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门贵女有点田-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婆婆见苏巧巧执意要给,而他们家也的确需要这笔因子,干脆一咬牙接了过来。

    “那行,以后等贺伟真的做了那什么艺术品就多给苏姑娘多送几个。”

    贺婆婆和贺伟都没有想到,他们这一语成箴,日后贺伟的木雕大大有名,而苏巧巧家里也摆放了各种木雕,无一不是在外面价值不菲的。

    从贺伟家出来,苏巧巧和小九以及十一坐牛车往回赶。

    路过程家铺子的时候,又看到了胖胖的程家娘子。

    苏巧巧看了一眼,摇了摇头。

    缘分这东西真不好说,她在程家被拒,去找了断手的贺伟,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木雕天才。

    而这个程家,当年应了贺家,成了这镇上唯一一家木匠铺子,却因为一个小三,一个贺家娘子而生意惨淡,眼看着就要关门。

    说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时运这东西真是奇妙。

    拿了拓子回家,苏巧巧就一头扎进了厨房,除了日常去酱油作坊里看看,哪里也不去了。

    直到距离八月十五还有两天的时候,苏巧巧才从厨房里出来。

    端出了十几样看着非常精致的月饼。

    水老板似乎知道苏巧巧今天会‘出关’一样,早早就来了苏家等着。

    见苏巧巧端出月饼,连忙就笑呵呵的迎上来,接过苏巧巧手里的月饼,说道:“这就是苏姑娘这些日子在研究的东西?可真是精致。”

    “这是月饼,专门团圆节的时候吃的,平日里是没有的,你先尝尝。”

    这里材料有限,但也被苏巧巧做出了好几种月饼,有咸口的,也有甜口的。

    咸口的有梅菜肉的,猪肉的,牛肉的等等,甜口的也有蛋黄的和豆沙的。

    总共五种口味,每种口味两个花样,分别印着花好月圆和团团圆圆这样的吉祥字画。

    “这么精致,肯定好吃。”

    水老板喜欢咸口的,拿了苏巧巧指的梅菜扣肉的,咬了一口,和普通的糕点不一样,外面的皮是淡淡的甜味,里面的陷却是咸的。

    “很奇特的味道,还挺好吃。”水老板赞道。

    口味不是特别喜欢,但正好赶上团圆节,这些月饼倒是很应景。

    尤其是上面的图案和字样更是看着喜人,也吉祥的很。

    苏书生和石云等人也都尝了,苏书生不大喜欢这个口味,但是石云却很喜欢,尤其是梅菜肉馅特别好吃,一下子连续吃了两个,还要再吃的时候,被苏巧巧拦住了。

    “娘,这东西不好消化,少吃点。”

    石云这才讪讪的松了手。

    做出来的月饼都被水老板带走了,拿去铺子里卖,当然,也有一部分送到了耶律辰的面前。

    “这就是她这些日子研究的?”

    耶律辰看着一盘五个不同花样口味的月饼,唇角微微勾起好看的弧度。

    他相中的女孩果然不一样,想法都是这么奇特,还甜口的和咸口的混合,呵呵,也就她能想的出来。

    “苏姑娘做了不少,都拿到铺子里去卖吗?”水老板请示。

    “这东西可以存放多久?”耶律辰挑眉问道。

    “姑娘说可以存放十天左右,做的应该刚好够卖。”水老板恭敬的回答。

    “有多少?”

    “大概五百。”当时苏巧巧说了,每样口味一百,不同花样的各五十。

    “留下五十,剩下的拿走,价格定高点。”耶律辰叮嘱。

    五百个,整整忙了十几天,他可不能让丫头的心思白费了。

    “买不了一百两银子你就不用回来了。”

    事实上,一百两银子他都觉得有些太浪费她的心血了。

    水老板脸色一苦,恭敬的应了。

    苏巧巧对此完全不知道,她正忙着把专门留下的月饼装盒,然后让人给乔掌柜,贾掌柜以及李大人家送去,又接着准备了一些准备发这次的团圆节福利。

    月饼市面上卖的价格太贵,不能多发,苏巧巧干脆让人买了半扇猪肉回来。

    下午下工的时候,苏巧巧就通知了所有人过来领福利。

    看守池塘的十个人,牧场两个人,还有大棚那边的四个人,总共十六个人。

    这些人还不知道东家叫他们有什么事,聚在苏家门口,拉着王大伯和梁永,牛大江以及张氏兄弟这些来得早在东家跟前说的上话的人打听。

    王大伯他们心里是有些猜测的,上次池塘竣工的时候,苏巧巧就说了,以后逢大型节日或者重大事件,只要是在苏家做工的都有福利。

    后天就是团圆节,估计叫他们过来也是要发福利了。

    他们心里隐隐兴奋,却也没有多说。

    还没有确定的事,他们也不好胡乱宣扬,万一不是,那他们岂不是给苏家惹麻烦了。

    苏家做工的这些人平日里零零散散的看着也不多,这会儿全都聚在苏家门口,倒是显眼的很,一下子就引来了村里人的注意,也都聚了过来。

    “你们都守在这里干什么?闹事?苏家没发工钱?”

    有好事的人开始打听,开始说出口的话却满是幸灾乐祸。

    在苏家做事的人基本上都是村里的人,能在家门口做事,工钱还不低,他们还是挺开心的,对这些吃不着葡萄就想破坏他们吃葡萄心情的人,他们不想理会。

    见这些人都不说话,有人还非得问出个所以然来。

    “不会真的没发工钱吧,我就说嘛,这苏家就是个样子货,外面看着气派,里面其实虚着呢。”

    王大伯瞅了说话那人,正要说话,就见苏家的下人抬着半扇子猪肉,和两个大箱子出来了。

    这种场面太熟悉了,他们一下就想起了上次鱼塘竣工时候的场面。

    也想到了当时苏巧巧说的话。

    而且后天就是团圆节了。

    “这是……要发福利了?”

    村里大部分人都是经历过上次发福利的,这次看苏家又抬了猪肉和箱子出来,也立马都想到了,顿时更加眼红那些在苏家做工的人了。

    “是猪肉呢,箱子里装的可能还是饼干。”

    “这苏家人可真是大方,都过节了,我也就给娘家送了一斤猪肉,自己家都没舍得买呢,可人家苏家给工人们发的就有一斤猪肉,还有饼干,那可一两银子一斤呢。”

    “可不,真羡慕他们,都不用买猪肉了,那么多猪肉,每个人能分两斤吧。”

    ……

    一听苏家又发福利了,村子里的人都围了过来,看着苏家门口摆着的猪肉和大箱子,眼都红了。

    很快,苏巧巧和石云以及苏书生方珍珍就出来了。

    苏书生上前看着村子里的人,大声的说了些鼓舞的话。

    然后就直入正题:“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后天就是团圆节了,鱼塘和牧场大棚都离不了人,就不放假了,不过作为补贴,团圆节当天双倍工钱,以后每逢大型节日,如果不放假,都给大家双倍工钱,还给大家发福利。”

    在苏家做工的众人眼都红了,逢节日双倍工钱,干一天等于干两天,还有福利,这么好的事他们还真没地找。

    村子里的众人更是眼红了,光是一个福利都让他们眼馋,现在更是有逢节日双倍工钱这么好的事。

    在苏家做工也太好了吧。

    苏巧巧站在边上浅笑的看着,示意石云和方珍珍上前去给大伙儿发放福利。

    发福利这事他们上次就做过一次,这次也已经熟练了,石云拿着刀子,麻利的在猪肉上割下来一块,放在称上称了两斤。

    方珍珍也从箱子里拿出已经包好的小包饼干和一块月饼。

    大家也都很遵守秩序,整齐的排着队,从石云的手里接了猪肉,再去方珍珍那里领饼干和月饼。

 第186章:竞争村长

    苏巧巧在边上大声的说道:“这次团圆节福利是每人两斤猪肉,一包饼干和一块月饼,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大家的福利也会越来越好。”

    所有人都激动了,这些东西加起来可有好几百文呢。

    这么珍贵的饼干,苏家说发给他们就发给他们,猪肉也二十五文钱一斤,一下子就发了两斤,还有这叫月饼的糕点,他们连见都没见过,估计也是县里才有的。

    “好了,大家领了福利,该上工的上工,该回家的回家吧。”

    领福利的只有十六个人,很快就发完了,按照苏巧巧说的,该干嘛干嘛去了。

    而村子里的人却都舍不得走,眼馋的看着还剩下的大概几十斤猪肉。

    “苏书生,你家的鱼塘挺大的,十个人看的过来吗?要不也让我去吧,我干活儿好,力气大,一定会好好做的。”有人忍不住嚷嚷道。

    “还有我,还有我,你们家的牧场就只有牛大江和梁永两个人,梁永时不时还不在,肯定要招人的吧,让我去,我干活最实在了,不信你问问村里的人。

    “你那干活还叫实在,还不如我呢,一亩地的麦子人家一天能割完,我一个上午就能搞定,还是让我去吧,而且我家有牛,知道牛怎么养。”

    ……

    村里的人这次真的被刺激到了,争着叫嚷着要去苏家做工。

    不止是在自家门口回家方便,工钱还高,还有福利,现在更是出来个节日双倍工钱,这种待遇就是在县城里也找不到啊。

    苏书生双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安静,活儿会有的,也不瞒大家说,那月饼和饼干都是我们自己家做的,我们正打算过了团圆节在村子里建个作坊专门做饼干和蛋糕,以后可能还会做些别的,看到牧场外面的那几排房子了吗,那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只等着时机成熟,就弄个作坊,大家一道儿发财。”

    这个是苏巧巧和苏书生之前就商议好的,专门在今天由苏书生公布出来。

    苏书生话里的信息太多,大多数人一下子都没有反应上来。

    “饼干是你们家自己做的?还买到了县城?现在要建作坊让大家伙儿一起干?”

    所有人都震惊了的看着苏书生,再看看苏家的众人。

    人群中一时寂静,很快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苏家为村子里做的一件件事,都让他们动容。

    一个外来户,做的比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做的还多。

    先是鱼塘让大家伙儿入股参与分红,现在更是要建作坊,让大家伙儿在自己村子里就有活儿干,有工钱拿。

    要知道,见作坊可不是别的,需要的人可不少。

    苏书生也有些激动,在村子里浑浑噩噩的生活十几年,如果不是葫芦村收留了他,他还不知道应该去哪里。

    现在,也是时候回报他们了。

    苏书生看着大伙儿,再回头看看淡淡的笑着的苏巧巧,鼻子有些酸酸的。

    这些都是女儿的功劳啊。

    苏书生双手压了压,大声的说道。

    “大家安静,作坊的事虽然已经打算干了,但是还有手续要办,大家也不要太激动了。”

    即便是苏书生这么说,大家伙也难掩心中的激动。

    至于有什么手续要办的事,他们也不在意,苏家可是认识县老爷的,一个手续的事而已,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苏书生又说了作坊建起来都要招什么人,因为做的是面食,所以都招女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可以去。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