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古代兵制-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府兵制的破坏和衰落

唐朝初期,府兵番上、戍边一般都能按规定轮换,勋赏也较丰厚,许多富人将当兵作为求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因此,府兵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边境各民族的频繁战争,府兵得不到轮换,以至出现了“壮龄应募,华首未归”(《唐大诏令集》卷一○七《镇兵以四年为限诏》)的情形。加上勋赏不行,府兵地位下降,当兵无利而有害,因此富人千方百计逃避兵役,兵役负担逐渐落到穷苦农民身上。番上制度也遭到破坏。宿卫府兵被卫府长官当作奴仆使用,从事各种杂役,百姓耻作“侍官”。为躲避服役,有些人甚至自残手足。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作为府兵制的基础的均田制也日趋破坏,府兵之家因不免杂徭,贫弱不堪,纷纷逃亡,府兵制难以继续实行下去了。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折冲府无兵上番的局面。天宝八年(公元749年),被迫停止上番,折冲府从此名存实亡,府兵制走向衰落。

(6)募兵制的代兴

府兵制破坏后,唐朝转而依靠募兵。唐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宰相张说建议招募将士,以补宿卫兵的不足。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于开元十一年在京兆、蒲、同、岐、华等州选募府兵和白丁12万,分隶诸卫,每卫万人,分六番服役,称为长从宿卫。开元十三年改称为彍骑。彍骑免征赋役,并分给土地。户籍由兵部、州县和卫府分别管理。

彍骑的产生,标志着募兵制的兴起。彍骑与府兵有着显著不同。府兵是由农户按规定出丁,而彍骑则是自由应募;府兵已有田亩,彍骑是应募后授田;府兵不但负责宿卫,还要负责征战,而彍骑则专门负责宿卫;府兵自备资粮,彍骑则由官府发给。

彍骑以10人为火,五火为团。火设火长,团设团长,平时在军营附近教阅弓弩,严格训练。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彍骑改为左右羽林飞骑。天宝年间以后,彍骑之法又遭到破坏。

团结兵(团练兵)。府兵制遭到破坏后,开始出现团结兵,又称团练兵,是由当地家财殷实、身体强壮的男丁组成的。团练兵免除徭役,春夏耕种,秋冬定期集中训练。训练期间由官府供给口粮。也允许在家里习弓射箭。如有战事则应募出征。团练兵开始的具体年代不详,武则天时期开始广泛建立。到唐代宗时期明确规定:“差点士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练。”(《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并规定了各州兵额。

团练兵不脱离乡土,不完全脱离生产,类似于府兵,但不需要自备戎具、资粮,因而又有雇佣兵性质,负担也较府兵为轻。在战乱年代,各州设有团练使、都团练使,由刺史、观察使兼任。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罢各州团练使,而以都团练使统率几个团练兵。

长征健儿。长征健儿也称“官健”、“防人”、“戍卒”,是唐代边防军的称谓。唐在边境地区设有军、守捉、城、镇、戍等边防组织,置边军戍守。唐初,边兵由府兵轮番更代,三年一轮换。开元以后,规定各军镇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于从戍人员和客户中招募士兵。自愿长期戍边的,长年免赋。如果家属愿意同往边境,由官府发给田地房屋。这种招募来的边兵称为长征健儿。以后发展到所有军队都招募健儿,由官府发给粮食和春冬衣。原防人由自备衣粮变为官给,所以也称官健。因为家属随营的不多,开元十六年曾规定长征健儿分五番,每年有一番回乡度假。因此,长征健儿又有职业兵的性质,成为军、镇和有关州府的常备军。

随着彍骑、团练兵和长征健儿的出现,到开元、天宝年间,募兵制全面取代了府兵制,直到唐朝灭亡,宿卫军和边防军的一切兵员都来自招募。

(7)禁军的演变

唐朝中央禁军,由南衙16卫府番上宿卫的府兵和北衙禁军两部分组成。南衙诸军,屯于宫南,由宰相指挥;北衙禁军,屯于宫内,由皇帝亲辖。

北衙禁军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把随同他起兵的三万人留作宿卫,纳入府兵系统,称为“元从禁军”,屯于玄武门,所以又称北门屯兵。贞观初,唐太宗从元从禁军中选善骑射者百人,分二番在北门宿卫,称“百骑”。又置北衙七营。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从诸卫将军中选人为统将,称为“飞骑”。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在左右屯营基础上,又增选府兵中的越骑、步射、扩充为左右羽林军。武则天执政时改“百骑”为“千骑”,中宗时更发展为“万骑”,分左右营。玄宗将“万骑”改为左右龙武军。左右羽林军与左右龙武军通称羽林亲军,士兵来源于唐朝功臣宿将子弟和“良家子”。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左右神武军,又称神武天骑,与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合称北衙六军。为加强殿前保卫力量,肃宗又设殿前射生军,分左右厢,后又称左右英威军,代宗时又改称宝应军,德宗时再改为射生左右军、左右神威军。

唐中期以后,禁军中的主要力量是神策军。神策军以宦官为统帅并由其完全控制。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为防止吐蕃进攻设置了一支戍边部队,称神策军。安史之乱期间,神策军赴中原参加平叛,兵力扩充至万余人,由宦官鱼朝恩掌握,后退驻陕州。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代宗为避吐蕃进攻,逃到陕州,因神策军护驾有功,代宗回长安后,神策军遂成为禁军,分神策左右厢。德宗时又改称左右神策军,并特立护军中尉两名、中护军两名为最高指挥官,均由宦官充任。不仅如此,卫府兵往往遥隶于神策军,称神策行营,使神策军不仅是宿卫宫中的主要力量,而且成为维护唐王朝统治的重要力量。但是,神策军掌握在宦官手中,成为宦官专制的工具。唐宪宗(公元805—820年在位)即位后,废除神策军,又废神威军,改设天威军。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又恢复为神策军。直到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在藩镇威胁下,才把神策军最后废除。而左右龙武军、左右神威军、左右羽林军六军也名存实亡。

(8)地方军和边戍制度的演变

如前所述,唐初沿袭隋制,在内地及边境重镇设总管(后改都督),负责一个地区的军政事务。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都督府增至41个,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0年)并为24个,按辖区人口分上、中、下三等。设大都督府的有扬、益、并、荆四州,中都督府是汴、兖、魏、博、冀、蒲、绵、秦、洪、越等州,下都督府是齐、鄜〔fu夫〕、泾、襄、安、潭、遂、通、梁、岐等10州。都督府设都督一人,长史一人及录事参军若干人。唐玄宗即位后,因奚、契丹等经常扰边,为加强边境防务,将边境划分为三个大区,设立总管,以幽州都督宋璟为左军大总管,并州刺史薛纳为中军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稍后,在原来10道的基础上重划15道④,每道以大将军统率各道边防军,主将有时称大总管,有时称大总督。

唐朝在边境地区除设道外,还先后建立了六个都护府,统一管理边境重地的军事事务,常以重臣任都护,权限极大。六个都护府是:

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四年占高昌后,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设安西都护府,后移治龟兹〔quci丘词〕(今新疆库车),统龟兹、于阗〔tian田〕、疏勒、焉耆〔zhe者〕四都督府。贞元三年(公元787年),这些地方被吐蕃占领。

北庭都护府:贞观十四年置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702年)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治天山南北。

安北都护府,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平定薛延陀后,置燕然都护府,治金山(今蒙古国科布多),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建,治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后与安北都护府并属朔方节度使。

安东都护府: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攻占高丽,在平壤置安东都护府,后治所移至辽东故城(今辽宁辽阳)和平州(今河北卢龙)。

安南都护府:唐朝初年,在交趾(今越南)设交州都督。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改交州都督为安南都护。治交州(今越南河内)。

都护府所辖的一般是就地招募的地方军、边防军,有大的征战,由朝廷派遣以府兵为骨干的军队参战。

都督、总管、都护都是军事长官,开始不管民政,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以后,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2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从此,节度使成为固定官职和一级行政机构,重要镇戍都设有节度使。节度使不但掌管军政,还兼管辖区内的屯田、度支、安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同时,由于府兵制的衰落,边兵主要就地招募而成,从而形成将可专兵的局面。到玄宗天宝初期,全国共设10个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各节度使所掌兵力49万,而京师部队只有12万彍骑,唐初那种集关中兵力可控四方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⑤和由此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安史之乱平息后,投降唐朝的安史旧将和平息动乱有功的将领多被任命为节度使,成为藩镇。节度使的设置也从边境发展到中原地区。这些节度使由于掌有军、政、财大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成为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这些藩镇,或拥兵自立,或父死子代,除与朝廷闹独立外,相互间也争战不已,形成中唐以后长期的社会动乱。唐宪宗时期,曾一度平定藩镇,但由于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分裂的局面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唐末农民起义后,这种分裂局面更加严重,大的割据势力由节度使转而称王称帝,最后终于导致唐代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出现。

(9)唐代的马政

骑兵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唐太宗李世民尤好骏马,著名的昭陵六骏⑥石雕,就是为褒扬李世民曾经乘坐的六匹战马所立的赫赫战功而作。唐初几次关键性战役,骑兵都有上乘表现。所以,唐朝很重视马政。

唐初,太仆寺负责马政,下设牧监、丞、主簿、直司、团官、牧尉、排马、牧长、群头各级官吏,按群放牧(一群有马、牛120匹,羊620头,驴、骡、骆驼70头)。太仆寺少卿张万岁领群牧时,政绩斐然,自贞观至麟德(公元627—664年)40年间,养马多达70余万匹。

张万岁以后,唐朝马政渐废。高宗永隆年间,夏州牧马死失19万匹。玄宗开元年间,国马消耗更多。为增加马匹数量,朝廷曾在边境地区以用一个“游击将军”的头衔换30匹马的办法解决军马问题。这当然不是办法,于是,朝廷重新重视马政。至开元十三年(公元724年),太仆寺所养马匹达到43万,较之开元初年的24万匹大为增多。此后,又通过与突厥互市,买其马于陇右、河东、朔方。天宝后,又兴私家养马之风,王公贵族和军中将校群起养马。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