
  但他显然是多心了,在潼关吃了一个大亏,窦泰性子沉稳了许多。
  高欢之所以能在农耕时节出兵三万,盖因二十万并州胡,俱是脱产战兵,何时出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这一现象早在信都建义时就初见端倪。
  当年高欢调解胡汉矛盾说的就是汉人为这群鲜卑兵耕种,供给衣食,让他们莫要欺压汉人。
  高欢有了动静,高澄也没闲着,命司州牧可朱浑元领可朱浑氏部曲三千,与州郡兵进驻潼关,叩关西潼关,袭扰宇文泰所建西潼关。


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安排
  宇文泰觉得自己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才摊上高澄这样的对手。
  相比于西潼关受扰,他更头疼窦泰、斛律金所领的三万轻骑。
  军队是由高欢所派遣,但宇文泰还是认定主意出自正在晋阳的高澄。
  这支骑兵也不攻城拔地,就是毁坏城外庄稼,你总不能在把田亩搬进城里吧,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撤走。
  宇文泰麾下有骑兵万人,但偏偏那群东魏骑士配三马,来去如风,追又追不上,滑得跟泥鳅一样。
  缺不缺德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因战马与士卒的补给问题,只能祸害渭北,不敢南顾,但也着实令宇文泰大为烦心。
  玉璧这个前哨基地不拔除,渭北就是高氏的跑马场,时日一久,渭南也会不得安宁。
  听说陕州刺史王思政又在玉璧加固城防,每每念及,宇文泰都夜不能寐。
  纵使睡了,梦里也常常念叨玉璧与王思政,当然频率最高的还是高澄的名字。
  作为宇文泰的福报,小高王算是黑獭恶梦里的钉子户了,哪哪都有他。
  卢道虔就没宇文泰这份烦恼了,接到高澄来信后,对他甚至整个范阳卢氏来说,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必须要下。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没当定州刺史,赵郡李氏没当殷州刺史,渤海高氏没当冀州刺史。
  河北四姓五族,总不能你范阳卢氏就例外,把持着幽州刺史的位置吧。
  高澄已经把路给他们铺好了,是放弃幽州刺史,升任并州刺史,将重心由地方转移至中央,还是继续耕耘幽州,进一步巩固家族对幽州的控制。
  就家族利益来说,深耘地方才是硬道理,但必须顾及到高氏的态度,真惹恼了高欢、高澄父子,带着大家伙一起打你,范阳卢氏对幽州掌控再深也吃不消。
  当年他们倾力支持的刘灵助声势何等浩大,不还是被高澄部将侯渊千骑擒杀。
  作为范阳卢氏北祖大房主事之人,卢道虔将其中利害与族老分析过后,众人最终少数服从多数,支持卢道虔赴任并州刺史,由高澄所提议的高乾接任幽州刺史一职。
  卢道虔在做出决定后,立即去信给高澄。
  而高澄此时早已经回到了洛阳城。
  晋阳虽好,却不能久留,洛阳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宋钦道已经深度参与封述等人编订律法一事,并多有建言。
  而宋游道就任尚书左丞后,高澄赋予尚书左丞刑狱审理之权。
  得到这一职权的宋游道,在听望司的情报支持下,立即对高澄所划定的贪腐人群重拳出击。
  过往杜弼领衔的御史台,有闻风奏事之权,高澄为了保留所谓官员体面,允许留职议罪。
  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随着高澄以及高氏的统治越发稳固,小高王也撕开了他面对贪腐的伪善,露出狰狞面目。
  凡是由高澄授意,被宋游道拿去的官员,别说留职议罪,进门就是刑具加身,棍棒拷问更是常有之事。
  宋游道量刑又秉持从严从重的原则,洛阳官场给他起了一个‘宋阎王’的诨号。
  另有童谣传唱,以警示世人:
  ‘宋阎王、送阎王,游魂踏上黄泉道,贪官污吏莫猖狂。’
  至于童谣都是谁所编,又是哪些人在故意散播。
  首先排除高澄与听望司,他们从不干这种背地里的事情。
  高澄第二次整顿官场风气,宋游道这条恶犬确实比杜弼那位温润君子好使唤。
  而幕府新成员,参大将军军事王峻早早被打发去了玉璧,高澄让他追随窦泰、斛律金,参谋左右,袭扰关西,踩踏禾苗。
  小高王这人也算坏事干尽,但他也不怕自己在关西名声差,将来随便施点小恩小惠,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