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怎么可能?
  元军都是傻子吗?
  送信之人将捷报递给了老朱和张希孟,等他们俩看完之后,顿时惊喜交加!
  原来彭早住利用雪雪,骗来了淮安城门,一举得手,城中三十万石粮食,悉数落到了彭早住手里。
  张希孟看了一眼朱元璋,兴奋叹道:“主公,脱脱的死期当真到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脱脱垮台了
  三十万石粮食很多吗?
  老朱库存的就有近百万石,另外张希孟的粮食银行,还有差不多的存货,朱家军都奢侈到批量饲养肥猪了。
  区区三十万石,真的不多。
  不过遍观天下,能说出这话的,也就是朱家军了。
  其他任何势力,都饱受缺粮之苦。
  刘福通,天完大帝徐寿辉,这都不消说了。
  元廷就很轻松吗?
  在红巾起义之前,每年要从南方输送四百万石粮食到大都,维持达官显贵,朝中兵马的开支。
  红巾军一起,首先漕粮就少了太多,只能依靠海运,数量只剩下一百六十万石,连一半都不到。
  粮价一下子暴涨了两倍还多。
  而且频频出战,迅速消耗库存。
  元廷早就捉襟见肘,脱脱为什么要等到十月份才敢南下,还不是等北方收获,勉强补了一些库存。
  千方百计,调动了一百五十万石军粮,供应大军南下。
  脱脱对外宣称百万大军,实际只有四十万,而且沿着运河南下,尽量节约成本,减少消耗。
  可即便如此,能运到军前的粮食,也不足一百二十万石,经过连番战斗消耗,脱脱手里的粮食只五十万石出头,而其中三十万石,就囤在淮安,作为全军的总粮仓。
  按照脱脱的意思,是希望尽快拿下高邮,打通运河,得到江南的漕粮补充。
  可是高邮未克,反而丢了淮安,几十万人马,只剩不足一月口粮。
  事到如今,虽然没到山穷水尽,也距离走投无路不远了。
  朱元璋和张希孟得到这个消息,都是为之一振,最关键的战机终于出现了,且不论那些计谋能不能成,光是缺粮,就足以要了脱脱的命。
  “快,召集所有人,立刻来商议对策!”朱元璋兴奋大叫,很快所有文臣武将,自千户以上,全都到来。
  这也是几次议论军情之后,武将表现突出,给自己赢来的地位。
  大家伙听完情况之后,无不振奋,一个天赐良机,真的出现了。
  “上位,俺觉得应该保住淮安的粮食,立刻挥军北上,协助彭少帅他们。”说话的是费聚,他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能得到这个差事。
  只是徐达沉默不语,微微思量。
  从六合这边北上淮安,距离差不多五百里,就算以最快的速度,也要七八天才能赶到。战线拉这么长,中间还有天长那种薄弱环节。如果元军从高邮再度杀过来,就可能断送了全军。
  “上位,不如不管淮安,进军高邮!”徐达突然开口了。
  进军高邮?
  不愧是你啊!
  徐达,你胆子也太肥了。
  脱脱主力三十几万人,尚在高邮,此时去进攻高邮,岂不是以卵击石吗?
  徐达猛然站起,天长一战,已经展现出了他的独到之处。
  “上位,脱脱兵马虽多,但是人心不齐,统御困难,如果顺风顺水还好,遇到了挫折,必然出现混乱,高邮的兵多,但是能分出来和我们交战的,却未必有多少。加之粮草匮乏,军心不稳,如果此时攻击高邮,卑职有五成把握,打破元军封锁,解救高邮被困兵马,一举破敌!”
  徐达一番分析下来,让不少人都瞠目结舌,眼下朱元璋集结所有兵马,也不会超过五万人,去解高邮之围,真的有胜算吗?
  大家伙纷纷议论,像冯国胜,还有唐胜宗等人都反对徐达的想法,有趣的是胡大海却鼎力支持。
  这伙未必懂什么兵法大局,他纯粹是贪功心切,哪里元军多,他就想打哪里。
  一个最理智的和一个最不理智的,竟然站在了一起,也真是有趣。
  他们争论还没有出结果,但是有一点却是渐渐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淮安太远,只能任由彭早住和缪大亨发挥,朱家军的主力,只能够进攻其他位置,牵制元军,给彭早住支持。
  但是要直接攻击高邮,还是太挑战大家承受的极限了,迟迟无法下决心。
  就在这时候,张希孟突然开口道:“淮安太远,高邮太强,能不能攻取扬州!”
  扬州!
  众人一惊,随后思量片刻,越发觉得有道理。
  扬州的元军并不多,离着又近,而且扼守运河,地理位置比高邮还重要。
  不管能不能拿下扬州,都会调动元军,制造战机。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满意微笑,“淮安太远,高邮太强,扬州不偏不倚,实在是正好!大家伙以为如何?”
  徐达怔了怔,慌忙站起,躬身道:“卑职以为确实正好!”
  费聚等人也都站起,“上位,别犹豫了,马上发兵吧!”
  “好!”
  朱元璋立刻道:“费聚,花云,你们率领三千步骑,前往真州,归冯国用调动,从真州出发,直取扬州。徐达,你率领前营兵马,从六合直取扬州,如果遇到元军南下,你要随机应变,妥善处理。”
  徐达的本事,独当一面是足够了。
  朱元璋的安排,十分妥当。
  大军调动起来,他和张希孟统领主力,向扬州开进,作为全军预备队。
  看得出来,老朱也没有十足把握拿下扬州,并没有把所有本钱押上去,而是试探虚实,然后再做安排。
  攻打扬州,确实是一招妙棋。
  整个两淮战场,彻底走活了。
  身在高邮的脱脱,得到的全是坏消息。
  几天前还胜利在望,一转眼竟然愁云惨淡。
  弟弟也先帖木儿兵败,两万人马全部被消灭,就连他自己都下落不明。
  雪雪三个万户,也完蛋了不说,雪雪竟然还没了下落。三万人,回来的不足一千,这些侥幸逃命的士兵,无比惶恐不安,纷纷说红贼厉害,宛如天兵下凡。
  这两场惨败已经让脱脱焦头烂额。
  可是和接下来的消息相比,却又不算什么了。
  一伙红贼骗开了淮安大门,突袭了粮仓。
  脱脱听到之后,几乎吐血!
  淮安重地,岂能丢失!
  他立刻召集部下,商讨对策,在一番扯皮之后,脱脱下令,集结五个万户,并且要求山东兵马南下,一起剿杀淮安红贼。
  连续的惨败,已经吓得脱脱不敢派两三万人规模的兵马了,只有五万以上,才能保证安全。
  但是这些人马还没正式开拔,另一个噩耗传来,红贼又挥兵攻击扬州,人马众多,情况危急……
  捧着扬州来的求援信,脱脱愣住了。
  六合,天长,淮安,扬州……到底是怎么回事?谷
  从哪冒出来这么多红巾?
  地下长出来的,天上掉下来的?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
  一直到此刻,脱脱也没有弄清楚,朱家军到底有多大的规模。老朱这手缓称王,实在是效果拔群。
  脱脱想了很多,他甚至怀疑是天完大帝徐寿辉,派遣了援兵。
  只是不管怎么样,他的处境急转直下。
  淮安他不能不救,不救淮安,全军缺粮,要不了一个月,就会土崩瓦解……扬州呢?更不能不管,如果扬州失守,就算打下高邮,又能怎么样?再围困扬州,同样的事情,再干第二遍?
  而且最让脱脱为难的,就是对面的红巾,到底有多少?看样子,这帮人甚至会攻击高邮!
  脱脱不敢随便下令,他立刻叫来了心腹参军龚伯遂,客省副使哈剌,这俩人官职不高,但却是脱脱的心腹,参赞军机,有点类似张希孟在朱元璋手下的作用。
  面对眼前的局势,这两位也是理不出一个头绪。
  说到底就是这伙滁州红巾,实在是太奇怪了。
  淮安和扬州都是必救之地,高邮这里又不能放弃。
  别看元军有四十万,但里面能打的,也就一半左右吧,在攻击张士诚之中,已经损失了不少。
  又在朱元璋手里折损了五万,此刻两路出兵援救,至少要派出去十万,那留在高邮的,就是一群老弱病残。
  且不说有没有红巾军杀来,万一张士诚突围,又该怎么办?
  连续分析下来,竟然依旧是毫无头绪。
  脱脱只剩下仰天苦笑,“老夫辅佐天子,治理万邦,修史治河,平叛安民……到了今日,这高邮城,竟成了我的葬身之地吗?”
  脱脱狠狠锤击桌面,怒吼道:“三十几万大军,处处受制于人,让老夫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啊!”
  两个手下低着头,脸上发烧,倒是龚伯遂主意多,他想了想道:“丞相,当下只有调动江南的兵马,或可以让红贼退兵!”
  “江南!”脱脱顿了顿,眼中冒出了一丝光彩,没错,江南还有那么多兵,稳住,只要江南发起攻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脱脱离开了下令,让江南的秃坚、绊住马等人,立刻渡江,发起攻势。
  等命令下达之后,脱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气喘吁吁。
  局势太难了,全都要他一个人撑着,也不知道能撑到哪一天?
  脱脱心力交瘁,度日如年。
  只不过在外人看来,尤其是大都的那帮人,他们可半点感觉不到脱脱的艰难,相反,他们觉得脱脱手握大军,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简直不要太爽了。
  出兵已经快三个月了,还没有彻底剿灭红贼,百万大军是摆设吗?
  不用问,脱脱一定是养寇自重,否则的话,怎么可能拿不下来?
  让这些人理解战场上的复杂情势,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他们最多知道的就是一百万对五万,优势在我!
  人们对脱脱的非议越来越多,御史接二连三弹劾,这还不算,世面上出现了一首诗,有人说这是合该脱脱兄弟当皇帝的,有人也说明明脱脱兄弟就是奸臣佞党,唯有除掉他们,才能让大元平安无事。
  张希孟的第一张牌,起了作用。
  而一群来自濠州等地的江湖人,在大都搭台唱戏,而且是不要钱的,也引爆了大都的舆论。
  在这个苦闷憋屈,朝不保夕的时代,大家伙太需要一点文艺产品了。
  尤其是这种不要钱的,更是大受欢迎,趋之若鹜。
  吴大头的第一场,来了一万多人。
  等到第二场,就到了四万人。
  第三场的时候,就不得不借用护国寺的地盘,一场戏唱下来,竟然比庙会还要热闹。
  人们纷纷议论,都说戏好,毕竟白嫖的快乐,古今相通。
  曹操、桓温、安禄山……这几位的名声,在大都流传开。
  一瞬间就成了热门话题,就跟那些网络明梗一样,迅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曹操身为丞相,架空天子,最终后代篡夺帝位。
  桓温北伐,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晚年的时候,造谣天子不能生育,子嗣皆是代工所出,进而废立天子,独揽朝权。
  安禄山就更不用说了,手握大军,反叛朝廷,逼得天子逃遁,贵妃丧命,太子即位,八年安史之乱,把大唐折腾一个山穷水尽。
  这三出戏,几乎每一处都在指向脱脱。
  不联想也不行了。
  几乎刹那之间,就把脱脱扔到了元末最大的政潮之中。
  元廷之上,各种势力,风起云涌,有攻击脱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