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勃朗特三姐妹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没有和林淳见面。一天在林淳的死乞白赖的请求下,她来到了呼啸山庄。谁知,中了一个险恶的圈套,被扣在了庄园里,希刺克厉夫逼她和林淳结婚。凯瑟琳拒绝执行他的命令,遭到了毒打。最后她终于说服了小林淳,冒险打开了门锁,和父亲见了最后一面。埃德加的丧事刚办完,希刺克厉夫就来到了画眉庄园,望着墙壁上凯瑟琳的画像,喃喃地说:“我昨天让给埃德加掘坟的教堂司事打开了凯瑟琳的棺盖。我又看见了她的脸,还是她的模样。一种突然轻松的感觉从我心里涌出来,说不出来的慰藉,我确信她跟我同在。我总觉得她就在山庄的什么地方,可我看不见,我总被不可容忍的折磨捉弄,仿佛我一走出门外就会看见她;而当我在旷野散步时,又仿佛我一回到家就会看见她。我无法闭上眼睛睡觉,刚一阖眼,就感觉她在窗外,要么就走进了屋里,甚至将她可爱的头靠在我的枕上,像她小时候那样。我在一夜间睁眼闭眼100次,永远是失望。”希刺克厉夫将凯瑟琳带回了呼啸山庄,她成了照顾林淳的仆人。林淳由于病痛日夜哭闹,凯瑟琳守护着他,直到他咽了气。林淳死后,他的那份遗嘱被实行了,他把他的还有曾经是凯瑟琳的财产全部遗赠给了他的父亲希刺克厉夫,这份遗嘱是在被逼和诱骗的情形下写的。从此,凯瑟琳和她的表哥一样,成为无钱无势寄养在这的人,她变得越来越古怪和刻毒,对哈里顿表现出的讨好和关怀抱以粗暴的贬损。并时时嘲笑哈里顿偷偷尝试学习,努力上进的举动。希刺克厉夫快要死了,他已经放弃了复仇的举动。哈里顿的悲哀并没有引起他复仇的快感,他却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日夜思念的凯瑟琳·恩萧的影子。小凯瑟琳也慢慢被哈里顿的真诚所打动,终于放下傲慢和戏弄的态度,俩人由敌意化为和解。凯瑟琳每天在厨房里教哈里顿读书识字,忙得不可开交。而哈里顿温和聪慧的天性很快就使他摆脱了自小养成的愚昧与退化的困境,凯瑟琳的称赞更是大大鼓励了他的勤奋,他变得有气魄和高贵。他们俩人健康活泼的身影也常出现在荒野上。希刺克厉夫不让任何人去打挠他,他不吃不睡地关在房中,低声地唤着”凯瑟琳”,他真挚地说:“我要到达了,要休息了。我很幸福,灵魂的喜悦杀死了我的肉体。有一个人是不怕陪我的。”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他死在卧室的窗台前,眼中是一种狂喜的凝视。哈里顿将他葬在了凯瑟琳的旁边,他和小凯瑟琳就要结婚,搬到画眉庄园去住了。当地人曾手按着圣经发誓说,他们曾看见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手拉手在旷野里散步,并听到了他们低声的谈话。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描写了希刺克厉夫这个具有丰富性格,渴求爱情和教养的人被社会的不公平逼得丧失人性,最终走向了灵魂的毁灭。她别出心裁地运用了戏剧性的结构,故事叙述从中间开始,采用双重,三重,以至多层次的叙事系统,构思周密复杂,令人赞叹。她完整地交待了两户人家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两代家史。用一个艺术家的敏锐目光,超越复杂的故事情节,将人性的探索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英国进步作家福克斯在他的《小说与人民》一书中谈到《呼啸山庄》时说:“这本小说的确是一本变成了纯粹诗歌的小说,无疑地它是人类天才所曾产生的最大奇书之一,可是它之所以如此,仍然是因为它是由于生活本身使艾米莉发出痛苦的呼声,因为这些痛苦的话语都是她自己的时代,从艾米莉身上压榨出来,而且也没有别个时代能够如此厉害地折磨着她,能够从她身上绞出如此强有力的、痛苦而且恐怖的受难的呼声”艾米莉隐藏在她创造的人物的背后,通过他们,倾吐的是自己狂风暴雨般的激情。她将复杂的人性浓缩成两个极端的情感,热烈的爱和强烈的恨。在爱和恨的冲突中,人的天性被压抑,被歪曲,受了挫折的爱转变成为满怀抱复的愤恨,人性的善良也就此消失,最终导致精神的自我毁灭。在她看来,死只是意味着与大自然伟大的精灵融为一体。她笔下的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就是这样。他们尽管青梅竹马,情投意和,但悬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在尘世只能受着生活的煎熬,永世分离,无法得到幸福。但死后等待他们的不是天堂或地狱,却是盼望已久的幸福结合。他们的灵魂终于相伴相守地在大地上徘徊漫步,希刺克厉夫也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他们的爱情最终战胜了死亡。《呼啸山庄》被赋予带有神秘主义和变态心理情调的颓废小说的特征,被誉为是“最奇特的小说”。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这样评价《呼啸山庄》:“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的爱情,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艾米莉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写了荒原,幽灵,狂风,暴雨。人物和场景时隐时现,扑朔迷离,整个作品弥漫着疯狂、神秘的气氛。它显示了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夏洛蒂认为这是一位阴郁天才的作品,“它的磅礴气势,重新令我惊叹不已。然而我有一种压抑感,它几乎不让读者尝到一点纯净的不掺杂质的愉快;每一缕阳光照射下来,都要透过阴霾的云层;每一页都过重地负荷着某种道德上的雷电”;小说语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希刺克厉夫热情、粗野而又不连贯的话,凯瑟琳梦幻般的呓语,小凯瑟琳愉快的闲谈和老雇工约瑟夫假仁假义,清教徒式的约克郡方言,都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相匹配,风格迥异。《呼啸山庄》以它独特的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真挚热烈的激情,神秘浪漫的风格成为小说艺苑的一朵奇葩,也奠定了艾米莉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

(四)艾米莉之死

艾米莉的倔强果敢贯穿她的一生,甚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勃朗特家唯一的男孩勃兰威尔由于长期酗酒,精神颓废,身体逐渐衰弱,终于结核病复发,很快病逝了。在他的葬礼上,艾米莉着了凉,回到家后就病倒了,她发烧没有食欲,剧烈的咳嗽,夜不能寐,显然也是传染上了结核病。但艾米莉含而不露,倔强自负的性格使她对自己的病视而不见,她不承认自己的衰弱,对任何表示关怀的举动和提供帮助的意愿都愤怒地加以拒绝。既不需求同情,也不接受同情,不肯放弃任何一项日常的职责。她坚强地顶着痛楚和疾病的侵袭,决不后退一步。这让深爱她的夏洛蒂和安妮既痛苦又爱怜,看着她疲惫地上楼梯,听着她吃力的喘息和剧烈的咳嗽,她们禁不住心如刀割,却一句关怀的话都不敢启口,怕引起艾米莉的恼怒。艾米莉对别人满怀柔肠,对自己却毫不留情,强迫她那颤抖的手,无力的四肢,失神的眼睛仍像健康时那样工作。她沉湎于那神秘主义的挑战精神,根本不肯卧床休息。艾米莉病得越来越重,全家人心忧如焚。她拒绝看医生,也不肯服药。夏洛蒂和安妮只好将她的症状向医生描绘一番,医生据此开了一些药。可艾米莉还是不肯服用,她的咳嗽、气急和极端的消瘦还在继续发展。一天,夏洛蒂来到了艾米莉挚爱的荒原,寻遍了洼地和石头的缝隙,找到了一枝残留的石楠,带回家送给了艾米莉。可是艾米莉那漠然的眼睛已经无法辨认这束花了,夏洛蒂感到了由衷的恐惧和痛苦,她知道艾米莉恢复健康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1848年12月,艾米莉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早晨,她照常起床,穿上衣服,虽然身体疲惫地迫使她屡次停歇,她还是坚持亲自做完了一切。她带着滞钝的眼神和沉重的呼吸仍拿起针线活来做。到了中午,艾米莉不行了,她喘息地低语:“叫医生来,我愿意见他。”可为时已晚,下午2点经过一次剧烈而短促的挣扎,她死了,再也不会受苦受难了。死时艾米莉年仅30岁。夏洛蒂在给埃伦的信中写到“我们将她那可怜的遗体静悄悄地安放在教堂过道下面。我们现在非常平静了,为什么不呢?眼看着她受罪的苦痛业已结束,弥留之际的痛苦景象已成为往事,安葬的日子也已过去。我们感到她得到了安息。再也不必为严霜和寒风而战栗了。这一切,艾米莉都感不到了。她死在前程似锦的时候。正如她的生命如日在中天之际,我们眼看着她被夺去了生命。但这是上帝的旨意,而她前往的那个地方,比她离开的地方更好。“艾米莉的离去使剩下的两姐妹非常地悲伤。但想到刺骨的寒风再也不会侵入她的墓地,她那深而紧的咳嗽声可以永远停止了,内心感到了一点令人心酸的安慰。艾米莉在她风华正茂,前程似锦时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她仅活了年,留下了一部稀世珍物般的作品,像许多著名的作家一样,她是在去世后才驰名世界文坛的。她孤苦的身世,独特的性格魅力,以及惊人的想象力和罕见的才气,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象。

四、安妮

安妮是勃朗特家最小的女孩,她温柔娴静,安静内向,和两个姐姐相比天分稍低。她只活了29岁,而且在短暂生命的后十年,从事郁闷的家庭教师工作就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还是写出了两部小说《艾格妮斯·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她笔下的小说就如同她本人,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主人公都有着纯洁的品德,勇敢地追求独立和幸福,这也是安妮内心的写照。安妮的作品直率和明晰更像是18世纪的作品,而不像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风格。安妮从小就随着姐姐们读书,并参与了他们的文学游戏,如饥似渴地沉浸在梦幻的王国里,写了大量的忧伤的小赞美诗。她有一头秀丽的浅棕色头发,可爱的蓝眼睛略带紫罗兰色,白皙的皮肤,外表显得温婉可人,深得姨母的宠爱。她和艾米莉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常在一块联合写日记或者到荒原中漫游,给她们熟悉的场所都起上了动听的名字。她的嗓音细弱甜美,喜欢柔和的和声,闲暇时弹弹钢琴,唱唱歌,不过这种赏心悦耳的愉快在她一生中实在是太少了。·后来,安妮曾和姐姐夏洛蒂一起到伍勒小姐的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她就病倒了,呼吸困难,咳嗽不断,身体渐渐衰弱。想到病逝的两个姐姐,夏洛蒂忧心忡忡,决定把安妮带回霍渥斯。回到了自由自在、宁静的家里,安妮的病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生活,1839年4月,她到了默菲尔德的布雷克府,在英甘姆夫人家当家庭教师。后来又到了梭普格林的爱德蒙·罗宾森家做女家庭教师。她的这些当家庭教师的经历,直接为小说《艾格妮斯·格雷》提供了众多的素材。出版商史密斯先生有一段关于安妮珍贵的描述:“她是个温柔文静,相当克己的人,长得一点也不漂亮,可是模样很讨人喜欢,她的态度奇特地表现出一种求人保护和支持的愿望,经常保持着一种恳切的神色,这是能博得别人同情的。”安妮终生体弱多病,但在虚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意志坚强,勇敢执着的心灵。·

(一)《艾格妮斯·格雷》

这部小说最初的名字是《一个人的生活片断》,它以惊人的真实性记载了安妮两度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