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运六零末-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视这么小,里面也能装进人去?”
老百姓并不懂电视和电影怎么拍摄又演出的,他们觉得电影屏幕大,能把人装在里面;咋的电视这么小,也能把人装进去?
没多大会儿,谢怀谦家就挤满人,都是来看电视的。
谢怀谦这才意识到坏事,有了电视机,往后家里别想清闲了。
其实也不怪谢怀谦没想到这茬,他光想着让儿子看电视,忘了这时候电视机还是个稀罕物,放到城市都稀罕,别说放到农村了。
可是,买都买了,也不能退回去。
这不,谢家自从买了电视,家里就像开了个电影院,每晚都有很多人到他家来看电视。这时又没有啥娱乐节目,大人孩子都稀罕看电视,到点就搬着板凳过来看,挤得屋里满满的。
就算谢怀谦家刚盖了房子,客厅比原来大了不少,也是每晚都挤满人。
好在这时的电视节目不是通宵演,大多数人看完节目就赶紧回家。
像《董存瑞》《白毛女》这种电影,大家看多少遍都看不烦,都觉得津津有味。
大家伙来看电视,也不能把人撵出去,谢爷爷和谢奶奶,还有苏云秀就热情招待着,还管着这些人喝水,有瓜子的话,也会拿出来分享。
他们倒是不用找人去解闷了,天天有人来家里跟他们聊天,一点都不觉得闷。
谢怀谦和周娇看着家里的热闹场景只能苦笑,老人孩子都愿意,他们能怎么着,随他们吧。
谢怀谦说:“要不了多久,大家就都能买上电视了。”
周娇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省得家里天天人满为患。
其实要说起来,周家村的村民也能出钱买得起电视。但是,不是人人都像谢怀谦一样有超前观念,觉得买电视不算啥稀罕事。最关键的是,电视开着费电,这让很多村民望而却步。就算手里有余钱,却不舍得买电视看。


第106章 
这几年,周娇忙着带孩子,管理系统空间的时间并不多。还是谢怀谦致力于升级拿奖品,有时间就会在系统空间劳作。
谢怀谦可是够忙的,不仅要给自己的系统空间升级,还要给媳妇的系统空间升级。只是越往后,系统越是不好升级,后面出现的都是周期长的种子或幼崽,还是些罕见的物种,好多植物甚至是动物极为罕见,不知是哪里的物种,谢怀谦都不认识。
幸好,系统出现的动物都是性情温和、可食用的物种,并没有凶残的动物出现。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这个系统是生活辅助系统,而不是让人打怪升级的系统。
再次升级后,谢怀谦抽奖得到几种辅助种植机械,正好可以在系统空间使用,能提高他的劳动效率。
而周娇的系统升级后,抽奖得到一种伤口修复药剂,专门用于外伤,只要是撕裂性的伤口,用了这种药剂,伤口很快就能愈合,而且还不留疤痕。
这种药剂很实用,谢怀谦和周娇把药剂存放起来,或许哪天就能用到。
周家村在通电之后,第二年又安装了电话,这还是谢怀谦提意安装的电话。有电话可是方便,乡里或县里要是有点啥事,一个电话打过来,就能把事情说清楚,不用非得派人跑腿送信。
这天,谢怀谦接到他爸打来的电话,“爸,有啥事啊?”
“我找你爷爷有点事,让你爷爷来听电话。”
“找爷爷?爸,我这就去叫爷爷来,等会儿给你打过去。”谢怀谦把电话撂下,就去叫爷爷。
路上他还在琢磨爸爸找爷爷有啥事。谢怀谦想了一会儿,也没跟上辈子的事情对上号,随即没再多想,反正等会儿可以从爷爷那里得知。
谢怀谦把爷爷叫到村委,又给他爸打过去。谢爷爷接过话筒,跟儿子聊起来。
谢怀谦从两人的谈话中听出,原来是为了军区大院的房子。
谢怀谦想起来了,因为部队政策改变,爷爷作为退休老干部,要搬出军区大院,搬到新修建的干休所居住。
等谢爷爷跟儿子通完电话,看起来心情很是低落。
谢怀谦问:“爷爷,是不是要搬家了?”
谢爷爷叹口气说:“唉,在大院住了这些年,都有感情了,现在让搬还真舍不得。”
“我也舍不得,我跟大哥可是在大院长大的。”
“没办法,既然国家需要,咱就得搬。”谢爷爷作为军人,骨子里就服从国家命令。既然已经接到通知,不舍得也得搬家。
“爷爷,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我收拾一下,明后天就走。对了,怀谦,你得先给我买好火车票。”
“嗯,我跟您一块回去。”
搬家事多,谢怀谦肯定得回去帮忙。因为他爸和他哥都在部队,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搬家,他回去就是挑大梁的。
谢怀谦跟爷爷回到H市搬家,谢奶奶和周娇留在家里看孩子。
谢奶奶感慨:“我还以为能在大院住到老呢,没想到这就搬了,等回去就不住那里了,想想心里怪不得劲的。”
苏云秀深有同感,“别说搬家了,就是小谢帮忙把房子给翻盖了,我还老是想着老房子呢,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就是舍不得。”
周娇只好安慰:“奶奶,要搬都得搬,又不是只让爷爷搬走。”
“也是,估计你王爷爷他们都得搬走,到时候应该还是住在一个院里。如果换了地方住,还是跟老熟人住在一起,那样还好点。”
周娇觉得,谢奶奶不只是舍不得搬出大院,更舍不得那些老邻居。
等谢怀谦回来之后,带回一个重磅消息:今年大学要重新招生。
谢怀谦是想提前透露给媳妇,让她早点复习,争取考上大学。他也是一样,也要圆上辈子的大学梦。
当然,谢怀谦不会直说他知道今年冬天要高考,他跟媳妇说:“娇娇,这次我回去,听到点风声,听说国家今年开始重视教育,大学可能要重新招生。”
周娇当然知道这个事情,上辈子没有机会考大学,她觉得非常遗憾。今年这个机会来临,说什么她都不会错过。
周娇也不能说出自己知道这个消息,她故作惊喜地说:“真的吗?太好了!咱们村好多孩子都上了初中、高中,以后都能考大学了。”
“说不定咱们也有机会考大学。”谢怀谦搂着媳妇,摸着她滑顺的秀发,“我是这么想的,不管怎样,先学着点没错。回头我跟奶奶说声,让他们帮忙照看着孩子点,你抓紧时间复习。如果开考,争取一次通过。等出了成绩,咱们报考一个城市去上大学。”
“幸亏这几年咱们一直没放下学习,如果真有考大学的机会,咱们是应该试一试。万一能考上,咱们就是大学生了,那样爷爷奶奶也得很高兴。”
小夫妻各怀心思,却是为了对方好。
两人都没有透露重生的事,毕竟他们上辈子的婚姻生活都不如意,有些事根本不好说开来。他们都很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想多生意外,都没有主动提过重生这件离奇事。
平时,周娇表现比较普通,就算给孩子们做几件比较好看的衣服,谢怀谦只当她有做衣服的天分,并没有看出媳妇是重生的苗头来。
谢怀谦呢,就算他帮村里办了好多事,也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给村里弄得种子、果苗、鱼苗等,都是跟系统空间有关的东西,这些周娇都知道,并不觉得奇怪。
就算谢怀谦有些思想和做法比较先进,周娇只当他有远见卓识,思想超前,并没有往重生那方面想。就算有周娇心里冒过这样的念头,肯定也会马上压下去,不会大刺刺地跟丈夫摊牌。上辈子的事到底没啥好说的,这样还不如不提。
周娇依偎丈夫怀里,开始畅想以后的生活,“如果咱们都能考上大学,以后是不是就得搬到城里去住?”
“那是肯定的,到时候让爷爷奶奶他们也跟着去,还能帮咱们照看孩子。”谢怀谦早已盘算好了。
幸好这辈子小夫妻给谢爷爷、谢奶奶,还有苏云秀都用了基因优化液,身体特别硬朗,外表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个一二十岁,内里更是健康,啥毛病都没有。
周娇觉得能让孩子们跟着去城里也好,起码在教育方面,农村确实比不上城市条件好。只是,孩子们的户口都是跟着母亲的户口走,如果想要让孩子们的户口跟着大人走,周娇必须得努力才行。
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接下来的日子,周娇开始用功学习。
有消息渠道的人,早在□□月份就知道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有人开始给自家孩子找复习资料,寄给在远方下乡的知青,希望他们能通过考大学返回城里。
等到秋高气爽的十月份,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向社会公布,今年十二月中旬,各大院校恢复招生考试。这次高考招生对象是:工人、干部、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这一消息传出后,让很多人为之沸腾。父母期盼孩子考上大学,以后能有个“铁饭碗”;大部分青年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很多,不管能不能考上,大家都想碰碰运气,万一考上了呢。
因为这几年周家村重视孩子的教育,村里出了不少高中毕业生,这些人都有机会参加高考。
还有朱红,她一直没找到机会回城,这不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传出,她就埋头苦读,每天学习熬到深更半夜。
不仅是朱红这样卖命的学习,那些跟她一样还呆在乡下的知青,都想抓住这个机会跳出农门。
谢爷爷和谢奶奶,还有苏云秀得知怀谦和周娇要参加高考,可是大力支持。孩子也不让周娇管了,反正最小的明杰已经一岁多,可以吃饭了,再不行还可以喝羊奶,怎么也亏不着孩子。
谢奶奶和苏云秀看着明珠和明杰,还包揽了做饭的活,让周娇安心学习。就算周娇想动手帮忙,两个奶奶都嫌她碍事。
“娇娇,我来做饭就行,家里的事不用你管,你有空就好好学习,累了就歇着。”
谢奶奶和苏云秀都不识字,她俩认为学习是费脑子的事情,应该很费精神,所以就跟把周娇供起来,啥活都不让她沾手。
还有谢怀谦,他白天还要忙队上的事,还要去学校上课,只能在晚上抽空学习。
谢奶奶怕他耽误学习时间,想让他先停了小学的课程,等考完大学再去教书也行。
谢怀谦没有同意。他这几年没有放弃学习,初高中的知识都跟印在脑子里一样,他有把握考好,所以用不着耽误孩子们的课程。
但是谢奶奶不知道,她还以为孙子大公无私,一心为了孩子们,劝了几次也没劝成。
还是谢爷爷继续支持孙子教书,当然,他也没有让孙子放松学习,嘱咐他一定要考上大学。
谢怀谦不仅想让自己和媳妇考上大学,还想让周家村多考出几个大学生,也让村里的人看看,这几年村里花钱让孩子们上学,不是白费钱。
所以,谢怀谦把自己收集的考试资料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在大队办了个临时学习小组,报考大学的小青年们都可以到大队去学习,遇到难题互相探讨,免得闭门造车,学不出成绩来。
就连邻村的知青知道周家村办了个学习小组后,都跑出好几里路到这里来学习。
那些应届毕业生还好说,刚放下课本,再拾起来,很快就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可是一直在地里劳作的知青们就苦了,他们放下课本好多年,很多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要想在一个多月内,把学过的知识再印到脑子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伙劲头十足,恨不能上厕所都在背题,想多记住些知识点。
幸好这几年因为高产粮种发散种植,莲花镇不缺粮食吃,大伙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算青年们埋头苦学,大白馒头能管够吃,没有因为熬夜亏着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