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大艺术家-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思机构并不大,租了一栋老式楼房作为办公地点,一楼是前台和休息的地方,上面几层则是隔开了好几个房间作为教室。人手只能说是刚刚好,现阶段老板也是负责教学的老师,暑假迎来一波补课高峰,收钱教学忙的不亦乐乎。
被前台叫下来的老板擦了擦头上的汗,见是一个小姑娘也没有露出轻视的表情,反而友好地伸出手:“戚茹同学是吧,你好,我叫汪勇,是这里的老板。听说你有意向来我们这里兼职当老师,但你知道不是随便一个学生都能来找兼职的。”
他内心是想招老师的,但是机构目前资金紧张,教室连空调都安不起,一到下午热得人发慌。兼职的学生倒可以考虑,能再多招一批学生,却只要付两个月的工资,楼顶还有教室,是个划算的买卖。
前提是戚茹要有真本事。
“当然知道。您可以考考我,做试卷考语法我可能还有点吃力,但口语绝对没问题。”
汪勇一听有些不以为然。这小姑娘怕是自我膨胀了,国内的哪个学生不是从单词和语法学起的,个个考试比说话厉害。过于膨胀日后必成不了大事,还惹人厌烦。
抱着教育戚茹的心思,汪勇招呼也没打就开了个智能手机的话题,讨论国内手机科技发展现状,移动联通推出的3G业务,以及对今年在中国发售的iPhone系列手机的看法。
他刚起了个头,前台姑娘心里一紧,觉得戚茹要吃亏。
科技类话题涉及到很多专有名词,有很多都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新型词汇,她一个在课堂里学习课本知识的学生能有多了解。
没料到戚茹不但听懂了,还自然而然接了下去。
“……山寨是必然要被正版的取代的,移动联通等通讯行业的巨头不会坐视不管,上半年已经有充话费送手机的套餐出现,山寨机迟早会被逼得全面退出市场。华为等国产企业正在开发智能机,千元以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山寨机廉价这一优势失去之时,就是它彻底消灭之日。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安卓系统并不完善,然而苹果也没有做到最好,双方都有发展的潜力……”
前台已经跟不上两人的思维了。汪勇作为机构负责人,老板,来机构学习的又不止是学生,还有小公司的高管,他关注这些话题很正常。但戚茹能跟上,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汪勇旗鼓相当,实在难能可贵。
十分钟全英对话结束,汪勇拍着大腿笑起来:“后生可畏,前途不可限量啊!小戚,说吧,你想要教什么方面,口语吗?”
他没有问戚茹为什么能把口语说到炉火纯青的程度,看戚茹冷冷淡淡的表情也知道她不是多么热情的人,她想说自然会说。
“嗯。初中高中都没问题,一对多一对一都行,听说你们还有线上口语教学?是请的外国人吗?”
“有是有,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前两年移民去了英国。要不是为了帮我,他不会接这个活。”也不是商业机密,汪勇和戚茹说了实话。
“也就是说只有一个?”
汪勇仔细琢磨她这句话,摸着下巴回过味来:“你是说?也想线上?那可不成,我们不能骗人,我那朋友好歹国籍变了,能说是外教,你可还是中国学生呢。”
噱头很重要,但也不能搞虚假销售。他虽是商人,可也是有良心的商人。
戚茹垂眸微微一笑:“我什么时候说要用外国人的身份了?直接说是新来的英语老师不行吗?”
汪勇有些犹豫。学思在线上教学这一点上打的广告便是由外国人教学,并没有请过国内的老师。
戚茹见他犹豫,小小撒了个谎。
“我曾在国外短短留学过一段时间,算是,海归?您试试看,教师信息上写这个可以吗?” 说是撒谎也不算,毕竟她上辈子在国外呆了近二十年。只是这辈子,她还没有出过国。
隔着网线,没有人能见到她长什么样,学思的人也不知道她的过去,没人查她。戚茹保证,赚到她心中的金额便立马收手。
话说到这个份上,汪勇看了看戚茹的穿着,也知道她可能是缺钱,不再拒绝。
“也可以,但学生们一看是中国人,很少会选你。说实话,我以前也想过自己来,但人家一看,有外教在,没有想要跟我聊天的。而且真正选线上的学生不多,一小时一百块 ,有几个学生愿意花这个钱。”
戚茹抬头直视汪勇:“我想试试。”


第7章 
“我想试试。”
汪勇看戚茹如此坚定,也不是多大事,没多想就同意了。待遇好说,戚茹也没讨价还价,五五分成。她还是没有名气的兼职生,第一次打交道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出意外的话,戚茹寒假还会再来一趟。
把戚茹的名字挂在线上口语课排班课表上后,汪勇又继续回到二楼上课了。具体事项有前台姑娘和戚茹商讨,用不着他这个大老板来决定。
汪勇擦着汗走了,前台姑娘这才开口招呼戚茹:“戚茹,你居然不怵我们老板?”
除了机构负责人的身份,汪勇还是个老师。老师有老师的通病,面对学生时自然而然流露出威严。前台姑娘作为他的手下,平时面对上级的压力就已经够呛,戚茹作为学生居然能和老师相谈甚欢,怕是以后要干大事。
“还好,即便国家领导那也是凡人,有什么好怕的。我不违法乱纪,只是一个想要兼职的学生罢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看看你们的其他课表吗?”
“哦,你看吧,这些就是。我叫汪玲,和老板一个姓,只是没有血缘关系,也不是老乡。”
“好巧。”
戚茹接过汪玲递来的课表,粗略扫了几眼,发现学思一共有三类班。一是根据教育部规定教材而与学校一致的补习班,专为考试设置,二是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专门为口语开设的练习班,第三便是线上口语教学。
目前学思教育的学生正好与它所拥有的八名老师相匹配,再多也忙不过来,但戚茹一加入,学思便要扩招。
汪玲并不为此担忧:“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和临安的几所高校有联系,和那边的老师打个招呼推荐几个想学口语的学生过来并不是难事。就看你需要多少了。”
戚茹恍然大悟。远离学生时代太久,她都忘了此时正是临安市教育被严查的阶段。起因是几名高中生因为周末补课强度太大在课堂晕倒,家长往教育部告了一状之后,教育部便禁止中学补课,严查各个学校的周末在校人数。曾有学校为了高考顶风作案,结果校长的职务都被撤了。
少数学生家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但大多数家长对补课是持赞同态度的。学得越多,高考越有把握。但学校不让补课,老师也不能私下开班,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转向民间培训机构。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多学一点,和各个培训机构也有联系。
“那就八个吧。一对多是七个人为一班,我教一个大班一个小班,一共四个小时,时间都定在下午好吗?”
“可以,我一会给那些老师打电话,不出意外明天你就可以来上课了。五楼还有一间空教室,我带你去看看。”
汪玲起身将戚茹带往五楼,好巧不巧遇上学生们的课间休息,引起一番窃窃私语。
“有新来的同学诶。不知道她在哪个班上课。”卷毛男扒着门框说道。
“卧槽,终于来了个美女。”眼镜男透过他酒瓶底一般厚的镜片看清了戚茹的面容。
“好白好瘦好羡慕!”胖胖的女生捏了捏手臂上的肥肉,无不忧愁得叹道。
……
“那么我明天下午两点过来。先走了,再见。”
戚茹跨上山地车溜得飞快,不一会就消失在汪玲的视野里。徒留汪玲在原地烦恼——戚家没有电话,只能靠戚茹跑腿才能联系得上。若是万一明天没招到学生,可算白跑一趟。
但戚茹一点不在意这些运动量。久违的轻盈让她想要更多地奔跑,骑车能飞起来的感觉实在太爽。她在美国那些年,除了参加减肥节目,出行全靠小汽车。不是不想骑,她怕把车压坏了。
等她开学,一定要好好在塑胶跑道上跑个痛快。
搞定兼职没花去多长时间,戚茹回到家才五点。刘全友不再睡觉,各家各户串门,老远都能听见他拍着肚皮粗鲁的大笑。
未到饭点,戚茹重新拿起二胡练起来。若是不能让徐弘满意,往后的学艺道路会艰难很多。徐宏的水平放到整个中华民乐的圈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失去这样一个老师是人生遗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小时过去,戚茹堪堪将换把练习顺了一遍。
收好曲谱,戚茹站起来活动手腕,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戚茹腰背酸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一点不假。仅是一年的空窗,原本的戚茹就已经力不从心,何况现在这个,丢了二十多年。
每餐吃肉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又轮到了接连一礼拜的蔬菜汤和白米饭。戚茹草草扒完饭,和戚奶奶说了句自己找了个给小学生补课的兼职,下午会晚点回家。
不敢说是教英语,戚奶奶会起疑心的。
戚奶奶夹菜的手一顿,放下筷子,老怀欣慰地说道:“我们茹茹是个好孩子,知道体贴家里。补课是件好事,自己也能长知识,只是别太辛苦。家里还有钱,别把身体熬坏了。”
戚茹心里五味杂陈,方才没滋没味的空心菜这会让她品出一丝苦瓜的味道。
“知道了,奶奶。你也是,制衣厂那边不用起太早,你多睡会,晚上也别洗衣服,我来就好。有空多去徐爷爷家喝喝茶,看看电视。你不是很喜欢看京剧频道么?”
戚奶奶为了攒钱,每天早早去制衣厂报道,就为了多剪几个线头,等制衣厂关了门就回来洗澡洗衣服,夏天用冷水,冬天也只是烧一些热水兑着冷水一起洗。省水省电,哪里像是家里有钱的状况。
戚奶奶一听乐了:“我小时候听的戏比你读的书都多,哪还有心思听呀,早听腻了。电视有什么好看的,我也看不懂,喝老徐的茶还不如自家的白开水,我不爱那个味。他那日子是资本家过的,咱们不学他。听说当老师是要备课的,你上去吧,下边我来收拾。备完课你别忘了练琴,昨儿还说要向你徐爷爷拜师呢。”
“知道了知道了,就去。”戚茹没有说帮忙一起收拾的话,奶奶不会让她动手。在她心里,读书人应该干读书人的事,其余事情都有她呢。
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戚茹在心里说了句对不起,运起弓拉出一声长长的哀鸣。


第8章 
第二天早晨六点,戚茹就被太阳晒醒了。她的卧室向阳,窗帘又不厚实,太阳光直直射在枕头上,神仙也得睁眼。
轻手轻脚洗漱完,戚茹带着二胡去了老街后方的一片荒地。这个点巷子里还有好些人家没起,她再一拉,刘全友又要来拍门了。荒地清静,周围还有些树木可以吸走声音,是个练习的好地方。
等戚奶奶喊她吃早饭的时候,她已经能自如换把并且运快弓了。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心境平和,努力也给予了回报。
吃过早饭戚茹去敲徐宏家的大门:“徐爷爷,你在家吗?”
名角儿在里头‘汪汪’两声,以示回应。
徐宏是个讲究人,早饭和戚家天壤地别。炸的酥脆的春卷配上丝滑的豆浆,桌上还有一碟桂花糕。
戚茹咽了咽口水,默念着‘我吃饱了我吃饱了’,然后恭恭敬敬低头问好:“徐爷爷早上好。”
徐宏夹起一根春卷,点点对面的位置让她坐:“我就不招呼你了,春卷是我的,桂花糕你自己拿着吃。朋友送来的,黏牙,老人家吃不动。”
“谢谢爷爷。”那碟桂花糕摆明是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