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龚如心人生传奇-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和力已经成为女性企业家在商场上的一项优势。

与人合作

一位行善的基督徙,临终后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他想:“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

天使说:“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夹不到,吃不到。

天使又带着他到了天堂。

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人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这个故事,讲的正是合作与互助。

当今社会,即使绝顶聪明之人,如果独往独来,也将一事无成。人不是神,金钱再多也有极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你如虎添翼。成功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在给他人提供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他人善意的回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种无形资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不是职位,也不是薪酬,而是来自真心喜欢他的工作与角色所激发出来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如果你认同团队的价值和目标,那么你将从融洽的人际环境中感受到工作的独特价值,也就是说,能从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中找到工作的意义,由此激发全心全意投入其中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人,在办公室里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常常多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与同事合作愉快,是现代职业女性的必修课。以善意的态度与工作伙伴相处,对女性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职场上的女性性别意识

还有一句话,叫做“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动物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相互吸引的磁场,雄性兽在雌性兽面前勇猛异常;有雌性鸟时,雄性鸟便鸣叫得格外委婉动听;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而使出的杀手锏;有母鸡在场,雄鸡之间的友谊根本就不可能天长地久,小小的摩擦往往也会演化为生死决斗……

人也是一样的。

现代职场不是一个没有性别的环境。尽管你可能不去谈论或不去想这个问题,可是首先要认识到确实存在着性别差异和关于性别的陈旧观念。无论如何,要想出办法如何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在有的时候,要知道如何利用性别观念。

现代女性不但不应该再扮演冰山美人,板着脸孔坚决维护“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杜绝一切异性交往,反而应该善用自己的性别优势,与男同事和平相处,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并在这种气氛中,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才干,用女性的魅力包装自己。




满怀爱心,为帮助别人而快乐




龚如心一生的慈善捐赠无法计数。离世前一星期,她捐出了3000万元给祖国大陆一个机构作医疗发展;至2007年,为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捐赠了5000万元用于慈善事业;2004年,向云南泥石流灾区捐赠3000吨大米;“非典”期间,给香港老人院捐赠防SARS药品,还协助香港大学对SARS病毒防治的研究;1999年,捐款500万港元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用于兴建如心国际会议中心。

龚如心曾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做人的本分,有帮助别人的能力我会感到安慰。”

她的名字不断出现在一方有难、需要社会各界帮助和支持的时候。她在慈善事业上的捐款究竟有多少,她自己也说不上来,随便提一下其中的几笔,其数目就足以惊人:

1993年华东水灾时,她捐出2300多万元赈灾。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孤残儿童救助基金收到龚如心一笔1000万港元的捐赠。

西部11个省收到她从美国引来的耐干旱、生长快、护沙功能强的“优质毛白杨”树种。

1996年,她与外交部在偏远的云南边境共同设立了两所“龚如心职业中学”,为那些被地雷炸伤致残的人们提供职业培训。她觉得他们是非常需要帮助的,国家照顾了他们的生活,她来帮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以便拥有独立的能力。

1999年,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为帮助台湾地震灾区重建家园,香港举办“送暖到台湾”赈灾筹款晚会,她在晚会一开场便宣布捐款。

2004年,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遇到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龚如心闻讯向灾民捐运3000吨大米。

她在香港发起筹建“中国老区发展基金会”,并向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捐赠500万港元。

她觉得农民最辛苦,生活改善得太少,因此,她很关心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1994年,她设立了“如心农业奖励金”,每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1人,每人奖励1万元。她一再强调,“如心农业奖励金”奖励的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而不是名声很大的农民企业家或劳动模范——他们已有来自国家、政府的奖励。她希望通过对这些朴实劳作者的奖励,对其他默默务实的农民也能起到一点小小的鼓励作用。

龚如心说,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很小,穿金戴银太奢侈了,完全没有必要。她说,快餐最好,快速、节省,不是花钱才是享受,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帮助他人就是享受。

请求龚如心赞助公益事业的人士发现,一般需要走上好几圈才能募得富豪的钱,不过这些富豪们事后一般也并不过问;她却会答应得非常爽快,但在事后也会非常留意款项的用途。如果捐款未能用好,她就不会再多给。她不是舍不得为公益事业捐款,而是要求自己捐出的钱要用在值得的地方,真正能帮到需要的人。

龚如心说:“能帮人,是件好开心的事。”

“小甜甜”点心:爱心是成就伟大的通道

施比受快乐

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生存的价值。

一个人能成功,并不是他从别人那里获取了很多,但绝对是有很多人愿意支持他。

不要老是想着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该想自己能够给予别人什么。当你能持续这么做,并且大量帮助别人获得价值的时候,也就是你该成功的时候了。因为那些获得你帮助的人会慢慢累积成一股庞大的力量,回馈给你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

成功的人都是主动付出的人,领导者都是先服务别人的人。然而一般人都等待别人先付出,都希望别人先服务他。只想获取,不愿先付出,人们会远离你。你失去了人群的支持,也自然失去了成功。

成功者以付出为目的。大量付出、大量服务人群,不断提供给别人有价值的服务与产品,满足大众需求,做到最好,那一定是行业中的顶尖、人群中的领导。

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量力、尽力、真诚相待。给对方以微笑、关心、勉励和良性的暗示,那么你也会得到更多微笑、关心、勉励,还有更多的知己。

只有帮助别人,才能成就自己。很多人非常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总在消极等待。他们不明白,尊重并不是空等就能够等来的,只有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成功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帮别人做的事情越多,所获得的尊重才会越多。




以友善的态度处世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仁者爱人”。

友善的处世方法,对现代女性而言尤为重要。

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善的相处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淡化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他人的生活方式持宽容和友善的态度。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

友善,它表现在“爱人”,也就是说,对他人有同情心,乐于关心、体恤和帮助他人。大家都有爱心,就能相互感应、相互同情,从而架起人们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并在相互沟通中达到人与人的相互理解。

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应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双向互利的,你给别人种种关心和帮助,当你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相应回报。

女性的坚强与成功并不与温柔、善良相冲突,相反,那些极具个性,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建功立业的女子,骨子里总是坚守着女性最本真的一面。

女性的善良,使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胸怀家国,回报社会




龚如心说,赚了钱回馈社会是应该的。看到需要自己出力的事情,她都想去做,觉得这是一种感情、一种责任。

主政华懋以后,她的名字就经常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的名单中。

企业家不仅仅要赚钱,更有着回报社会的责任。龚如心热心为香港特区、为祖国大陆,尽自己的力量。她自己一个月的生活支出不超过3000港币,在参与公益活动、慈善事业的时候,却不惜重金。

龚如心爱香港。她特别强调自己对香港的强烈感情,一直关心香港的发展,对香港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在很多市民担忧楼市走向的时候,她说,香港楼价已下跌了许多,买比租还要划算,楼市前景应不会太差。她坐言起行,多次向政府建言,香港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展创新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她非常欣赏特区政府提出的各项发展创新科技的设想,称只要条件成熟,华懋一定全力支持。她认为,香港不能够丢掉工业,这是服务业的基础。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龚如心爱国家。她在祖国大陆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进程,与华懋的商业活动同步而行。

龚如心倾心倾力最多的还是祖国的教育事业。她说:“谁都知道教育能够提升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对于官员来说,是提高决策、管理的能力;对于青年来说,是提高社会的劳动力水平;对于很多偏远地区和出身贫困的人来说,教育最能改变命运。这么重大的事情,牵涉国家及个人的幸福与命运,我们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去努力做好。”

在西部贫困山区,她投资了2000万港元建立了10多所希望小学。

她还出资100万美元,并从中穿针引线,取得美国有关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促成国家行政学院第11期厅局级任职学员赴美培训、25名中国军官在哈佛参加两周的培训课程。

为了培养祖国大陆紧缺的人才,除在哈佛大学设立专门的奖学金之外,她还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合作,投资一亿多港元,设立国内紧缺的财经、技术管理、外贸投资等专业,培养高级人才超过3000人。

她捐出5000万港元,设立“龚如心学者奖”。

在北京,就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第二天,龚如心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设立教育基金会,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等6所大学的教育事业。

一方面在偏远地区为基础教育、远程教育尽力,一方面带动中国的教育和培训向世界顶级水平接近。如果问起她多年来在大陆开展的教育项目,龚如心自己也说不上来,只能搬出厚厚一摞捐资证书,从名牌大学到乡镇希望小学,从教学楼到远程教育设施,只要有利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