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毒妻:夫君,请自重!-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你……你……”
鬼晓得这卢奕风如此不按常理出牌,这话说的啊,太特么的难听的,居然说他们嫖妓不给钱,妈的,他们用给钱吗?
不,关键不是这个,是他们的名声啊,名声。
“众卿家还有谁有话要说?”
大家面面相觑,谁还有话说?尼玛,这四皇子今日打了鸡血了,咋说,不管说什么,这四皇子也能给你怒怼回去。
不过这整个朝廷,也不是就没有半点人才的,这个时候,柳诚毅突然出列了,他说的话,倒是让三位皇子再次恢复了战斗力。
只听到柳诚毅说道;
“纯亲王说的一切臣虽然不敢苟同,可是臣却明白这一切也的确如此。
只是臣还有一事想问问纯亲王。”
“柳将军请讲。”
“如今三国看似和平,可是这内中早晚一战在所难免,臣请问四皇子,您可懂带兵打仗?据臣所知,忠亲王在康和四十一年参与过北海战役,安亲王在康和四十八年参加过柔然范进的科威战役,就是盛郡王也参与过西北剿匪,那么纯亲王您呢?
无军功,无军事才能,如果三国再次开战,纯亲王可有能力驾驭?”
“请陛下赎罪,臣有所冒犯,也是为大魏国国运着想。”
康和帝点了点头道:
“赎卿无罪。”
是啊,军功没有,兵部没人,帝王如果掌握不了兵权,可也没有用啊。
这可真是大麻烦了,康和帝看好戏似得的看着卢奕风,小子,嘚瑟吧,来,继续说,他倒要看看,你还能说出个什么花来。


第二卷 第301章 :太后驾到 
柳诚毅的做法,像似给众人打了一只强心针,所有人从刚刚被四皇子的惊世言论震惊的无话可说,到现在再次燃起希望,众人立刻全部用那双炙热的眼神看向了纯亲王。
军功,纯亲王毫无半点军功,这就是硬伤。
不过卢奕风今日本就是豁出去了,简直是开了挂一般,有神人附体的感觉,只听到卢奕风对着柳诚毅说道:
“请问柳将军,两军对垒,是一开战就会主帅出战?”
“自然不是,但凡打过战的人都知道。”
意思是你没打过战,怪不得不知道,对于柳诚毅暗中的挖苦,卢奕风半点不恼继续问道:
“那么柳将军每次可是最后出战,或是有时候不用自己出战?”
“是!”
卢奕风听到这话就笑了笑道:
“那不就对了嘛,主帅都不用每场战役都亲自出马,我想问问柳将军,帝王需要每场战役亲自出马吗?
如果每场都要帝王出马?要将军何用?要统帅何用?
柳将军,你狭隘了,为君者,知人善用,方得始终,不需万事冒险即可。
至于你说的军功嘛……”
卢奕风说道这里停顿了,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
“空城计一出,斩杀齐国十万敌众,这是载入史册的功绩。
可是,本王想问问柳将军,如果没有这计谋,你如何实施?难道当初想出这计谋的人就不算没有军功?
所以,军功不止是真刀真枪的拼命,能善于用人,指挥人,也是军功不是?
再者,空城计到底是谁想出的,柳将军心里有数吧。”
“纯亲王,空城计乃是柳将军亲自指挥的计谋,三国众人皆知,你这话可不要乱说。”
孔家的人立刻出面开始出声说道。
卢奕风已经豁出去了,自然不在装蒜,直接怒回去道:
“是吗?可是我得到的消息,这空城计可是由军师卢玄清亲自想出。
对了,差点忘记了,我们的三国第一学士也叫卢玄清,而且我听说,卢学士在成为余老学生之前,在西北赋兵役半年,卢大学士,不知我可有说错?”
这话可比之前的话都震撼了,什么?空城计居然是卢玄清想出来的?
天啊,这三国第一大学士,不仅是文行,这武也是一流啊。
这样的人才,妈呀,幸好是他们大魏国的人才。
柳诚毅一听这话就懂了,原来卢玄清战队的人真的是这四皇子。
不过这事儿帝王那里已经报备过了,倒是不担心什么欺君不欺君的,所以,此刻柳诚毅没有多言,只是等着帝王开口,柳诚毅想,帝王怕是不会希望这卢玄清有着太高的才能才对,这四皇子将卢玄清推到如此高的位置,也不怕将来被皇上打压。
果然,康和帝还真的突然插口了,将所有人的疑惑全部强制性的按压了下去。
只听到他说道:
“老四你的意思朕懂了,你是说你可为统帅,不可为将才,是这意思?”
卢奕风自然会保护卢玄清,听到这话,点头道:
“是!”
好,那么诸位爱卿可还有话说?
“陛下,虽然纯亲王口才了得,说的每一样都让人无法反驳,可是纯亲王于社稷从无半点功绩,实在是不符合储君人选啊。”
这话是兰庭之说的,不过这话一落,康和帝就微微叹了口气,看来,有些事情是注定的了。
果然,卢玄清此刻站了出来,对着康和帝和诸位臣工说道:
“学生有话说。”
卢玄清此刻已经在众人心中有着不小的震撼了,他一出口,全部将视线看向了他。
康和帝点了点头道:
“讲!”
“学生敢问兰大人,何为对社稷有功?”
“大学士难道不知道吗?当然是对百姓有利,对万民有利的大事。”
“哦?那么兰大人如何评定谁对社稷有功劳?是因为要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所以这人就对社稷有功劳?那么这做了对社稷有功劳的人偏偏从来就没有多言呢?没有说出自己功劳呢?这又要如何算?”
“怎么可能?这世哪里有人做了利国利民的大事儿是没有人知道的?这样的事情应当为表率,为万民的榜样。”
“兰大人所言甚是,如此,学生恳请陛下立纯亲王为储君。”
“哦?卢玄清,你可说糊涂了,你的意思是纯亲王做过利民的大事儿,可是在场的各位却无人知道啊,李大人你知道吗?张大人你知道吗?
众人都不知道,卢学士,你似乎想多了吧。”
兰老头如此笃定的话没有让卢玄清生气,而是让卢玄清极为镇定而又缓慢大声的对着众人说道:
“前有鲁地大旱,土地干涸,百姓颗粒无收,后朝廷大力宣传魔芋种植,让百姓度过难关,此事兰大人,诸位大人都知道吧?”
“自然。”
“知道就好,那么这发现魔芋,向朝廷退广魔芋种植的人,就是纯亲王,此事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
有魔芋在,我大魏国百姓解决温饱问题指日可待,这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这是有利于我们千秋万代的大事儿。”
卢玄清的爆料震惊了所有人,大家都以为那魔芋乃是陛下让人退广,这来源大家还真的没多想,即使想,也以为是工部的人做的。
可是此刻卢玄清却爆料出是卢奕风所谓,很吓人的好吧?
“臣作证,臣跟随纯亲王亲自试种魔芋,在泸州三和县最先推广,此事在三和县人尽皆知,请陛下册立纯亲王为储君,纯亲王一举,保百姓千秋万代!”
“请陛下下旨册封纯亲王为储君。”
庄羽公跟着跪下,而依附庄羽公的小官僚虽然不多,可是还是跪下来了。
大家全部要求陛下册封,再一个,这卢奕风的这个魔芋事件可真的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了。
此刻其他三位皇子似乎都看到了这大位已经离自己远去,全都暗恨莫名,可是也知道木已成舟。
当然,这最后还是要陛下亲自下旨。
此刻不该跪下的都跪下了,该跪下的,也跪下了,康和帝看着众人如此作为,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他自己都以为这事儿要再闹一阵子,他在设置一些障碍才会成,可是没想到的是,这小子舌战群雄,居然自己就成事儿了。
康和帝内心挺复杂的,又有些老怀安慰的意思,就在康和帝要准备宣读自己的决定的时候。
门口突然传来内侍的通报:
“太后驾到!”
大家一愣,这后宫女眷可从来不会到这昭和殿来,太后为何过来?
可是等到他们看到太后进来的时候,却没想到太后居然身着太后超品朝服,手中亲自捧着一卷明黄圣旨前来。
太后没等众人开口请安,第一句话就是:
“纯亲王不可册立为储君!”


第二卷 第302章 :先皇遗诏 
太后突然驾到,还有她一出现就说的话,让众人一愣。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太后不仅着大装出现,甚至手中还捧着一道明黄圣旨,这一出口就是让众人都大惊失色的一句话。
他们都以为纯亲王被封为储君已经是板凳上定钉的事情了,可是这帝王都要宣旨了,太后为何突然来了。
康和帝看着缓步上前的太后,他的神色莫名,可是这僵硬的手指还是出卖了他的不满和紧张。
“母后怎么到这里来了?”
太后看着皇帝那张别人不知,可是她却一清二楚的脸,她知道,皇帝已经怒火盛极,可是这事儿她必须来,即使是和帝王闹出嫌隙,她也必须前来。
“皇儿,老四绝对不可册立为储君。”
“哦?母后何出此言?”
“皇儿,老四的外家乃是……”
太后刚要出言,就被康和帝突然打断,他语气有些阴森的说道:
“母后莫要忘记,老四的母亲已经被我追封为皇后,还要,后宫不得干政,那铁牌还是我亲自竖立在后宫外面,母后,您这是要带头做出表率吗?”
所有人都被帝王的话震惊的吓的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皇上一向敬重太后,可是此刻皇上居然和太后对上了。
再有一个,皇上的心里怕是早就乐意于老四的吧,不然怎么会如此生气。
只是太后为什么居然不同意纯亲王为太子呢?
卢奕风是想不明白,只是低垂着头竖起耳朵听着上面的一切。
他记得,小时候太后也是不喜欢他的,可是后来母妃过世后,太后对他就越来越好了,即使他后来外出游学,每次回去,太后也是嘘寒问暖,即使自己身体不好,对他也是非常关心的。
他一直以为太后是很疼爱他的,现在,太后亲自出来反对他为储君,这就让他有些万万没想到了。
卢玄清倒是猜到了几分,看来之前他和娘子说的话是对的,太后还真的是看不顺眼卢奕风啊,只是真的是因为曾经外公是罪臣?可是那是西宫太后在的时候闹出的冤案,陛下亲自平反,无论如何也不会在提起才对。
那么太后为什么非要反对呢?
而另外几位皇子倒是突然就兴奋了,有戏了,他们还以为自己没戏了呢,这下突然就有戏了,希望太后能给力点,可不能让老四那损人给继承皇位。
不过太后为什么不愿意让老四继承皇位呢?这可真的是怪了。
只是他们注定听不到原因了,因为陛下的一句后宫不得干政,让太后直接捧上手中的明黄圣旨大声的吼道;
“先帝遗旨,皇儿魏邦接旨!“
所有人这下都恨不得把头给贴到地上了,天啊,先皇遗旨,太后居然连先皇遗旨都请出来了。
这先皇去世的极早,而且当时的太后只是宫中的贤妃,但是因为陛下过世,封康和帝为皇帝,所以太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本来的皇后则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所以这才有了东西宫两位太后。
而当初的皇后无所出,又是齐国的公主,一时间把持朝政将当年年幼的康和帝给架空成了傀儡。
如果不是的大家都知道这太后手中有一份先帝遗诏,怕是这康和帝和太后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不过西宫太后当年可是让人找过无数次的,没人知道这太后将圣旨藏在了什么地方。
就是当年康和帝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赢得了胜利,平息了政变,甚至坐稳了自己的位置,这位太后也从来没有请出过圣旨。
如果不是御史亲自记录过,大家都要以为这太后手中其实没有任何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