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贼猫-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潘爷多多担待。”
潘和尚落到了这个地步,早已万念如灰,但在法场上众目睽睽,他还要硬充好汉,嘴角子一阵阵抽动,表情诡异地狞笑道:“久闻刑部刽子手刘五爷大名,不想竟死在您老的刀下,也算是本法师的造化。本法师临刑别无所求,只求您老用刑时手底下利索些,给咱来个痛快了断。我死后走在黄泉路上,也忘不了念着您老的好处……”
刘五爷连眼皮子也不眨,冷冰冰地说道:“古有圣贤立纲常,今有王法大如天,潘爷惹下的是弥天大罪,身上又背着百十条人命,最后怨魂缠腿被官府拿获,才被断了个碎剐凌迟的极刑。今天这一千三百刀,可是一刀也少不了的。咱劝你不妨想开些,在阳世多受些凌碎之苦,到阴曹里却能早得解脱,趁着第三声号炮未响,还有什么话要交代的尽管留下。”
潘和尚想到要被碎割一千三百刀之苦,不由得心寒胆碎,心中怨毒发作起来,沉默半晌才说:“本法师生来慈悲,最喜欢哄耍小孩子为戏,自从修炼金刚禅以来,食过胎男童子一百五十有余,此乃超脱他们前往西天极乐世界的大善举。眼看着便能成就正道,得一个出有入无的法身,谁知竟被一班小贼撞破了法相,使我落到了官府手中,挑筋穿骨吃了好一番折磨,今日又要使出歹毒手段,让本法师受尽零割碎剐之苦……”
潘和尚越说越恨,继续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就算到了阴世,也必化为厉鬼,找你们一个个地索命报仇。刘五爷你是专给官家掌刀的鹰犬,操你***,你与马天锡那狗官坏过多少好汉的性命?你们通通不得好死,爷爷早晚从阴间回来找你们索命!”
刘五爷发过无数红差,以往那些死囚伏法之时,或是对刽子手软言相求;或是骂不绝口;又或是默然不语;更有受惊不过,在法场上屎尿齐流之辈。他多是见得惯了,丝毫不以为意,当下任其破口大骂,也不同潘和尚再说什么。
周遭围观的百姓却大为恼火,都说如今真是没有王法了,这老鼠和尚罪大恶极,此等丑类死到临头之时,竟然还敢口出狂言,真是个挨千刀的贼杀才。更有许多家里丢失小孩的,一发对其恨得入骨,纷纷捡起烂菜石子投向法场,有领队的军官赶紧指挥团勇把持局面,以防乱民蜂拥上来搅了刽子手行刑。
此时又有许多苦主,纷纷挤到前边,偷着把钱塞与法场附近的公差,他们要等动刑之后,讨买几片潘和尚的碎肉。这里边也不光是被贼人拐去小孩的苦主,还有许多家里有病人的,因为早年间有种说法,凡是法场上出红差,犯人身上的血肉都能做药引治病,监刑的公差们往往可以趁机捞点油水,只不过不敢明面交易。
正乱得不可开交之际,就听咚隆隆一声号炮作响,刑部刽子手刘五爷见午时三刻已至,当即动手行刑。先是副手取出一条漆黑的网子,当场抖将开来,缠在潘和尚的左臂之上。这黑网可不是普通的渔网,乃是前朝刽子手所传之物,通体以人发混合蚕丝编就,专在凌迟碎剐的刀数过多时,拿来作量肉之用。只见那黑网的网丝勒入皮肉之中,便会留下一大片铜钱大小的血印。
刘五爷是忙家不会,会家不忙,叫声“看法刀了”,便伸手从皮囊当中,拽出泼风也似的两把快刀。这两口法刀,一长一短,皆有名号,长者过尺,唤作“尺青”;短者过寸,唤作“寸青”,由北宋年间流传至今日。据说当年曾用来碎剐过江南巨寇方腊,真是白刃似水,寒气逼人,果然有吹毛断发之锋。在此大小二青两口利刃之下,剔割过的好汉之多,实是难计其数。任你是含冤负屈的忠臣义士,还是恶贯满盈的乱党贼子,被绑在法场上见了这两口快刀,都不免心中瑟瑟,魂魄俱无。
刘五爷手中拎了长短两柄快刀,口念恶杀咒,咒起刀落,按着勒出的血印子一刀刀割下。那潘和尚吃过许多童子,养得周身肥胖,细皮嫩肉,受割不过,疼得尖叫惨呼。刘五爷更不理会,短刃一割,长刃一挑,便取下柳叶似的一片皮肉,直把二青使得发了。但见他出手如风,一片刀光闪动之际,不消一个时辰,就已将潘和尚肥大壮硕的身躯剐了个遍。
旁边相帮的四个刽子手,一路数着刀数。法场刑台上血肉淋漓,灵州城里的人们,多是初次见识刑部刽子手用刀,谁也没想到天下会有如此快刀,又有如此干净利落的割法,直教人无法思量,尽皆看得犹如木雕泥塑般目瞪口呆。偌大个街心里,只闻刽子手下刀、贼人惨叫,除此之外,十字街上鸦雀无声,围观的百姓中有那些胆小的,竟被吓得尿了裤子。
做刽子手就是凭宰杀活人吃饭,这刑部刽子手刘五爷,果然是手艺了得。他自十七岁艺成出师以来,就开始在法场上掌刀执法,四十年来经他手底下发送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真正是杀人如麻,行刑的经验尤为丰富。
此次碎剐老鼠和尚不比寻常用刑,必须要割满整整一千三百刀,所以刘五爷深知下刀要既快且准,刀子底下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就先把犯人活活疼杀了,更要避开人体血脉,而且此贼肥胖长大,不似寻常皮肉精壮之辈,血脉经络格外难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使出了浑身解数。
那潘和尚也当真悍恶,身上被割了一个痛快,嘴上是一边惨叫狂号,一边骂不绝口,尽是些言语极为阴毒的诅咒。但声音越来越弱,等剐到一千两百余刀的时候,潘和尚已然是体无完肤,舌头、鼻子、耳朵尽被剐去,全身上下只剩两只大眼珠子能动,兀自贼溜溜地来回乱转,盯着刽子手的刀锋看个不住。
刘五爷是手出山岳动、刀落鬼神惊,前六百刀唤作鱼鳞剐,刀削面似的把周身上下削去了一层;中间四百刀是剜肉剐;最后三百刀也有个名目,称为剔魂剐。堪堪数到一千二百九十九刀,剐得潘和尚只剩一具骨架了,刘五爷的恶杀咒也恰好念完,忽然停下身子,收起刃不沾血的二青,在手中换过一柄带环的牛耳尖刀,请过监刑的官吏上前来验刑。
此时潘和尚的眼皮已被割去,连眼珠子都不能动了,目光如同死灰,不知是不是还没断气。那监刑的官吏捧着一个罐子,从中抓出白花花一把大盐粒子,对着潘和尚撒去,只见潘和尚一对眼珠子疼得猛然一转,显然还未死绝。
刘五爷立刻手起刀落,牛耳尖刀一刀下去,只是一戳一剜,便已挑出一颗血淋淋颤巍巍的人心,恰是一千三百刀整。法场四周围观之人轰然喝彩,都赞刘五爷好手段,连在楼上监斩的马大人和图海提督,也各自暗挑大拇指称道不已。
刘五爷身上果然不见半个血点,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在如雷般的喝彩声中团团作揖,随后走下台来。众人无不拱手相贺,真如众星捧月一般,周围又不断有富商大户送上酒肉花红,这是要借刑部刽子手身上的杀气,给自家图个驱邪避凶的彩头。
张小辫和孙大麻子在旁边看得大为心折,都觉得刘五爷如此威风,凭得是真手艺真本领,咱们兄弟几时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耀武扬威一番?这时就见刘五爷的四个徒弟,七手八脚将潘和尚所剩残骸剔剥了,五脏六腑尽数掏拽出来,摆开来挂在刑台的几根木桩子上,又把骨头残骸全都砸为碎片。
有些外来的围观者初次看刑,不知缘故,就问张小辫和孙大麻子:“请教二位牌头,怎的剐完了贼寇,还要砸碎骨骸?有没有什么说道?”
张小辫趁机吹嘘说:“凌迟乃是最酷的极刑,若非遇着大奸巨恶,也轻易不动如此重典,不仅千刀万剐,按律更是连尸骨都不得入殓,碾砸碎了之后还要引火焚化,挫骨扬灰。实不相瞒,此贼正是张三爷拼着性命亲自擒拿到的,诸位却不知他的厉害,这老鼠和尚有妖术在身,不将其碎尸万段毁形灭骸了,难保他不会弄出个什么邪法,又要还魂了出来害人……”
正说话的时候,蓦地里刮起一阵阴风,四下里飞沙走石,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瞬间就变得愁云笼罩。灵州城里的百姓们如临大祸,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哭爹叫娘声中争相奔窜逃命,真个是“天昏地暗无光彩,鬼哭神号黑雾迷”。
毕竟不知这阵阴风中是否有恶鬼出没,且留下回再说。

第四话 神獒
正说到潘和尚被押到法场吃了一剐,千零万碎割净了皮肉之后,刽子手又将他的五脏六腑掏拽出来,摆弄着一件件挂在木桩之上,正待引火焚化,却凭空刮起一阵阴风,一时间失了日色,灵州城中飞沙走石,天昏地黑。
众人见状无不大乱,南街上的人们纷纷躲入临街铺面,给市心里闪出一条道路,在其余的三条路口中,看热闹的百姓仍是挤成人墙不肯退场。
张小辫以前并非常进灵州城里走动,没见过决囚的场面,还以为碾碎骨骸加以焚烧,就算完解了差事,但看南街上的人们忽然闪开道路,一个个屏气吞声,抻眉瞪眼地张望着什么,显然都知道今天这场凌迟极刑还不算完,后头还有热闹可看。他忍不住好奇起来,就近向旁边的一位老公差打听究竟。
那公差知道张小辫是巡抚大人亲点来的,正有心结交,便压低了声音道:“张牌头有所不知,咱们灵州城设法场决囚,到最后并不像外地一般烧化死囚遗骸,只把骨头碾碎,剩下的血肉内脏,历来都要留给城外的饿狗分吃。你瞧这满城愁云惨雾,定是乱葬岭万尸坟里的神獒也进城了,谁个不要命了,还敢高声喧哗?”
张小辫和孙大麻子闻言一怔,齐声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刽子手们把那些心肝肚肠都挂在木桩子上,竟是要给城外的狗子们发番利市!”
书中代言:自古便是人死之后,入土为安,棺材木料越是厚实坚密,死者在地下就越得安稳,否则虫吃鼠啃,雨水相浸,说不尽有多少苦处,其中最倒霉的,还要属死后下了葬,却当晚就被狗子扒开坟土,一头撞破棺板,趁热拖出来吃了。
但许多穷人家根本买不起棺材,临死能有个草席子卷了就不错,小户人家也只能置办三寸柏木板的“狗碰头”。乱世之中天灾人祸,大部分老百姓都没东西可吃,流窜于乡间野地里的饿狗就更多了,遇到打完仗,这些饿狗就到战场上掏吃死伤的军卒和马匹,一个个养得膘肥体壮,凶悍异常,成群结队地出没于乱葬岗中。那些个薄棺浅埋的穷苦百姓,死后多被躲在坟地里的饿狗们挖出来吃个精光,种种惨状述说不尽。
灵州附近战事不断,激战过后,处处都有身首异处的死人。古代圣贤曾说:“收殓无主尸骸,覆以黄土,乃仁者所为。”可眼下这世道人心不古,哪有人肯去收尸掩骨?况且死的人太多,根本埋不过来。
只有官府出面,派下些赏钱,让民夫们在附近收殓尸骸,都运往万尸坟丢弃。在灵州城南门外,距城数里有好大一片荒山野岭。据说春秋战国的时候,此地曾是个铸剑的山谷,但年代太远,古时的地名已经无法考证了,也不见留下什么遗迹古物,只在山中有条深沟。战乱以前,凡是死在牢狱里的囚犯,都会被弃尸其中,久而久之,得了万尸坟这么一个俗称。
最近这几年,死人多得无处掩埋,官府便指定把万尸坟专做填埋无主尸体之处,不论是死于疫病灾害,还是死在刀枪之下,只要是无人收殓的尸骸,不问身份来历,一发扔进万尸坟中填了丘壑。到现在谁也说不清坑中究竟有多少死尸,那一片山壑深处,真是杂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