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灵魂当铺-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山近距离又自己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摸了摸,果然有些地方粗糙,但肉眼看却不太明显。

    “三伯,您的意思是说,这玉之前并不是这种颜色了?”钟山问道。

    马三眼点了点头。

    钟山不由得大吸了一口凉气。死玉,钟山是比较了解的。若是将玉埋入地下,和金属离的很近,时间一久受其克制,便会变得干枯。常被道家作为封印石所用,若是将怨灵封印其中,那死玉便会变为黑色,而怨灵越强大,则死于黑的越明显。

    钟山瞪大眼看着马三眼,“三伯,您既然知道这是死玉还收?还花了这么多钱,那个田翔东不该不知道这是死玉吧,既然他那行做了那么久。”

    “我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而且咱家那黑狗刚才叫那几声,也是它感觉到了什么。我之所以买下来,主要是因为这个印。这么大的印,你可曾见过?”马三眼说道。

    钟山摇头,“没有见过。”

    “这印上的文字我虽不认识,但是这形状我可是知道的,这是以前道门中所用,这文字确切地讲并不能说是文字,而应该是符文。你想,能做这么大的封印玉印来封印怨灵,这说明这里面的东西一定是十分可怕的。”马三眼说。

    “那那您今后就这么守着它,就等着守着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呀。”钟山忙说。

    马三眼摆了摆手,说道:“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的,讲究阴阳平衡,阴极则阳,阳极则阴。这东西看似是一个不祥之物,可若是加以好好利用,那便可以转否为泰的。”

    钟山不解其意,忙问:“这话怎么解释?”

    “有这个东西,只要不将里面的怨灵放出来,那放在家里,其他的小鬼估计都不敢进来了。”马三眼神秘地笑了笑,然后接着说:“我收了那么多明器,很多都是带着邪祟东西来的,平时我还得做法一个个收服,要么赶走,此时放一个这东西,那岂不是省了我好大的事儿。”

    钟山此时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马三眼收了这死玉印是有这用途的。不过内心开始纠结,马三眼刚说了赶跑,那赶跑的一些邪祟岂不是乱了套?

    马三眼似乎猜透了钟山的心思,说道:“咱店门都是白天才开,到晚上我只卖,不会再收。所以被我赶跑的,也是白天赶跑的,那它们还能有什么活路?”

    钟山心道,马三眼说的也有道理。收明器的时候,那些邪祟可能寄身于物体之上,但是经他赶走,烈日之下那些邪祟恐怕也存活不了几个了。想到这里,钟山才放下心来。

    马三眼此时为收到这么一个“宝贝”感到很兴奋,不由得唱了几句,将那死玉印放在柜台里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看似不起眼,但是那个方位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邪祟进门要么是寄托在明器里,那么便会直接接触柜台,所以定能感受到那玉印里面的怨灵的。

    放置好之后,马三眼又拿出一块黑布将那玉印放好。

    钟山问马三眼:“三伯,这东西可有名字呀?”

    马三眼摇摇头,这东西其实并不少见,只是这么大的却是世间罕有了。真不知以前是出了多大的事,竟用这么大的死玉印才封这怨灵。但是我印象里曾经听人说过世间有这么一块,叫墨玉鬼印,不如给它也起名字好了。”

    钟山笑了笑,心道:你倒是会省懒劲儿,随便把别的名字按在这上面了。不过看这玉印块头这么大,也能承受得起这个称号了。

    钟山心里始终感觉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但是看马三眼那兴奋和信心十足的样子,便不再说什么。

    马三眼将店铺的门重新打开迎客,不一会儿,店里便进进出出好几拨人,有马三眼的老主顾,也有新朋友,来来往往,很是忙碌。钟山便和浆糊坐在后面静静地听着马三眼做生意。

    这个生意人的嘴果是利索,尤其马三眼这嘴,似乎能把活的说死,死的说活。他能顺口就给自己店里的每件东西加上一个典故,这样来光临的人便更有兴趣购买了。说是典故,其实不过是马三眼自己编出来的小故事,连野史都算不上,纯粹便是信口开河。而这一套却往往能将那些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以及不懂得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钟山时不时在后面忍不住要笑出声儿来。

【340】 清明当日() 
听马三眼做生意一点儿都不乏味,在他这里谈价的时间少的可怜,更多的时候是听他那嘴一直不停地讲故事。在里屋的钟山就像是听评书一样,竟听得津津有味起来,听到兴起之初,还忍不住站起身来到外面看看他们在谈论哪件宝贝。

    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便过了将近一个礼拜。白天钟山要么没事的时候带着浆糊出去溜达一圈,逐渐对附近的一些地方也有所了解了,要么便是回到店里听马三眼做生意。几天下来之后,钟山发现这马三眼果真不是一般人物,竟懂得非常多的典故,而且自己也跟着他琢磨了一些生意经。

    这生意经,其实就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同样的东西,有的人能卖出去,有的人卖不出去,有的人能卖个高价,还能让对方开开心心的走,有的刚刚保本,却还感觉自己吃了大亏似的。这里面都是学问。钟山在反思,自己算是说话办事挺谨慎的了,和这老油条一比,自己简直就是个雏。

    到了晚上,钟山则和马三眼聊一聊以前的事,要么便是分析那地图上的事儿。经过几天的分析和对浆糊的观察,马三眼得出一个结论:浆糊之所以能见鬼,这也和他的家世有密切关系。他的爷爷是彭道来,奶奶是黄老太太,这是何等厉害的人物?想当年他们的名号可是在江湖上想当当的,更关键一点便是黄老太的父亲,黄三爷,此时可不简单,虽然现在不知生死,晚节不保,和龙虎道人走到了一起,但是他可是自学成才,而且生下来后就将家人都克死了。这样的人定不是一般人物。他们的后代,浆糊自然也不可能是寻常之辈,至于为何如此之憨,那便只能用他的祖辈违逆天道太多来解释了。或许是祖辈泄露天机太多,导致了五弊三缺。

    钟山也想不出还有更好的解释,而且马三眼这推论也很是合理。

    至于钟山说起一次浆糊被僵尸咬了之后,用不化珠将他救活之后,他短暂了的失去了见鬼的能力,后来又恢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马三眼却是摇头,说问题出在两点,要么浆糊本身体质问题,或许是当时体力恢复还不够,或许便是那不化珠有某些作用。只是这不化珠也另外用过,却并没有出现浆糊那种情况,所以二人谁都不好解释。

    一连几日下来,浆糊对周边环境也很是适应了,而钟山难得好好休息几日,还能跟马三眼学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时间过的很快。最后浆糊也不用钟山带着他出去了,只要给他点儿零花钱,自己能买着零食回来。

    马三眼也不在乎那点儿零钱,动辄几百几千的挣,几块钱在他眼里那算的着什么?钟山倒是也落个轻松,出去也是无聊,便索性在家一直呆着跟着马三眼学习。

    这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清明便到了。前一晚,钟山独自坐在院子里,抚摸着那只黑犬还,一语不发,似是很有心事。

    马三眼看在眼里,知道清明到了。清明是祭奠家人的日子,每年清明,都要给先人烧些纸钱,坟上修葺一下,添些土什么的,而钟山此时远在异地,定是回不去了。

    马三眼从自己屋里拿出一沓纸钱,然后递给钟山。钟山接过来,朝着马三眼笑了笑,“谢谢三伯。”

    “明日给你父母他们烧一些,喊着浆糊,也给他的祖辈烧些,虽然他父亲还健在,但是他都这么大了,也该学一些人事了。”马三眼说道。

    钟山点了点头。

    马三眼继续说道:“明日清明,你也应该知道,又是鬼节了,每年清明都有些邪祟,不知道今年如何,若是有问题,你就帮我一起收拾了。”

    钟山痛快应允。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便各自睡去。第二天一大早,钟山便喊着浆糊,将那些纸钱烧了烧。

    清明一天并没有什么事,直到傍晚的时候,钟山对马三眼说道:看来今年比较太平呀?”

    马三眼摇了摇头,“这可说不好,离着半夜时间还早。出事往往是快到半夜的时候,那个时候鬼门关又要关上了,有些鬼魂不愿意回去,所以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作祟。”

    钟山白天的时候已和马三眼要了一些符纸画了一些符,而马三眼又送给了钟山一枚法印。钟山知道这法印和宝剑、符箓以及宝镜一样,都是道家法器,但是自己除了符和宝剑之外,并未用过其他,也都一直这样安全度过了,而且自己也从未见父亲用过。

    钟山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马三眼。马三眼说道:“你父亲没用过,并不代表你不需要。他道术要比你强上不止多少倍,而且你们有家传的藏魂瓶,他更是用不着,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可也是用过的,只是随着道术的精进才逐渐放弃。”

    钟山并不知道自己父亲年轻时候用过什么,所以对马三眼的话只好听从,然后将法印接过来,谢过马三眼。

    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钟,马三眼还没有要关店门的意思。钟山和浆糊给马三眼带了一些吃的回来,三个人在店里草草吃了一些,然后浆糊便回屋睡觉去了。这几日浆糊可着实过了几天幸福日子,每天起来就是吃,玩,困了便睡。

    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天的北京从一大早便开始阴天,终于到了晚上开始在一声春雷中落下了今春第一场雨。随着天色越来越晚,这雨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雷声却是一阵紧似一阵。

    店里的闹钟时针指向十点,马三眼和钟山静静地听着那钟摆发出的机械发条传出的嗒嗒声。钟山对马三眼说道:“三伯,每年清明前后这雷都这么多吗?这雷是不是有些诡异?”

    忽然间,店门外急匆匆地跑进一个人来,是个女人,年纪大约六十多岁的样子,联脸上表情很是焦急,还在门外没有进来的时候便开口喊道:“马三爷,马三爷”

    马三眼和钟山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李大嫂,你这是”马三眼连忙问道。

    来的女人名叫李月桂,本地人,有两个儿子,只是都不在身边,而且自己年轻就死了老伴,儿子怕母亲寂寞,正好生了孙子,断了奶之后便交给母亲来带,也算给母亲找点儿事做,所以平时这李月桂对待孙子简直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要。

    李月桂见马三眼就站在自己面前,眼泪唰地一下就落了下来,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341】 十字路口() 
马三眼连忙将李月桂扶起,问道:“李嫂,到底出了啥事?

    李月桂哭哭啼啼,本就着急,加之刚才那一番急跑,此时竟说不出话来。马三眼连忙将她扶到椅子上坐下,钟山又给她倒了一杯水。

    钟山此时盯着李月桂。但见她此时浑身泥泞,头发又湿又了乱,想必不知道在地上摔了几脚。马三眼让钟山到里面拿出一块毛巾递给李月桂,擦了擦头发和脸上的雨水。

    半杯热水下去,李月桂方才能哆哆嗦嗦地说话:“三爷,我孙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