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历史名人荟萃-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的哀叹。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罪恶计划则是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
    1141年初,绍兴十一年,两淮地区又一次被金军进攻,岳飞提出直接进攻开封、洛阳的要求,高宗不予采纳,只是要岳飞救援淮西,当岳飞率军到达时,金军已经退走。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涕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把中原土地夺回去又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等被召回临安,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金人以“必杀岳飞而后可和”为和议条件,要高宗杀岳飞。高宗恐怕岳飞收复故土,“迎还二圣”,令其皇位不保,遂授意秦桧制造冤狱杀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高宗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随即把三大将的宣抚司撤销,收了他们的兵权。绍兴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因岳飞反对张俊受秦桧唆使谋害韩世忠和解除抗金名将刘锜的兵权,遭到秦桧的仇恨。秦绘竣使右满议大夫万侯桌首先发难,上书指责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的志向,日渐颓情”。秦桧指使其党羽弹劾岳飞,宋高宗对弹劾奏章多以赞同,岳飞被迫提请辞职。八月,高宗下诏免去岳飞枢密副使之职。这时,金朝正向南宋诱和,内奸秦桧加紧迫害岳飞。九月,秦桧伙同张俊收买岳飞的部将王竣王贵,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先将张宪、岳云(岳飞之子)下狱。十月,岳飞也被骗入狱。此时,金军再次南侵,迫使南宋求和,兀术还提出以杀害岳飞作为议和条件。秦桧命御史中丞何铸等人负责审讯,岳飞裂衣示其背所刺“尽忠报国”四字,以明心迹。何铸知道岳飞是冤枉的,向朝廷力辩其无辜。秦桧为达其目的,乃撤换主审官员,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并对岳飞百般拷问。但岳飞始终没有屈服。最后只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十一月,高宗向金军称臣,订立“绍兴协议”。秦桧指使万俟莴罗织罪名,置岳飞于死地,但是“罪证”不足,一时无法结束此案。秦桧之妻王氏提示秦桧,“捉虎容易放虎难”,秦桧遂下决心立即杀害岳飞。在此期间,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员们纷纷为岳飞抱屈、鸣冤,但均遭到贬官甚至杀头的对待。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除夕夜(1142年1月28日),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岳飞死时,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临安风波亭。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张宪的家属被分送广南、福建路拘管,岳飞的一些部下也被牵连治罪。岳飞蒙冤惨遭杀害后,百姓没有说不垂泪的。
    秦桧诬谄岳飞的强词夺理之词则是“莫须有”。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条载:“初,狱之成也,太傅、醴泉观使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宋史?岳飞传》亦引录了这一对话。一般辞书认为“莫须有”即“也许有”、“恐怕有”之意。实际上,“莫须”二字在宋代是一常用的词语,多为“应该”之意。如王巩《清虚杂著》中的〈随手杂录〉,记一妇人死而复生事,阴间官员有如下对话:“金紫人即呼妇取纸”,语二同坐曰:“误勾此人来矣。”绿衣人曰:“已来,将奈何?”朱衣人曰:“既误,莫须放回!”金紫人曰:“合如此!只是二人得徒罪矣。”这里的“莫须放回”,显然即“应该放回”,否则金紫人就不会肯定地说“合如此”了。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认为,秦桧说的“莫须有”,即“应该有”之意。但“应该有”带有很大的推测成分,而确实有则是另一回事,以带有很大推测成分的“应该有”给人定罪,显然很难令天下人信服。今天,“莫须有”三字已成了诬陷构冤的代名词。随后,岳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被遭杀害。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孝宗即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七月,孝宗下诏追复岳飞的原官衔,以礼改葬。冤狱得到昭雪后,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立岳庙。
    岳飞的生活中,一直都是勤俭朴素,没有田地,没有存什么私钱,不为后代钻营利禄。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将阵图,由皇帝遥控的成制,岳飞认为按图布阵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关键则是将领审时度势以变制。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在战场上他都是自己打头阵,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关于岳飞的传说不仅很多,而且流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人们在杭州岳飞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双手都是背在后面的,向岳坟跪着。
    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今天杭州西湖边上的岳王庙里,那一幅“还我河山”,据说就是出自岳飞的手笔。那四个字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功底和代表的意思,让人觉得只有岳飞才配得上写它。唯一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武士,大概只有一位三国时代的关羽。武艺高强、忠肝义胆他们俩个人也就是不分上下的,在文化素养上,岳飞可能就要高出一筹了。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提出和贯彻了“连结河朔”的战略方针,主张黄河以北的游击军和正规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对于军队的治理,是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就是他。
    岳飞的作品
    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
    这一天岳飞知道了粘罕已死的消息以后,刘豫自知身后无人做主,兀术、达赉都不喜他,妄想立功自见,向兀术请求自作前锋,合力进兵来犯清河。知道朝廷听信奸臣之言,不许随便迎敌,只得严令将士暗中戒备。心中忧急,夜不成眠,便把忧国忧民、满腹悲愤苦痛的情感,发泄到文词上去。第二日早起,想起来昨天晚上在月光下的徘徊,随手就写了一首《小重山》,原词是:昨夜寒蛋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故山松菊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的孙子岳珂,把这首词记在了《金陀粹编》里,宋以后一直流传。但对词中岳飞发出“旧山松竹老,阻归程”的叹息当作何解?他为什么会有“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慨?他的满腹“心事”到底是什么?这些,人们则见仁见智,其说不一。阅读古人篇札,见《宋史?岳飞传》说,岳飞北伐打到朱仙镇,“大功垂成”,却“一日奉十二金字牌”,要他退兵;他“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南宋陈郁《藏一腴话》又载:“岳飞《谢收复河南赦》及《罢兵表》中有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豀壑之求’。”就是说退了兵他依旧反对和约,力主抗战。而《宋史?秦桧传》也说:岳飞“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屡言和议失计”。按照这样来说,岳飞这个词应该是在退兵之后写的。其中“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是指他的故乡河南汤阴已成为沦陷区,就算是他辞官不干也没有家可以回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感叹投降主和派占了上风,他身为主战派少了知音,报国无门。而他的“心事”,就是北伐中原,光复旧物,“还我河山”。“故作《小重山》,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这是清代初年沈雄编《古今词话》,可见他所持的也是这种观点。
    弛程沙场的时候岳飞就写下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作品。他的文章如《五岳祠盟记》、《谢讲和赦表》与《奉诏移刘豫》等,皆能于刚劲质朴的语言中,间用对仗排偶句法;议论正大;诚挚感人。他的诗如《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中的警句“马蹀阏氏血;旗枭可□头”;慷慨激切。他的词《满江红》、《小重山》二阕,或以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或以幽怨之情感人肺腑;一直为后世所传诵。有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有孙子岳珂的《金陀粹编》中不见了,至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精忠录》始加收录,故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今人夏承焘《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等文,皆对此词作者、作年提出疑问。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是慷慨激昂,大气磅礴,不是后人实非后人所易伪托。
    岳飞在绍兴六年的时候,又一次地带兵向北讨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这一次的讨伐,岳飞的壮志凌云并没有得到实现,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