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落花风雨古人诗[穿书]-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统大金】
战功彪炳; 名扬天下的荣王世子亲自领兵出征; 打出的旗号就是一统大金,这对偏安南京的小朝廷来说,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完颜洪煦此时已经是病入膏肓; 药石无医; 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相比之下,术虎高琪更对这个消息感到不安,如若不是迁都南京之后; 他们这群被完颜绪定义为乱成贼子的人已经是骑虎难下,无路可退,他都想学耶律留哥; 投降算了。
完颜绰此番南行,声势浩大,夏国和宋国当然也接到了消息,夏国国主不愧是成了精的老狐狸; 当机立断; 陪嫁了大笔的嫁妆,第一时间把夏国公主送到了中都; 并且派了使臣来,催促夏国公主与金国国主完颜绪早日成婚。
这时候,相比心急如焚,唯恐夜长梦多,横生枝节的夏国国主; 完颜绪倒是老神在在,一点儿也不着急,借口四方未平,何以家为?直接把夏国公主和夏国的一众使臣们晾在了使馆里,好几天了都不召见。
最后,还是完颜承晖急了,进宫劝了完颜绪好一通,也不知道完颜承晖都跟完颜绪说了些什么,最后,完颜绪还是妥协了,不情不愿地跟夏国公主成了亲,甚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一步到位,直接封夏国公主为皇后,母仪天下。
这可乐坏了老谋深算的夏国国主,说实话,在送夏国公主去中都之前,夏国国主已经死了这条心了,觉得以完颜绪这么难搞的性子,估计不会妥协,女儿嫁过去后,看在金夏两国睦邻友好的结盟关系上,最多就是一个贵妃,以后若是生了儿子,母凭子贵,漫长的后半生还能有个盼头,可谁能想到,这位初登帝位的金国国主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忽然开窍了,直接把新娶进宫的夏国公主封为皇后,不管是对夏国公主,还是对夏国国主,这都是一个意外之喜。
接到完颜绪成婚的消息,完颜绰由衷地替他高兴,还特意准备了一份十分贵重的礼物,派人送去中都,也想要沾沾完颜绪的喜气。
好几次,姜邺都想自告奋勇地接下这个差事,他实在是太开心了,如果完颜绪成婚,以后是不是就没心思再惦记他的绰儿了?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姜邺自己都能偷着乐好半天,如果不是绰儿马上就有一场硬仗要打,自己必须寸步不离地跟随,没办法脱开身,姜邺还真有想法亲自去中都恭喜完颜绪。
姜邺这几天一反常态,时不时就抽风,自己偷着乐的丑态,看得完颜绰一头雾水,忍不住质问道:“忽鲁成亲?你这么高兴干什么?”
关你什么事儿啊?
姜邺笑得更开心了,明晃晃的白牙差点闪花完颜绰的眼睛:“绰儿,你说,咱们俩什么时候才能成亲啊?”
完颜绰闻言,脸瞬间就红了,想也不想就给了姜邺一脚,还不忘直接用手去堵姜邺的嘴,避免他说出更多令人羞恼的话来:“你给我闭嘴!”
婚丧嫁娶,这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吗?怎么就说不得了?姜邺瞪圆了眼睛,委委屈屈地低头看着完颜绰,小表情简直委屈到不行。
完颜绰的脸更红了,没好气地瞪了姜邺一眼,又气又急,道:“胡说八道什么呢!眼下出征在即,我哪儿有时间跟你商量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一听这话,姜邺眼睛都亮了,一把抓了完颜绰的手,牢牢地捏在手里,笑着问道:“这么说,等你解决了完颜洪煦和术虎高琪的叛乱,就有时间跟我商量婚事了?”
完颜绰不说话了,目光闪躲,就是不敢直视姜邺。
答案呼之欲出。
姜邺还有什么不明白了,当即一把揽了人入怀,低头索吻,嘴里还在小声嘀嘀咕咕,也不知道是在对心上人表示衷心,还是在自言自语:“绰儿,你信我,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完颜绰也说不清楚自己此时的心境,姜邺对他是挺不错的,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种好能持续一辈子,完颜绰放浪半生,见惯了生生死死,到如今,早就没了游戏人间的潇洒和从容,索性后半辈子也不强求了,姜邺这个人,说不出哪儿好,但就是莫名其妙地合了完颜绰的眼缘,既然不讨厌,那么,就是这个人,简简单单一辈子,也挺好的。
随心而走,决定跟姜邺携手走完后半辈子,至少现在,完颜绰并不后悔。
“元帅!”
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跟绰儿培养感情,结果还没温存多久呢,就被完颜诺这个不速之客给打断了,姜邺脸色铁青,简直恨不得将完颜诺抽筋扒皮,以泄心头之恨。
“别闹!该干嘛干嘛去!”
随口打发掉了姜邺,完颜诺进主帐时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没办法,江湖上恶名远扬的万魔窟小魔头,真正拿出威势来,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元帅!宋国来使者了,说是听闻元帅大军出征,南下平定完颜洪煦和术虎高琪的叛乱,宋金两国百年盟好,理应共进攻退,特来助我们忠孝军一臂之力。”
完颜绰听后,忍不住笑了,偏头看了看紧跟着进入主帐的李典,点头示意他发表意见。
李典拱手行了行礼,这才开口道:“元帅,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依我之见,宋国此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完颜绰点了点头,他也有这样的担忧,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目前局势复杂,谁有不能保证宋国此时出兵,是不是另有算盘。为求稳妥,完颜绰婉言谢绝了宋国出兵协助,前后夹击,围攻南京的提议,甚至是毫不犹豫地拒绝道:“睿王完颜洪煦和术虎高琪的叛乱,此乃我大金国的内政,无须假借他人之手。”
在面见宋国来使时,完颜绰也是这般不近人情的态度,直言道:“此番南征,为的是平定完颜洪熙和术虎高琪的叛乱,还请使者回去转告宋国国主,忠孝军的将士们绝不会踏入宋国境内一步,同样,也希望宋国能安分守己,不要插手我们金国的内政。”
使者被荣王世子抢白了一通,气呼呼地回国复命了。
完颜绰的内心颇为无奈,说实话,他也不想当这不识好人心的白眼狼,但是眼下的金国,社稷倾颓,实在容不得半点闪失。
当然,完颜绰这般不识好歹,在宋国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好些文武大臣都觉得完颜绰的拒绝是看不起他们宋国,一番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他们宋人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关键时刻,还是刑部尚书郑铣扬站出来打圆场,替完颜绰说话,道:“禀陛下,诸位大人怕是有所不知,金国的这位荣王世子从来就是一贯如此,不按常理出牌,令人捉摸不透。我倒是不太明白诸位大人因何愤愤不平,荣王世子所言,不是很有道理吗?完颜洪煦和术虎高琪的叛乱,本就是金国的内政,我们宋国无端想要派兵掺和一脚,怎么看都是别有用心……古圣贤有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隙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一番话,怼得满朝的文武大臣无话可说。
“还是说,诸位大人真有打算,想趁着荣王世子领兵平叛,金国内部混乱不堪之机,浑水摸鱼,攻打金国?”
高坐于上位的宋国国主,忽然开口,幽幽地问了一句:“爱卿,依你之见,若是朕趁此机会攻打金国,可有办法收复幽云十六州?”
郑铣扬内心咯噔一声,知道大事不妙,忍不住叹了口气,有理有据地分析道:“祖宗遗留之地,寸土不能让,我辈后世子孙,理应恢复。但是在陛下用兵之前,还请慎思之,古圣贤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陛下问臣有没有办法收复幽云十六州,臣一介文官,不知兵事,无法回答,但是兵书上有记载,庙算有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德,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此庙算七计,可定一战之成败。”
宋国国主认真听着,点了点头,示意郑铣扬继续往下说。
郑铣扬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陛下已经听进去了,清了清嗓子,心中大定,既然宋国国主没有震怒,那么接下来的话也就更容易说出口了:“金国刚继位的新君乃章宗皇帝钦定的继承人,宽厚仁义,颇得金国百姓的爱戴,手下文官有遇事果断,智勇过人的完颜承晖,武将有治军严谨,用兵如神的荣王世子,况且,完颜氏一族治理金国,树世以来,广布恩泽,使金国百姓家家受惠,就在前几日,金国国主又刚刚迎娶了夏国公主,金夏两国自此结成了秦晋之好,交情匪浅,此时攻打金国,不仅要背负背信弃义的恶名,还会招致夏国的攻击,并不划算。”
这么一番分析,宋国是根本没什么胜算。
宋国国主不得不就此作罢,打消了浑水摸鱼,攻打金国的想法。
就这样,因为有郑铣扬的神助攻,完颜绰才能险险过关。
而在另一边,攻打南京一事,其实比完颜绰想象当中还要轻松。
听闻荣王世子亲自率领忠孝军的将士们南下,平定完颜洪煦和术虎高琪的叛乱,南京城里受够了术虎高琪欺凌的金国百姓们莫不欢欣鼓舞,每天翘首以盼着,等着世子爷和忠孝军的将士们早点到,赶紧把术虎高琪这等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给绳之以法,也顺便解救他们脱离苦海。
此时的完颜洪煦已经油尽灯枯,全靠术虎高琪吊着一口气,苟延残喘,因为荣王世子领大军来袭,术虎高琪忌惮忠孝军,怕得要死,每天召集他手下的谋士们商量,如何才能从荣王世子手上逃过一劫,免于一死,因此对完颜洪煦的看管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一直忍辱负重的完颜绍终于找到了机会,能够入宫觐见父皇。
听闻嫡长子已经被术虎高琪所害,老年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完颜洪煦忍不住泪流满面,痛下决心,准备设计除掉术虎高琪,为长子完颜综报仇雪恨。
父子俩彻夜长谈,商定了如何除去术虎高琪这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最后,还是已经只剩下了半条命的完颜洪煦痛下决心,以身做饵,引术虎高琪入宫,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共归于尽,也要拉着术虎高琪共赴黄泉。
最后,完颜洪煦成功了,想不到会被刺客埋伏的术虎高琪毫无准备来见完颜洪煦,被乱刀看死,剁成了肉泥。
完颜洪煦了此心愿,当天夜里就撒手而去,安然离世。
完颜绰领着忠孝军兵临城下,完颜绍早已恭候多时,根本没有反抗,在南京城百姓们热烈的欢呼声中,大开城门,投降了忠孝军,并且表示,愿意向中都的金国国主称臣。
借着完颜绍之力,完颜绰不费一兵一卒,统一了大金。
自此,大金国重归一统,即将迎来另一个太平盛世。

第147章 功成名就

西驰夏国; 北击蒙古; 南平叛乱,数十年间始有此捷,忠孝军最高统帅; 荣王世子完颜绰; 奏功第一,名震国中。
回了中都之后,完颜绰也受到了中都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甚至; 在整个大金国,荣王世子的威望都在不断攀升,坊间甚至有传闻; 金国百姓只知天下兵马大元帅,不知中都另有国主。
这番说辞简直让完颜绰毛骨悚然。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
完颜绰不想让自己沦落到那般可悲的境地; 选择了急流勇退,在回了中都之后没多久; 主动上表请辞。
在写给金国国主完颜绪的奏折当中,完颜绰只写了一句诗:“唯当俟高蠋,归止共抽簪。”
完颜绪被金章宗从小带在身边,悉心教导,熟读汉家经典; 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完颜绰的言外之意。不论女真人,亦或者汉人,为官时必须注意衣冠整洁,束发整冠,并且用簪子连冠于发,这是最基本的,满都这是在借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