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同人)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9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灭口或是弃卒保车。”

    鲍将军抱拳道:“多谢柳兄弟。”乃起身告辞。

    此人前脚刚走,柳小七便问贾琮:“你疑心老三他舅舅是清白的,怎么起先没跟我们说过?”

    “我起先没疑心啊!”贾琮白了他一眼,“什么武将的直觉这种狗屁话你也信啊。既然还有个丰饶米铺漏网,鲍将军所言便可信了许多,我便强掰扯出了点子逻辑送他。”

    柳小七回了他一个白眼:“就不该信你的话!”

    贾琮笑嘻嘻提起笔来写了一张笺子,喊柳庄帮忙送出去。“趁没人之时,单独交给崔勉老头一个。”他道,“不可让他的老仆小厮看见。”柳庄接过笺子走了。贾琮拍拍脑袋,“我记得咱们马行有照相机?”

    “有啊。”

    “明儿一早去取。”贾琮道,“然后就说我忽然又想去看祭孔了。”

    柳小七皱眉:“你闹什么呢?”

    贾琮挤挤眼:“麻溜的躲远些呀!恐怕神仙打架受到波及。”

    次日上午,柳小七亲自往马行取了照相机来、顺带悄悄将蒋净哥送去给他们看管。贾琮便向卢俭告辞说自己改变主意、还是想赶往曲阜。卢俭乃儒生,且已知道“周冀”是谁的名字,自然不会相留。贾琮等人背着行李大大方方出城门、扬长而去。

    赶到曲阜才知道,齐王的儿子一个都没来参加祭孔,与往年一样派来了一位官员。贾琮没去找孔少爷,只扮作寻常游客找客栈住下。

    祭孔的前一日收到电报,说都城大乱,查封了许多人家,只是并没有崔家。贾琮托着腮帮子对着电报发愣。柳小七踢了他一脚:“也许不是崔家呢?”

    贾琮摇头:“如果老三的舅父不支持他,那么他的岳家定然会支持他。否则他哪里来的实力弄出这些事端?大规模金蝉脱壳……一个千年世家委实有这个本事。崔勉必须是想借我们之力除掉他们家嫡支,不然不会隐瞒我的身份。”他又想了会子,“只怕我们先头猜错了。跟马娘娘合伙的不是老三,而是他岳父。老三大约是个傀儡。”

    柳小七思忖道:“那个丁管事会不会是丁滁?”

    贾琮喃喃道:“如果是……他不是老五的幕僚么?怎么又变成老三的管事了?”

    柳小七哂笑道:“他分明是马氏的相好。马氏跟谁合作,他就是谁的人。”

    “但庄儿拆穿了老三在马氏身边安插钉子,他们不是应该散伙了?她的人为何还帮着老三?”

    “你脑子迷糊了不曾?”柳小七道,“散伙哪有那么容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马氏还在齐王府呢,又不能亡命天涯。”

    贾琮哼道:“马氏舍得跟他亡命天涯才怪。”他又想了半日,提起笔来又写了一张笺子。乃喊了个护卫进来吩咐几句话,命他快马送去给崔勉。

    护卫骑的军马极快,不到一个时辰便赶到崔府。只见这府上大门紧闭,平素坐着的几个门子一个都不见。上前扣动门环,不一会子,有人在里头问:“谁啊!”

    护卫道:“在下乃周冀先生派来给崔老大人送信的。”

    “你等等。”

    老半日,大门终于“吱呀”的开了,里头立着的正是崔琚。此人胡子拉碴满面憔悴,护卫吃了一惊,拱手喊:“崔大爷。”

    崔琚一言不发侧身让他进来,低声道:“我爹病了。”

    护卫微微皱眉:“病得可厉害?”

    “甚是厉害。”崔琚道,“故此我们家闭门谢客。”

    护卫道:“我家先生写了封急信,让我快马送来亲手交给崔勉大人。”

    崔琚立时道:“周先生之书信自然得看,壮士跟我来。”遂领着他一径走到崔勉屋里。

    眼看就是阳春三月,崔勉这屋子关得严严实实一丝不透、还燃了炭盆,进屋便觉得憋闷。崔勉躺在炕上盖着大被褥,老脸捂得通红。崔琚将他老子扶着坐起来,大白天点起蜡烛。

    护卫面上波澜不惊,上前行礼道:“我们先生让我在给大人信之前先讲两个故事。”

    崔琚问道:“什么故事?”

    “乃是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国一位先贤伊索先生所撰的寓言。一则叫狼和小羊,一则叫农夫与蛇。”护卫如背书一般将两则寓言念了出来。崔氏父子神色大动。护卫这才取出笺子双手送与崔琚。崔琚接过后送给他老子。

    崔勉喘了会子气,颤着手指头打开笺子。只见上头写了两行大字: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崔勉怔怔的看了笺子半日,忽然哈哈大笑。崔琚在旁一言不发。良久,老头一把掀开身上的被褥,抹了把汗:“热死老夫了。开门开窗!”

    崔琚低喊:“父亲!”

    崔勉翻身下炕朝护卫道:“壮士辛苦了。请到后头歇息片刻、吃顿酒席。”

    “多谢大人。”护卫道,“信既送到,在下这就告辞回去了。”

    “既这么着老夫不便强留。”崔勉道,“琚儿送壮士出府。”崔琚焦急看了他老子几眼,见崔勉纹丝不动、只得领命。

    他二人才刚走了片刻,崔勉喊过来位管事吩咐道:“去把大门打开。告诉外头的人,得了周冀先生从曲阜快马急送来的良药,老夫的病好了。”

正文 第866章

    孔圣人忌日与天下儒生皆为大事; 每年二月二十一都有不少人赶来曲阜。今年自不例外,街面上来来往往都是读书人。贾琮今儿老早便让柳小七拎了起来,立在客栈外头负手瞧了半日; 感慨道:“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真高啊。”遂跟着去孔庙凑了个热闹。

    祭孔流程十分复杂,贾琮还没看到三分之一就不耐烦了。本想开溜,偏他先头仗着身边的人武艺高强; 立在最前头。如今身前是祭祀大典、身后是堪比后世黄金周旅游的高密度儒生,根本动弹不得。只得强打精神硬扛。饶是早上特意多吃了些,到祭典完成时众人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回到客栈; 贾琮问大伙儿这祭礼好看不。众人七嘴八舌道:“好看是好看,太久了!”“祭个祖哪里用得着这么久!”齐声大笑。

    次日; 贾琮拿着名帖上孔府拜访。门口熙熙攘攘的。柳庄穿过人群宛如一条鱼游过水藻,直到了门子跟前拱手道:“烦劳大叔进去通禀:燕国周冀应邀来拜访孔允宪公子。”

    门子微惊了一霎; 回礼道:“原来是燕国来的客人。敢问是我们家大爷邀的?”

    “是。”柳庄从怀内取出孔允宪赠贾琮的诗。

    那门子接过来瞧了瞧,点头道:“委实是大爷邀请的周先生。”

    柳庄微笑道:“还望日后孔公子邀人做客直白些; 典故太偏我们不大看得懂。”

    门子笑道:“令主既来了; 显见他是懂的。烦劳小哥稍等片刻,我进去通报一声。”乃一躬到地。

    柳庄回礼:“多谢了。”回头示意贾琮等过来。四周众人已听见他们是孔少爷邀来的; 纷纷让路。

    贾琮上前随口道:“庄儿跟门子大叔嘀咕什么呢?”

    “不过是烦劳他报信罢了。”

    “他怎么跟你行那么大的礼?”

    “孔少爷那诗中典故,他一眼就看懂了。”

    贾琮咧嘴:“孔家连门子都是大儒。”

    不多时; 孔允宪亲自接了出来,脚步如风迎着贾琮喊:“周先生!”声容不掩激动。

    贾琮有些诧异,含笑拱手:“孔少爷小小年纪博览群书,我佩服的紧。”

    门口众人立时明白此人便是孔圣嫡传后人; 纷纷作深揖。孔允宪四面还礼。贾琮莫名看了他们半日,大声问道:“你给他们家都施过粥么?他们干嘛都对着你行礼?”

    柳小七大声道:“看他祖宗的面子嘛。”

    “那干嘛不去孔庙行礼?”贾琮道,“这么小的孩子作了这半日的揖,可别把腰伤着了。”乃扫视了人群一眼,“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

    有个儒生喊道:“岂有此理!作揖岂能伤着?”

    贾琮也喊道:“你们每人只作一个自然不会伤着。点儿大的孩子腰腿都还没长成,连着作许多个揖,真真不好说。你们是高兴了,也不管旁人死活,横竖回头躺炕上不能动弹的不是你们。”

    孔允宪忙说:“周先生低声,晚生无碍。”

    贾琮道:“我若不拦着,你再多作几十个揖就不知道还无碍不。行了咱们快进去吧。”乃不由分说搭上孔允宪的肩往里走。孔允宪终究少年书生,贾琮自幼习武臂力不小,登时被带了进去。贾琮这时方低声道,“陈子昂有诗云,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齐王盯你们家盯得如此厉害,无非是为了这些人罢了。”孔允宪眼中顿时露出一丝黯然。贾琮望天翻了个白眼——看意思因为孔家不肯听话更换祭祀礼仪,齐王找人家麻烦了。

    遂全然不搭理门外那些来朝圣的儒生,贾琮一行人跟着孔允宪直入后堂。孔允宪命人去前头请他父亲,说有要紧事。沈之默笑向那报信的小厮道:“不论衍圣公陪着的那位官儿多大,我们先生都比他官大。”孔允宪坐着没吭声。小厮恭谨的走了。

    不多时衍圣公便来了。此人果然只有三十多岁,形容清俊气度隽雅,一瞧便是个有学问的。孔允宪替二人介绍。贾琮忙站起来拱手:“孔先生,你好。”衍圣公还礼。

    二人落座,衍圣公道:“前几日多亏周先生相助小儿,不胜感谢。”

    贾琮道:“人家问了我、我回答罢了,不值一提。只是孔先生为何会允许齐王管孔小少爷叫先生?不大合规矩吧。”

    衍圣公苦笑道:“我何尝不曾推辞?三番四次推不掉。”

    贾琮道:“晚生觉得,这种事三番四次推不成,三十番四十次也必须推掉。只有一个人能从出生起就受到天下人的敬重——太子。白眉赤眼的便得了王爷器重,自身又没有实力自保,难怪凤子龙孙都想朝你们家下手。”

    孔允宪不禁问道:“周先生可是知道什么?前几日你不是说不来的?”

    贾琮道:“实不相瞒,当时我弄错了点子事。我以为戏楼上那宗热闹乃是齐王的几个儿子因夺嫡而争斗,后来才知道殿下们不过是傀儡,实则为几个世家之争、并世家内斗。曲阜立时变得安全了。我赶紧跑了过来。”

    衍圣公忙说:“听闻王爷查抄了许多人家。”

    贾琮点头:“还没到时候,眼下是各式各样的李代桃僵。快了。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蝉壳脱干净之后就该肉搏。到时候刀刀见血你死我活。咱们躲得远远的,看最后谁输谁赢、谁侥幸逃脱谁英勇背锅。”

    衍圣公摇头道:“我这里也不安生。王爷派人来借我们家古本,说要修一套儒学全录。”

    “借书?”是了,孔家的书库里头还不定多少珍稀古本呢。贾琮思忖片刻道,“这事儿,只怕他不是近日才起的念头,应该惦记很久了。想以家族之力对抗朝廷,恕我直言,纵是孔家也做不到。他这次打发人来借、没借着,下次他也许就会派奇人异士来取,或是干脆让衍圣公病逝。孔少爷还是个孩子,哪里斗得过他们?或是如上回戏楼上那般,直朝孔少爷下手也不是做不到的。”

    孔家父子听前头已经是面色难看,到后头便齐声惊呼:“什么?!”

    孔允宪急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