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落花风雨古人诗[穿书]-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当如此。”完颜绪连连点头,愿意以身作则,下诏令道:“自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所囚,或为献俘,或辱于阶廷,闭之空谷,朕必不至此,此役,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卿等观之,朕志决矣!”
“陛下仁德……”
完颜诺临时训练起了一只队伍,大概也就六七万人,士兵们大多是游牧民族出身,精于骑射,战斗力很强,完颜绪领着六万中都城的军民百姓,死守抗敌,大家众志成城,窝阔台汗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中都城,即便是百战名将速不台出马,依旧无济于事。
窝阔台汗信心勃勃地杀到了中都,临到城下,却不能一举攻克,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只能放纵士兵在中都附近的州县大肆劫掠,以泄心头之恨。


第124章 故技重施

窝阔台汗攻不下中都; 本已是心烦意乱; 这时候又听闻远在辽东地区的荣王世子按耐不住,有了动向,更是慌乱不已。
忠孝军现在的风头虽然一时无两; 但是完颜绰手下的兵士满打满算也就十五万人; 若要驰援中都,除了必须留在辽东地区,防止耶律留哥趁机作乱的十万人马,完颜绰最多能抽调五万人马; 其中两万骑兵,马不停蹄,全力驰援中都; 面对窝阔台汗统帅的二十万大军,怎么看都显得有些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窝阔台汗对能征善战,用兵如神的完颜绰很是忌惮; 一直密切关注着完颜绰的动向; 也在他身边安插了不少探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马上向蒙古草原汇报; 得知完颜绰要率领大军回中都驰援,窝阔台汗若有所思,但他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展开动作,只派人联系了琪琪格; 吩咐她派三千骑兵在完颜绰的军队后面尾随观望,但是一定注意,千万要跟完颜绰的军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主动发起进攻,就这么不远不近的跟着,看看对方葫芦里到底埋的什么药。
此时此刻的辽东地区,装扮成完颜绰的思退正窝在马车中,装模作样地典阅好军队,准备领军回驰中都。
“世子爷,怎么办?”
思退抬手撩起了马车窗前厚厚的帘幕,看了一眼紧跟在军队不远处的小尾巴,轻蔑地笑了笑:“无妨!既然想跟,就让他们跟着吧!”
蒙古人一看,荣王世子领着忠孝军的主力出动了,可见时机已到。
一时间,想要啃下完颜绰和忠孝军这块硬骨头的各地蒙古军不断往这里涌来,加入到尾随思退南下的队伍当中,久而久之,思退的小部队身后,聚集的蒙古大军越来越多。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荣王世子会快马加鞭,飞驰回中都救援的时候,伪装成完颜诺的思退一反常态,于半道上停下,开始了漫长的整军休整。
此举,不仅令蒙古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连远在中都的军民百姓们都被糊弄住了,一时间,流言四起,有人说荣王世子叛国投降,于蒙古人私下有了勾结,所有才会拖拖拉拉,不来救援。
你一言,我一语,众口铄金,中都数十万百姓,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把完颜绰和他统领的忠孝军给骂个狗血淋头。
完颜承晖听到这个流言时,满心不是滋味,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他当然是相信满都的,况且这时候,最难过的应该是一直跟满都情同手足的忽鲁。为了避免完颜绪被这些流言蜚语影响,完颜承晖主动进宫,安抚完颜绪道:“陛下不用担心,世子爷此举,必有深意,陛下切莫听信谗言,自寻烦恼。”
完颜绪哈哈大笑,毫不在意地说道:“良佐你太小看朕了,满都是什么性子,朕当然知晓,窝阔台汗如今是黔驴技穷了,既然妄图以此捕风捉影的流言来离间我和满都,也不想想,朕怎么可能被他给轻易糊弄过去!”
完颜承晖这才放心下来,完颜绪没有受这些流言蜚语所影响,当然是再好不过,不然满都在前线拼死杀敌,为国尽忠,还要时刻提心吊胆,担忧会不会受到国主的猜忌,完颜承晖于心不忍。
完颜绪看着完颜承晖明显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心里也很不是滋味,长叹道:“良佐,朕明白你的意思,在这件事情上,满都无愧于金国,是金国,有负于满都!”
完颜承晖虽然也这么想,但是口头上,还是得安慰完颜绪,苦笑道:“想来,世子爷不会在意这些虚名。”
这倒是,在完颜绪的记忆当中,满都似乎从来没有将别人的评价放在心上过,说他是少有才名的翩翩佳公子也好,说他是轻佻放浪的纨绔子弟也罢,满都从来都是冷笑置之而已,不予承认,亦不予辩驳。
“满都常言,此生唯美酒与美人不可辜负,他这么喜欢美酒佳酿,玉液琼浆,待他得胜归来,我定要跟他好好痛饮一场!”
完颜承晖也跟着笑,仿佛已经预见到了那时候,四方安定,海晏河清,他们几个故友聚在一起,把酒言欢的场景,眼中,流露出了无限憧憬。
何其快哉!何其快哉!
奈何,眼下的中都却是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究竟何时才能重聚?究竟今生还能不能重聚?都是未知之数。
按照惯例,蒙古人破城之后,除了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们可以保住性命之外,根本不会留下其他的活口,所以,每次蒙古大军出征,随军的人员当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拥有高超手艺的能工巧匠。
完颜绰摸准了蒙古人的行军打仗的习惯,早早就做好了防范,重金力聘工匠能人,优待其家属,由于他治军有方,领导的忠孝军也严于律己,从来都不劫掠惊扰百姓,在金国的百姓当中,颇有名望,工匠们也都愿意追随。但即便如此,以蒙古大军如洪水猛兽一般强悍的战斗力,四处征伐,依然俘虏了不少工匠,也得到和完善了不少攻城利器,其中就有一样,抛石机。
窝阔台汗领着大军杀到了中都城下,看着眼前壮阔高耸的城墙,蒙古人无计可施,只得拉出抛石机来,准备加大力度,强攻。在此之前,窝阔台汗还命令蒙古大军,遍捡周围的郡县,其中当然免不了又跟完颜诺有过几番交手,彼此互有输赢。
蒙古人四处搜罗抛石机需要的攻城原料,也就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石材,就连墓碑都没能幸免,全部被扒了出来,做成了抛石机的石弹,轰砸中都城。
中都在建城时,便以夯土为主,一层一层加盖而成,异常坚固,大石块砸到城墙上,城墙不过是受力凹进去一块,掉下来之后徒留下一个不深不浅的弹坑,如果掉不下来的,就直接镶嵌在城墙上,充当城砖,形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就连抛石机都没用,窝阔台汗一看,更是生气,死活打不下中都,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窝阔台汗拿固若金汤的中都城束手无策之时,大蒙古汗国的百战名将速不台出了一个主意,挖地道,穴地而进,以破中都。
这个办法好,窝阔台汗欣然采纳。
就这样,蒙古士兵们开始拿牛皮卷成桶,一个接一个,躲在牛皮桶里,即便是金国士兵在城墙上射箭也不怕,冒着天上掉落的箭雨,有条不紊地正对着城墙根开始挖地道。
完颜诺不慌不忙,亲上城头指挥,命金国士兵用燃烧的火箭射击牛皮桶,这种火箭是经过特制的,中间填装了少量的□□,直接将蒙古士兵连人带牛皮桶一并给炸成了碎块,烧成了黑炭。
窝阔台汗率领蒙古大军攻城,整整十六个昼夜,一无所获,中都依旧牢不可破,包括赤老温和速不台这等名将,面对固若金汤的中都城,全都束手无策。
万般无奈之下,蒙古军又故技重施,派遣使者来议和,不过这次提出了一个颇为苛刻的条件,要完颜绪亲自去蒙古军中议和,商量好后,窝阔台汗自会退兵。
金国的军民百姓们闻之,莫不气愤难平:“实在是欺人太甚!”
城下之盟,本就是丧权辱国,要是再逼迫一国之君入敌方军营中,岂不是送羊入虎口,这一次,完颜绪要真傻乎乎地去了,就真的有去无回了。
完颜绪又不是完颜洪煦那种目光短浅之辈,自然不会看不出窝阔台汗的险恶用心,想要引诱自己自投罗网,也要看自己愿不愿意乖乖上当。
完颜承晖亦是止不住嘴角的冷笑,嘲讽道:“果然不出世子爷所料,蒙古人狼子野心,来势汹汹,对大金势在必得,眼下中都久攻不下,窝阔台汗应该是急眼了,被迫议和,八成是为了以和促战,徐徐图之。愿陛下心生警惕,牢记世子爷所言,蒙古人贪而无亲,不可与之谋!”
完颜绪连连点头,想起完颜绰临走之前的叮嘱,更是坚定了决心,遂摆出了高高在上的姿态,称病不见窝阔台汗派来的使者。
得知金国的新国主病了,蒙古使臣有意想要打探一下情况,便央求完颜承晖,能不能跟金国国主见上一面,有什么议和的条件,也能当面商谈。
完颜承晖脸上带着笑,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表面上还是热情招待了蒙古国使者,尽出牛羊美酒,金银财宝,拉拢收买对方。
听闻窝阔台汗派出的议和使者已经堂而皇之,光明正大地住进了中都城里,备受完颜承晖的礼遇和招待,完颜诺都快给完颜承晖这书呆子给气死了!
议和?怎么又是议和?盈歌公主的前车之鉴还摆在眼前呢!怎么就不长长记性呢?世子爷说的对,从来都是以战迫和,以战止战,从来没听说过能以和止战的。蒙古人总是用这同样的一招来对付金国,偏偏金国上下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受骗,无人引以为戒,相对于侵门踏户的劫掠者,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加可恶。
气不过的完颜诺,直接登门拜访,把完颜承晖骂了个狗血淋头,完颜承晖一脸无奈,苦笑连连,但还是没多说什么,任凭完颜诺发火。
当初,完颜承晖力主议和,并且亲自护送盈歌公主入蒙古草原和亲,没想到,真应了世子爷的那句话,送羊入虎口,盈歌公主最后死在了异国他乡,如花美眷,香消玉殒,对盈歌公主,完颜承晖一直很愧疚,也能明白完颜诺的气愤难平,如果骂自己两句能让完颜诺心里好受一点,完颜承晖并不觉得委屈。
吵架,必须要你来我往才有意思,如果只有一个人骂,另一个人丝毫不辩驳,全盘接受,那又有什么意思。
最后,越骂心里越不痛快的完颜诺,憋着一肚子闷气离开了完颜承晖的府邸。


第125章 以战迫和

经过完颜承晖的缜密安排; 窝阔台汗派来的使者终于见到了金国国主; 不过此时的完颜绪,已经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看上去虚弱不堪; 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撒手而去。
窝阔台汗的使者见过金国国主之后; 见这位继位不久的新君确实是一副病恹恹,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模样,也不好意思多加勉强,主动放宽了条件; 允许金国以亲王或者宰相为人质,入蒙古军营议和。
蒙古开出条件后,金国朝廷上又是一片七嘴八舌的议论。
有元老重臣对蒙古依稀抱持着希望; 进言道:“求陛下念百姓生灵涂炭之苦,忍辱负重,屈己求和,窝阔台汗既然派了使者前来; 开出条件; 想必是有意结好,只要我们能答应窝阔台汗的要求; 以亲王或者宰相为人质,到蒙古军营中商议和谈,两国定能化干戈为玉帛!”
完颜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冷笑出声,道:“好一个忍辱负重; 屈己求和!敢问大人,如果窝阔台汗和蒙古人得寸进尺,要求我们大金称臣进奉,是不是亦无不妥?”
被质问的元老重臣哑口无言,他已经是一把年纪的老臣了,早年追随章宗皇帝,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在世家大族中颇有威望,临到半截身子入了黄土,更是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