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同人)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9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大人微笑拱手:“多谢义士。”

    “不客气。”青衣人道,“楼里人多。若出了乱子,说不定会引起踩踏。”他思忖道,“这么一想,只怕他是预备行刺蒋班主的。”

    卢大人忙问:“何以见得?”

    青衣人道:“若有人行刺大人和那位吴先生,看客们为着怕惹事,定然远远的躲开。这戏楼子眨眼便没了人。若行刺了蒋班主——他票友众多,定然因担心他往前凑;寻常看客往外涌;有人拿刀捅了个名旦必成市井新闻,瞧热闹的原地不动。这三种人皆在戏楼中散坐,各处都有。倘或再有几个人引风吹火……想不起乱子都难。”

    他一壁说卢大人一壁想,末了不禁有些后怕:“义士所言极是……”若非周先生识破那姓赵的,今日只怕要出事。

    青衣人笑向卢大人身后的护卫道:“几位兄弟,有绳子么?我已拧了他许久。”护卫们赶紧上前捆了那灰衣人。

    青衣人又从他身上搜出了许多零件。卢大人奇道:“这些是?”

    “喏。”青衣人一件件拿起来,“这是袖箭筒。这是暗器囊,金钱镖、铁莲子。这是百宝囊。”他打开百宝囊,“百炼飞爪、如意绦。这是几种药包,通常是些蒙汗药泻药之类的。这是迷香。铁定绿林中人。大人可去寻最近几年各国发的海捕文书上找找,保不齐能找到他的画像。”

    卢大人皱眉:“他是通缉犯?”

    “我猜是。”青衣人道,“举国皆知,绿林通缉犯可以往齐国藏。”

    卢大人瞿然:“通缉犯往齐国藏?是何缘故?”

    “大人不知道?”青衣人诧异道,“藏在齐国贵人家中做护卫啊。”卢大人瞪大了眼钳口挢舌。他看着卢大人有些不好意思,“额,您是文官,不知道也罢了。听说有很贵的贵人做担保,双方都颇为放心。额……我不是齐国人。你们齐国的事我不大清楚。”此人抱了抱拳,闪身而去。卢大人立在那堆零碎前瞧着,面上忽红忽黑忽白。

    护卫过来低声道:“老爷,那人走得太快,属下没赶上。”

    卢大人摆手叹道:“罢了。”乃撩起衣襟,将那堆物什悉数兜起,转身大步朝齐王那官座走去。护卫推着灰衣人在后头紧跟。

    齐王孔少爷等人正接着议论《病梅记》呢,见这副模样都问道:“卢大人这是兜着什么呢?”

    卢大人将衣襟上的物什搁在齐王案头,正色道:“下官才刚刚得知这些是何物。”乃一件件拿起来说与众人听。众人大惊。

    齐王指道:“卢爱……大人,这些是从哪儿弄来的?”

    卢大人遂将方才之事叙述一遍。末了含泪道:“举国皆知,齐国可庇护别国通缉犯。”他看看齐王,“老爷……”又看看孔允宪,“孔少爷……咱们齐国乃孔孟二圣之故里,岂能背上如此恶名!”

    齐王勃然大怒:“竟有此事!”

    贾琮四面张望几眼,奇道:“怎么……你们不知道?不是尽人皆知么?”

    有个人跳出来道:“千古奇谈,闻所未闻!”

    贾琮又张望半日:“你们是真的不知道啊……”

    沈之默看了眼方才推进来的那灰衣人,道:“此人像是前年蔡国海捕公文上的那个吕达,杀了先蔡国世子。”满座皆惊,有人连着退后了数步离他远些。

    灰衣人冷笑道:“那世子委实是我所杀。若没人告诉我他要去私会小寡妇,我岂能埋伏得那么巧?”

    贾琮忙说:“那个……这种罪犯还是哪位大人带回衙门去审吧。”说着冲卢大人使了个眼色。

    齐王立时道:“卢大人,既是你拿住他,此事就归你查。务必挖开根子追查到底。”

    贾琮大声嘀咕:“内什么……既然里头牵扯上了贵人,万一挖出不好惹的主子来,卢大人官儿大么?”

    齐王拍案,厉声喝道:“凭他挖出谁来,一律不得放过!”

    卢大人翻身跪倒:“下官领命!”

    贾琮又大声嘀咕:“内什么……人家手里肯定很多绿林高手,卢大人的护卫武艺如何?”

    齐王立时招过身边一个人来,却不喊他的名字:“从今日起你便跟着卢大人。纵然你死了也不许他有闪失。”那人躬身行礼称“是”,面上一丝表情也无。

    贾琮看他身高不足七尺,模样实在太平平了,丢进人群里找不着,便知道是个厉害角色。口里依然大声嘀咕:“这位兄台长得不太像高手啊……”

    齐王可算捞着机会显摆了,得意道:“这些人,周先生是不会明白的。”

    贾琮摸摸后脑勺:“好吧,您官大您说了算。”

    齐王吃了口茶,问道:“外头如何?”

    有个人回道:“戏楼当中的看客已散尽了,还有零星几个在门口围着蒋班主说话。”

    齐王点头:“既然这么着,戏班子就散了吧。”

    和春班的人忙上前磕头,有人捧着赏钱送给他们。蒋净哥抬头去瞧贾琮,见他正与卢大人说话,一眼都没瞧自己,面上露出焦急之色来。沈之默看在眼里,悄悄拉了下柳庄。“喂,那个蒋哥儿老盯着周相公作甚?不是说……”她比了三根手指头,“强行欲拿他换你么?”说着,扑哧一笑。

    柳庄低声道:“那庄买卖,只怕此人是自愿的。”

正文 第855章

    戏班子才刚退出去不久; 往赵先生家搜查之人回来了。官差们捧回来一大叠文稿。贾琮觉得闲事已经管得差不多了,余下是人家齐国内务,便同卢帧商议告辞。卢大人忙说:“周先生乃绝慧之人。此事疑点颇多; 还是等等的好。”卢帧与崔琚两人竟齐刷刷赞成,四只眼全都闪成了星星眼。贾琮望天:你俩又不是小孩子,这招没用好吧!

    饶是如此; 贾琮依然走不了,只得耷拉着脸闲坐会子。齐王身后闪出一个儒生,素袍方巾; 长了副很有学问的脸,立在案头粗翻赵先生之文稿。前头还气定神闲; 忽然不知看到了什么,大惊; 急急的往后翻了十几页。乃思忖片刻,捧了一小叠稿子走到齐王身边; 小声向齐王与孔少爷回话。

    那二人旋即大惊; 齐王接过文稿匆匆翻看,眉头紧锁。那锦袍爷们冲身边人使了个眼色; 那人悄然溜过来拉着卢大人耳语。卢大人听罢也立时皱眉。沈之默好奇心起,眼睛咕噜噜的转; 竖起耳朵想听消息。贾琮眼观鼻鼻观心。卢大人转身向贾琮大声道:“周先生,今有四篇文章,其中一篇是甲生所作,另外三篇是乙生所作; 先生可能分的出来?”一语未了,齐王等人皆张望过来。

    贾琮心想:本王今儿跟文风鉴定杠上了怎么的?若是文风明显不同,他们不会一个个皱眉苦脸。只怕这里头有仿文风。他想了想道:“有个法子可以一试。但因为只有四篇文章,实在太少,不一定准。”

    卢大人听他说“可以一试”顿时大喜,听他嫌文章少,忙说:“要多也有。”

    贾琮道:“如果文章足够多,可以用助词概率来查。”

    卢大人笑道:“周先生这话高深,本官听不懂。”

    贾琮笑道:“不是高深,是您没接触过。韩昌黎曰,术业有专攻。大人平素在衙门处置的那些事,晚生也一窍不通。”乃解释道,“文章如字迹,每个人所作必然不同。有人爱以‘余’自称,有人爱用‘吾’。其余‘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虽文人们都用,使用频率各有习惯。倘若有多篇甲乙二生之作,便可以算出他们各自使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的使用频率,即:每一百个字里头,用了多少个‘之’、多少个‘乎’、多少个‘者’等等。一两篇文章也许特点不明显;若文章足够多,大人自然能发现:每个文人使用这几个字的概率是固定的。”

    贾琮这话里头带了许多后世词汇,卢大人有些茫然,不大听得懂。他侄子卢帧在大佳腊游学三年,立时明白贾琮之意,忙说:“伯父,我知道周先生之意,很是有理。不若就依着这法子试试?”

    卢大人喜道:“你知道?”

    卢帧点头:“我知道。”

    卢大人回头望着齐王拱手:“老爷,不如就让我这侄儿一试?”

    齐王自然也听不懂,但他得装懂啊!晃了晃脑袋:“也罢。横竖暂且没别的法子,就让他试试吧。”

    那孔允宪是个老实孩子,特请教道:“大人,周先生说的是什么法子?”

    齐王笑道:“说不清楚,你只管瞧便是。”遂命卢帧依贾琮所言试试。

    卢帧道:“须得有甲乙二生之作,越多越好。”齐王立命人去取。

    卢帧遂先开始翻看赵先生的文章,先点出每篇文章的总字数来,再依序点出‘之乎者也矣焉哉’的字数,以阿拉伯数字和文字都记录在单子上。

    贾琮在旁道:“点数字是件极其繁碎、需要细心之事,且极容易失误。不若安排三四个人各自点,然后对答案。”

    卢帧忙说:“周先生言之有理。请老爷再添几位熟悉数字、做事仔细之人,每人各点一遍,如此便不会出纰漏。”

    齐王这会子依然不明就里,装模作样点头:“可。”

    下头的人便推举出了四位细致的先生,连卢帧一共五个,每人各自点数。还没点完,已有人从外头捧了老大一摞文稿进来。

    赵先生的文章点完之后,卢帧将五个人的单子取来对了对,悉数一样、没一个数字不同。遂点点头,依序算出了赵先生使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七个助词的频率百分比。果然,虽略有偏差,大抵一致。五个人遂接着点新捧进来文稿的字数。一时点完,也算出此人使用助词的频率,与赵先生截然不同。

    卢帧便问他伯父:“要查的另外一篇文章呢?”

    卢大人道:“在这儿呢。”乃从怀中取出一张文稿来。“这个……我来查吧。你告诉我如何点数。”

    卢帧知道那文章不方便给外人瞧,便教导了他伯父如何计数。卢大人亲自细点这篇的数据。满座皆屏气凝神盯着他们几个,无人敢有咳嗽声,甚至无人眨眼。不多时数字点好,卢帧将助词使用概率算出来,大声道:“这篇不是赵先生所做,而是另外那位甲先生所作。”卢大人重重的松了口气。官座中许多人,连那锦袍爷们在内,也松了口气。齐王面带微笑。

    伯侄俩遂捧了单子上齐王跟前。卢帧假扮讲述原理给孔少爷听,顺带连齐王一道解释了。孔允宪连赞“有理有理!”末了卢帧指着最后那篇文章的数字单子道:“从七个助词的使用概率来看,此文与后送进来的那些文章是同一人所作,与赵先生的助词使用概率完全不符。”

    孔允宪赞叹道:“真真有趣!不曾想还有这种法子。”

    齐王捻着胡须缓缓点头:“如此看来,那赵生倒是极擅碰瓷。”

    卢大人道:“赵生家中搜出了四本戏目的数版修稿,显见有备而来。倘若官府被他糊弄、打发人上他家去取戏本子的修稿,他那同伙便会顺带连这三篇东西一道取来。官府误以为五本戏本子皆是他所作,他顺水推舟献上这三篇。老爷见了少不得起疑、询问。他便可求老爷拿那篇给他瞧一眼。他记性好,只瞧一眼便可默写出来。”

    贾琮在旁拍手道:“好高明!碰个套瓷。”

    卢大人笑道:“方才他迟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