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谍报英豪-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且这个密钥只用一次,从理论上讲,这个密码就是不可破解的。但要做到这一点,通讯双方必须各有一本一模一样的密钥本。这就是密码技术的第二个基本类型:密本。密本体制使保密达到最高级别,但丧失了军事通讯另一个重要原则:便捷。所以一般只有最重要、最高级的通讯,才使用密本体制。”

叶独开长长地打了个呵欠:“今天就到这里吧,困死啦。明天该跟你学日文了,老师晚安!”

“好的好的,你先睡,我还要好好消化一下!”陈荣光聚精会神地埋在笔记本里。

14。青帮大佬的千金

第二天一大早,陈荣光就急不可耐地敲起了水管。叶独开闭眼躺在床上,仔细倾听他们的交谈:

“喂,起床了,懒虫。早安!”

“早安!”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牢友就是叶独开。”

“那太好了,温先生会喜出望外的!”

“必须尽快把消息传递给温先生。那个人昨天晚餐又给你发暗号了吗?”

“是的。今天送早餐我给他回应,先建立关系,视情况采取下一步行动。”

……

正在这时,送早餐的开门进来了。陈荣光停止敲水管,饶有兴致地看着来人。这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长得瘦小而干瘪,套一身崭新的明显宽大的看守制服,显得有些滑稽可笑。

等送饭的看守锁门走开,陈荣光才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能不能出去,就看他了。”

“此话怎讲?”叶独开穿衣坐起来。

“万馨告诉我,昨天,这个看守在向她用青帮暗号挂招牌,也就是亮出牌子等万馨说事。万小姐害怕有诈,没有回应。”

“万馨何等人物?青帮大佬?”叶独开感到有些意外。

“呵呵,万馨小姐不但人长得如花似玉,而且才学超群;不但善解人意,而且家世不凡。”陈荣光两眼放光,毫不掩饰对万小姐的仰慕之情,“她是万墨林先生的掌上明珠,青帮大佬的千金,在青红两帮里都吃得开。”

“万先生是谁?”

“你是从外星球回来的吗?全上海除了你,恐怕没人不知道万先生了。他跟青帮老大杜月笙是姑表兄弟,早年一直跟杜月笙闯世界,深得杜老板的信任,一直做杜月笙先生的大管家,为杜门第一红人。在青帮里跟杜先生同为‘悟’字辈。照此推论,万小姐低一辈该是‘学’字辈,虽然辈分不高,但帮里前辈多少都对她恭敬有加。所以嘛,只要万小姐一句话,刚才那个青帮徒子徒孙,必定两肋插刀,奔走效劳。”

“哦,这个万小姐真不简单。”

“岂止是不简单,简直可以说是超凡脱俗。”陈荣光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万小姐的倾慕之情,“她们万家还有一个不同凡响之处:记忆力惊人。万先生大字不识一个,但作为杜先生大家族的总管家,往来账目、亲友门生、机关企业、人情交往、通讯电话,全凭记忆,丝毫不差。万小姐更了不起,我亲眼看到她在三天之内,一字不漏地背诵了一本《唐诗三百首》。”

“呵呵,要让万小姐从事密码研究,才算是人尽其能了。我跟亚德利先生玩桥牌练记忆,一百五十把牌之内,任何一把牌四家人的牌型分布、出牌顺序,他都可以全部复原。看来万小姐的记忆力与他不相上下啊。”陈荣光的一席话,使叶独开对万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小三子仗义救美

青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后来,因漕运改为海运,青帮遂在上海、天津及长江下游的通商口岸沦为流民组织,几乎专门从事黑道活动。如跑腿(行窃)、灯花(夜劫)、露水(日抢)、挑眼(挖洞入室)、落台(登高上屋)、拆白(行骗)、放赌、贩毒、开娼寮等,无所不为。

由于清廷对青帮的镇压,青帮成立之初即为秘密组织,奉行师徒制单线传授,上不能禀父母、下不能传妻子,继而发展出许多复杂的切口、暗号、术语和手势。

“青门一条线,洪门一大片。”青帮按宗纵向相传,讲究长幼尊卑,等级森严,所谓“师徒如父子”。清代期间,青帮的辈分共20代,清末由革命党人添了“大通悟学”四辈,隐含徐锡麟、秋瑾所办绍兴大通武学。杜月笙即是“悟”字辈。他执掌上海青帮之后,大肆敛财,广收门徒,游刃于黑白两道,出入于商、政两界。青帮势力由此大增,杜月笙也成了实际上的“上海教父”。

万馨出身青帮世家,自幼聪明伶俐、乖巧懂事,被父亲万墨林视为掌上明珠,杜月笙对她也喜爱有加。两个青帮大佬闲来没事,都喜欢把这个晚辈美女带在身边,因此她在帮众里也有些名气。现在眼见金枝玉叶的万大小姐落难进了囚牢,青帮兄弟焉有不出力相救之理?

干瘦的送饭看守退出叶独开的囚室,径直来到二楼万馨的囚室门口。他前后看了一眼,确定没人监视,忙机警地把饭篮里一个空碗倒扣过来,小心地把一双筷子交叉放在碗底,恭恭敬敬双手把篮子放在门口:“小姐请用餐!”他指了指摆放的青帮联络暗号。从小耳濡目染,万馨对帮里那些暗号、切口了如指掌。

按照帮内的规矩,“挂招牌”一方,不能主动向对方打招呼,而要等对方应招。可是小姐为什么不回应呢?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看守疑惑着正要躬身退出,耳边猛然响起万小姐清脆悦耳的声音,说的是青帮“海底”(暗语):“老大,你是门槛中人吗?”

“不敢沾祖爷灵光!”看守赶忙正襟躬身而立。

“贵前人(师傅)是哪一位?”

“不敢当。在家子不敢说父,在外徒不敢说师。敝家师姓周名义。”到这时候,看守才敢偷眼看一眼万大小姐。她慵懒地斜倚在书桌上,身材娇小玲珑,穿一身质朴的学生装。这时显然正在梳妆,一头如瀑的秀发散乱开来,遮住了大半个脸庞,越发显得高雅、圣洁而神秘。

“老大领哪一个字辈?”万馨用右手捋开长发,顷刻间看守眼前一亮:白皙的瓜子脸,小巧的翘鼻子,红润的嘴唇轻启,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最引人注目的,是柳条眉下那一双清澈有神的大眼睛,此时正忽闪忽闪地朝这边看过来。看守慌乱地收回视线,禁不住心猿意马,偷偷掐了一下大腿,凝神对切口:“头顶廿三世,身背廿四世。”

万馨知道,二十一至二十四字辈按“大通悟学”四个字字序排下来,这人是‘学’字辈,正好跟自己同辈。她赶忙站直身子,礼恭毕敬地问:

“贵前人占哪一个码头?”

“敝家师现在十六浦码头。”

“何为三堂六部二十四辈?”

“三堂是:翁佑堂、潘安堂、钱保堂。六部是:引见部、传道部、掌印部、用印部、司礼部、监察部。二十四辈按:‘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学’。”

经过这一番外人听来云山雾罩的问答,双方算是按规矩确认了身份。接下来就直接进入正题了。

“我叫万馨,你叫什么名字?”万小姐朝看守抱抱拳。

看守赶忙抱拳回礼:“万小姐,久仰了!万小姐不认得我,但我老早就认得万小姐了。小三子听万小姐吩咐!为万小姐效劳,小三子万死不辞!”

“请小三子大哥帮忙。”万馨朝看守甜蜜地眯眼一笑,“带一封信给温毓庆先生——你识字吗?”

“识得一些。小姐只管吩咐。别说送封信,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咱青帮兄弟,决不含糊!”

“好,那我先谢谢你了。等出去之后,我会在杜老板和家父面前夸你,包你前途无量!”她俏皮地歪着头,咬咬嘴唇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先走,别在这里耽搁太久,免得引起怀疑。等一会儿收碗的时候,我把密信和地址给你。”

“是!谢谢万小姐提携!”小三子恭顺地抱拳退出。

16。无边恐惧

小三子干完差事,瞅个空从白云观监狱溜了出来,叫上一辆黄包车,按照万大小姐在密信上写的地址,直奔徐家汇而去。

徐家汇的形成,一直要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西学东渐的先驱徐光启归葬于此二水交汇的风水宝地。后来,他的部分家族逐渐迁来此地定居,因徐氏家族聚居在此,故其地名“徐家汇”。

“八·一三”事变后,徐家汇一带法租界成为各地富商豪绅的“避难所”。往日安静、清爽的“上只角”街区,满是各式车辆和人流。小三子的黄包车甩开主街道上的喧闹,从霞飞路转入一条栽满茂密法国梧桐树的林荫小巷内,来到一座乳白色小洋楼前。小三子侧倾上身看了看门牌号,对照信封核对无误后,跳下黄包车打发走车夫,左右一望,确信没人盯梢后,才伸手按响了门铃。

朱门半启,一位彪壮的便衣男子把在门口,俯视着瘦小的小三子,冷冷地问道:“找谁?”

小三子躬身客气地说:“请问这里是温毓庆先生府上吗?”

“当然。”便衣男子倨傲地说。

“有朋友托我给温先生带个东西,我必须当面交给温先生本人。”说着便把密信亮出来。

便衣看了一眼信封,脸色立即缓和下来,“快快有请!”转身疾步走在前面,带小三子进了小洋楼,安排他在一楼客厅沙发上坐下,便匆匆上楼。过了一会,楼梯声疾速响起,便衣随着一个绅士快步走下来。那人手拿一根文明棍,身着整齐的西服,戴一副金边眼镜,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后面。他远远地看见小三子便说:“是你带密信吗?快给我看看!”

这人正是温毓庆,公开身份为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政司司长,私下里主要精力放在了其创办的密码检译所。温毓庆是宋子文的姨表兄弟,广东台山县人。留学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清华大学教授,后改任宋子文的财政部税务专门学校校长和财政部参事、交通部上海国际电讯局局长等职。他精通无线电技术,亲美反日。眼看日本人越来越嚣张,他痛感中国急缺懂得日本密电码的专业人才,便与宋子文商议,成立一个这方面的专门机构。宋子文大加赞赏,于是决定在交通部电政司内加设了密码检译所,大肆网罗密码破译人才。拉叶独开入伙,也是他们招兵买马的人才大计中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宋子文的运动说项,他们的行动得到蒋介石的支持,每月批拨经费40000元,增编人员由温毓庆选定。

由于温毓庆对亚德利推崇备至,而亚德利在《美国黑室》里主要披露了破译日本外交密码的情况,所以温毓庆主持的密码检译所成立之初,就把日本外交密码破译作为主攻方向。经过追踪了解和秘密侦听日本使馆往来无线电报,他们惊喜地发现,日本人的各领事馆以及中国各地特务机构,跟东京的通讯往来,竟然加密后全部交由交通部下属的中国民用电讯机构,发给日本政府驻南京大使馆,再通过大使馆转发回日本外务省及相应机构。这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样温毓庆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只需以通讯检查为由,强令国民政府所有民用电讯机构,凡是日本背景的电报,一律向交通部电政司送交一份副本;同时,紧紧抓牢日本驻南京大使馆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除军方以外的全部日本驻华通讯,就能源源不断地轻松获取大量的密报素材。

“七·七”事变以来,眼看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温毓庆进一步加快了自己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