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妇人大全良方-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味丸 八味丸 十补丸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四物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产宝方序论第三
大率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女子调其血。气血者。人之神也。然妇人以血为基本。苟能谨于调护。则血气宜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荣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燥。面无光泽。寒热腹痛。难于子息。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症。
愚按、前症若妇人脾胃久虚。以致气血俱衰。遂而月经不行。宜补其胃气。滋其化源。或患中消胃热。津液不生。而致血海乾涸。宜清胃补脾。其经自行矣。经曰。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针经曰。荣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不足。益之必以辛。荣不足。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荣卫生。是以气血俱旺也。或因劳心。虚火妄动。月经错行。宜安心补血泻火。此东垣先生治法也。王子亨方论第四
论曰。经者常候也。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为不调。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阴阳衰盛所致。
愚按、经云。脾统血。肝藏血。此症多因恚怒伤肝。郁结伤脾所致。当从二经为主。而参以前论治之。月水不调方论第五
妇人月水不调。由风邪乘虚客于胞中。而伤冲任之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盖冲任之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然月水乃经络之余。苟能调摄得宜。则经应以时矣。
愚按、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东垣先生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是言也。窃谓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苟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又丹溪先生云。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血虚也。愚所谓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火。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火动。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因肝经血少。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火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火动者。补中益气汤。脾经血虚者。人参养荣汤。肝经血少者。六味地黄丸。气虚血弱者。八珍汤。盖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阳气而生阴血也。附治验
一妇人发热口乾月经不调。两腿无力。或用袪风渗湿之剂。腿痛体倦。二膝浮肿。经事不通。余作足三阴经。血虚火燥。名鹤膝风。用六味、八味二丸。兼服两月。形体渐健。饮食渐进。膝肿渐消。半载而痊。
一妇人月事未期而至。发热自汗。或用清热止汗之剂作渴头眩。手掉身麻。余曰。此肝经血虚火动。火为阳。阳盛则生风。用柴胡、炒芩、连、山栀、归、芍、生地、丹皮各一钱。参耆苓术各一钱半。川芎七分。甘草五分。二剂汗止。更用补中益气而愈。
一妇人经行劳役。忽然昏愦。面赤吐痰。余曰。此乃去血过多。阳无所附故耳。急饮童便碗许。神思渐爽。更用参、耆各五钱。芎、归各三钱。玄参、柴胡、山栀、炙草各一钱。一剂。又用逍遥散。加五味、麦门。二剂。如此月余渐愈。但体倦面黄。又以十全大补。加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一妇人性善怒。产后唇肿内热。或用清热败毒散。唇口肿胀。日晡热甚。月水不调。再用降火化痰。遂令食少作呕。大便不实。唇出血水。又用理气消导。胸膈痞满。头目不清。唇肿经闭。又用清胃行血。肢体倦怠。发热烦躁。涎水涌出。又欲用通经之剂。余曰。病本七情。肝脾亏损。又数行攻伐。故元气之益虚耳。法当补阴益阳。遂以济生归脾汤、加味逍遥散、补中益气汤调治。元气渐复。诸症悉愈。
姜黄散 治瘀血凝滞。肚腹刺痛。或腹胀发热。口乾等症。
姜黄 当归酒拌各二钱 蓬术醋炒 红花 桂心 川芎 玄胡索炒 牡丹皮各五分
右水酒各一半煎服。
醋附丸 治元脏虚冷。月候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白带下。心忡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用醋煮香附半觔。焙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
愚按、前症若元脏虚寒。手足厥冷。用八味丸。手足发热。用六味丸。气血不足。用八珍汤。中气不足。用补中益气汤。脾气不足。用六君子汤。脾气郁结。用归脾汤。若例用香散之剂。恐阳气燥而阴血渐衰也。附方
加味逍遥散 八珍汤 归脾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加味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加味四物汤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人参养荣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三论 八味丸 六味丸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月经不通方论第六
妇人月水不通。或因醉饱入房。或因劳役过度。或因吐血失血。伤损肝脾。但滋其化源。其经自通。若小便不利。若头眩痛。腰背作痛。足寒时痛。久而血结于内。变为症瘕。若血水相并。脾胃虚弱。壅滞不通。变为水肿。若脾气衰弱。不能制水。水渍肌肉。变为肿满。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方可保生。
愚按、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其为患。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而血不行者。有因胃火而血消烁者。有因脾胃损而血少者。有因劳伤心而血少者。有因怒伤肝而血少者。有因肾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者。治疗之法。若脾虚而不行者。调而补之。脾郁而不行者。解而补之。胃火而不行者。清而补之。脾胃损而不行者。温而补之。劳伤心血而不行者。逸而补之。怒伤肝而不行者。和而补之。肺气虚而不行者。补脾胃。肾虚而不行者。补脾肺。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暑。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皆当审而治。附治验
一妇人停食。饱闷发热。或用人参养胃汤。益甚。再用木香槟榔丸。泄泻吐痰。腹中成块。饮食少思。又用二陈、黄连、厚朴之类。前症益甚。腹胀不食。月经不至。余以为胃气亏损。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三十余剂。脾胃健而诸症愈。又二十余剂而经自行。
一妇人饮食后。或腹胀。或吞酸。彼服枳术丸。吞酸益甚。饮食日少。胸膈痞满。腿内酸痛。畏见风寒。又服养胃汤一剂。腿内作痛。又二剂。腿膝淫肿。月经不行。余谓郁结所伤。脾虚湿热下注。侵晨用四君、二陈、芎、归。年后。以前汤送越鞠丸。饮食渐进。诸症渐愈。又用归脾、八珍二汤。兼服两月余而经行。
一妇人性耽多虑。月经不行。胸满少食。或作胀。或吞酸。余以为中气虚寒。用补中益气。加砂仁、香附、煨姜二剂。胸膈和而饮食进。更以六君子。加芎、归、贝母、桔梗、生姜、大枣数剂。脾胃健而经自调矣。
一妇人素有胃火。或用清胃饮而安。后因劳役燥渴内热。肌肉消瘦。月经不行。余谓此胃火消烁阴血。用逍遥散。加丹皮、炒栀。以清胃热。用八珍汤。加茯苓、远志。以养脾血。而经自行矣。
一妇人久患疟。形体怯弱。内热晡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月事不行。或用通经丸。虚症悉具。余曰。此因虚而致疟。因疟以闭经也。用补中益气。及六味地黄丸各百余剂。疟愈而经自行。
一妇人久患疟。疟作则经不行。形虚脉大。头痛懒食。大便泄泻。小便淋沥。口乾唇裂。内热腹膨。盖由久疟。正气已虚。阴火独旺。用补中益气汤治之。寻愈。惟不时头痛。乃加蔓荆子而痛止。又兼用六味地黄丸而经行。
一妇人因劳耳鸣。头痛体倦。此元气不足。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而痊。三年后得子。因饮食劳倦。前症益甚。月经不行。晡热内热。自汗盗汗。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顿愈。
一妇人胃气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三月不行。余以为悲则伤肺。思则伤脾。遂朝服补中益气。加桔梗、贝母、知母。夕用归脾汤。送地黄丸而愈。
一疬妇少寐。经水两月余一至。误服通经丸。展转无寐。午前恶寒。午后发热。余以为思虑亏损脾血。用归脾汤作丸。午前以六君送下。午后以逍遥散送下。两月余得寐。半载经行如期。年余而疮愈。余详见各门。附方
补中益气汤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二陈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五论 越鞠丸方见六卷第七论 归脾汤 逍遥散 八珍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清胃散方见二十四卷首论六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养生必用论病第七
初虞世云。女子十四。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于是有子。天癸者。物之自然。月者。以月至。经者。有常也。其来过与不及。皆谓之病。若荣血亏损。不能滋养百骸。则发落面黄。羸瘦燥热。燥气盛则金受邪。金受邪则为咳为嗽。为肺痈为肺痿必矣。但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须慎饮食。调七情。保神气。庶可得生。若暴怒气逆。经闭不行。当用行气破血之剂。
愚按、刘宗厚先生云。荣者水谷之精。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化生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注之于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滋养。则阳生阴长。变化而为血。诸经恃此。则百脉长养。耗竭则百脉空虚。可不慎哉。若阴气一伤。变症百出。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下则癃闭。血渗肠间。则为肠风。阴虚阳搏。则为崩中。湿蒸热瘀。则为带下。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则血紫黑。热胜于阴。发为疮疡。湿滞于血。则为痛痒瘾疹。蓄之在上则善忘。蓄之在下则善狂。
琥珀散 治心膈迷闷。肚腹撮痛。月信不通等疾。
乌药二两 当归酒制一两 蓬术醋制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
万病丸 治月经瘀闭。脐腹作痛。及产后症瘕等病。
乾漆炒烟出青白为度 牛膝酒浸焙各一两
右为末。生地黄汁一升。砂器慢火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仍参前论主之。
红花当归散 治经候不行。腰胯重痛。小腹坚硬。
红花 当归尾酒拌 紫葳 牛膝酒制 甘草炙 苏木各二钱 白芷 桂心各一钱半 赤芍药炒一两 刘寄奴去根五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室女月水不通方论第八
论曰。夫冲任之脉。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二经为表里。女子二七而天癸至。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否则不通也。
愚按、前症若禀阴血不足。用四物、参、苓。怒伤肝血。用加味逍遥散。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肝火拂郁。用加味小柴胡汤。胃经积热。用加味清胃散。余当参考前论。附方
四物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加味逍遥散 加味归脾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加味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加味清胃散方见二十四卷首论室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