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星志愿2050-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鏞沉吟良久,这才说了四个字:“此联不通。”
    古隆眼里露出喜色,急忙道:“既然连金老哥也对不出,不如我们就把这副上联给其余各参加寿宴的嘉宾朋友读读,看看有没有人能对上来。”
    因为李匡怕吵闹,故而在这个大厅上只设了一席,专门给他的亲密好友而备。而在另外一个大厅则设了数席,以款待其他文坛上跟出版界的朋友。
    李匡点头,对侍立在一旁的陈管家低声说了两句,陈管家小声说了一句“是”,随即徐徐退了出去。
    过了不久,陈管家快步走回李匡身旁,低语道:“李先生,有人对出来了。”一边说,一边把纸条交给李匡。
    “这么快?”李匡接过纸条,念道,“铁无铁军铁……嗯,虽然不算很高明,但也勉强说得过去。是谁对出来的?”
    “是一名叫王易的先生。”陈管家答道。
    “王易?没听说过。”李匡摇摇头,道,“能请王先生来这里坐坐吗?”
    “是,李先生,我现在就去问问他。”陈管家又退了出去。
    “王易?王易……”王大胖喃喃念着这两个字,思忖道,“奇怪,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似的……”
    “是王易!”王大胖突然想起了什么,立时虎躯剧震,眼眸里激射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第一百四十四章 荆楚争雄
    王大胖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叫王易的人,虽然不是娱乐圈中人,日后也不会成为什么歌星影星,但他却是一个对影视圈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身份,跟在座的金镛古隆有点类似,都是著名的小说家,他们写的小说,受到大众的欢迎,非常适合拍成电视剧,而且收视率大多都不俗。尤其是金镛,他的作品,几乎每十年就会翻拍一次,可以说是历久不衰。
    正因为他们的小说拍成电视剧之后往往有高收视,因此在娱乐圈中,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跟影响力。据说,当年大哥程龙在未成名时,曾求过古隆写一部小说,拍成电影,让他来主演,结果被古隆数落了一番,碰了一鼻子灰。
    这虽然是圈中逸事,但也可以看出,这些著名的小说家,对于由自己作品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往往有着极大的权力。一些未命名的小明星,为了得到一个重要的角色,有时也会尽力去讨好这一批人。
    “王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就是《寻秦记》跟《大唐双龙传》的作者吧。”王大胖摸了摸下巴,沉思道,“这两部可是热门的电视剧,我至少看过两三遍呢。”
    “似乎记得有人这样评价过他——武侠小说最后一人,玄幻小说第一人。”王大胖回忆起自己看过的一些评论,心道,“他把历史、权谋、军事、穿越、玄学种种看上去匪夷所思的元素,糅合到武侠小说之中去,从而突破了原来武侠小说那‘古道西风晨钟暮鼓,江湖朝廷官道小径,名师奇遇旧恨新仇’被无数人写烂的题材俗套,让武侠小说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对,那个已经不叫武侠小说了,后人更喜欢把它命名为玄幻小说。而王易,也被后人推崇为承先启后,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王大胖不由得一阵好奇,这位日后无论是声名影响都毫不逊色于在座众位武侠大家的一代宗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这时,陈管家领着一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走了进来,王大胖一阵失望,这就是王易?
    并不是说王易长得如何其貌不扬,只是王大胖向来深信一件事:异人必有异相。比如说金镛那南方人比较罕有的国字口脸,比如古隆的头大如斗,五短身材。虽然不见得一定让人欣赏,但一定会与众不同。
    而王易的相貌,实在过于平凡。既没有金镛的宗师气匠,也没有古隆的特立独行。如果不是他在唇上故意留了两撇胡子,让人看上去稍稍好辨认,恐怕一转身别人就会把他的样子完全忘掉。
    “莫非是我搞错了,这个王易不是那个王易?”王大胖心道。
    只听见王易与李匡两人互相说了几句客套话,李匡称赞王易才思敏捷,王易则谦虚地说是自己多翻了几本书,碰巧对了出来。接着,他毕恭毕敬地对金镛与司马令两人道,他向来很崇拜两人的作品,最近自己写了一部小说,趁此机会,想两人点评一下。
    “荆楚争雄记?”金镛接过王易递过来的手稿,念道。
    一听到这五个字,王大胖不由得打了个激灵:“这个王易,可是真王易啊。”
    趁着两人埋头阅读王易手稿的空挡,王大胖脑海里开始回忆起《荆楚争雄记》里面的故事内容。
    “如果没记错的话……《荆楚争雄记》的故事应该是发生在春秋末期,吴楚争霸的时代。”王大胖挠挠头,竭力回忆道,“故事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来着?好像那个姓很特别……算了,反正就是主人公的家族一开始被人围攻,他带着一批下人从地道逃跑,机缘巧合之下,他化装成孙武,跻身吴国的权力高层,借着吴国的势力,报了父仇,最后携带两位美女归隐……嗯,故事虽然有点老土,却糅合了历史、军事等多种元素,突破了原来武侠小说的题材与格局,已经隐隐有了他日后寻秦大唐这两部经典作品的影子。”回想到后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王大胖不由得暗暗好奇,不知道金镛与司马令这两位宗师,对王易的这部作品会有什么评价?
    “故事还可以。”《荆楚争雄记》并不长,花了二十来分钟,金镛已经看完手稿,他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只是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桓度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家族复仇。他明明有能力力谏吴王,减少无谓的杀戮,还可以助吴王开疆拓土,平定天下。可惜他最后却选择了避世隐居,置万民于不顾。这样的人物,未免落于下乘。”
    王大胖心中暗叹,金镛先生所推崇的,是像郭靖乔峰那种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荆楚争雄记》中的主角桓度,他所做的一切,可说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欲。距离金镛理想中那种为国为民的侠客,相差甚远。一本小说,如果主人公塑造得不好,水平立马就会掉好几个档次。这本《荆楚争雄记》得不到金镛较高的评价,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金先生说得不错。”这时司马令也看完了手稿,点头道,“这部《荆楚争雄记》,粗略地看上去还不错,但似乎注入了太多历史、军事等的元素,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怎么看都不像是武侠小说。我们写武侠小说,写的就是游侠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救命于水火的故事。你让主角从一个城破家亡的落魄公子,描写成中国历史上的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似乎已经超出了武侠小说的范畴。”
    王大胖听得又是一阵叹息,司马令等三剑侠,以及剑走偏锋的古隆,都是生于台海。其时政治氛围颇为压抑,那一代的武侠小说家,都不敢写到真实的历史,以免惹祸上身。据闻,当时金镛写的《射雕英雄传》,因为书名有“射雕”二字,与某位伟人的一首著名诗词相契合,因而被大量查封,得不到出版的机会。直到金镛把书名改为《大漠英雄传》,这才得以在台海流传。当时台海当局对书籍刊物的钳制之严,由此可见一斑。那一批武侠小说家,自然不敢触及到历史,以致于写来写去都是江湖之事,门派之争,题材严重重复,读者读多了自然会倒胃口,武侠小说也因此而慢慢走向衰落。而王易大胆地自武侠小说中加入了历史、军事、科幻等的元素,运用了以前没有人在武侠小说中使用过的穿越手段,再辅以更适合现代人阅读的电影分页叙事手法,完成了从武侠到玄幻的蜕变过程,果然无愧为一代宗师。
    同一部《荆楚争雄记》,王大胖的看法却与金镛、司马令完全相反,这倒不是王大胖的学识比在座的金镛、司马令等大家高明。只是每一个人,都难免受到他所身处的时代所影响,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遥想数百年前,即使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也是坚信地球是平的,而到了现代,“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却能轻易被三岁小孩所认知。
    见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得不到两人的认同,王易的眼里,不由得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他自两人手中接回手稿,对在座众人鞠了一躬,道:“谢谢诸位前辈的指点。”说罢,头也不回,转身走出了大厅。
    王大胖不禁暗自叹了一口气。
    有谁会想到,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日后会写出寻秦大唐等的经典作品,成为能与在座的金镛古隆等武侠巨匠比肩的一代宗师?
    有谁会想到,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能把已经夕阳西下的武侠小说,再度激发出迷人的光彩?
    有谁会想到,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能把在座诸位大家开创出来的武侠盛世,彻底终结?
    有谁会想到,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能把已经写无可写的武侠小说,引入到一个在座诸位大家难以想象,甚至无法想象的玄幻境界?
    “龙之腾也,必潜乃翔。荆楚争雄,这本书虽然没产生过什么巨大的影响,却是王易风云化龙的先兆啊。”王大胖用别人听不到的低音,喃喃自语道,“等一下!”
    王大胖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理会众人射来的讶异目光,倏地从座上跳了起来,闪身冲出了大厅。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柱命理
    “王先生,请等一等。”王大胖冲出大厅,大踏步追上了正准备步出大门的王易。
    “阁下是……?”王易转过身,上上下下大量了王大胖几眼,疑惑道。
    听到王易的提问,王大胖不由得一怔,这虽然是一个普通之极的问题,但要有一个让对方满意的答复似乎不容易,难道自己老老实实地说:我是一名经纪人。开玩笑,经纪人跟小说家有什么关系?
    他转念想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含糊其辞道:“我是一家小电视台的负责人……姓王……王先生,我对你的稿子有点兴趣,能给我看一看吗?”
    “这只是一部很烂的小说,金镛先生与司马令先生的评价都不高。”听到对方并非什么编辑出版商之类的人物,王易眼里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淡淡道。
    “你的书,是写给金镛先生跟司马令先生看的吗?”王大胖反问道。
    “当然不是。”王易微微一怔,这才摇头道。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看我看看呢?”王大胖微笑道。
    “一直以来都是我求人家看我的小说,你是第一个求我看我小说的人。”王易笑了笑,把手稿交给了王大胖。
    两人在门前的楼梯级坐了下来。
    “王先生,原本应该不是以写小说为生的吧?”虽然早已知道故事的内容梗概,但王大胖还是装作专心阅读手稿的样子,同时随口问道。
    “确实不是,我原来的意愿,其实是一名画家。”王易自口袋里拿出打火机跟一支烟,点燃,抽了一口,这才缓缓答道。
    “画家?”王大胖一怔,写小说跟作画,两者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呵呵,在中文大学艺术系读书的那时候,我专供传统中国绘画,还获过‘翁灵宇艺术奖’,毕业后,我在艺术馆工作,担任助理馆长,负责推广当地艺术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到自己的经历,王易颇有些自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