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刚经讲录-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的。古德云:‘说法不应机,犹如闲言语。’金刚经为什么‘受持、读诵、广为人说’,会产生那么大的无量功德呢?因为这部般若经是‘为发大乘者,为发最上乘者’而说的法门。因为大乘行者,最上乘行者,才是真正的在修成佛的因。发心很重要,心一发,一切行持都将随著这个发心而起修。楞严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维摩诘所说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所以才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随你发心的不同,你所解的道理就有所不同。金刚经属于大乘经典,你发了大乘心,你就是一个大乘行者;你发了最上乘的心,你就是一个最上乘的行者。这里有二个‘发’,一个是‘为发大乘者说’——这个大乘者,是指权教大乘。依教下所说,佛陀一代演教,总归纳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等五个教法的范围。权教大乘,正是始教所摄;始教中有二部,一为空宗,二为相宗;这个空宗就是般若空宗。金刚经属于般若部,这是对著始教空宗而说的,这正符合权教大乘法。金刚经也是‘为发最上乘者说’——这个最上乘就是实教大乘。实教大乘通于终教、顿教、圆教。因为金刚经不只是讲二谛的道理,他连中道第一义谛的道理都有。所以在解释那个三连句的时候,‘佛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如果用二谛的道理解释,就是‘为发大乘心’的弟子说。如果解释到中道第一义谛上,这种三谛的道理,就是‘为发实教的大乘菩萨’说的。顿教比终教更高一步,金刚经最高深的道理讲到顿教。因此中国禅宗的祖师,从四祖到五祖,从五祖到六祖,都用金刚经来印心。由此证明金刚经合乎中国顿教禅宗。另外新眼疏上,又说金刚经‘密通圆教’,因为他有中道第一义谛修行之法,所以才说他‘密通圆教’。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果你能依此经,如法的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发大乘心,发最上乘心,自利利他,如来心中会知道你这个人,如来眼中会见到你这个人。知道什么?见到什么呢?知道你,见到你,都能成就这‘不可计量,不可称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些功德你一定都能成就。‘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凡是‘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的这个人,都叫‘如是人等’。这个人呀!‘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所说的法,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你能自‘受持、读诵’又‘广为人说’,以此因缘,将能够引导一切众生,趣入成佛之道。因为般若为佛母,能出生‘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因‘般若波罗密’而成等正觉。如来成佛后,亦受持‘般若波罗密’。由此证实,‘受持、读诵、广为人说。’金刚经,等同续佛慧命,传播佛种,引度众生成佛。所以说你即是‘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按世间法上打个譬喻,你如果是个孝顺父母的好儿子,就能够荷担父亲的家业,你父亲所遗留的这个家业,你能挑起责任给他负担下来。你如果是佛的好弟子,就要把如来的家业荷担下来。如来的家业,是什么家业呢?就是‘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如来出世,是为了要来弘法利生的。我们是佛的弟子,什么是我们的事业?什么是我们的家务呢?‘利生’是我们的事业,‘弘法’是我们的家务。你发心弘法,一定要受持经典的义理,读诵其文。你不能自利,又怎样去利人呢?你受持、读诵经典,一定要多多的深入经藏,多听佛法。对佛法一定要深信不疑,然后才能再进一步去发心弘扬佛法。你这样子做就能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这就如世间上的孝顺好儿子,父亲交给他的家务,他能够主持,并发扬光大,这才是尽到作儿子的责任。所以我们身为佛弟子,就应该负起责任,来担当起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并加以宏扬。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为什么说,这个‘受持、读诵、广为人说。’金刚经的人,就是荷担如来的大乘家业,最上乘家业呢?因为‘乐小法’的人,他著了我等四相之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我等四相,前面讲过有三种。小乘中的声闻、缘觉,他已把‘我执’的四相空掉了;‘法执’的四相没有空。这里的四相,就是指著「法执’的四相。他没有空掉这个‘法执’的四相,因此你叫他去度众生,弘扬佛法,他不发心。‘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你叫他听,他也不喜欢听。闻大乘经典,要深信不疑,须要有大乘善根的人,才能得闻。法华经上有明文记载,释迦如来,要开讲法华经,还没有讲,就先有五千退席,有五千个阿罗汉不要听。他们说:‘我们已经所作皆办,具诸佛法,还听啥?’都走了。‘好乐小法者’他闻都不来闻;不来闻此经典,又怎么能受持、读诵呢?他自己不能受持读诵,又怎么能为别人解说呢?所以‘好乐小法者’的人,对释迦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的金刚经,他闻都不闻,所以不能受持,亦不能为人解说。因此就可证明前面所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金刚经的这个人,他所得到的福德,是不可思议的;他就是荷担如来大乘家业的一个好弟子。这就证明‘好乐小法者’的人,做不到‘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事业。下面再说金刚经所在之处的功德。

戊三、约依处显德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不论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金刚经的这个处所,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要恭敬供养。当知此经所在之处,即等于是如来真舍利的宝塔,所在的地方。因此都应该恭敬、作礼、围绕、赞叹,应该带香花来这个地方供养。

对金刚经恭敬、供养、作礼、围绕、赞叹,必得开智慧,增福报。何以故?因为你恭敬、供养‘般若波罗密’,即是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正是演说‘般若波罗密’的法门,所以你恭敬供养此经,就有无量的功德。诸佛也是恭敬供养‘般若波罗密’的。到此为止第十五分讲完了。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戊四、约功用显德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是在说明,金刚经能够成就,消业障的功德力。佛再进一步告诉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若为人轻贱’,‘轻贱’是个总名词,里面包括了很多被辱的逆境,也就是碰到这种逆境,你不要生退道的心。前文说过,你‘能受持读诵’金刚经,所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现在,这个末法时代的‘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什么不但不得人家的尊重,反而受到别人的‘轻贱’呢?佛就给我们解开这个疑惑说:‘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所谓‘罪业’就是身、口、意起了恶的行为,所造的业,叫‘罪业’。‘业’总括来说,分为二种;三界以外叫‘无为业’,三界以内叫‘有为业’。三界内的‘有为业’又分为三种,即善业、恶业、不动业;上二界,他所修的‘四禅八定’叫不动业,这是‘禅定之业’;在欲界中有二种业,一是善业,一是恶业。这经文里的‘罪业’就是恶业。这是他前世造了罪业,本来应该去受罪业的果报,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受苦。因为他这个恶业还未成熟,这个业力暂时没有牵引他去受三恶道的苦报,但是他前世也造过善业,所以就先转生为人。刚好他又碰到金刚经,又发心受持读诵,这是善业,是善因善果,据理来说应该得到好的果报才对。可是为什么反而会受到人家的‘轻贱’呢?‘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这是由于你,受持金刚经,读诵金刚经,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功用,给你消掉过去所造的罪业。因为你前世所造的罪业,马上就要成熟了,接著就要去受苦报了。但是由于你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起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才使你过去世的恶业,转变为‘重罪轻报’,才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这个‘轻贱’包括了,忌妒障碍,甚至欺负你,压迫你,骂你,打你。但是这种苦,比那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中所受的苦,那真是算不了什么啊!可是你受过了这个‘重罪轻报’的苦头后,就可以把‘应堕三恶道’中受重报的苦果给他转掉了,这叫做‘重罪轻报’,所以才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这是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把那个罪业消掉了。你应受三恶道的果报可免掉了,反过来还会得个好的果报。得个什么好的果报呢?‘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得’就是当来要得到,当来就是未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之果,这样,你不就成佛也有份了吗?这就是说,因为别人‘轻贱’你,但是却帮了你一个大忙。帮了什么大忙呢?第一,他帮忙你,把过去所造应堕三恶道的罪业,给你消灭了。第二,你可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你受持读诵金刚经,先得个‘菩提法’,依之修行,以后再得个‘菩提果’。这么说这‘轻贱’你的这个人,不是也帮了你一个大忙吗?在佛法上讲,‘轻贱’你的这个人,他也是你的善知识;他是什么样的善知识呢?叫做‘逆境的善知识’。就像提婆达多,处处障碍释迦佛一样;释迦佛说:‘他是成就我修忍辱度的善知识’,但是却是‘逆境的善知识’。我们既然了解了这个道理,再看前面第十五分的道理:‘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我们的心,一定要死心塌地,完全的相信佛语,不可以起怀疑。前面也有讲过,只要你能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这个‘一念’的功德,就超过你亲近承事、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那个福德。‘一念清净心’,时间虽短,但是这个清净心,我们到底生了没有,还不知道。所以那个超过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福德,有没有得到,我们还不知道。可是这句‘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这一段经文,可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我们是得到了这个功德。我们听到这部经,能够信心清净,信受而不违逆,讲到那里,信到那里,这个时候,我们马上就得到无量恒河沙数的福德,这是绝对得到的。

既然‘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就有那么多的福德,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落在薄地凡夫位呢?整天都在苦苦恼恼呢?受持读诵金刚经又受人‘轻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