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搬山寻龙匠-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认为陨石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神石,是天上神灵给人类传递信息的某种特殊信号。他们不仅会把陨石作为部落中的圣物。更会把这些陨石打造成某种秘器,来进行一些神秘的宗教活动,从而达到与天神交流的目的。

    虽然上面的这些说法,带有一部分的迷信色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的陨石自身带有的某种神秘力量,也是现在很多科学家都解释不了的。

    既然陨石难得,这风水瓮也就显得更为稀有了。况且,制作风水瓮的这种白色陨石,名为女娲骨,据说是当年女娲以身补天之后,身上的骨肉从天而降,化成的一种特殊陨石。

    这种陨石,能够吸收云雾山气。陨石的周围,也终年凝聚着一种烟雾状的古怪气体。而这种气体,看起来好像是气态的,实际却呈现一种非常诡异的固态性质。如果把手伸入其中,就能实实在在地把这些烟雾抓在掌中。

    而这种烟雾最为神奇的地方却是,只要是身上有些不舒服的人去女娲骨前祷告一番,然后再吸取两口烟雾,身上的小病小痛便会无药痊愈。虽然烟雾对某些大病无效,但也能缓解一下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感。

    当地百姓见这女娲骨的神秘特性,不可避免的生出敬畏心理,就成群结队的去石前焚香祭拜。而他们焚烧香烛所产生的青烟,也会被陨石全数吸收。如此一来,这些百姓就更加坚信是天上神明听到他们心中的祈祷,才会接受了自己的香烛供奉。

    后来,在秦王扫六合的时候,这块名为女娲骨的陨石被秦始皇意外得到。秦始皇听信了身边方士的建议,就把这块陨石破开,制成了数只翁缸一样的白色器皿,并起名为风水瓮。而秦始皇制作这些风水瓮的目的,就是想根据方士口中所说的秘法,凝结出棺材涌这种东西。并把它作为药引,来制作长生不老药。

    在野史记载中,秦始皇共制作了一大十二小、一共十三只风水瓮。其中,最大的一只风水瓮,是秦始皇为自己所制的,打算放入自己陵墓中的。至于其余十二只风水瓮的下落,据说当年始皇派人在天下广寻找风水大穴,想要把风水瓮埋于其中,生出棺材涌为自己所用。

    话虽如此,可事实也是摆在眼前的。这天下龙脉虽多,但符合条件的宝穴吉眼却极为稀少。秦始皇穷尽了半生之力去寻找,也只埋下了七只风水瓮。

    最后,随着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的突然驾崩,这七只风水瓮就再也没有机会被取出。而没有被埋进穴眼中的另外五只风水瓮,也随着秦末的战乱而消失了。

    我说到这里,七针突然开口问道:“梁少,这秦始皇为什么造了十二只小的风水瓮?十二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

    我点了点头,说道:“在古代,那时的人把大地分成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统合起来就是大地。而十二这个数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寓意着天下统一。其实,秦始皇对十二这个数字特别看重,除了这十二只风水瓮,还有传说中的十二金人,都是特别选用了这个数字。”

    爷爷听我说完,又在旁边补充了一句说:“除了小晨的这个说法,秦始皇看重十二这个数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一年分四季,一季有三月,一年就是十二个月。如此循环往复,就是千秋万代。这个说法,正好暗合了秦始皇想要把皇位代代相传的想法,所以才会被秦始皇特别看重。”

    七针听我跟爷爷说完,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说:“我刚才听梁少说,这女娲骨在没被制作成风水瓮之前,石身旁边凝聚成的烟雾是可以抓握的。怎么成了这风水瓮之后,反而就不能碰了呢。”

    爷爷在旁解释说:“之前,女娲骨安放在自然之中,吸取的都是周围植物的纯净之气,凝结的也是自然的精华。直接用手触碰或者吸食,给身体带来的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说到这里,爷爷指了指眼前的风水瓮说道:“可这女娲骨被做成风水瓮之后,虽然能凝聚地气,形成特殊形态的棺材涌。但也因为深埋在地下,周围的阴气较重。在风水瓮中形成的棺材涌,也就成了世上极寒之物。风水瓮埋在地下的年代越长,里面的积攒的阴气也就越浓郁。”

    爷爷一边说着,还一边斜了我一眼说道:“像眼前的这个风水瓮,在这古墓里深埋了千年,里面凝聚的阴气更是厉害。这手要是伸进去,马上就能冻掉了。哎,小晨,我说你个小兔崽子。这风水瓮的来历,你自己也是清楚的。刚才要不是我在旁边拦着,你小子就直接伸进手去了。我说你是不是脑子让驴给踢了,这点事情拎不清楚了。”

    我见爷爷直接点名批评,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只能嬉皮笑脸的打哈哈说:“嘻嘻,这……这不是看着里面的兔子可爱,一时没忍住嘛。您老批评教育的对,我深入检讨自身错误,保证绝不再犯。”

    七针在旁边抿嘴一笑,不厚道地插话说:“梁少一个大老爷们,还会觉得兔子可爱?这不都是女人喜欢的东西吗?梁少的审美,什么时候也这么可爱了。说实话,是不是缺女人憋得。”

    女人?我刚才的确是感觉有个女人趴在了我的背上,怂恿我去摸这兔子的。难得真的就跟七针说的一样,我是单身太久,精神上出现幻觉了?

    谢谢亲们的收藏和票票,想在书中跑龙套的,可以在书评区给狐狸留言,狐狸会尽量满足大家的~

    (本章完)

第96章 鸠客归巢() 
一顿闲聊过后,爷爷也觉得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对着我跟七针招呼了一声后,就跳下了棺床,继续我们未完成的事情。

    由于棺床上面没有停放棺椁,鹊主的尸身也化成了粉末,我们都省略的了不少的步骤。现在,只要把鸠客的尸身抬上棺床,我们这趟活计也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在寻龙一行中,像抬尸这种的体力活,自然是劳动不着爷爷这种元老级别的人物。此时也不用爷爷开口招呼,我就非常自觉的承担了这项任务。我蹲身背起了鸠客的尸身,就等着配合爷爷口中的唱词行事。

    爷爷见我的位置站定,先取出一张黄表纸折成细长的条状点燃,一边在鸠客尸身的头部转了两圈,一边念念有词地说道:“宝穴大开候新主,青鹰引路鸠客归!”

    这张黄表纸上面,早就用朱砂写好了鸠客的生辰八字。现在在鸠客的面门引燃,意味着引魂。我见爷爷手中的黄纸全部烧完,就脚踩请尸步,背着鸠客的尸身走向棺床。

    爷爷也不马虎,配合着我脚下的动作,在旁边高声唱赞了一句说:“地有宝穴荫万世,鸠客临门居其间,子孙福泽富贵生,一生受用无穷尽。鸠客归巢!”

    爷爷话音刚落,我也把鸠客的尸身停放在了棺床上面。尸身放定,我敛目退下,恭恭敬敬地站在了爷爷身后,配合着爷爷的节奏,对着鸠客的尸身鞠了三躬。

    一时礼毕,我们又掏出了一小串鞭炮点燃,甩在了棺床前面。一声“啪啪啪”地鞭炮炸裂的声音回荡在墓室之中,被四周的墓壁反射回来,震得我两耳嗡嗡作响。

    寻龙匠在墓室中引燃鞭炮,意味“惊天动地”。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知此地的神佛妖鬼,这里的宝穴已经换主,祈求八方的神明鬼怪多多照应。

    我们等鞭炮全部炸完,爷爷就从随身背包里取出了一支金尾青羽,态度恭谨地放在了鸠客尸身的头顶。

    爷爷拿出的这支金尾青羽为纯金打造成的,长约三寸,样貌与青鹰尾部的羽毛相似。这金尾青羽是寻龙行里的信物,是寻龙匠身份的象征。

    按照寻龙一行里的行规,只要这座古墓被寻龙匠蹚过,出过活计,都会在盖棺之后,在棺材的正上方放上一支金尾青羽,以此来告诉后面误入其中的寻龙匠。而后来的寻龙匠只要看到这支金尾青羽,非但不能再次开棺,还要恭恭敬敬地对着棺椁磕上三个响头后,才能原路退出,另寻别的吉穴来安葬鸠客的尸身。

    爷爷现在鸠客尸身放上这支金尾青羽的意思,就是为了警示后来的同寅,免得被人误点吉穴,坏了寻龙行里的规矩。

    我们见爷爷处理完了后续琐事,就准备打道回府了。因为行里规矩的约束,我们也没有探看墓中陪葬品的意思,就打算原路返回,退回中层的那间墓室。

    我们在退出地宫之前,爷爷又把我们带的所有香烛供品全部掏了出来,在墓室空旷的一角引燃。毕竟告知了八方神明鬼怪要多多照顾,该有的贿赂钱还是要跟得上的。

    “八方诸君莫嫌贫,聊表心意望承情。”爷爷点燃了黄纸,对着四周拜了几拜之后,就跟着我们爬回了之前的那间墓室。

    我们休息片刻,就要进行后续的回填任务了。不过,我看着眼前开口不小的砖洞,也有些头大的说道:“得,刚才撬的时候挺爽,现在麻烦事可不小。把这些石砖一块块地垒回去,也是件不小的工程呢。”

    爷爷嘿嘿一笑,十分不厚道地对我跟七针说:“冲向胜利的道路总是艰苦而又曲折的,你们加油加油,一定要经受住暴风烈雨的摧残。哎呦,我怎么突然感觉身子骨有些酥了。真是老了老了,腿脚不顶用了。我就先上去活动活动,过会下来替你们啊。你们两个小子,可别偷懒啊!”

    不等说完,爷爷就一溜烟地蹿进旁边的墓道,瞬间没了影子。

    “这老爷子,绝对练过凌波微步飞毛腿。这腿脚,比他娘的曹操都利索!”

    我看着爷爷绝尘而去的身影,对七针微微耸肩一笑。不过,我跟七针本来也没打算这事让爷爷伸手,现在见他一溜烟的没了影,也只是抬头笑笑,都没有在意。

    不过,这个被我们破开的砖洞,是开在下面墓室的墓顶上面,我们现在要想复原,也确实废了不少的力气。好在我们随身带了一种名为千丝藕的秘制粘合剂,处理起来也不算特别的麻烦。

    这种名为千丝藕的粘合剂,是从老一辈里传下来的秘方。就是为了寻龙匠退出古墓的时候,来复原墓墙用的。基本原理,好像跟现在的快干水泥差不多。可能是因为配方中的秘法加持,这千丝藕比一般的快干水泥坚固了不少,稳定性也更为持久,更能适应墓中潮湿和阴冷的环境。

    现在,有了这个东西作为辅助,我跟七针复原眼前的石砖顶,也不是想象中的多么复杂麻烦。可既是这样,我俩也在这里浪费了将尽两个小时的时间。

    只是这砖地一层叠加一层,也是一件耗费功夫和体力的事情。好不容易把眼前的砖洞封补完整,我们拖着酸痛的四肢,爬上去跟爷爷回合。

    爷爷正靠在九阶石台的边缘打盹,听见我们上来的动静,就站直了身子,伸着懒腰问道:“怎么样了?都搞利索了没?”

    我甩了甩胳膊,嬉皮笑脸的说道:“那是自然,您孙子出手,有搞不利索的事情嘛。不过,这下头的事情都搞明白了,咱们接下来怎么个行事方法,您也给个话出来。”

    (本章完)

第97章 图纸() 
爷爷见我问起下一步的计划,就取出了之前的那张船墓布局图,对着我们晃了晃说道:“现成的路引在这里,放着不用岂不是浪费人家的一片好心?我可没有闲情逸致跟那些藤婆交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