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正说司马家-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渊没想到石勒竟然如此善于打仗,他新建立的赵国政权非常需要像石勒这样的能人,所以他加意笼络,立即拜石勒为安东大将军,开府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幕僚。石勒接到诏书,一通狂喜后,他开始犯愁了,旁边的兄弟们全是连名字都不会写的大老粗,自己更是一字不识,去哪弄长史、司马去啊?于是石勒在常山专门设立大营,征召汉族的读书人,号称“君子营”。石勒的智囊团初步建立,这为他以后的胜利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正是在“君子营”里,石勒结识了汉人张宾,后人评价张宾乃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一谋士,才比张良、诸葛亮,自他加入石勒军后,石勒的十万大军才正式转变为一支夺取天下的武装力量,而不再是一帮强盗,毫不夸张地说,张宾乃后赵第一奠基人。
石勒率领军队一路打得很顺利,因为晋朝许多地方官员们都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指挥与协调,加上胡人凶猛的骑兵,很快就攻下巨鹿等地,刘渊命石勒南下与楚王刘聪、王弥合军,四路大军合计三十多万,浩浩荡荡地向壶关方向进军,前锋永远是石勒。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等人进驻壶关拒敌。壶关地理非常险要,境内多峡谷,北有老顶山,南有双龙山,而且最南端还有黄河天险,易守难攻。若据城坚守,刘渊军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三十万人真正能挤上战场的恐怕连零头都不到——战场太狭窄了。但是镇守壶关的主将王旷却是一位个人英雄主义爆棚的傻瓜,他觉得仅仅是守住壶关还不能显示他的能力,他率领数万军队渡过黄河,想搞一个突然袭击,结果被刘聪包围于长平,王旷和副将曹超力战身亡,壶关失守,洛阳已经无险可依,晋军将在平原上直接面对刘聪的骑兵部队。
40 对占领洛阳的渴望
洛阳近在眼前,作为全国最好的城市,大多数朝代的首都,攻下洛阳意味着距离全面的胜利成功了一半,刘渊命儿子刘聪等人进军洛阳,反正洛阳就摆在那里,不打白不打。刘聪刘曜兄弟率领五万骑兵,急行军到达宜阳,宜阳和洛阳有多近?这么说吧,宜阳和洛阳的关系就好比北京和廊坊。不到一周时间,刘聪便驻兵西门外。此时镇守洛阳的有两支队伍:张轨部将北宫纯和太傅司马越,北宫纯趁刘聪立足未稳之际,率一千西凉兵夜袭赵军大营,赵军大乱,征虏将军呼延灏于乱军中被杀;三天后,赵营骚乱,部将呼延翼死于非命,部卒全部逃散。连续几场败仗打下来,刘渊大为震惊,他急令刘聪撤军,以图后计,最起码要请巫师卜个黄道吉日再出战。刘聪偏偏不信邪,他坚决要求留下来攻打洛阳,晋军虽胜,但洛阳城防的薄弱暴露无遗,刘聪坚信,城内的晋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稍加时日,他一定可以把司马越的人头带回赵国当球踢。
楚王刘聪年轻气盛,非常想在父亲面前露脸,希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将来一旦父亲去世了,自己继承王位名正言顺,但他大大低估了司马越军的战斗力,司马越明白,他已经退无可退了,他一生经历过无数场战斗,但没有哪一场像今天这么严峻——洛阳城一破,等待他的将是身死国灭,先帝的基业将毁于一旦,八王之乱中留下来的皇族会被斩草除根。司马越肩负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皇权,而是西晋的整个江山社稷,司马越决心誓死保卫洛阳,他下诏全国地方部队勤王,凡是手下有几个人的都去洛阳拱卫京师,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城下的刘聪不会让敌军把场面撑起来。这年(公元309年)十月三十号,刘聪下令攻城,冲车投石车纷纷运上前线,一个个火球携卷着巨大的热浪雨点般地砸向城墙,眼看洛阳不保,司马越急了,他一把推开亲兵卫队,抄起家伙便直奔墙头而去,司马越要玩命了!太傅亲自督战,守城将士仿佛打了鸡血,战斗值成几何倍数增长,洛阳城终于艰难地守卫下来,西晋的国祚得以向后推延。
赵军劳师远征,军需粮草并不充足,打仗最好是速战速决,根本拖不起,一旦战争胶着起来,赵军必败无疑。这仗打完,刘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从未怀疑过赵军的战斗力,也没想到西晋军队的防守竟如此之顽强。大军出征一次不容易,长期耗下去,己方后勤保障都成问题,而对方人数却越打越多。撤军,这个念头在刘聪脑中一闪而过,老爸刘渊本来就不支持这次军事行动,要不是自己死乞白赖地要求留下来,怎么会有今天这种局面?为了颜面,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刘聪决定硬着头皮打下去。这一打就是半个月,细心的赵军将士可能发现了,城墙上开始出现一些新面孔,前几天的疲态一扫而空,他们生龙活虎地往城下扔着石头——各地的勤王部队到达了,新面孔天天换,刘聪军人数天天减,赵军大败已成时间问题。
刘渊身边的很多大臣都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国家没有充足的援军与粮草供应上去,楚王在前线是打不赢的,大臣于修之决定挽救洛阳城下十万大军的性命,他向刘渊进言:劳师远征,却不能速战速决,此乃兵家大忌,楚王不敢撤军,是因为当初和陛下有言在先,怕陛下责罚。打仗可不是儿戏,哪能因为个人感情断送赵国十万精锐呢?陛下应火速召楚王回师,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诏书到达军中,刘聪的疑虑被打消,赶紧回师平阳。不久后,刘渊病逝,享年60岁,谥号光文帝,刘渊虽为胡人,但在洛阳生活了四十年,汉化程度极高,其行为准则、道德价值观与汉人并无二样,这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对汉人采取过激的行动,这一点和后继的后赵等国有着本质区别。
41 当权者轮流换,人人都有机会
虽然当年汉人与胡人分界明显,彼此对对方不服气,胡人与汉人也经常互相攻伐,双方矛盾极深,但不可否认的是,刘渊建立的汉赵帝国,确实是华夏大地上一块较为安定的土地,胡人和一部分汉人得以躲避战乱,发展生产。刘渊之所以造反,是由于当时的混乱局势所迫,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要么造反,要么连人都做不成。刘渊死后,嫡长子刘和继承大统,刘和生性猜忌,皇族的各种矛盾迅速浮上水面,刘渊妻妾成群,儿子也不少,这就注定皇位的交接过程不会很太平,寻常人家多子多福,皇帝却多子多灾。灾难起于一个叫呼延攸的人,呼延攸是呼延翼的儿子,属于烈士子女,同时也是纨绔子弟,这哥们儿打小游手好闲,胸无大志,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刘渊清楚呼延攸的为人,终生没有录用他,呼延攸也没办法,刘渊一死,呼延攸敏感地觉察到:机会来了!
呼延攸在刘渊在位时没有谋求到什么像样的职位,现在换了新皇帝,他当然希望抓住机会立功受赏,好在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现任国舅,于是,他撺掇刘和除掉刘聪等人,彻底收回兵权,一旦目的达成,呼延攸就成了大功臣,被封为大官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明白,自己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去面见皇帝前,他拉上了对刘聪不满的侍中刘乘和西昌王刘锐。刘聪的军队共十余万人,既可以对外攻城略地,也可以对内搞政变,这股军事力量让刘和如坐针毡,他做梦都想除之而后快。正当他准备睡觉时,呼延攸等人在宫门外求见,几个人有着共同的利益,在这件事上不谋而合。第二天,刘和询问安昌王刘盛的意见,刘盛比哥哥刘和明白事理得多,他劝说刘和:“楚王是本朝的股肱之臣,没有任何造反的迹象,陛下这么做是在逼楚王造反,皇帝新承大统,应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先帝尸骨未寒,实在不应擅动刀戈。”刘和的回答很简单:“那你下去陪先帝吧!”言讫杀了刘盛。
刘和是一个没经过战场磨练的政治新人,尤其对当皇帝玩阴谋那一套心中没数,他那么做其实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有敢不同意朕者,杀无赦!一时间,首鼠两端的诸王都站到了皇帝这边,皇帝清点了一下人数,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看来真理还是站在我这边嘛!西晋“八王之乱”的一幕看似又要上演。此时的汉赵帝国分裂为两股势力:以楚王刘聪为首的实力派,阵营里有齐王刘裕、鲁王刘隆;以刘和为首的皇权派,主要人物有呼延攸、刘乘等人。刘和这招实在不怎么高明,自古搞阴谋,没见过这么大张旗鼓的,项羽大老粗一个,还知道摆场鸿门宴。对方要是平民百姓也就算了,恰恰相反,对手是一个拥军十万,战功赫赫的将军,就是他想死,部卒们能同意吗?
刘和也是说干就干,他为了自己权力的稳固,对亲兄弟们毫不留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发动了政治清洗。战争很快开始,刘和军兵分三路,分别攻打刘聪、刘裕、刘隆三兄弟,刘裕和刘隆势单力孤,脑袋如同草芥一样被割了下来。可到了刘聪这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刘聪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打到了刘和卧室门外,二话不说,直接砍了刘和。汉赵帝国最精锐的十万部队都在刘聪手下,刘聪见过的死人比刘和见过的活人还多,只能说刘和选错了对手,这场不大不小的政变最终以刘聪的胜利宣告结束,十三个王死了五个,皇帝脑袋都搬了家,比“八王之乱”干净利落得多。摆平了刘和等人,刘聪登上皇位,成为赵国的第三位皇帝。
42 刘聪的梦想
在刘聪的军事生涯中,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洛阳攻防战,对那次几乎可以攻下洛阳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的战役,他始终耿耿于怀。这次新官上任三把火,刘聪决定将第一把火烧在洛阳,一雪前耻。仿佛是为了迎接赵军,中原大地上再次发生席卷六州的大饥荒,连洛阳都被包括在内,司马越下令各地向中央政府运粮,等了一个月,却无一粒米送到,并不是地方置中央于不顾,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大饥荒,不多的粮食都拿来养兵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尤其令司马越头痛的是,石勒与王弥会师,进犯徐州等地,白马、南阳、襄阳相继失守,长江以西三十多座军营全部被破。不仅如此,刘灵在冀州大肆劫掠;刘曜军也兵临洛阳城下,眼见洛阳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司马越待不住了,他请求率军出征。皇帝虽然不同意,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军在洛阳停留的时间越长,饿死的人就会越多,哪怕城外是刀山火海,也比活活饿死强,司马越就这样带领十万大军出发了,这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没想到在朝廷中对司马越不满的大有人在,平时司马越在那里镇压着,大家都不敢响,这次司马越主动离开了,反对他的人一下子都出来了,纷纷要求皇帝惩处司马越。司马越的大部队在许昌驻守下来,还没等他站稳脚跟,皇帝讨伐他的檄文就到了,司马越专擅朝政,司马炽已经忍了他很久了,他派苟晞等人征讨司马越,司马越一气之下,竟然气死了。后继者是大帅哥王衍,这是王衍这辈子最大的官职,可嘴皮不能当枪使,参加辩论赛找他还可以,让其统帅几万人上战场打仗简直就是送死。没办法,军中实在无人可用了,凑合上吧!王衍很有自知之明,他把这个烫手山芋让给了司马范(司马玮之子),司马范也不敢接手,绕了一圈又到了王衍手上。之后这十万大军的举动很让人费解,他们抬着司马越的棺材,向山东地区进发,以图让东海王司马越早日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